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簡史:從結繩記事到信息化》是一本濃縮了的、用嚴謹和輕松筆調撰寫的會計發展史。
會計史研究在我國還只有短短三四十年?!稌嫼喪罚簭慕Y繩記事到信息化》在真實考據基礎上,從會計思想、方法、工具、組織、制度、事件、紀年等角度,對會計的起源、發展和壯大過程娓娓道來,像史書一樣真實,像故事一樣好看。
會計史其實就是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稌嫼喪罚簭慕Y繩記事到信息化》不僅適合國內1500萬會計人員閱讀,更是事關每一個人。
自序:以史為鑒,可知興替
第1章 會計思想:吾將上下而求索
經濟孕育會計
社會環境決定會計思想
會計和簿記的糾纏
中國會計起源于西周
西方會計起源于伊朗
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憑證
留存至今的及時張賬單
焚券市義與湘軍報賬
會計報告源自郡國進貢
財政赤字源自朱出墨人
明成祖的“一畝三分地”
歷史上的九大會計學派
1949年以來的會計
會計尚未實現世界大同
第2章 會計方法:柳暗花明又一村
會計萌芽于結繩計數
刻符記事或記賬
黏土標志會計法
官廳會計憑證的演進
重義輕利導致無證記賬
國外的會計憑證意識
存貨核算和倉庫盤點
記“帳”還是記“賬”
免遭譴責的單式記賬
偉大的發明復式記賬
意大利式復式記賬
帕喬利和斯蒂文時代
記賬符號從入出到借貸
從入出到收付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的往事今生
來去匆匆的增減記賬法
古人是怎么結賬的
中式三賬與西式三賬
流水賬是怎么來的
四柱結算和四柱清冊
三足鼎立的三腳賬
復式記賬的龍門賬
相對成熟的四腳賬
唐代正式出現會計分析
……
第3章 會計工具:從結繩到信息化
第4章 會計組織:從官廳走向社會
第5章 會計制度:從潛規則到法治化
第6章 五大革命:樹起一座座豐碑
第7章 六大事件:病樹前頭萬木春
第8章 年譜簡編:一路看盡五千年
主要參考書目
《會計簡史:從結繩記事到信息化》:
債據是會計上十分重要的原始憑證,不能輕易損毀。所以,歷史上《戰國策 齊策》里記載的一則“焚券市義”故事,歷來是有爭議的。
話說馮諼是戰國四大公子之一田文(謚號孟嘗君)門下的食客。有一次,齊相國田文貼出布告說,要招人替他到封邑薛城收債,有人推薦了馮諼,他也爽快地答應了。出發前,他對田文說,債收回來了要買什么帶回來嗎?田文說,你自己看著辦吧,你看看我缺什么就隨便買些什么吧!
馮諼到了薛地后,叫官吏把那些欠債的人全都召集起來還債,結果只收到利息10萬,其他人都還不出。他用收到的這些錢買酒買肉招待所有欠債人,一邊飲酒一邊驗對借條(書契)。當時的書契是刻寫在竹木簡牘上的,把放債款項、利率、雙方簽字等全部刻好后一剖為二,雙方各執一片;收債、還債時兩相核對,如果能嚴絲合縫,便能證明憑證不假。
話說馮諼等到把所有能夠收到的欠債都收上來后,便對那些還不起債的人說,他來的時候田文告訴他,你們既然還不起債那就不用還了,說完就收回書契當眾焚毀。那些窮人這時候那個感動呀,連呼“萬歲”!
馮諼的這一做法,實際上就相當于私自豁免了這些窮人的債務。從所有者角度看,他并沒有這個權力,所以他只能假稱是田文體恤窮人要他這樣做的。他當眾焚券的舉措,客觀上開創了財務活動公開、透明的先河。
馮諼回去后,田文問他都買了些什么回來?他回答買來了“義”。他解釋說,你整天對外放高利貸,害得窮人都還不起;現在我替你燒掉所有借據,人民都高呼你“萬歲”,這就是替你收買人心啊。田文雖然很不開心,但木已成舟也沒辦法,于是氣呼呼地說,你別說了,一邊待著去吧!
一年后,齊滑王感覺到來自田文功高蓋主的威脅,隨便找了個理由就要讓田文掛印退隱。沒辦法,田文只好返回自己的封邑薛城??墒菦]想到,就在他離薛城還有百里之時,老百姓就早已扶老攜幼在路旁夾道歡迎他歸來了。他這時才真正理解了馮諼當初的做法。
馮諼之后,從秦代開始才有正式的私人印鑒,并廣泛應用于中式會計。而東漢造紙術發明后,因為印鑒可以蓋在紙上了,所以開始在官廳會計中得到普遍應用,到了明清時期則廣泛使用在票號和錢莊中了。
焚券市義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非常少見;相反,更多的是“深入挖掘”各種票據、偽造原始憑證人賬,這在今天依然經常發生。
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湘軍統帥曾國藩歷時10年打敗了太平天國。就在手下紛紛彈冠相慶時,他卻憂心忡忡起來了。因為仗雖然打贏了,可是接下來要報銷這多達數千萬兩白銀的軍費開支就難了。清代原本實行中央集權式財政,收入分為“起運”與“存留”兩部分;可是戰亂期間卻推出了財政改革,把財權和兵權都下放給地方,實際上是實行包干制度。而這樣一來,曾國藩每年就都要向中央上報收支情況(稱為“奏銷”),這一制度十分嚴格,一旦發現造假行為將會受到嚴厲懲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