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聽見:陳燕的調律人生圖書
人氣:30

聽見:陳燕的調律人生

盲人調律師陳燕的勵志人生:看不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一顆追求光明的心。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紀實文學  
  • 作者:[陳燕]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020107988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5
  • 印刷時間:2015-05-01
  • 版次:1
  • 開本:大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她是CCTV-1《挑戰不可能》感動人物、聲吶人、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

她生下來就看不見,她被父母遺棄,姥姥用近乎絕情的方式把她撫養成人,告訴她:看不見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

她用生命挑戰不可能,她用聽見實現了我們的看見,她成為了聲吶人、位女鋼琴調律師、盲人作家,她還會畫畫、跆拳道、潛水、跳傘、騎獨輪車……

做過十一次大手術,三次病危,出過車禍,一度喪失聽力,一度絕望,直到導盲犬珍妮來到身邊,成為她的眼睛、她的女兒,而她為了能帶著自己的‘’眼睛‘’去她想去的地方,又一次挑戰不可能,走上了為導盲犬暢行鼓與呼的艱辛之路。

所有這一切,寫進了這本叫《聽見》的勵志自傳里。書中內容是她一個字一個字在電腦上敲出來的 ,讀過的人都被感動了,被震撼了……有人說,它是比《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更感人的盲人傳記。

她說:聽見的世界也很美麗!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勵志寶典,看一位黑暗世界的行者如何挑戰生命的不可能;

這是一本教育秘籍,看一位睿智姥姥如何將一位盲童培養成人生贏家;

這是一本創業指南,看一位盲人鋼琴調音師如何創下一份事業;

這更是一本生命之書,愛情、友情、親情,是她黑暗世界里的彩色光影;

比雞湯更勵志的永遠是倔強而永不言敗的人生,如果你覺得自己平凡、卑微,那是因為你從未像陳燕那樣全力以赴,去挑戰生命的不可能!

作者簡介

陳燕,1973年10月1日生于河北容城,因患先天性白內障雙目失明遭父母拋棄,被姥姥撿回接到北京撫養成人。1994年畢業于北京盲人學校鋼琴調律專業,從此確立一生夢想:讓全國人都知道盲人能調鋼琴。2004年創辦家以盲人為主、面向全國的鋼琴調律公司,為盲人開辟鋼琴調律的生存空間。2011年從大連導盲犬基地領養了中國第18條導盲犬珍妮,全力推動盲人的眼睛——導盲犬暢行。陳燕創造了許多盲人及時: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及時位盲人跆拳道手、及時位盲人獨輪車騎手、及時位畫貓的盲人、及時位出版自傳的盲人,曾參演第13屆殘奧會的開幕式。她的成長經歷被中央電視臺等各大新聞媒體報道,是“感動中國2004十大真情人物”和“2011北京市自強模范”。

