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想溫暖自己:監獄里的思索》這本中的內容是由經歷著巨大苦楚的作者,在長達20年零20天的服刑期間,寫給弟妹、嫂子、父母寫的家書集,里面的每一段、每一句都變成了意義深刻的冥想錄。他的文章里流露出他對小事物的重視,以及服刑期間他對多彩生活的隨想和他對家族的珍惜,等等,是一本發自肺腑的敘述散文集。
本文記錄了作者20年零20天的獄中生活的點點滴滴。作者在展現自己想法的同時,記錄下正在經歷的生活,相當于自我反省的一面鏡子,是一個時代的整齊肖像,被韓國出版界稱為“美麗的經典”。
《用理想溫暖自己:監獄里的思索》
記錄下韓國一個時代的整齊影像,被韓國出版界稱為“美麗的經典”。
韓國文學界NO.1,譽為韓國的“魯訊”申榮福二十年傾力之作
瘋狂重印65次,被韓國教育廳評入“韓國人必看書籍”
申榮福
畢業于韓國首爾大學經濟學研究生院,韓國民主運動的精神領袖,被譽為“韓國的魯迅”。曾任職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和韓國軍事學院經濟學教授。后入獄二十年,直到1988年8月15月才獲得赦免福利出獄。出獄后立即被韓國圣公會大學聘用為教授,負責政治經濟學、韓國思想史、中國古典精讀的等課程。2007年退休后,至今仍被聘為講座教授。在亞洲各國都擁有極高的人氣和大量讀者。
代表作品有《監獄里的沉思》(1988),《大樹呀,大樹呀》(1996),《樹叢》1、2(1998),《申榮福的明信片》(2003),《講座——我的東洋哲學讀法》(2004),《像及時次一樣》(2007)等。譯書有《外國貿易和國民經濟》(1966),《人類啊!人類》(1991),《魯迅傳》(1992,共譯),《中國歷代詩歌選集》(1994,共譯)等。
古城下的文字 001
我的呼吸,溫暖自己 003
耕耘愛 004
孤獨的風化 004
隨想筆記 006
草木般的人們 007
坐在單獨牢房里 008
青丘會的回憶 010
泥土上的字 025
70年代的伊始 026
古城下的文字 034
單獨牢房的領地 037
主觀傾向比客觀實現…… 038
作為一棵小草站著 039
哥哥的婚姻 040
工廠出役 041
樹枝比葉子…… 043
理解比擔憂…… 044
古詩與丘吉爾 045
父母的一生 046
支援父親 047
冬季最冷時盛開的花朵 049
異國他鄉的春天 050
父親的四溟黨研究 051
匯總成一卷 052
賀正一葉 053
融化在池塘中的雪 054
提升思想 055
美麗的女人 056
拇指上的繭子 057
擔心母親的憂慮 058
好婆婆 059
鄰居的體溫 060
闖進春季的冬天 061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062
艱辛的經歷 063
飛機與速度 064
人道與藝道 064
享受結婚紀念旅行 065
歷史森林中的迷失兒童 066
背上的一抹春光 067
滿園春色 068
書法的關系論 069
尋找捷徑的浪費 070
花與蝴蝶 071
丟棄與培養 072
變成奶奶的媽媽 073
外面一直是春天 074
愚公移山 075
兩種鐘聲 076
魔術筆與毛筆 078
民眾的臉 079
短暫的1年,漫長的1天 081
舉頭望明月 082
獄窗里的驛馬 083
長廊的水邊 084
10月點描 086
尋找遷走的家 087
歲末的明信片 089
新年的明信片 089
指著自己的手指 090
酷暑只在城市中 091
中秋的月亮 092
獄窗的一粒草籽 094
洞穴的人像 094
客人 095
印第安的信 096
一張明信片里的春天 098
為了收獲大米種稻子 098
飄進房間里的蒲公英籽 100
悲傷使人成長 102
避書的季節 103
把腳浸在江水里 104
麻雀的叫聲與面條風 106
秋聲滿庭蟲唧唧 107
下雪天 108
冬天就是冬天 109
書法 110
過了雨水和驚蟄 111
夢里都是服役 112
沒有什么可以再失去 113
在睫毛上做彩虹 113
一朵三色堇 114
夏天,想站在陽光下 115
寬敞的陰涼處 116
萬壽菊 116
夜晚開燈 117
像流入大海的溪水一樣 118
越過窗欞的天空 119
