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飲譽世界的人類通俗歷史作家,房龍這個出生于荷蘭鹿特丹的荷裔美國人。曾先后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大學就讀,并獲得博士學位。
在人類歷史、地理、文化、藝術、科學等方面的精深學識賦予了他開闊的眼界、而荷蘭寬容、自由的風氣 賦。予了他溫文爾雅、自由飄逸的文字風格。
房龍編的《你一定愛讀的極簡西方藝術史(超值全彩白金版)(精)》以優美的文字、清晰的思路講述了西方美術史的發展軌跡與幕后精髓,詳盡囊括了史前時期、羅馬時期、哥特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洛可可時期、法國革命與帝國時期以及 20世紀之后的人類藝術發展進程與風格特征,并結合藝術發展同期的社會、政治、經濟、人文背景進行深刻的評析,讓讀者在輕松學習西方美術的相關知識同時,能快速地捕捉其發展歷程的主線與深層根源。
為了便于讀者的領悟,滿足高層次的閱讀需求,真切、清晰地介入房龍的創作思維與意境,書中在精準翻譯原的基礎上,附加了大量世界藝術大師的得意名作以及詳細的資料、賞析文字。相信本書在幫助讀者多方位閱讀、欣賞、研究西方美術史的同時。能夠呈現出一個精致、美、鮮活的西方藝術世界。
及時章 畫家究竟想做什么
第二章 羅馬時期
第三章 哥特時期
第四章 文藝復興時期
第五章 巴洛克時期
第六章 洛可可時期
第七章 革命與帝國
第八章 20世紀
附錄 繪畫工具介紹
及時章畫家究竟想做什么 我曾經誤認為我有能力來解答這個問題,但是,當我試圖通過大量的繪畫藝術研究來給繪畫藝術做出界定,進而解述"什么是真正的畫家"和"畫家究竟想做什么"等疑問時,每每備感棘手。
我最初的想法是,作為創作者,畫家試圖通過繪畫的渠道與他人達成思想、精神方面的溝通,用畫家自己的解釋就是"借助視覺向人們講述故事"。但是,盡管它闡述了某種方式的繪畫藝術,卻遭到了所有真正的藝術家的強烈質疑,例如:艾米姨媽客廳墻壁上的精致卻令人傷感的圣誕增刊畫,由一只貓陪伴正在祈禱的小女孩等此類甜蜜而虛幻的故事;或者虔誠的老人圣伯納德從雪地里挖出一個少女的奇聞。這種表述經常容易引起人們對繪畫錯誤的猜解。
正因為如此,即便能正確說明不同藝術家的個性特征,我仍決定摒棄這種易引發誤解的表述。藝術家們習慣于以自身獨有的方式將其所見所聞表達給其他人。宛如一處風景,或者樸實或者突兀嶙峋,它帶給畫家的感觸會被后者如實地描繪下來。它,是什么并不重要,畫室中的美麗與丑陋只是相對而言,只要它能夠觸動畫家的靈感,促使他拾起畫筆或排刷就足夠了,余下的問題則是評論家或觀賞者需要考慮的事情。對于畫家來說,繪畫創作一旦完成,其工作即宣告結束。
音樂家會通過旋律將其感觸傳達給人們。
詩人會通過詩句將其感觸傳達給人們。
而一位畫家,則必然需要運用最能突顯其獨特天賦的載體——色彩和線條。這就是"畫家為什么繪畫 "這一問題的最終答案。繪畫創作是他們感觸傳達的需求。也正是這種所謂的"需求"得以孕育出精湛的藝術。
如果人們能稍加關注這些簡單的事實,就會發現它是一條奇妙的線索,將繪畫藝術與個體的神奇體驗對接起來。我們在欣賞一幅畫作時,應該先問問自己:"畫家想傳達給我什么?"然后,再結合畫家所處的時代,脫離自我與現實的立場去觀賞和思考。因為不難想象,1938年、1438年和公元前638年之間會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人們可以嘗試著以畫家的視角去觀察他所處的世界,他和他的作品是否是真實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可以不喜歡他,但至少要尊重他。這個世界人口眾多,人們的品位差別甚大,但是每個人都希望從他人那里獲得更多的尊重。藝術更是如此,尊重常常會引發長期、深遠的影響,雖然我們無法搞清將來會有怎樣的影響,但是記錄真實生活的點滴感悟,也可能成為略顯沉悶的博物館增添充滿無限魅力的藝術瑰寶。
簡要回顧一下藝術的發端,能更有益于大家理解我的真正意圖。
讓我們看一看那些現存于世的最古老的繪畫吧!近些年的大量復制,讓今天的人們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輕易看到它們。雖然其確切的創作時問多已無法考證,但據我推測,應該在冰川時期后的某一時間。那時,隨著天氣轉暖,歐洲的雪線逐步北移,歐洲南部已經成為適宜人類居住的樂土。
