《一九八四》
喬治 奧威爾著的《一九八四》講述的是一個處于集權統治之下的"大洋國",人們的思想受到壓制,不管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都要受到各種各樣的監視:電幕、思想警察、巡邏隊,還有已經被控制了思想的少年隊,生活總是處于戰戰兢兢當中。主人公溫斯頓。史密斯就生活在這個國家之中,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在"真理部"篡改以前的歷史,在謊言中工作和生存。溫斯頓是扭曲痛苦的,表面上他勤勤懇懇,壓抑服從,內心卻對身邊的一切持有懷疑態度。終,他的懷疑遭到有效打壓,溫斯頓。史密斯變成了一個有效忠誠的人。
《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精)》的情節并不復雜,寫的是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著貧窮和饑餓煎熬,而且為了尋找表現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后,主人公后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于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驚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通過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藝術的產生與本質、個性與天才的關系、藝術家與社會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問題。同時本書也引發了人們對擺脫世俗束縛逃離世俗社會尋找心靈家園這一話題的思考,關于南太平洋小島的自然民風的描寫也引人向往。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
喬治 奧威爾,英國著名作家。1903年出生于英屬印度,1907年舉家遷回英國,進入著名的伊頓公學學習。后因經濟原因無力深造,被迫遠走緬甸,參加帝國警察部隊。終因厭倦殖民行徑、癡迷寫作而辭去公職,輾轉回到歐洲,流亡倫敦、巴黎等地。一邊深刻體驗下層民眾生活,一邊從事文學創作,并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奧威爾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參戰,不幸負傷。1939年,二戰爆發,他積極參加反納粹的活動。西班牙內戰與二戰的苦痛經歷,讓他對戰爭與和平、極權與民主、社會關懷與人類理想進行了深刻的思考。1945年,喬治 奧威爾出版了著名的小說《動物農場》。1949年,他的代表作《1984》問世,在全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入選多國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被翻譯成62種文字,總銷量超過5000萬冊。1950年,喬治?奧威爾因肺病去世,年僅47歲。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1874—1965),英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散文家,他的作品,特別是小說,取材廣泛、洞悉人性,文筆質樸,脈絡清晰,人物性格鮮明,情節跌宕有致,被譽為"會講故事的作家",在各個階層中都擁有相當數量的讀者群。他的作品被譯成各國文字,不少小說還被搬上銀幕。他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受人歡迎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人生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刀鋒》等。
蘇福忠,知名翻譯家,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從事編輯工作30多年,編輯過《莎士比亞全集》、《伍爾夫文集》、《福斯特文集》等大型系列圖書,也編輯過《守望燈塔》、《太陽來的十秒鐘》等多種散本圖書。譯作有《紅字》、《瓦爾登湖》、《一九八四》、《動物農場》、《月亮與六便士》、《愛德華莊園》、《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漫漫長路》等,著作有《譯事余墨》、《編譯曲直》、《席德這個小人兒》等。1991年獲包玉剛基金會獎學金,到英國進修一年,2008年受愛爾蘭文學署邀請,到愛爾蘭進行交流、講學。
《月亮和六便士》
《一九八四》
[注]本套裝以商品標題及實物為準,因倉位不同可能會拆單發貨,如有需要購買前可聯系客服確認后再下單,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