泥土的味道 120
倉庫的空虛里 121
在母親面前 121
站在一雙鞋的土地上 124
永恒的臍帶線 125
低處 126
離開與送別 127
母親的毛筆字 128
凌晨的麻雀 129
東方之心 130
山水畫般的見面 131
歲月的痛苦鞭子 132
沉默與話癆 133
培育新月 134
火花 135
花落花開的1年 136
無之以為用 137
春芽 138
握手 139
木屐上的雨傘 140
包裹里的歲月 141
窗外的梧桐樹枝 142
滿月像浸在水里似的 143
麥田坡 144
草的味道、土的味道 145
貧瘠土地上的一粒人情種子 146
躺在地上的悲傷鳥兒 147
爺爺的回憶 148
青衣削發僧 149
字里行間的人生 150
蒼白的手 151
被奪走夜晚的菊花 152
思想的外殼 153
巧與固 154
落葉肥料 155
腳踩厚土 156
窗戶與門 157
分開后的生活 158
因更大的痛苦睜開眼睛 159
小綠芽 160
靜香老師 161
喚醒黑夜的聲音 162
一只飛過墻壁的蝴蝶 163
書法與筆才 164
溫暖的燈光點亮母親的愛 165
監獄里的“矮胖子”雞 167
像在海里遇到波浪 168
還童 169
辱罵的現實主義 170
黃牛 173
歷史——正在進行的對話 174
每個人的事實 175
深泉 177
那片土地長出了新松樹 178
滑稽 179
父親的研究 180
相似的臉 181
監獄是教室 182
讀父親的著作《四溟黨實記》 184
在天井上踩月亮 185
秋天的沉思 187
進入地下的東西 188
妻子與母親 189
歲月痕跡賦予的意義 191
冬季凌晨的起床號角 193
葛根湯與春香歌 195
一株站立的小草 196
墻壁里的理性與感性 198
夢中相遇的母親 200
一起淋雨 202
罪名與刑期 203
過去影射現在 205
非洲民謠2題 207
父親的深入研究 208
花順 211
憎惡是愛的方法 212
淋雨的沖動 214
厚土 215
落后與發展 216
讀茶山有感 217
母親的民體 219
綠豆種子 219
保護色與文身 223
母親的位置 224
沒有可以看的小山丘 225
考試的重量 226
過去的重新體驗 228
人像父母,更像時代 230
一條腿的步伐 233
在這片土地上睡過的數萬個夜晚 235
放下服刑的包袱 236
舊教導所和新教導所 237
密閉的空間,開放的思想 239
墮落的諾爾瑪 242
民眾的創造 244
灑在全身的溫暖陽光 246
六天假期 247
妓院的黃色頭發 248
水必然會聚在一起 250
拔雜草 252
工作達人 253
長期網袋 255
下跪的歲月 257
割水稻 258
關系的較高形態 260
春節 262
年輪 263
智慧與勇氣 263
租來的人生 264
老少差異 268
湖邊的母親 270
在沒有雨傘的雨中相見 271
重新填滿空地 272
痛苦的浪費 273
夏季服刑生活 276
與母親的一周 277
我們要走的路 278
小失敗 279
獄中的第18個歲末 282
的意義 283
忍冬的智慧 284
夏季隨春季而來 285
我想走 286
新牙刷 287
陌生的環境,新的相遇 288
我的行李里 289
凌晨鳥兒們的合唱 290
母岳山 291
弟妹的苦訴 293
像浸在水中的樹木 294
分享愛 295
無止境的死亡 296
關于囚衣 297
疤痕裁縫 299
變成父母的心病 301
兔子的和平 302
兔子呀,起來吧! 302
春節 303
殘雪在雨中融化 304
也許這次…… 306
最底層的哲學 307
母親的懸燈 309
囚犯的牙齒 310
大山雀的指責 312
習慣服刑生活 313
相反的故事 315
被連根拔起的假期 316
岳父大人的待遇 317
換季而來的感冒 318
中秋 320
沒有梗概的雜談集 321
打糕信徒 324
完山七峰 325
迎接第20個獄中歲末 327
我想走 330
想起白云臺 331
小爭吵 332
即使碗碎了 334
監獄墻外的布谷鳥 335
什么是孩子,什么是母親 338
父母的一生
寫給母親
