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原建設部《關于印發(一九九六年工程建設城建、建工行業標準制訂、修訂項目)的通知》(建標E19961522號)的要求,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會同有關單位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完成本規程。
本規程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通行能力及服務水平;5橫斷面設計;6線形設計;7出人口設計;8高架快速路;9交通安全與管理設施;10景觀與環境。
本規程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規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北大街32號3號樓(市政總院大廈),郵政編碼:100082)。
1 總則
2 術語
3 基本規定
4 通行能力及服務水平
4.1 分類
4.2 基本路段
5 橫斷面設計
5.1 一般規定
5.2 橫斷面布置
5.3 車行道
5.4 分車帶
5.5 路肩和路面橫坡
5.6 側石、緣石
6 線形設計
6.1 一般規定
6.2 平面設計
6.3 縱斷面設計
7 出人口設計
7.1 一般規定
7.2 出入口間距
7.3 變速車道、集散車道
7.4 輔助車道
7.5 主輔路間出入口的幾何設計
8 高架快速路
8.1 一般規定
8.2 橫斷面設計
8.3 平面設計
8.4 縱斷面設計
8.5 匝道
9 交通安全與管理設施
9.1 交通標志
9.2 交通標識
9.3 交通防護設施
9.4 監控設施
10 景觀與環境
10.1 一般規定
10.2 景觀距離
10.3 噪聲要求
10.4 綠化設計要求與標準
本規程用詞說明
附:條文說明
7 出人口設計
7.3 變速車道、集散車道
7.3.1 交通流駛出主線需要減速,駛入主線需要加速,因而需要增辟加速車道或減速車道,其主要作用是減少駛出、駛入主線的交通對正常行駛主線交通的干擾。車輛完成駛入、駛出主線這一過程,可分為兩步:變速過程和車道轉換過程,因此車輛所需變速車道長度就是這兩個過程所需長度之和,即變速長度(加減速車道長度)和漸變段長度之和。
變速車道分為直接式和平行式兩種。直接式是以平緩的角度為原則進行設計,變速車道與匝道連接,車輛行駛軌跡平滑。平行式與直接式相比明顯強調了起終點、寬度漸變部分與車輛的行駛軌跡一致,但是必須走S形路線。調查資料表明,駕駛員人多喜歡走直接式而不愿走平行式。由于加速車道比減速車道長,如采用直接式,則寬度漸變段變得細長而難于設計,因此,與互通式立交匝道相接的出人口,原則上減速車道采用直接式,加速車道采用平行式,當變速車道為雙車道時,均采用直接式。對于與輔路及地面道路相接的出人口,一般緊鄰輔路,受道路性質和條件的限制,宜采用平行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