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2007年執行的《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參照2013年的《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以用友U872會計信息化教育專版為教學軟件,以會計電算化典型工作崗位為學習情境,以真實企業案例為操作背景,以企業實際會計仿真業務為操作流程,闡述了會計信息化基礎知識、崗位分工、業務流程及基本操作技能。
本書共7個單元38個項目100個典型工作任務,內容涵蓋了財務信息化的核心內容。單元1為會計信息系統認知;單元2介紹系統管理;單元3介紹財務基礎檔案設置;單元4介紹總賬系統;單元5介紹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單元6介紹薪資管理系統;單元7介紹報表管理系統。
本書可以作為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初級會計電算化"科目的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高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學生學習"會計信息系統實訓"課程的教材。
第1篇 認知篇
單元1 會計信息系統認知
項目1.1 會計電算化概述
項目1.2 會計軟件及企業信息化工作
規范
項目1.3 會計軟件系統結構及應用流程
第2篇 應用篇
單元2 系統管理
項目2.1 系統管理總體介紹
項目2.2 操作員管理
項目2.3 賬套管理
項目2.4 權限管理
項目2.5 系統維護
單元3 財務基礎檔案設置
項目3.1 財務基礎檔案總體介紹
項目3.2 組織機構設置
項目3.3 客戶檔案設置
項目3.4 供應商檔案設置
項目3.5 財務檔案設置
單元4 總賬系統
項目4.1 總賬系統總體介紹
項目4.2 總賬初始設置
項目4.3 輸入期初余額
項目4.4 憑證管理
項目4.5 憑證審核
項目4.6 出納簽字
項目4.7 記賬
項目4.8 賬簿查詢
項目4.9 出納管理
項目4.10 自動轉賬
項目4.11 總賬期末處理
單元5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項目5.1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總體介紹
項目5.2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初始設置
項目5.3 輸入固定資產期初數據
項目5.4 固定資產日常業務處理
項目5.5 固定資產期末處理
單元6 薪資管理系統
項目6.1 薪資管理系統總體介紹
項目6.2 薪資管理系統初始設置
項目6.3 薪資管理日常業務處理
項目6.4 薪資管理期末處理
單元7 報表管理系統
項目7.1 報表系統總體介紹
項目7.2 報表模板應用
項目7.3 報表格式設置
項目7.4 報表公式設置
項目7.5 報表數據管理
1994年6月,財政部印發了《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商品化會計核算軟件評審規則》和《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標志著會計電算化工作進入了法制化和規范化的管理軌道,進而也推動了會計從業人員的會計電算化教育及取證工作。
為了適應目前的宏觀政策、社會發展和會計實務的需要,我們參考了2014年4月4日財政部印發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修訂)》(財會(2014)13號)中的《初級會計電算化大綱》和2013年12月6日財政部印發《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財會(2013)20號),以用友U872(新道教育專版)為實訓軟件編寫了本書。
通過對企業及會計從業人員的調研和了解,我們發現,在實務中,會計信息化工作都是按崗位來分工和協作的,各崗位的操作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崗位之間互相依賴,彼此控制,構成了一個相對完善而穩定的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體系?;跁媽崉諔玫默F狀,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離不開崗位環境。因此,在會計信息化及財務軟件應用課程的教學中,必須以典型會計崗位為操作情境,讓學生領悟和掌握信息化環境下的崗位職責和操作流程,這要比簡單以軟件的模塊或功能為學習對象,學習軟件使用或軟件的菜單操作更具有針對性。
目前的會計信息化課程的現狀普遍是,從軟件固有的流程出發,以軟件模塊為單元,以軟件菜單或命令為學習對象來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求學生了解菜單的基本操作,而不注重培養學生從軟件功能和流程出發,以軟件為工具,解決復雜、變化的會計業務的能力。因此,學生學習后,腦子里往往只有功能和菜單的概念,無法有效建立起軟件操作與實務崗位情境的聯系,也不具備利用軟件自主解決復雜、系統的會計任務的能力。我們這次編寫教材,就是力圖從會計信息化實際崗位出發來詮釋會計信息化工作,力求解決以往學生學習時崗位職責和應用流程模糊不清的現象,提高學生的崗位適用能力和解決具體工作問題的能力。當然,按崗位進行軟件的學習只是以虛擬會計崗位作為軟件操作的情境。在實務中,企業崗位的劃分往往會因企業的規模,行業和業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我們參照目前企業典型的會計崗位劃分,考慮到企業內部控制的原理,盡量與實務貼近,設置了若干財務和業務崗位。同時,我們將崗位操作分解為若干操作任務,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也分解了教學難度,便于學生快速掌握相關操作,也方便教師根據任務組織教學。
通過本書的學習,將有針對性地學習記賬、出納、固定資產、工資等崗位的業務操作方法和規范。每個情境先分析和解釋崗位職責和崗位工作流程,在每個工作任務中又將理論、實訓與實際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操作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
本書由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梁毅煒和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的宋建琦擔任主編,柳州師范高等??茖W校的吳奇峰、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的孔祥威、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方倩擔任副主編。編寫分工為:梁毅煒編寫了單元1、單元5;宋建琦編寫了單元2、單元3;孔祥威編寫了單元4;方倩編寫了單元6;吳奇峰編寫了單元7。全書的企業案例資料由梁毅煒設計并編寫,并負責全書的統稿。全書的課件由吉曙光制作。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經理、中國注冊會計師劉鵬對全書進行了審稿,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