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達?B.尼爾森所著的《佳教學模式的選擇與過程控制(第3版)》豐富了前兩版的內容,適用于各種不同層級的大學教學,提供了有關實踐教學技巧、模式,課堂活動和練習類型等簡單易學的教學策略。修訂后的新版增加了一些內容,如千禧代學生的狀況、圖式教學效果、認知心理學、與教學相關的版權法問題的新研究成果以及怎樣充分利用維基百科、博客論壇、應答系統等教學新技術促進教學;新加的章節探討了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和探究引導式學習的結合以及如何利用視覺效應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實踐,并且介紹了費爾德(Felder)和西爾弗曼(Silverman)的學習風格指數、以學生為中心的積極的大學課堂學習環境和是非題的設計等更多內容。
琳達?B.尼爾森是克萊姆森大學教學成效和創新辦公室首任主任,著有:The Graphic Syllabus and the Outcomes Map Communicating Your Course。
及時篇 教學準備
及時章 了解學生及其學習方法
大學生的學習背景
人類的學習方式
教學組織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大學生的認知發展
如何激發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
如何教授千禧一代
成年學習者
全納教育
挑戰
第二章 以效果為中心的課程設計
設計以效果為中心的課程的目的
學習效果說明書
學習效果類型
認知效果類型
有益于課程設計的理論框架
向學生展示學習過程
以效果為中心的課程大綱的拓展
第三章 完整的課程大綱
合適的課程大綱資料
圖式課程大綱
富有生命力的在線大綱
鼓勵學生閱讀課程大綱
課程大綱的發展
第四章 及時堂課
及時堂課的課前準備
教師的及時印象
信息交換
社交破冰船:讓學生認知你
課程主題破冰船
結束及時堂課
第五章 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學習動機研究概要
可信的動機理論
激勵學生策略
課堂公平原則
第二篇 課程管理
第六章 版權指南
版權的適用范圍
可免費使用的資料
印刷品
視覺材料
課堂展示
廣播節目錄制
在線或電子教學參考資料以及遠程學習
如何獲得資料使用許可或許可證
怎樣處理盜版行為
……
第三篇 選擇和使用合適的教學工具
第四篇 更多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工具
第五篇 讓學習變得更簡單
第六篇 學習效果評價
附錄 大學里的教學服務與資源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