目錄

目 錄

序 最美的枝條依然向著東方 / 001

前言 聽見的美麗/ 001

輯一 姥姥培養我長大

生下來就看不見 / 003

看不見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 / 004

童年的小竹車 / 006

關于顏色的問題 / 007

好朋友黃黃 / 009

姥姥有千里眼和飛毛腿 / 011

沒有學校收我上學 / 013

離開姥姥的日子 / 014

為什么我要來到這個黑暗的世界 / 017

抱著姥姥不撒手 / 020

小時候多學本領,長大了不受委屈 / 021

上盲校 / 022

盲校生活 / 25

愛美,愛唱 / 028

失去好伙伴 / 031

十八歲,開始談論愛情了 / 032

考上首屆鋼琴調律班 / 034

熬過學習的難關 / 037

初 戀 / 041

星期六我找你有事 / 042

長利的家 / 044

求 愛 / 049

交 往 / 050

分離,相聚/052

咪咪是一只貓,她喜歡自由 / 054

實 習 / 055

畢 業 / 057

輯二 我有一個夢想

到華普鋼琴廠工作 / 061

利利失業了 / 062

租房子找工作 / 065

利利賣唱 / 068

利利求婚 / 070

我們結婚 / 071

蝸牛的家 / 073

盼了六年的戶口 / 075

到長城鋼琴廠工作 / 077

我失業了 / 078

差一點改行學按摩 / 081

應聘琴行,背熟北京地圖 / 082

上崗了,擔心找不到用戶家 / 084

找用戶家的各種苦 / 086

和用戶成為朋友 / 088

這算是成功了嗎? / 090

自己開業 / 092

公益熱線 / 093

夢想何時才能實現 / 096

創辦鋼琴調律公司 / 097

當經理沒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 098

學會道歉 / 099

學會與人溝通和管理 / 100

在線預覽

生下來就看不見

記得姥姥說,在我剛剛出生三個月的時候,我的爸媽發現我眼睛里面有一個白點,對東西沒有看的欲望。他們開始注意我的眼睛。再長大些,爸媽帶我去了很多醫院,得到的答復都是:這孩子看不見,主要是先天性白內障,還有什么病目前太小還不好檢查。我爸媽接受不了他們的及時個孩子就是個瞎子的事實,確實呀,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養我這樣的孩子,還真要有點勇氣呢。后來我媽媽又懷了個孩子,所以就沒有奶水喂我了。每天他們只給我八塊動物餅干吃,還商量著要把我扔到離家不遠的那條河里面淹死。

在我五個多月大的時候,我的命運發生了改變,是姥姥把我抱回家,才有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姥姥帶我去醫院檢查,我不光是眼睛看不見,還有過敏性哮喘、頸椎畸形、免疫力低下等等的病。所以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就做了十一次手術,三次宣布病危,我之所以生命力這樣頑強地生存下來,是因為姥姥的原因。

姥姥很擔心養不活我,就給我起了個小名叫咪咪,民間傳說貓有九條命七個魂,所以姥姥希望我能順利地長大。在我十個月大的時候,姥姥帶我去同仁醫院做了眼睛手術,那時候醫院沒有床位,姥姥就在樓道里抱了我七天七夜。等紗布拆開之后,我及時次看到了這個模糊的世界。我眼中的世界是多個巨大的物體組成,還有特別好看的色塊。但這一點點視力遠遠不能用來走路和識別東西,姥姥不死心,一直帶我到處看眼睛,以至于在我三歲之前,只要一坐公交車,我就玩命地哭。直到我三歲那年,姥姥才徹底死心了。她開始開發我的耳朵、鼻子、手的功能,在我三歲的時候我還不能獨立行走,因為我看不見障礙物,經常會摔倒,所以就不肯自己走了,我都是拉著姥姥的手或衣服走路。姥姥說:萬物都有反射音,雖然你的眼睛看不見了,但你別的器官是好的,你一定能靠別的器官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的。

姥姥說:在你的前面有墻有門有障礙物的時候,一定會有反射音的,你就靠著聽一定能走。就這樣我靠聽自己腳步的反射音,在三歲半的時候我才敢自己獨立行走。從此姥姥就不再牽我的手,她總說:我不可能跟你一輩子,你以后早晚會自己生活,所以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不明白為什么姥姥不能陪我一輩子,我多想讓她不在我的生命中消失呀。

看不見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

姥姥說:如果你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像別人一樣地生活。她進一步開發我的聽力。姥姥把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幣丟到水泥地上,因為硬幣大小不一樣,掉到地上的聲音也不一樣,姥姥讓我靠聽分辨這是多少錢。這對我來說不難,因為硬幣面值不一樣,它們的反射音也就不一樣。但姥姥說:你不但要聽出這個是多少錢,硬幣掉到地上,要滾動,你要靠聽捕捉硬幣停止的聲音而一步到位撿起硬幣,不能在地上摸。這可難壞了我。我對這個一點也不感興趣,我學這個有什么用呢?沒想到我長大后學了鋼琴調律,我的這個定位的本領,讓我終生受益啦。但小孩就是小孩,我一點也不配合,姥姥就說:如果你能聽出硬幣的面值,還能靠聽一步到位地撿起硬幣,不在地上摸,我就給你去買冰棍。我小時候特饞,有吃的固然動力就來了。在我四歲多的時候,我就學會靠聽生活了。