現在容碩在家,您應該沒那么寂寞了。把年邁的父母留在租來的房子里,大兒子分家出去了,二兒子在監獄生活,三兒子為了工作也離開了母親,形成了三個兒子都不在身邊的局面。想著已經變成外人的二老,父母只是為了養育兒女,然而,兒女卻被奪走了,“父母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把父母從咫尺帶到朝夕,與在裙子下面胡攪蠻纏的兒童時期不同,孩子逐漸長大成人后,逐漸脫離父母的影響,這與被奪走兒子沒有什么區別。
我說這些話不是為了向其他人給自己做辯護,只是為了給自己找到正確的道路。曾說過“孝之道”(孝之終立身揚名也)的我無法得到母親的諒解,現在的處境使我放棄了高尚的想法。
入秋后,昨天和今天的雨已經停了,這恰恰就是秋天來臨的跡象。那段時間為了避暑,我連書都避開了,避書也算是一種避暑方式(韓文中“避書”與“避暑”的發音相同)。其實,平時我的沉思時間就比讀書的時間長,比起拓開我的知識面,我更傾力于努力提升我的思想。像銀河的波濤里高高在上的星星們……
我正在細讀您送來的《大學》和《中庸》,暫時不想再讀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了。如果想看第2卷和第3卷,我會告訴您的。
好不容易停止傷心的母親,我希望您更健康。今天就寫到這里了。
1972.8.10
支援父親
寫給父親
父親正在整理、執筆四溟黨的相關資料,收到父親的來信讓我覺得無比自豪,打心眼兒里高興。我不僅希望父親的原稿能出版成一本的書,也懇切希望我能參與到這項工作中的任何一部分。尤其是現在,我無法在父親面前盡孝,哪怕是能對父親起到一丁點兒幫助(超越了參與的意義)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棒的事情。
通過幾天的苦思冥想,我終于想出了以下幾種參與方式。及時,我要給書取名。說到書名,我想起自己曾經為父親的上一本著作《發音字典》取名。如果說,我沒有因為《發音字典》的書名很,或者說我沒有為什么優先購買權或者其他功勞而暗自歡喜,那么,那種態度是不夠誠實的。我的字體比那個時候更順暢,也許父親考慮到我的眼光已經提高了。
第二,讀一下父親的原稿。我要為父親檢查文章里是否有與社會科學邏輯散佚的地方,有沒有邏輯飛躍、證據不足的結論、需要分析卻沒有分析的地方,以及從相反論旨中分出來的議論要義是否一致存在等,我想補充出整齊的邏輯框架。
我最擔心的是到現在為止一直在說的,在書名的字體、邏輯的曲直和表現技巧前,父親所謂的歷史事實存在認識方法的問題。也許這張小紙上根本不夠討論,但是,父親完稿前我一定要說,對于一個歷史事實(也包括人物),如果只拆下那個事實獨立認識的話,一定會產生歪曲。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一定要掌握在什么背景下發生的以什么樣的形態存在向哪個方向發展這些歷史關系。同時,當時的社會結構、當時的價值標準和當時的社會結構具有的必然性關系,三者相互對應才是正確的認識基礎。當然,對于四溟黨的認識幾乎都是一些常識性的見解,我應該說些什么。四溟黨是愛國主義性質的團體,具有宗教的嚴肅性,其歷史性和社會性的局限,使它無法避免自己的缺點。
現在,我已經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幫父親做什么,能幫到什么程度了(與我懇切的想法無關)。
無論如何我都會不遺余力地支援父親。
1972.9.24
冬季最冷時盛開的花朵
寫給父親
去年的這個時候,青蛙跳出來了,迎春花開了。聽說,今年南道某個地方的菜花也開了。寒風刺骨的冬季,在最冷的時刻談著一點都不符合季節的題——花,我們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與之前的嚴寒對比,這個像春天一樣的冬天,無疑給用厚厚棉衣武裝的棉將軍帶來一些遺憾。我不知道嚴寒會不會突然猛撲回來,所以特別留意自己的健康。
我相信母親現在也很健康。新年到了,信都不能按時到達了。有時,用冷水洗衣服的時候,手指的刺痛使我感受到了曾經無法理解的母親的辛苦。回想起年少不懂事的我曾經想用一桶粗布換媽媽。
父親寄來的信和亭子寄來的包裹(藥、襪子)、書以及兩份信,我全都收到了。希望您轉告一定要找到探視時我提到的書。另外,請把我的判刑書手抄本和我的印章寄過來,我需要申請軍人保險金。刑書手抄本是管轄法庭陸本高等軍事會議發放的,我的印章在軍人編號(242132號)里。如果印章不在家里,就請按照陸軍的規格幫我做一個。容碩是軍官,我相信他一定知道應該怎么做。舊的軍人編號(66-11040?)已經用不了了。我的判刑日期是70年5月5日。
