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商成佛--中外著名企業家與禪》介紹了中外十位著名企業家:林尚沃、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原一平、喬布斯、李嘉誠、黃如論、曹德旺、劉長樂和李寧。講述這些企業家成功的秘訣和他們一心向佛的故事:堅定的信念、誠信、勤儉、刻苦、謙和、利他,與人為善,以財發身,回饋社會。經商先做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推薦閱讀:《向佛學管理》——寺院管理對企業管理的啟示千年的寺院常有,百年的企業難尋向寺院取經,跟方丈學做CEO
袁潤圓,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從事科研工作20余年,現在經營幾家企業。喜歡探究中國傳統文化理論,對禪文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致力于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國傳統工藝拯救、中國傳統醫學的傳承與創新等。
林尚沃 修商成佛 松下幸之助 將事業變成一種信仰 喬布斯 蘋果與禪 稻盛和夫 "經營之圣"的"活法" 原一平 奮斗,永無止境 李嘉誠 真財富存在于內心 黃如論 慈生我心,善行天下 曹德旺 錢眼見佛心 劉長樂 太平紳士 李寧 一切皆有可能
◎真財富存于內心
"人生在世,能夠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時候,對社會有所貢獻,同時為無助的人尋求及建立較好的生活,我會感到很有意義,并視此為終生不渝的職志。"這是李嘉誠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畢生為之努力的一項事業。
人生在世,總是在與財富打交道。財富本身并不是萬惡之源,
差別在于拿刀的人。仔細了解中外歷史上那些富可敵國的巨商富賈,我們很容易便能發現,那些真正擁有財富的人,并不會為財富所累;反倒是那些一日三餐不繼,或者剛剛溫飽想要享受的人,往往成為金錢的奴隸,甚至不惜為此舍掉自己寶貴的生命。
到底什么是財富?在名利至上的年代,一個人應該擁有什么樣的財富觀?首先,財富并非只有物質。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財富就是物質的東西,我有多少房產、轎車,我有多少企業、廠房,這些是財富。所以,我們說追求財富,絕大多數人所追求的都是物質:我要住什么樣的別墅,我要開什么樣的跑車,我要穿什么樣的名牌。可是,如果有一個人家境貧寒,但他卻博學多識,這是不是財富呢?如果有一個人曾經富甲鄉里,現在變成了窮光蛋,他還有沒有財富呢?財富并非只有物質,就好比人活著并不只是吃喝拉撒,而是有更高的追求。從某種意義上說,凡是能夠改善生活質量的,都是財富。食物可以確保我們生存,這是財富;精神的富有可以確保我們有一個好心情,讓我們生活得更快樂,這也是財富。所謂財富,就是一切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好的東西,而不一定是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