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了山西著名作家哲夫1979年至1989年期間公開出版、發表的中短篇小說。其中有《霧戀山》《長牙齒的土地》《蝴蝶標本》《誰做一把金交椅》《 船兒也曾有過舵》等。
哲夫是中國作家中早關注環保問題,并以自己的大量作品做出了特殊貢獻的人,他的功績甚至超出了文學的范疇。 ——莫 言(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哲夫的語言是好的,有特點和有張力的,介于那種先鋒的和像我這樣的寫實作家的語言之間。 ——梁曉聲(當代著名作家,對話作家)
哲夫的小說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天地,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敘事的可能性,他是可以獲得他的一種獨特的出路的。 ——陳曉明(著名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哲夫,原名孫志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著有生態系列長篇小說《黑雪》《毒吻》等、中篇小說《長牙齒的土地》等、生態環保長篇報告文學《中國檔案》等、電影文學劇本《毒吻》《零點行動》等。曾獲第13屆“中國圖書獎”、2002年“冰心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中國首屆環保文學作品獎”、中國首屆“白玉蘭杯”一等獎、新世紀首屆《北京文學》獎、華表獎作品提名獎等。
出版說明
總序
作家小傳
誰坐一把金交椅/001
霧戀山/063
船兒也曾有過舵/091
長牙齒的土地/148
蝴蝶標本/251
哲夫兄弟/ 雪野311
哲夫創作年表315
他感到了大地的堅實和大地的躁動……父親曾經把他放在牛背上,用堅硬粗糲的大手撫摸他光著的脊梁,他張開嘴,嘻嘻地笑著,豁牙像鋸齒一樣切割著河谷:哦,爹爹,我騎在牛背上,你騎什么呀?……
太陽像一根燈芯草,冬天像蠟燭一樣融化了。冷澀的風從河谷吹來,吹在裸露的巖石上,巖石風化的粉末被風兒高高地揚起,不露聲色地灑向四方,落回大地化成泥土。
泥土是濕潤的,蒸騰著縷縷潮氣。淡藍色的嵐氣在山野里游蕩,像一層薄薄的輕紗,曳拖在天地之間,一眼望去,迷迷蒙蒙,不甚清爽。晶亮的宿雨在喇叭花上閃爍,一經走過,便會在土地上灑下一片水漬。
他在田埂上漫步,眉間鎖著個川字。后邊,一個秘書模樣的人悄悄尾隨著他,不即不離。米黃色的風衣衩口兒被吹向兩側,遠遠望去像一只張開了翅膀的大鳥。
他喜歡鳥類,記得他小時候常常攀上大樹掏紅嘴鴉,養大了,架在肩上,耀武揚威地從村街上走過,身后跟著牙崽和毛女。他揚起手,狠狠地把手中的紅嘴鴉扔向空中,陽光白花花的,晃眼,紅嘴鴉像一枚黑色的響箭嗚哇嗚哇地歡叫著飛向天空,飛向遠方,落在樹枝上。他歡呼著奔跑,紅肚兜像一團火苗,田野在腳下海潮般退后又撲來,牙崽和毛女跟屁蟲似的尾隨他,跟著他一塊歡呼,一塊發出鴉鴉的呼喚聲,那是一種給紅嘴鴉的信號,也是牙崽和毛女和他的一種競爭。他不急,在樹下遠遠地站住,嘲笑著撒著手亂叫的牙崽和毛女,穩穩地叉開腿,抖開喉嚨,發出一聲高亢的叫聲:鴉——
紅嘴鴉曲了頸子瞧瞧他,撇下牙崽和毛女,筆直地飛向他,黑色的翅膀展開呈鋸齒形,扇起的氣流弄亂了他的頭發,在他的肩頭落下,翅膀上的翎毛和尖尖的紅小嘴搔癢了他的臉頰。
他忘不掉那種孩子氣的自豪感和勝利感,比拿破侖征服整個世界還要躊躇滿志,用一個王國來換取些許,他也不肯。但那一切像那只養熟了的紅嘴鴉一樣早已死滅,成為不可追的過去了。
他彎起腰,摘下一朵喇叭花,放在拇指與食指彎成的圓環里,啪地用掌一拍,喇叭花在空氣驟然的沖擊下發出一聲響亮,破了。
那個童年時金色的夢,也是一朵這樣的喇叭花,也被歲月老人輕輕地一拍,破了。
他已經不記得,什么時候牙崽長成了個文文雅雅的小伙子,毛女出落得成了村里及時名漂亮姑娘,而他的唇間也像青草似的冒出一片黑色的茸毛。
毛女考進縣里銀行當了一名職員。牙崽考上了縣里的黨校。他一個離開河谷村,和父母一起遠遠地離開這片土地前去省里,他去讀大學。
四年后,他回來了,牙崽和毛女已經有了一對兒女,那時馬寅初老先生狗屁不如,自然可以多多地生育,人多力量大,后來牙崽和毛女又有兩對兒女,合成六魁首。
他微笑,漫不經心地將喇叭花殘破的花朵在掌心揉成粉紅色的一團,汁水染滿了他的手指。
毛女原本應該是他的,可是牙崽卻乘他上大學不在的時候,將毛女硬生生地奪過去了。
“狗娃子哥,你別怕,我會等你的……”
山野長大的女子,硬是不會擺城里姑娘的款兒,毛女睜了一雙山葡萄一樣黑甜的大眼,火辣辣地看定他,略略有些忸怩,卻是毫不做作地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