1973.1.23
異國他鄉的春天
寫給父親
今年的冬天特別溫暖。雨水、驚蟄、春分……不知不覺春色宛然而至,春天到了。春天經過長期忍辱負重,從冬眠中蘇醒,經過蔥郁夏天的成長向收獲之秋“揚帆”,這就是季節。現在父母不用再擔心我在監獄里受嚴寒折磨了。
這段時間,我讀了很多次父親送來的《中庸》,里面有很多意義深刻的東西我還沒讀懂,我不禁感嘆其厚重的古典價值。以后,我想讀有關東洋經典和韓國近代史相關的書籍。有時間我還想讀《孟子》、《春秋》、栗谷的《公論》、許筠的《豪民論》、《實學》等書籍。在這之前,我要先讀一讀東洋哲學和韓國近代史相關的概述,我得寫一份讀書計劃,博覽群書。以后我會跟父親說我需要什么書的,現在,先幫我查查有沒有值得看的概述吧。
幾天前,張秀來過。通過張秀得知用父親寄來的印章和印章證領取未付工資。上次給亭子寄的信中已經詳細說過了,不過信被返回來了。我以為您會很好奇。我用這次領取的錢做了牙手術。
磚墻這個“異國他鄉”也迎來了春天。發出綠光的山棱線和發芽的楊柳最要感謝的是微風與陽光。
我會適當讀書,適當運動,保持身體健康的。
1973.3.22
父親的四溟黨研究
寫給父親
收到父親的信了。很幸運,我得到了允許,以后可以看父親寄來的報紙了,最重要的是能看到報紙上父親的文章了。我認為忙碌對父親來說是件好事。
我相信父親一定還在收集四溟黨的資料,我想對父親說些自己的想法,我認為非常有必要收集金應瑞將軍的詳細資料。金應瑞得知日兵敬畏韓國的高僧后,主張利用這一點動員僧人士兵,并取得很大反響。不僅如此,他還在幸州大捷和收復平壤等軍事行動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他利用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之間的矛盾調撥敵軍內部。戰亂后他成為滿浦鎮的萬戶侯,搜集并報告中國的局勢,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正確情報成功地推動了光海君的外交政策等,我想父親應該研究他的力量和作用到底有多大。特別是他對四溟黨提出戰略性方針正在逐漸廣為人知。
雖然,我對中國哲學史原文的理解還不夠充分,但我依然會繼續閱讀。雖然它的表現形式很枯燥,但是卻能使我清楚地看到近代史上萌芽和根源。
我拜托父親為我找的小事典,您慢慢找吧。之前也說過了,我不但不想讀太多東西,反倒想扔掉很多東西。
我希望母親身體健康,也堅信大哥和容碩也會身體健康。今天就寫到這里。
1973.5.25.
匯總成一卷
寫給父母
這段期間收到很多父親的來信和書籍,我想你們一定很好奇我為什么沒有及時回信。我最近在讀《文化史》和《調查月報》,雖然也很想看《文摘》,但是還沒得到教導所的允許,所以在得到允許之前不要再寄了。我希望以后給我寄這些東西的時候,把月報和論文集類捆在一起,相同的書也捆在一起后再寄過來。因為我們最多只能收5捆書,得減少捆數才行。
用過寄來的藥后牙已經好了,但是想得到根治似乎很難。痊愈后經過一段潛伏期又會再次發病,但是我的情況并不嚴重,不要太擔心。
聽說上個月您去了異地一周左右,雖然不是閑游,但我相信一定也起到了一些轉換心情的作用。從日常軌道中暫時抽身,心就像到了桃源一樣。聽說父親的文章在《佛教史上》刊登了,我正想去借來看看。
現在,酷暑已經過去了,到了收獲果實的秋季。我沒播種過種子,所以沒有可以收獲的果實。不過,我可以在高高的天空下默默地收獲沉思的果實。
1973.9.4
等待能讓人忍耐得更多,看得更遠,哪怕在黑暗中,也讓人擁有發光的眼睛。
——金在中()2013-7-21 Twitter更新
讀申榮福老師的獄中生活時,偶爾會猜想老師是不是很辛酸,他的字里行間流露著茫然。他常常描寫“晨光”和“冰涼的泉水”,偶爾也寫幾句在世詩人的詩詞,還有圣弗朗西斯科的“祈求和平”。如果我喜歡上某位詩人的詩,那一定是因為它曾經出現在申老師的作品里。
——《和平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