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涉及的民間藝術(shù),只是人們較為熟悉,流傳較廣和群眾喜聞樂見的一部分,旨在讓學生在認知的基礎(chǔ)上,舉一反三,由此及彼,把相關(guān)聯(lián)的知識綜合起來,并盡可能通過考察、搜集、收藏、親自動手和參與活動等形式,把知識變成能力,把認識付諸實踐,從而培養(yǎng)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本書買點是在介紹民間藝術(shù)內(nèi)容上以講義的形式,分門別類,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大量的彩色插圖更易于讀者接受,有較強的可讀性。這樣的作品在圖書市場上并不多見,只是個別介紹民族風情的畫報上能看到一些簡單的介紹。
及時章 剪紙
第二章 皮影
第三章 年畫
第四章 雕塑
第五章 陶瓷
第六章 印染
第七章 玩具
第八章 刺繡
第九章 臉譜
第十章 農(nóng)民畫
第十一章 民歌
第十二章 戲曲
第十三章 曲藝
第十四章 舞蹈
包貴韜,筆名包睿,1968年6月生于鳳城。畢業(yè)于丹東師專中文系,后到鳳城市大堡鎮(zhèn)政府工作。1990年至1992年進修于遼寧文學院青年作家班。曾在丹東化學廠、丹東康壽福音報社、中國經(jīng)營報丹東通聯(lián)站工作過。1997年調(diào)至丹東市寫作中心工作至今。
包貴韜自幼愛好文學,有二百余篇散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刊發(fā)在國內(nèi)各級報刊上。1997年小說集《第二人稱》由大連出版社出版;報告文學《青山作證》和《商海豪情》分別由遼寧民族出版社和大連出版社出版;1998年報告文學《飛達之路》由沈陽出版社出版;1999年散文集《午后的雜念》和詩集《午后的抒情》分別由遠方出版社和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2000年報告文學《從放牛娃到大學校長》由臺海出版社出版;2004年散文集《午后的眉批》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曾主編《丹東旅游指南》、《丹東概覽(朝文版)》、《丹東畫傳》。副主編《丹東導(dǎo)游詞》、《百年丹東大事讀本》。策劃出版《建國55周年丹東文學作品選(5卷)》、《丹東旅游文化叢書》。系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丹東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