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由相愛而結合的人,關系發展至同床異夢,肯定是個心碎的歷程。
作者用同情與體諒的筆觸,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夫妻之間如何彼此交纏,如何產生婚外情。
提出了許多具體和建設性的提議。
是一本有溫度的婚姻輔導書。
一本有溫度的婚姻輔導書
[直抵內心,揭秘婚外情的角角落落]
[婚外情是明顯的大是大非,也是諸多淚水與痛苦的交纏]
[接地氣 能懂你 婚姻路上且行且珍惜]
也許你正為一個婚外誘惑猶豫不決
也許你正為一段婚外情感欲罷不能
也許你正為婚外情點燃的熊熊戰火焦頭爛額
也許你正經歷婚外情后的痛苦療傷
無論你正深陷萬劫不復還是已經劫后余生
本書都有助于幫你
從扎心破碎到心意平順
平安地走過這段人生
[知名婚姻及家庭關系咨詢專家,幫助和祝福了無數問題家庭]
黃麗彰
1985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1992年獲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1994—1995年曾往美國深造婚姻及家庭治療;自中大畢業以來,任職多間社會服務機構及大專學院,從事輔導及督導工作。現任柴灣浸信會輔導中心主任。
第1章 情為何物 為何要結婚
神話打破后的悲劇
婚姻中的期待
婚姻中的各種形態
兩種愛
一生一世的矛盾
第2章 解開婚外情的謎
誰的錯
婚外情的各種理論
錯綜復雜的三角關系
第3章 揭開秘密
從懷疑到發現
婚外情引發的心理掙扎
劫后余波
欲舍難離的婚姻
第4章 誰是至愛
為何我會這樣做
朦朧的浪漫
站在十字街頭
新歡舊愛兩難忘
婚姻的再思
第5章 孰是孰非
第三者的心
我該怎么辦
治愈情感的創傷
第6章 婚姻關系何去何從
什么時候做決定
為婚外情解碼
第7章 若能重修舊好
二人探戈
重建信任,克服嫉妒
解開內疚的枷鎖,哀悼逝去的愛
彼此饒恕
打開心窗
發展更成熟的愛
第8章 倘若未許白頭
往者已矣
饒恕的歷程
單身生活
再見亦是父母
第9章 總結
放下功能婚姻觀,發展純粹的婚姻觀
婚姻關系是一段歷程
培養愛的能力
培養婚姻的素質
及早尋求協助
小結
參考書籍
婚姻中的各種形態
我們畢竟是凡人,內心充滿種種欠缺,對婚姻和配偶產生期望是自然而然的事。當雙方都帶著期望進入婚姻,卻得不到滿足時,情緒便大受困擾。人在情緒困擾下,對配偶的認識很容易出現偏差,日久便由偏差的理解發展出了不同類型的關系形態。
1.戰斗型夫妻
夫妻各自充滿怒氣和失望,雖然對方三番五次地令自己失望,但內心的期望還未熄滅,希望通過極力的爭取,可以滿足一點點的期望。夫妻在爭取的過程中,難免把責任推在對方身上,雙方都認為對方要負改變的責任,于是出現了互相指責和埋怨的情緒。這類夫妻經常處于戰斗狀態中。
2.冷戰型夫妻
與戰斗型夫妻剛好相反,冷戰型夫妻把矛盾和沖突都收藏起來,但并不代表和諧。雙方內心都是充滿失望和埋怨,只不過覺得講出來也沒有用,把怨懟藏在心中;雖然不講出來,但內心覺得是對方錯,責任要由對方負。這種表面平靜的關系,內心里充滿憤怒和怨懟。
3.你追我避型夫妻
一個把一切失望都表達出來,用行動、言語期求對方的諒解;一個則逃避,由于承受不了對方的期望,便把自己藏起來,例如看電視、看報紙、什么都愛理不理。追求的一方則暴跳如雷,覺得自己盡了這么大的努力,對方都只是逃避,把失望化成嘮嘮叨叨的控訴,而另一個便用沉默表達無聲的抗議。
另一些追逐型的夫妻,一方經常表達期望,配偶為了保持和諧,便用遷就,甚至啞忍的方法維持關系,需要獲得滿足的一方以為很幸福,怎料強忍的一方突然宣告多年來的恨怨,甚至已到心死的地步,決定離開婚姻。
4.各自尋歡型夫妻
雙方都充滿失望,又都不愿向對方索取,都認為是對方的責任,結果大家各自用自己的方法來滿足自己的期望。妻子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孩子身上,丈夫把注意力放在事業上,大家各自尋找方法滿足內心的空虛。連接這對夫妻的,可能只有夫妻的名義和對子女的責任,其實大家都對對方充滿失望,只不過覺得索取也沒有用,唯有另覓他途。
5.病態型夫婦
有很多夫妻求助我們,是因為一方病了。例如太太患上抑郁,丈夫酗酒。出現病態與否,雖然關乎個人意志力的問題,但很多時候,這些問題是在關系出現問題后發生的,關系弄不好,個人情緒欠佳,抑郁和酗酒是情緒受到困擾的結果。受困的情緒得不到疏解,便發展出了身心疾病,表面看似是個人的問題,關系卻起了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