度過冰川時期的人類仍然處于其發展階段的原始狀態。所謂的建筑師們鮮能肩負構建整幢房屋的重任,勉強只能稱作制作個人飾品的藝術從業者。少數以游牧為主的部族只能在空曠的田野中臨時安置他們的住所。而在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山區,穿巖透壁的冰雪消融后,在山石巖壁中形成了山洞,居住在這里的人類就相對幸運得多。當他們住下來,將日常起居納入正軌后,少數部落成員就開始試圖通過巖壁上的繪畫來表達他們的愿望與想法。
今天,對于我們這些連真正的野生動物都難得一見的現代人來說,那些遠古繪畫十分奇妙,我們很難理解其中的奇妙之處,或許是因為我們本身的錯誤。
野生動物是遠古人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們既是時刻威脅人類生存的敵人,也是人類食物與骨制工具的重要來源。因此,遠古人對野生動物的熟悉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一萬年前的野生動物被大量繪制在遠古的壁畫中,那些石器時代的遠古人類,我們心目中的野人,用這些繪畫告訴我們,他們才是具有敏銳觀察力與超群繪畫才能的、最的繪畫大師。遠古人如何練就這般本領我們難以了解,但他們留下的畫作卻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這些生活在貧窮、寒冷中的野人,向我們展示了構建美好藝術的真諦:抽象與簡潔。
沒有人能給出洞穴藝術衰落的具體時間,但當它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卻是不同于寒冷荒野的畫面,它將我們帶人了溫暖、肥沃的尼羅河流域。遠古人的生活以狩獵為主,他們在充滿危險的荒野中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敏銳的觀察力是他們維系安全和狩獵成功與否的關鍵。與此相反,埃及人與居住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人們一樣,如同任勞任怨的農夫,他們在尼羅河沖積平原上出生、耕種、繁衍、死亡,生生不息,宛若深埋在沙漠中的木乃伊一樣千古不朽。
古埃及人生活在一個極權主義的國度,幾乎沒有什么個人、個性可言。他們的建筑除了茅草屋以外,風格極其相似。同一類型的寺廟、國王或王后的墳墓,相似的紀念碑,這些量產的官方藝術就是古埃及人所謂的藝術。但是,古埃及的雕刻家、畫家向人們展示的人物或動物作品中,同樣有著原始人所具有的敏銳的藝術洞察力。一切歷史印跡都表明,古埃及的藝術家能熟練地表達他們想要表達的主題。在具體研究其繪畫作品時,人們不難發現古埃及人對透視技巧的欠缺不影響人們對其作品的欣賞。中國與日本的繪畫作品同樣也欠缺西方成熟的透視畫法,但它們仍能讓人回味無窮。
從細節上看,古埃及藝術有著大量區別于現代人的觀察、處理方式,古埃及、古巴比倫和亞洲西部地區的藝術家們還不曾掌握描繪人類面部表情的技法。
但是顯然他們都曾試圖努力過,借助身體的動作描繪與肢體語言細節來彌補這種缺陷,讓即使是幾千年后的我們仍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們想要表達的驚恐、喜悅和憂慮之情。
由于動物更多地借助身體動作來表現情緒·,所以描繪沒有表情的動物遠比描繪人要容易得多。因此,遠古的藝術家們更擅長于運用突出身體動作來、生動地刻畫動物。
對于尼羅河人的繪畫藝術,我無法提供更多的細節,也許只有極少數的鑒賞家才會對此有著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只有關注尼羅河流域藝術的人,才能對后來所發生的一切有著深刻的理解。埃及人教會了希臘人關于藝術的鑒賞,而希臘人又將有關藝術的一切教給了我們。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明白這一點:希臘人是具有天分的,從女神雅典娜到宙斯,希臘人如同希臘諸神一般超凡。
人的生活有其發生、發展的根源,藝術也是如此,脫離生活的、純粹的藝術是不存在的??h然有一些藝術奇才看似與這一原則截然相反,但倘若我們尋根究源地挖掘他們作品中的思想根源,仍然可以發現真實生活的影子。一度失傳了的克里特及其他島嶼的文明直到50年前才被人們重新認識,它連接著亞、非、歐三大洲的文明。埃及人的藝術從尼羅河流域傳播至希臘半島,并在那里傳承了一千余年,之后才傳到了北歐。直到現在,我們才恍然大悟,希臘藝術只不過是3000年前埃及藝術的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