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從不等風來》收納了 青年創客、個性少年、體壇巨匠,他們從不等風,奔跑,掀起空氣的流動。追尋夢想,主動出擊,用生命詮釋少年從不等風來。與NBA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商界新貴陳歐等各行各業的人物近距離接觸,用他們的故事指引人生。
1、選取了許多年少年成功的例子,文章新穎且勵志。 2、涵蓋了很多領域的人物,讀者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3、書中人物的成長故事和人生選擇對于成長過程中的青少年非常有激勵和啟發的意義。
第四章 斬過荊棘,方有星光要出名,趁早想 淳 君 151偶像天團TFBOYS:把90后拍在沙灘上 張自言 153
賈斯汀•比伯:12歲懂得自己的優勢 [美]賈斯汀•比伯 編譯/曾桂娥 15 7
那些有顏的年輕人 何 炅 160是什么造就了14歲的“政治明星” 周 林 163
實習女生怎樣“ 轉正” 聯合國 [韓]阿內斯•安 譯/李 菡 1 6 5
劉同:從大一寒假開始的職場路 張蕾磊 168
郭晶晶:先修煉后豪婚 毛 桃 172
三分鐘的“對立環境” 楊海亮 176
你的終點,我的起點 朱 暉 179低調的影帝 蒯樂昊 180
堅韌造就的傳奇 胡莉莉 183
為什么只有閭丘露薇成功了 吳甘霖 鄧小蘭 185
武替演員的戲劇人生 佚 名 187
駱家輝:從移民小子到駐華大使 毛 希 190
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 木 木 194
他與死神簽訂了“契約” 申文峰 197第四章 斬過荊棘,方有星光要出名,趁早想 淳 君 151 偶像天團TFBOYS:把90后拍在沙灘上 張自言 153
雖然有了理解的基礎,但知道張江杰打算退學搞發明時,父母還是非常震驚。其實張江杰當時自己心里也沒底,他選擇用實力證明自己,開發出了能夠記錄燃放數據、提前預知風險的“煙花無線電子點火系統”,最終獲得了父母的支持。此后申請30萬元資金開公司則簡單了許多,母親只是問了他開公司的目的就答應了。 沒有讓母親失望,張江杰把公司做到了年年盈利,有了20多名員工。為了張江杰能有更好的技術素養來搞研究,江其清把他送進了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進修。這一次,張江杰沒有再叛逆。 “不同于高中,職業學校的知識學起來很順手”。張江杰如魚得水。“選擇了就不會后悔,如果進了大學,可能就沒有現在的我了。”他這樣總結道。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公司也越做越大,張江杰卻依舊保留任性的一面。在未來,他打算把公司的經營全部交給父母和朋友,“經營管理學起來麻煩,我還是喜歡自己做研究。”在這個“大孩子”看來,掙錢并沒有創造出好玩的東西重要。
沙特王子憑真本事吃飯 呂保軍 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有一座軍事學院,是專供王室成員子弟學習軍事的地方,以備日后進入政壇。這些天之驕子一個個雄心勃勃、躊躇滿志,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感。在兩千多名王子中,有一位叫阿爾瓦利德的王子,雖然終日沉默寡言,卻難掩目光里的桀驁不訓。貌不驚人的他,因獨特而另類的身份經常遭到其他王子的譏諷與嘲笑,似乎與所有的王子都格格不入。 原來,阿爾瓦利德的父親思想很開放,當年他執意背離王室傳統,娶了黎巴嫩公主為妻,生下了阿爾瓦利德。這讓他的父親跟國內保守勢力鬧得很僵,一度被流放埃及3年。后來迫于多方壓力,父親不得不與母親離異,小阿爾瓦利德跟隨母親長期寄居在黎巴嫩。疏于管教的他從小就學會了逃學,經常不回家,像個乞丐似的橫臥街頭,只要在大街上找到門沒鎖的汽車,就會鉆上去睡在人家的后座上。13歲那年,父親發現他的生活太過叛逆,就將他帶回利雅得,送他進了軍校讀書。但“街頭流浪”的社會閱歷和飽經嘲諷的成長歷程讓他明白,自己與那些在王宮中長大的王子們不同。