姥姥總是說:我要跟別人一樣地生活,所以不能讓人看著我像怪物,或者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她教我用耳朵代替眼睛,但眼睛一定要跟著手走,比如我要在桌子上拿杯子,先想好杯子在哪里,當然杯子必須是我自己放在桌子上的,然后用手去拿,眼睛必須跟著手走,這樣雖然我是靠感覺拿杯子,但讓別人看起來,我是看著拿的。還有姥姥教我跟別人說話或者聽別人說話的時候,必須眼睛看著別人,雖然我看不見人家的表情,但姥姥說:看著人家,是對人家的尊重。因為我看不見別人的表情,所以我無法掌控自己的表情,很多時候都說孩子長得很像家長,還說姿勢動作都很像,其實孩子小時候是有很大的模仿力的,但我這點就做不到了,我的這一點點視力,是看不見人家的五官的,更看不見人家的表情。所以我遇到個熟人,如果他不說話,我都不知道他是誰。姥姥經常提醒我的怪異表情,有原地轉圈,看著天,一只眼睛睜著,一只眼睛閉著等等。就像后來我上了盲校,那里的盲孩子什么表情都有,我們稱為“盲相”。我們有個同學一邊搖頭一邊往前走,被同學起外號叫瓊瑤。有個同學走路看天,外號叫望天。當然這是后話,當時我可不認為姥姥是為我好,我認為姥姥總愛跟我過不去。我說:姥姥這樣不累嗎?她總說:小時候累點,長大了受益很多呢。當時三歲半的我理解不了姥姥的用心,但當我長大了才體會到姥姥的苦心。當我聽別人說:我看你怎么不像盲人呀,那時候我心里很開心。但隨著社會的變化,現在我遇到了很多質疑,質疑我是假盲人,現在真是信任危機了,裝什么的都有,還有認為別人裝瞎的,很無奈呀。如果姥姥活到現在,也許她后悔千辛萬苦培養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倒給我造成了麻煩,成了別人詆毀的理由了,也許姥姥會后悔吧。不過姥姥訓練我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也給我帶來了人生的改變,這個本領加上我的鋼琴調律技術,讓我一生衣食無憂了。當然這是后話,那時的我,可想不了這么多,只知道姥姥比較殘忍,她總是要求我太多太多。

姥姥有千里眼和飛毛腿

在我五歲的時候,姥姥就讓我一個人去幫她買東西。我說您為什么不跟我一起去呢?姥姥總是說:等你長大了,也會一個人去買東西的。我那時候不明白為什么我長大了,姥姥就不牽我的手了,五歲的我確實不明白呀。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是蕩秋千,姥姥也不帶我去,她總說:如果你想去公園蕩秋千,就自己去吧。我那時候感覺姥姥特殘忍,為什么鄰居家的雷雷都是她奶奶帶她出去玩,為什么姥姥就讓我自己去玩呢?姥姥去商場買東西時,也先讓我坐四站車,然后過一個很寬的馬路,在公園門口等著她。坐公交車對于我來說不難,數三站下車就是了,但過馬路就很危險了,我看不見來往的車。姥姥就教我等有人過馬路的時候,跟在他們左邊齊著走,因為車從右邊來。等到了馬路中間,快速從人家的左邊轉到人家的右邊。因為車又該從左邊來了。就這樣,別人過馬路沒危險,我就沒危險。我照著做了,一做就是幾十年。到了公園門口,姥姥總是等在那里,我總是愛摸姥姥的手,我好奇她去買什么了。但姥姥總是兩手空空。她說:先帶你去玩,我買的東西,等以后再說。就這樣她說了十八年,她總是讓我自己出門,但當我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者摔倒在街頭的時候,姥姥總是及時個出現。以至于我小時候認為,姥姥有千里眼和飛毛腿,她能看見咪咪有困難了,她能知道咪咪需要姥姥的幫助了,她總會及時出現在我身邊。