以上各種形態,若長久地持續下去,得不到疏解,再加上個人意志力及道德薄弱,在時機配合下,婚外情便有發展的空間。在第二章中,我將詳細介紹各種婚外情的理論。雖然有些婚外情與關系問題無關,例如具有傳統大男人主義的人,視三妻四妾為閑事,即使夫妻關系良好,也會發生婚外情。本書的重點,是特別針對那些關系出現問題的夫妻,探討婚外情如何在他們的關系中出現。
誰的錯
敏琳一向以為她和丈夫的關系挺不錯,結婚快15年了,雖然關系已不復當初的浪漫和甜蜜,但丈夫是個負責任的人,也是個好爸爸,看見兩個孩子長得靈巧精乖,心里非常滿足,別人也羨慕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若不是無意間發現兩張戲票,她可能一直相信丈夫是個忠誠的人。就是那天,在丈夫的西裝口袋里,她發現兩張愛情片的票尾,心里頓感懷疑,再看日子,那天丈夫不是說公司要開會,不能回來吃晚飯嗎?兩張戲票,加上丈夫的謊言,身體突然間有一種像電流通過的感覺,懷疑的思緒開始涌現。她漸漸回想起丈夫近來的轉變,他的心情好像開朗了,而且十分在意自己的裝扮;他說近來工作很忙,所以經常夜歸。似乎一切都告訴她,婚姻已經亮起紅燈。
百般思緒在心頭,好不容易才等到丈夫回來,質問下,丈夫毫無保留地把他和公司女秘書Susan的戀情對敏琳說出來,但他強調他還想保存這個家。
一時間,敏琳覺得世界已經到了盡頭,她不能接納丈夫的婚外情。她一向信任他,但回想起這半年來丈夫的謊話,背著她在外邊與另一個女人談情說愛,而自己則鞠躬盡瘁地為這個家出力,她像瘋了般狂哭、叫嚷。丈夫雖然承認自己的錯,但字里行間亦暗示敏琳也有責任。丈夫埋怨敏琳把一切時間都放在孩子身上,放假又經常回娘家,他感到很孤單,工作上的沮喪又無人分享,想不到自己會陷入婚外情的困擾里。
敏琳要丈夫立即離開那個女子,否則就要跟他離婚;她向丈夫爭取更多時間,希望讓他漸漸淡忘這段關系。丈夫雖然口口聲聲答允離開那個女子,但他內心很明白自己對Susan已產生了愛情,不會輕易把她忘記的。
往后的日子,充滿種種糾纏。丈夫遲遲不能離開Susan,敏琳相信他仍背著她與Susan幽會。她不再信任丈夫,經常打電話到公司追查他的行蹤,而且不會放過所有衣服、錢包、手提電話所留下的痕跡。丈夫心里覺得非常厭煩,在太太窮追猛打的情況下,原本有的內疚感也消失了,反而覺得太太也要負責任,若不是她在他最需要支持的時候還只顧娘家,他也不會找Susan傾訴;再往深一層想,更覺得太太要負的責任還很多。
在敏琳的催逼下,丈夫愈加需要Susan,雖然一切親戚朋友都認定是他的錯,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心想幸好Susan是最了解他、支持他的人;相對地,太太的弱點和丑惡更表露無遺。他無法忘記太太那天到辦公室搗亂的情景,令他在同事面前丟臉。若太太真的愛他,就不會不顧后果地敗壞他的名聲。當初還希望為了兩個孩子而保存這個家,現在他開始懷疑有沒有這個必要,畢竟他是更愛Susan的。
敏琳用盡她的方法,向周遭的人求助,所有人都站在她的一方。敏琳沒有犯錯,結婚后相夫教子,把整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丈夫竟在他事業稍有成績時,拋棄糟糠,是典型的現代“陳世美”,怎能讓人原諒?為了提醒他,免得他一錯再錯,大家都苦口婆心,以仁義、道德規勸他。然而這樣做,非但不能令他回心轉意,反而使他的心更硬,還遠離這群“好心人”。每次有人打電話給他,他就推卻說“夫妻間的問題相當復雜,非為外人道,多謝你們的關心”,便掛斷電話。
丈夫似乎開始孤立自己,什么勸導、提醒都起不了作用。敏琳內心的焦慮每日增添,終日茶飯不思,在短短幾個月內,消瘦了十多斤,伊人憔悴,也不能打動丈夫的心,想不到他的心是這般狠。
對于丈夫來說,家已經變成人間煉獄,太太終日哭哭啼啼,每時每刻都在逼自己。有時看見太太的眼神,充滿憤恨,令他不寒而栗,想不到在他看來是善良的太太,也有這個充滿仇恨的面孔。他不想再回到太太的身邊,事情弄到如此地步,若他想重修這段感情,又談何容易?況且他亦要對Susan負責,他們的同事、Susan的家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她也是正經人家的女孩子,為了他已丟盡一切臉面,更破壞了她和家人的關系。若他離棄她,又怎樣面對良心的責備?
