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被譽為處世格言書,歷來為有識之士所青睞。書中幾乎每一句話均可視為警世、醒世之名言,蘊含著博大深遂的人生哲理,極富人生真昧;于微言中總結了坎坷人生的諸般經驗.如何免遭災禍,如何規范行止;生活的方法,處世的良策,均有詳盡論述。本書將其精華之語結合經典事例,對其涵蓋的立德、修身、讀書、為學、立業等人生話題作了精辟闡釋和論述,堪稱現代人佳的人生指南,為人處世的必備寶典。
出版說明
前言
小窗幽記
卷一 醒
卷二 情
卷三 峭
卷四 靈
卷五 素
卷六 景
卷七 韻
卷八 奇
卷九 綺
卷十 豪
卷十一 法
卷十二 倩
幽夢影
題詞
幽夢影小序
幽夢影小序
幽夢影題詞
卷上
卷下
幽夢影跋
幽夢續影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趨名者醉于朝,趨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聲色車馬,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醒。集醒。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須防射影之蟲;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怪小人之顛倒豪杰,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惜吾輩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見吾輩。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 淡泊之守,須從棟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之為真。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原其可從。 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遇嘿嘿不語之士,切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徒,應須防口。結纓整冠之態,勿以施之焦頭爛額之時;繩趨尺步之規,勿以用之救死扶危之日。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謙,多出機心。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 彼無望德,此無示恩,窮交所以能長;望不勝奢,欲不勝饜,利交所以必忤。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兩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淡泊之士,必為秾艷者所疑;檢之人,必為放肆者所忌。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好丑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丑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好辯以招尤,不若切嘿以怡性;廣交以延譽,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費以多營,不若省事以守儉;逞能以受妒,不若韜精以示拙。費千金而結納賢豪,孰若傾半瓢之粟以濟饑餓;構千楹而招徠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 恩不論多寡,當厄的壺漿,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淺深,傷心的杯羹,召亡國之禍。 仕途須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勢之念自輕;世途須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 居盈滿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處危急者如木之將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羶存而蚋還集。 情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終不失性。 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適意蓬門者,堪貯金屋。喜傳語者,不可與語;好議事者,不可圖事。 甘人之語,多不論其是非;激人之語,多不顧其厲害。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所以為貪;大巧無巧術,用術者所以為拙。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念;為善而急人不知,善處即是惡根。 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談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從冷視熱,然后知熱處之奔馳無益;從冗人閑,然后覺閑中之滋味長。 貧士肯濟人,才是性天中惠澤;鬧場能篤學,方為心地上工夫。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 貪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勞,處下者形勞而神逸。 局量寬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智識卑微,縱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惜寸陰者,乃有凌鑠千古之志;憐微才者,乃有馳驅豪杰之心。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 書圖受俗子品題,三生浩劫;鼎彝與市人賞鑒,千古奇冤。脫穎之才,處囊而后見;塵之足,歷塊以方知。 結想奢華,則所見轉多冷淡;實心清素,則所涉都厭塵氛。多情者,不可與定妍媸;多誼者,不可與定取與;多氣者,不可與定雌雄;多興者,不可與定去住。 世人破綻處,多從周旋處見:指摘處,多從愛護處見;艱難處,多從貪戀處見。 凡情留不盡之意,則昧深;凡興留不盡之意,則趣多。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山棲是勝事,稍一縈戀,則亦市朝;書畫賞鑒是雅事,稍一貪癡,則亦商賈;詩酒是樂事,稍一徇人,則亦地獄;好客是豁達事,稍一為俗子所撓,則亦苦海。 多讀兩句書,少說一句話;讀得兩行書,說得幾句話。 看中人,在大處不走作;看豪杰,在小處不滲漏。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從極迷處識迷,則到處醒;將難放懷一放,則萬境寬。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安詳是處事法,謙退是保身法,涵容是處人法,灑脫是養心法。 處事當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觸忤,斯能為人不能為之事功。 輕與必濫取,易信必易疑。 積丘山之善,尚未為君子;貪絲毫之利,便陷于小人。 智者不與命斗,不與法斗,不與理斗,不與勢斗。 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真情在簞食豆羹之間,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俠之一字,昔以之加義氣,今以之加揮霍,只在氣魄氣骨之分。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妄生自非,故知無事人好生事。 才人經世,能人取世,曉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玩世,達人出世。 寧為隨世之庸愚,勿為欺世之豪杰。 沾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天下無不好諛之人,故諂之術不窮;世間盡善毀之輦(輩),故讒之路難塞。 進善言,受善言,如兩來船,則相接耳。 清福上帝所吝,而習忙可以銷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謗可以銷名。 造謗者甚忙,受謗者甚閑。 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人之嗜名節,嗜文草(章),嗜游俠,如好酒然,易動客氣,當以德消之。 好談閨閫,及好譏諷者,必為鬼神所忌,非有奇禍,必有奇窮。 P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