24小時姥姥對我說:今天你媽媽來看你。我都以為我聽錯了,“媽媽”這個詞對于我來說真是太陌生了。我問姥姥媽媽長什么樣,姥姥沒好氣地說:長得人樣!我不知道為什么只要我提到爸媽,姥姥就對我沒好氣了。是爸媽不好,還是咪咪不乖呢?終于聽到外面傳來聲音了,我趕緊跑出去看媽媽是什么樣的。啪的一聲一個小女孩打了我一個響亮的嘴巴。我都沒來得及哭,我不明白那個女人帶著的小女孩為什么打我。那個女人對小女孩說:你怎么打她呀,她是你姐姐。原來這個女人就是我媽媽呀。我聽不懂姥姥她們說什么,我只注意那個打我的小女孩,她高興地玩著我的玩具,還把它們弄得亂七八糟。我躲在角落里,那叫一個氣呀。機會終于來了,那個所謂的妹妹要喝水,她媽媽遞給她一碗水,她正喝水,我悄悄溜過去用手地把那個碗輕輕往上一推,水灑了小女孩一臉還順著脖子往下流,碗也掉到地上摔碎了。小女孩哇哇大哭,我哈哈大笑。那個媽媽說:你都瞎了,怎么還這么壞呢。姥姥不愛聽了,說:你怎么這么偏心眼,這么多年,你及時次看見你的孩子,你都沒抱她一下,你的孩子還打她,你還罵她。她是你親生的嗎?

小孩子打架一會就好,大人們還在有意見的時候,我們就一起玩了,我把我的玩具都拿出來跟妹妹玩過家家。一會媽媽說去小賣部給我們買好吃的,我自告奮勇說帶她們去。姥姥緊著囑咐媽媽要看好我。我們到了小賣部,我給妹妹介紹有什么好吃的,姥姥給我買過米花糖、巧克力、水果糖等。媽媽買了好多好吃的,還給我們兩個買了冰棍。妹妹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前面有塊大石頭,妹妹跳過去接著跑,我被大石頭絆倒在地,手里的冰棍也摔得老遠。我哭著往家走,離很遠姥姥就跑出來問我怎么了,當她看見我腿上手上的傷口時很心疼。她一邊給我擦藥,一邊埋怨媽媽沒看好我。媽媽說:誰讓您養她呀,當時我要把她扔到河里淹死,是您要把她撿回家的呀。這瞎了吧唧的長大了也沒用,就是拖累大人的包袱。姥姥抱著我哭了,我不明白姥姥為什么哭,我一邊用小手給姥姥擦眼淚,一邊說:姥姥別哭,以后咪咪聽您的話。姥姥自言自語的說:如果時間停滯不前,如果咪咪不會長大就好了。

沒有學校收我上學

可時間不可能停滯不前,轉眼我七歲了,到了上學的年齡。姥姥帶我去青年湖小學報名上學。經過老師們的考試,我很。可老師很遺憾地告訴姥姥,因為我看不見黑板,看不見寫字,所以他們不能收我上學。后來姥姥又獨自去過學校好多次。到了9月1號那天早晨,雷雷和樂紅她們都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去上學了,姥姥牽著我的手,把我帶到北海公園。我在秋千上蕩來蕩去,我問姥姥,為什么小朋友們都上學去了,只有我來公園玩呢?姥姥不說一句話,我似乎懂了什么,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姥姥抱著我說:等明年我一定帶你去東城區所有的小學報名,如果有收你上學的,就是再遠,我也送你上學。世間就是這樣,有時候事與愿違,第二年雖然姥姥帶我去了好多個小學,但因為我的眼睛看不見黑板和寫字,所以還是沒有學校能收我上學。姥姥說:要想長大了有本事,你就應該去上學,這里不收你,那你只能回到你爸媽家,跟你的妹妹一起上學,你妹妹還能照顧你一點。就這樣一個八歲半的孩子,一個還不懂人情世故的孩子,因為上學回到了她出生的家。

離開姥姥的那天,我抱著姥姥哭了很久很久,姥姥說:我養你八年也算對得起你了,我把你培養成能自己照顧自己的孩子,也算很滿意了。孩子總歸要回到自己的家,那里有你的親生父母,那里才是你的家。我聽不懂姥姥的話是什么意思,我是抱著先去上學長本事,以后再回到姥姥身邊的想法回到本應屬于我的家的。