Susan是感到最無辜的一個,她從來沒有想過破壞別人的家庭,只是看見上司愁眉不展的時候,給予一點問候與關懷。豈料他采取積極的追求攻勢,她終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與他發展了關系。她自問真心付出愛情,為了愛,她愿意付上代價,在人人都排擠他們、責難他們的時候,她愿與自己心愛的人做一對苦命鴛鴦。
在錯綜復雜的婚外情關系里,每個當事人都有他們的故事,雖然婚外情有其道德及對錯的一面,但單用這角度來解決問題,情況有時會愈弄愈糟。
或許我們心里很疑惑,為什么人會明知錯而故犯,而且會愈犯愈錯?究竟是他們還未醒覺,還是提醒也沒有用?很多時候,用道德勸導他們,反令他們反感、逃避,究竟是什么東西可以令人沖破道德的屏障,抵御周遭人的壓力,不顧一切地陷入婚外情的糾纏中?感情為什么可以令一個一向忠誠的人背棄自己的妻子、破壞自己的家庭?這又應否歸咎某方?一切一切的疑問,真希望能弄個明白。
婚外情引發的心理掙扎
格拉斯(Glass)和賴特(Wright)發現一些受配偶婚外情打擊的人,會出現一些類似后創傷紊亂癥(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癥狀,這些癥狀包括:
(1)不斷回想整件事的過程;
(2)有一些退縮的行為;
(3)極度敏感及高度警戒。
受了嚴重打擊,會叫我們頓然感到周遭的世界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摧毀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假設。格拉斯和賴特亦察覺到夫婦通常對婚姻有某些假設,包括:大家相信一夫一妻的制度;我可以信任你;你對我是坦白的;我們對這段關系是彼此委身的;我在這段關系中可以感到安全。婚外情的出現,把這些婚姻中的假設摧毀了,除了震驚外,還令我們感到失控,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更糟的是失去了自我的價值。情緒方面,會出現了兩極的擺動,一時會想盡辦法去力挽狂瀾,充滿決心和信心;一時又會覺得做一切也是枉然,而且會感到非常不公平和受到凌辱。
斯普林(Spring)勾畫了一些受婚外情打擊后的心理反應,亦具參考價值。她觀察當事人會感到:
(1)失去自信。從前對自己充滿信心,今天覺得自己是如此差勁,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
(2)失去了在婚姻中不可以替代的位置。自以為在婚姻中是不可替代的,豈料有另一個人可以取代自己,這是對自我價值一個重大的打擊。
(3)失去自尊和自我的價值。為了挽回婚姻,不惜討好對方,失去尊嚴和自我的價值。
(4)責怪自己。回想過去,為什么不早些揭發婚外情的跡象?開始有點兒責怪自己。
(5)失去了對自己思想和行為的控制感。在腦中不停地思索,追究原因,對每件細微的事情也翻來覆去地想很多次,好像不能讓自己停止思想;有時則不由自主地懷疑和追蹤,切切地渴求尋根究底。
(6)失去了對世界的秩序和公理感。我們一向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界總有公理,豈料無辜地發生這種打擊,感覺世界是沒有秩序、沒有公理的。
(7)失去了信仰。我們不是相信上帝會保守我們免于災難嗎?為何上帝會容許這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上帝是慈愛的嗎?我還可以依靠上帝嗎?
(8)失去了與人的聯系。連最信任的人都可以出賣自己,我還可以信任何人?如果向別人傾訴,他們會明白和了解嗎?他們是否會用懷疑的眼光看我,怎么連婚姻也保不住?
(9)失去了生存的目的。從前為了愛和這段婚姻,甘心樂意地付出,如今發現不是自己想象中那回事,還有什么生存的意義和目的?
一連串的情緒反應和思想上的掙扎,有時會令人對自己也感到陌生,我們若能了解婚外情對我們產生的影響,便會接納自己的反應。在決定挽回或是離開這段婚姻之前,我們先要協助自己處理在情緒上的反應,不要讓情緒上的波動影響我們對婚姻的重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