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代人來說,方術是個既熟悉又隔膜的現象。有的人籠統地把方術等同于迷信,這其實是不大恰當的。如果就學術與科學的關系而言,更不能簡單地將它予以否定。
堪輿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深遠。《中國古代堪輿》論述了堪輿理論的歷史源流、理論構成、應用技法。科學分析了堪輿術的特征與本質,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傳統堪輿之學的大門。
堪輿,俗稱風水。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它?簡單的全盤否定,只會將那些合理的內在因素也一并抹殺,事實證明對遏制歪風邪氣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不加分辨地一味兼收并蓄,更是容易走上封建迷信的老路。只有認真地對其審視和研究,真正做到知其然,我們才可能避免持于一端的錯誤。有鑒于此,本書詳細剖析了古代堪輿的來龍去脈和本質特征,辨析其科學的和迷信的內在因素,以期為讀者揭開古代堪輿的神秘面紗,還其本來面目。
李城志,1964年6月生,博學編輯。198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曾任職教育部。
引言
及時章 堪輿探原
一 堪輿:天地之道
二 與堪輿有關的幾種稱謂
三 原始的堪輿意識
四 堪輿中的自然觀
五 堪輿信仰中的禍福蔭應觀
第二章 堪輿的歷史演變過程
一 商周:占卜與相地
二 春秋戰國:堪輿理論的準備
三 秦漢:堪輿術的初創時期
四 魏晉:堪輿大師的出現
五 隋唐:堪輿盛世初顯
六 宋代:堪輿發展的鼎盛期
七 古代堪輿的兩大流派:理氣派與形勢派
八 元明清:城陵營建與堪輿
第三章 堪輿理論內核
一 易理學說
二 天干地支
三 陰陽五行
四 天人感應觀
五 氣論思想
第四章 堪輿應用技法
一 尋龍
二 點穴
三 察砂
四 觀水
五 羅盤
第五章 堪輿與中國古代建筑
一 堪輿與中國古代民居
二 堪輿與中國古代城市
三 堪輿與中國古代宗教建筑
四 堪輿與中國古代皇陵
五 建筑吉兇與禁忌
第六章 堪輿的科學與迷信
一 天人合一,陰陽和諧
二 科學與迷信的交織
三 如何對待堪輿學
第七章 歷代堪輿軼事
第二章 堪輿的歷史演變過程
二 春秋戰國:堪輿理論的準備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仍,卻是我國思想史的黃金時代,諸子百家爭鳴,傳統文化中的各種思想理論也在這一時期趨于成熟,并為堪輿術的形成作好了理論準備。后世堪輿學一些根本的思想觀念,源頭都可以追溯到這一時期。其中影響較大的要數易學思想、陰陽五行思想及精氣學說。
戰國后期,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深觀陰陽消息”,結合五行學說,推出了生克衰旺的理論。對《周易》的闡釋也在這時候走向成熟,出現了所謂的《易傳》 “十翼”,人們從《周易》中推衍出一套自然和人生哲學體系。陰陽五行和易經八卦是后世一切術數的思想之源,它們的影響不僅是哲學意義上的,還為堪輿提供了一套操作性強的推衍和運算的符號系統,使堪輿術有章可循。戰國時期的宋尹學派則提出了精氣學說,認為精氣是構成萬物的本源,一切事物都是精氣化生的結果,包括精神活動。這一精氣學說可以說是堪輿“氣感而應,鬼福及入”這類思想的源頭,它經由后人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成為陰宅堪輿的理論基礎。有關這三種思想在后世的發展及對堪輿的影響和滲透過程,后邊在談及堪輿理論內核時還要詳細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