小時候多學本領,長大了不受委屈

因為健全孩子的學校還是不收我上學,所以姥姥開始在家教我自學文化。她把字寫得大大的,但復雜一點我就看不見了,她就握著我的手寫字。我模仿能力很強。很快就能學會,但別人學會了可以看書寫字,可我只能寫不能看,所以忘得也就太快了。姥姥說我是狗熊掰棒子。我還是對畫畫比較感興趣,我能看清紙上我畫的亂七八糟的鮮艷顏色。我總是愛拿著我認為特別漂亮的畫,去問鄰居阿姨,我畫得像嗎。阿姨就反問我:像什么呢?等我長大點了就拿著我畫的畫問阿姨,您看我畫的像貓嗎?阿姨總是說太像了,真好看。我心里也知道,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如果我不說是什么,人家都看不出來我畫的是什么東西,但孩子那一點點虛榮心作怪,我還是愛問,我畫得好看嗎?

姥姥總是說:小時候多學點本領,等你長大了不受委屈。我就理解不了,您讓我學本領,可我現在受委屈呀。就像姥姥讓我學拉二胡,那二胡的聲音就像哭一樣,我一點也不喜歡,但姥姥就是強迫我學。找老師就是難事,誰愿意教一個看不見的孩子呀,怎么教也是個問題呢。但姥姥去求人家,終于有個拉二胡不錯的張老師收了我,七十年代還不講收學費,張老師是義務教我的。可練習的時候真的很痛苦。24小時我練拉二胡,我摸著兩根弦中間的弓子想,什么時候我能把這個弓子拿下來玩玩呢。想著就開始琢磨。我把琴弦下端的碼子摳下來,琴弦就松了,我再把連著琴弦的木頭棒拆下來,終于二胡的弓子被我拆下來啦,我拿著弓子滿屋子亂舞,那叫一個高興呀,嚇得黃黃跳到桌上躲著。姥姥進來看見了,她搶過弓子就打我屁股,我大哭起來。姥姥很少打我,但也不代表就一下都不打我。我小時候愛哭,外號夜哭狼。哭起來就沒完沒了,聽說特煩人呢。但這次我沒敢當夜哭狼,畢竟我理虧嘛。后來我回到自己家的那兩年就沒拉二胡了。現在姥姥又讓我學拉二胡,說實話真的很難聽呢,我特別不愛聽我拉的二胡聲音,真的跟鋸木頭差不多。但姥姥總是說:小時候勤勞點,以后一定會有用的。那時我練二胡坐不住,身體扭來扭去好像坐在摁釘上。一練琴我就找借口喝水、吃東西、上廁所,門外有一點動靜我的注意力就被吸引過去。聽著小朋友們在外面玩,我好羨慕,多想去玩呀,但我突然想起姥姥手里拿著笤帚疙瘩在看著我呢。我的心里很不平衡,為什么小朋友們都在玩,.我卻要練琴?我從小就好動不好靜,我雖然喜歡音樂,但我愛聽歡快的曲子,可二胡拉出的樂曲大多數都是緩慢憂傷的。學了幾年以后,我對二胡還是不感興趣,但姥姥對我的早期教育,奠定了我后來繼續學習音樂的基礎。我上學后又學了電子琴,我曾經在保利劇院演出;學了手風琴,在學校樂器比賽中得了三等獎;學了鋼琴,后來用鋼琴考上了鋼琴調律專業;學了架子鼓,在2008年殘奧會的開幕式上,我終于登上了世界的舞臺。但當時我可不知道以后有這么受益,就是不愛練。