由于母親是一位外籍女性,阿爾瓦利德將來在沙特皇室立足的機會很少;血統的不純正,更斷送了他登上政壇的可能。阿爾瓦利德注定要自己打天下。所以在軍校期間,他開始對商業產生濃厚的興趣,每天堅持收聽BBC電臺的新聞,留心閱讀時政雜志和報紙,潛心學習商業知識。 19歲那年,懷揣夢想的他再也不甘心繼續一成不變的生活,下決心要遠赴美國學習商業,任誰也阻攔不住。父親暗暗為他擔憂,兒子年紀輕輕就執意要去異國他鄉艱苦攻讀,吃得消這份苦么?他沒想到,阿爾瓦利德在美國攻讀經濟學碩士期間,徹底忘卻了王子身份,學習刻苦而勤勉,身上沒有半點紈绔子弟的不良習氣。3年后,阿爾瓦利德帶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回到沙特,成了縱攬兩個世界文化于一身的人。獨闖美國的經歷讓他樹立了自信,不僅做事雷厲風行,且有條不紊。他那快節奏、組織性極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由中東和西方世界塑造的雙重性格特征,使他顯得卓爾不群。 這時候,兩伊戰爭的爆發引發了全球石油危機,飆升的油價讓沙特的石油收入劇增,源源不斷涌入的財富讓王室成員一個個成了爆發戶。王子們年紀輕輕便擁有了富可敵國的財富,開始一擲千金地揮霍度日,在燈紅酒綠的娛樂場里消磨青春。而阿爾瓦利德敏銳的眼光此時早已發現了巨大的商機。他向別人借了1.5萬美元作為原始資本,又將父親給他的一棟價值150萬美元的房子抵押出去,獲得了40萬美元現金,開始邁出自己商業生涯的及時步。他利用自己的關系和手中不多的資本,首先做起了貿易和承包生意,僅幾年時間,每年的利潤就達到數千萬美元。接著,他又及時預見到政府依靠石油、美元實施的高福利政策,將大大刺激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他果斷出手在首都利雅得買下大片地產,這為他日后成為當地較大的私有地產業主打下了基礎。隨著阿爾瓦利德在建筑和房地產業的成功,他的財富“滾雪球”式地增長。1986年,他收購了連年虧損的沙特阿拉伯聯合銀行,經過3年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這家銀行成為沙特最賺錢的商業銀行。 二十年光陰彈指而過。如今的阿爾瓦利德已在許多著名國際大公司擁有了股份,他的投資規模之大、領域之廣,成為中東商界的驕傲。阿爾瓦利德獨具慧眼的投資行為讓他贏得了“中東巴菲特”的美名。在新近出爐的《阿拉伯商業》雜志全球50大阿拉伯富豪榜上,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以203億美元的身家名列榜首。其實,就個人資產而言,沙特、科威特等石油富國里比阿爾瓦利德有錢的人不在少數,但無論是《阿拉伯商業》還是《福布斯》的富豪排行榜,都是以商業運作財富來排行的,那些擁有巨額皇室財產的王公貴族們根本沒資格上榜。因此,阿爾瓦利德才是真正的中東商業巨人。他目前擁有的財富,來自于精明的商業運作,與其王子身份毫不相干。頗具戲謔意味的是,當年曾嘲笑過他的某些王子,由于經營不善且揮霍過度,經常入不敷出,如今全仰仗阿爾瓦利德的接濟才能過活。當他們談論起阿爾瓦利德,總會情不自禁地感嘆: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驅使他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利雅得是個繁華、奢靡的首府城市,幾乎日日喧囂、夜夜笙歌。當那些驕奢淫逸的王室貴族們,面對山珍海味、玉盤珍饈食不甘味,一邊牢騷滿腹一邊醉生夢死的時候,阿爾瓦利德卻在自己的豪華私人別墅里舉辦大型自助宴席盛情款待客人。他賞心悅目的眼神逡巡在每一道豐盛的菜肴上,然后津津有味地逐一品嘗。他意味深長地說:這些都是我靠辛勤打拼掙來的勞動成果。我是憑自己的真本事吃飯的。我已經習慣每天只睡5小時,以便抽出更多的時間查看遍布中東以及歐美各地的投資項目的運營情況。可以說,我是地球上工作最努力的人。只有憑自己的真本事,才能吃到世界上最美味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