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礦山廢料膠結充填(第2版)圖書
人氣:29

礦山廢料膠結充填(第2版)

本書結合礦山廢石、尾砂和赤泥三大金屬礦山的固體廢物,重點闡述了礦山廢石膠結充填、全尾砂膠結充填和赤泥膠結充填的理論與工藝技術,以及膠結充填體的作用機理,特別是針對礦山廢石、尾砂和赤泥等礦山固體廢物作...
  • 所屬分類:圖書 >工業技術>礦業工程  
  • 作者:[周愛民] 編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2453619
  • 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10
  • 印刷時間:2010-10-01
  • 版次:2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礦山廢石、尾砂和赤泥三大金屬礦山的固體廢物,重點闡述了礦山廢石膠結充填、全尾砂膠結充填和赤泥膠結充填的理論與工藝技術,以及膠結充填體的作用機理,特別是針對礦山廢石、尾砂和赤泥等礦山固體廢物作為充填材料的特殊性和礦山充填的特點,系統地論述了固體廢物的基本特性、膠結強度理論、充填料配合原理、結構流輸送理論,以及固體廢物膠結充填料的制備和輸送工藝技術、充填系統配置與裝備技術、采場充填工藝技術等,介紹了礦山廢石膠結充填、全尾砂膠結充填和赤泥膠結充填的典型應用。

本書適合從事礦山工程技術研究、設計、教學與生產技術管理的人員閱讀,也可以作為高等學校相關專業教學參考用書。

編輯推薦

第2版針對全部章節,從系統性、簡練性和規范性等方面作了較大篇幅的修改和完善,并且補充了作者近年來關于固廢膠結充填方面的相關理論與工藝技術的研究成果,新增了由姚中亮教授、謝開維高工近年內完成的全尾砂膠結充填與磷石膏膠結充填方面的試驗研究與應用內容。通過第2版以期盡量補充固廢膠結充填技術的發展,完善固廢膠結充填的理論與技術體系。

作者簡介

周愛民 1957年生,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現任長沙礦山研究院副院長、國家金屬采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第八屆國際充填委員會主席、中國有色金屬采礦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目錄

1 緒論

1.1 概述

1.1.1 礦床開采問題

1.1.2 工業生態學理念

1.1.3 環境治理新觀念

1.2 無廢開采

1.2.1 固廢流量模型

1.2.2 工業生態型開采

1.3 礦山充填功能

1.3.1 充分回采資源

1.3.2 遠景資源保護

1.3.3 防止地表塌陷

1.3.4 固體廢物利用

1.3.5 工業生態型充填

1.4 充填技術評述

1.4.1 充填技術進展

1.4.2 充填新成就

1.5 充填技術應用

1.5.1 分級尾砂充填

1.5.2 全尾砂膠結充填

1.5.3 廢石膠結充填

1.5.4 膏體泵送膠結充填

1.5.5 磨砂膠結充填

1.5.6 赤泥膠結充填

1.5.7 其他充填技術

參考文獻

2 膠結充填體機理

2.1 膠結充填體力學

2.1.1 受壓變形

2.1.2 測試特性

2.1.3 力學參數

2.1.4 破壞特征

2.2 膠結充填體承載

2.2.1 采場巖體性態

2.2.2 采區地壓規律

2.2.3 充填體應力狀態

2.3 膠結充填體力學作用

2.3.1 作用機理

2.3.2 作用模型

2.3.3 破壞機理

2.3.4 穩定性判斷

參考文獻

3 礦山固體廢物特性

3.1 廢石

3.1.1 粒級組成

3.1.2 物化特性

3.1.3 力學特性

3.2 尾砂

3.2.1 粒級組成

3.2.2 物化特性

3.2.3 沉降特性

3.3 赤泥

3.3.1 礦物組分

3.3.2 粒級組成

3.3.3 潛在活性

3.4 高爐礦渣

參考文獻

4 固廢膠結料強度

4.1 膠結料強度因素

4.2 廢石膠結料配合

4.2.1 膠結體特性

4.2.2 組分效應

4.2.3 充填料級配

4.2.4 用水量

4.2.5 水泥用量

4.2.6 工藝因素

4.3 全尾砂膠結強度

4.3.1 膠結機理

4.3.2 活化機理

4.3.3 強度因素

4.3.4 膠結料特性

4.4 赤泥膠凝理論

4.4.1 強度特性

4.4.2 膠結機理

4.4.3 充填料強度

4.4.4 工作特性

4.5 礦渣膠結強度

4.5.1 膠結性能

4.5.2 渣尾砂強度

4.6 粉煤灰膠結原理

4.6.1 粉煤灰活性

4.6.2 膠結機理

4.6.3 強度作用

參考文獻

5 結構流充填料輸送理論

5.1 結構流輸送理論

5.1.1 結構流特征

5.1.2 阻力因素

5.1.3 阻力公式

5.2 自流輸送

5.2.1 充填料特性

5.2.2 流變參數

5.2.3 輸送參數

5.3 泵壓輸送

5.3.1 充填料特性

5.3.2 流變特性

5.3.3 可泵性

參考文獻

6 廢石膠結充填

6.1 概述

6.1.1 廢石膠結充填特點

6.1.2 充填工藝流程

6.1.3 應用概況

6.2 充填料制備

6.2.1 充填材料

6.2.2 廢石集料制備

6.2.3 水泥漿制備

6.3 充填料輸送

6.3.1 廢石料輸送

6.3.2 水泥漿輸送

6.4 充填料直淋混合

6.4.1 直淋混合實驗

6.4.2 水泥漿直淋混合

6.4.3 砂漿直淋混合

6.5 采場充填

6.5.1 充填隔墻

6.5.2 充填方式

6.5.3 充填接頂

6.5.4 質量控制

6.6 礦山應用

6.6.1 豐山銅礦廢石水泥漿充填

6.6.2 銅坑錫礦廢石砂漿充填

參考文獻

7 結構流全尾砂膠結充填

7.1 發展概況

7.2 全尾砂充填料制備

7.2.1 全尾砂脫水

7.2.2 全尾砂造漿

7.2.3 充填料漿攪拌

7.3 全尾砂膠結料輸送

7.3.1 自流輸送

7.3.2 增壓輸送

7.3.3 膏體泵送

7.4 采場充填

7.4.1 自流充填

7.4.2 泵壓充填

7.5 礦山應用

7.5.1 凡口鉛鋅礦自流充填

7.5.2 南京鉛鋅礦自流充填

7.5.3 萊新鐵礦自流充填

7.5.4 霍邱地區鐵礦自流充填

7.5.5 用沙壩磷礦自流充填

7.5.6 爛泥溝金礦自流充填

7.5.7 金川二礦泵送充填

7.5.8 銅錄山銅礦泵送充填

參考文獻

8 固廢自膠結充填

8.1 赤泥充填料特性

8.2 赤泥充填工藝

8.2.1 赤泥漿制備

8.2.2 石灰漿制備

8.2.3 普強赤泥充填

8.2.4 赤泥全尾砂充填

8.3 赤泥充填評價

8.4 湖田鋁土礦泵送充填

8.4.1 充填料組分

8.4.2 充填實驗

8.4.3 充填料制備

8.4.4 雙管泵送

8.4.5 采場充填

8.4.6 充填效果

參考文獻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