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也許是在中國被人們談論得多的西方畫家,他像烈士一樣的被談論,向日葵、星夜、咖啡館和麥地上的一槍。 本書對凡高的一生做了凝練但不失力度的介紹,幾乎每一頁都配有凡高的畫作,印制精美,是一本適宜一般讀者閱讀的凡高入門級讀物。走近這顆孤傲的靈魂,漸漸剝離那些關于割掉自己耳朵的瘋子的傳聞,在一個個成長與創(chuàng)作的故事中,伴著一幅幅色彩凝重的傳世經典,感受大師發(fā)自內心的痛苦和憂傷,走進油畫的世界,也許最嘹亮恰是一聲:在悲哀中的莊嚴和在痛苦中的愛!
文森特·凡高曾同高更結伴同行,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寫生作畫,長達一年之久。這是他藝術風格形成的重要的時期,南國的強烈陽光和陽光照耀下的市鎮(zhèn)、田野、花朵、河流、農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 "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他和高更這時已經同印象主義的觀點發(fā)生分歧,卻同時對表現主義或者象征主義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曾經有過建立"南方印象主義"或者"印象主義分離派"的打算。后來因為2人的關系惡化,高更離去,凡·高在發(fā)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漸分裂。因此,他們沒有結成任何團體。1890年,經過圣雷米的德莫索爾精神病院的長期住院治療,病勢稍有好轉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茲河畔的奧韋爾,接受伽塞醫(yī)生的專門治療,并勤奮作畫,作有《伽塞醫(yī)生肖象》、 《奧韋爾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10月27日,在同伽塞醫(yī)生發(fā)生爭吵之后,突然開槍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與畫結緣童年
二、遭受挫折的初戀
三、神學與繪畫:兩難的抉擇
四、博里納日:傳道的始終
五,獻身藝術的熱望
六、再次戀愛的失敗
七、西恩與《悲哀》
八、紐南的日子
九、巴黎:印象派的洗禮
十、阿爾的太陽
十一、孤獨的椅子
十二、圣雷米精神病療養(yǎng)院
十三、奧弗:畫出告別
十四、激情瘋狂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