上盲校

在我十二歲的時候,我聽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無意中聽到北京有盲人學校。我問姥姥,我能上盲校嗎?姥姥想了想說,也許能上,健全學校不收你,像你這樣的也不只你一個呀。于是我給電臺打電話問出了盲校的電話和地址。我給盲校打了電話,這個學校在定慧寺,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我讓姥姥帶我去報名。姥姥卻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自己去找吧。我有點生氣,這么遠您也不怕我丟了。但姥姥忽略了一點,憑我的能力,確實能找到盲校,但就是因為是我自己去報名的,導致老師不相信我是盲人而不收我上學。第二天我按照姥姥的指點開始去找學校。我看不見車牌,經常會坐錯車,也會坐錯站,所以從早晨出門,如果到了中午還找不到就回家吃飯,然后下午再出去找。第三天下午我才找到位于定慧寺的盲人學校,別人用兩個多小時就能找到的路,我卻用了兩天的時間。進了盲校我才知道,這里的孩子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都是看不見的,好多孩子的眼睛都特好呢,至少比我眼睛好多了。到了教導處,牛老師接待我,聽說我要報名上學時,她說:現在已經開學一個多月了,你跟不上了。我說:我在家自學過。牛老師說:你會盲文嗎?說著她拿出一本厚厚的盲文書。我以為盲文跟漢字是一樣的,摸了才知道,這是不同的兩種文字。牛老師問我,誰帶你來的?我說:是我自己找來的。她問我,你是不是在健全學校學習不好,才想來這里上學呢?我說不是,是健全學校都不要我。牛老師怎么也不相信我眼睛看不見,因為盲校的同學們都是家長接送的,很少有像我這樣自己來的。她說:你明年來報名試一試吧。我問老師,我肯定能上學嗎?牛老師不回答我。我走出學校,心里很迷惘,健全學校說我看不見寫字而不收我上學,盲校又說我能看見而不收我上學,我到底應該去哪里上學呢?

過了幾天我在收音機里聽說中國有殘疾人聯合會,會長是鄧樸方叔叔。我問姥姥,鄧叔叔管上學嗎?姥姥說你可以去找他試一試。于是姥姥幫我找到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地址,我用了24小時時間就找到了,一方面是有了上次找盲校的經驗,還因為這個地方離我家比較近。到了殘聯門口,傳達室的叔叔攔住我問,去哪里,我說找鄧叔叔。他說沒在。我想那就明天再來吧,我一連去了四天,那個傳達室的叔叔總能看見我,他第四次看見我問:你到底找鄧叔叔干什么,我說讓鄧叔叔幫我上學,那個傳達室的叔叔笑了,說:你是找不到鄧叔叔的,我姓余,你如果相信我,我就帶你去找鄧叔叔的秘書楊文娟阿姨,她能幫助你上學。我趕緊感謝余叔叔。到了楊文娟阿姨那里,我說明情況,當時雖然我只有十二歲,但我從小最不發愁的就是說話,這是姥姥說我的。阿姨聽了很感動,她說:你這么小就知道為自己爭取權利,我支持你。阿姨當著我的面給盲校寫了一封信,內容阿姨給我念了,就是推薦我上學。她說我現在就寄出去,希望你上學以后,能做個自食其力的殘疾人。

我回家跟姥姥說了經過,姥姥說:咪咪真的長大了,能辦事請了。我還不放心,姥姥說北京的小學都歸教育局的小教處管,姥姥又幫我找到地址,在西單附近。我找到了小教處,是副處長李慧玲阿姨接待的我,她聽了我要上學的要求很感動,她也給盲校寫了一封信推薦我上學,她說:你長大了一定有出息。

我又在電視上聽說爺爺去大學參加活動,于是我給爺爺寫了一封信,內容是讓爺爺幫我上學。不久我接到了爺爺的秘書寫的回信,他已經給盲校寫了推薦信,他說我明年一定能上學。

十三歲的年齡本應是一名初一的學生了,但我因為眼睛看不見,在別人上小學的年齡,在別人無憂無慮的年紀里尋尋覓覓了六年。六年中我掙扎著、努力地尋找求學的道路。通過努力,我終于能上學了,這也可以說是如愿以償了吧?我并不抱怨老天對我的不公平,這六年我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努力,學會了與命運抗爭。雖然我十三歲才走進了學校的大門,但我要把時間搶回來。我用了五年的時間讀完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所有課程。我相信老天是公平的,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我會戰勝一切困難!

應聘琴行,背熟北京地圖

我又找到一家大的琴行,向經理提出應聘。這次我多了個心眼兒,利用自己外表看不出是盲人的特點,沒對經理說出我是盲人。

經理讓我調了一臺琴,他仔細檢驗后非常滿意,高興地說:“看你小小的年紀,沒想到琴卻調得這么好,干得還挺麻利,明天來上班吧!工資給你八百元可以嗎?”

我又高興又害怕,猶豫著告訴他我是盲人。

經理詫異了,想了想說:“真沒看出來,沒聽說過盲人能調琴。”

我說明了自己學的是歐美的先進技術,一定會使用戶滿意,也能給琴行贏得好的信譽。經理卻說:“你的技術我看到了,也能相信你調得比別人好,但我不可能總讓你在店里調琴,鋼琴賣到哪兒,你就要走到哪兒。你的工作只能是上門為用戶服務,沒人帶著你,你能找到用戶家嗎?再說路上車很多,你在上門工作時出了交通事故,琴行要負責的。”

我對經理說:“北京一年出了多少交通事故,可你又聽說有幾個盲人被車撞死了?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經理說:“為什么呀?”

我說:“俗話說淹死的全是會水的,盲人只能靠聽來走路,膽子小,所以不會出事故的。”經理聽了也笑了。

我馬上說:“給我一個月的時間來熟悉北京的大街小巷,一個月后我來上崗,可以嗎?”

經理說:“試試吧!”我買了一份詳盡的北京市地圖,請家人協助,把圖上的地名、車站、胡同、小區等一一抄寫成盲文,再一條路一條路地背熟。

盡管全市的地理環境很繁雜,但“紙上談兵”還是容易得多。真的去實踐,可就太難了。就在我感到有些勇氣不足的時候,我愛人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利利在按摩醫院每周上五天班,雙休日還要陪我出去熟悉街區。其實他跟我一樣,視力僅有光感和能分辨顏色。但我覺得兩個人出去能壯膽子。因為如果去了一個很陌生的地方,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就會很害怕。每每這時,我總覺得四周一片空曠,自己很無助,于是就會在路上哭。直到現在,我還是有那個壞毛病,只要認為自己丟了就會在路上哭。當然,真走丟了,我也只好打車回家。上了出租車,我會問司機這是哪兒,司機莫名其妙,反問我:“你是怎么來的?”一些司機聽我說明了情況,都很同情。他們熱情地給我介紹附近的交通,告訴我坐幾路車可以回家。我時常感動地想,他們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些小小的幫助,對于一個盲人是多么重要呀!

無奈,還沒有掙到工資,因為迷路而打車的錢先花去了一百多元。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大街小巷雖然熟悉了不少,但要找到樓號、門牌、小胡同,還不知有多難呢。

上崗了,擔心找不到用戶家

就這樣我上了崗,卻不知為什么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更多的是擔心,怕找不到用戶家,耽誤琴行工作,影響自己的信譽。記得剛上班的那段時間我的神經高度緊張,沒有24小時晚上不做夢的。我經常夢見自己提前從家出來,但怎么也找不到用戶家;或是我走丟了,在路上大哭。我經常急醒或是哭醒,也把利利吵醒。利利一邊給我擦眼淚一邊說,咪咪你總是怕找不到用戶家而精神緊張,身體怎么受得了,如果覺得吃力就別干了。我總是搖搖頭說我認定的事一定要做到底。其實找不到用戶家的時候我也不止一次地動搖過,是不是盲人調琴不適合在中國干呀!我聽那個美國老師說過,在歐美地區盲人調琴都是由一個司機開車帶著,不用盲人自己找路。但在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盲人要請一個司機幫忙是不可能的事。

每當沒有信心堅持下去時,我就想到魯迅先生的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我為什么不當那個先吃螃蟹的人呢?如果我退縮了,我那個想讓全國的人都了解盲人、知道盲人還有鋼琴調律這項工作的夢想就永遠也實現不了了。那我的師弟師妹畢業了將會重走我的老路。所以,如果到用戶家需要一個小時,我就提前兩小時出門。即便如此,偶爾也會因走冤枉路、找門牌而誤了約定時間。一個健全人在胡同口看路牌、在小區里看樓號是很容易的事,而我卻做不到。到晚了,用戶不高興:“說好9點來的,現在都9點半了,怎么不守時間。”我心里很委屈,可又無法解釋,只好向人家道歉。有時干著活,還在偷偷抹眼淚。但我無怨無悔,因為在上崗之前我就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去用戶家前,絕不告訴他我是盲人。這有兩個原因,一是用戶會覺得我眼睛看不見來接我,二是用戶沒聽說過盲人能調琴,怕我把鋼琴調壞了不用我,這樣我會失去許多機會,而那些用戶永遠也不會知道盲人還能調琴。到了用戶家,我一邊調琴,一邊教用戶鋼琴保養的知識。琴調完了,用戶也和我成了朋友,這時我再告訴他我是盲人。一般用戶都很驚訝,要問我一連串的問題。就像:“你怎么找到我家的?”“你是怎樣調琴的,我怎么沒看見你在摸琴呀?”每一次我都會誠懇耐心地回答用戶這些好奇的提問,換來的是用戶對我的信任。他們說以后還要找我調琴,還要把他們親戚朋友中有琴的都介紹給我。找用戶家的各種苦

遲到的事情,也常使我無可奈何。記得有個住在廣外小紅廟的用戶,電話聯系時敘述得很容易,說是從車站走五分鐘左右就能到。我按他說的車站下了車,冒著夏日38℃的酷暑,卻怎么也找不到他家。路上連個行人都沒有,這樣的熱天,誰不想在家休息呢,問路都找不到人。八十分鐘后,我找到他家,他還埋怨我晚了。我說從這到車站,走熟的人也要半個小時,你怎么說五分鐘呢?他卻毫不在乎地說:“我們都是開車,我沒想到你是走著來。”說完就去做自己的事了。好像我就該她的。我很熱但不會出汗,臉憋得通紅,心里很不平衡。調琴的時候,我真想像有些蒙人的調律師那樣,給他對付十幾分鐘就走,反正他也聽不懂好壞,這也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當我拿起調音扳子,又像聽到了老師的囑咐:“要認真對待每一臺琴,每一個音,把每個用戶都當作鋼琴演奏家,才能給自己留下好的信譽,才能使人們正確看待盲人。”我還是認真地給他調好了琴,并給他講了有關保養知識。

在我工作的過程中,最重視的莫過于信譽。因為我深深地知道,我不僅代表我自己,更代表著盲人的整個群體。

有時候我會感覺很委屈,每次我約用戶的時候都非常詳細地問他家怎樣走,有的用戶真的說不清自己家怎樣走,可是有的用戶會很不耐煩地說:你一問就知道了。開始我想既然用戶這樣說,肯定周圍的人都知道他家的地址吧。可是我想錯了,十次有九次我下了車卻問不到他家的地址。當我問不到的時候我就特別生氣。有時我找到用戶家樓下,問從樓里出來的人,人家說不知道。其實并不是人家不告訴我,有時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住的樓的詳細地址。就像用戶說不清自己家怎樣走一樣。直到現在我最怕用戶說:“你一問就知道我家了。”

我也嘗過用戶說錯方向的苦頭。一個用戶住在萬壽路十五號院,他說萬壽路地鐵往西走大概二十分鐘就到了。我往西走了半小時找不到。給他打電話,他說附近有一條河。我又往前走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沒有找到,這時我已經走到了玉泉路。我用了兩個小時才氣喘吁吁地站在他家門口。進門以后他還說這么好找的地址你怎么找不到呢。我聽了差一點被他氣死。我說明明是萬壽路往北走你怎么說往西走呢?他說對不起我對方向的感覺有點差。我心

媒體評論

陳燕的故事告訴我們:光明不是來自眼睛,而是來自夢想和明亮的心。

——畢飛宇

在很多人眼里,陳燕是勵志人物,她是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她是導盲犬暢行的發起者,她是作家。在我的感覺里,她是一棵大樹,無論環境是否惡劣,根緊緊抓著泥土,最美的枝條依然向著東方。

——王小柔

陳燕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與坎坷,卻始終葆有一顆光明朗朗的心。她對生活的苦難從不自怨自艾,從不怨天尤人,而是用心征服磨難,用心超越自我。海倫 凱勒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而陳燕不需要這三天光明,她已經生活在心的無限光明中。

——釋常輝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