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速查手冊(第2版)》列出Linux命令短語和示例代碼,幫助讀者快捷高效地使用Linux操作系統和開發環境。 通俗易懂,簡明扼要 便于攜帶,使用方便——你盡可拋棄所有厚重書籍,隨身攜帶這本袖珍手冊即可。 代碼靈活,品質實用 本書附帶100多個可供隨時查閱的命令段和代碼段,為你完成所有日常簡單乃至復雜Linux任務提供完整命令短語。
撰寫本書時使用的是Debian,這是你可獲得的通用Linux分發版,也是廣泛使用的版本。雖然使用的是Debian,但本書討論的命令也在其他Linux分發版本中有效。只有在以root用戶的身份運行命令時,才會產生一些主要的區別。一些分發版(如Ubuntu)鼓勵使用sudo命令,而不是以root身份登錄系統。換句話說,Ubuntu用戶不必以root身份運行lsof firefox,而是可以運行sudo lsof firefox。
Scott Granneman是一位作家、教育家以及一家小公司的所有者。他迄今已獨自撰寫七本著作,與他人合著兩本著作。Scott是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和韋伯斯特大學的兼職教授,主要講授各種互聯網和技術課程。
第Ⅰ部分 入門
第1章 需要了解的命令行相關事項 3
1.1 一切皆文件 3
1.2 文件名較大長度 5
1.3 文件名區分大小寫 5
1.4 名稱中應避免使用的特殊字符 6
1.5 通配符及其含義 9
1.6 影響命令行的特殊文件 15
1.7 如果屏幕上有過多內容,請重置 18
1.8 本章小結 19
第2章 導航文件系統 21
2.1 列出文件和文件夾 22
2.2 列出其他文件夾的內容 23
2.3 使用通配符列出文件夾的內容 24
2.4 查看子文件夾中的文件列表 25
2.5 以單獨一列顯示內容列表 26
2.6 以逗號分隔列表顯示內容 27
2.7 查看隱藏的文件和文件夾 28
2.8 直觀顯示文件的類型 29
2.9 以各種顏色顯示內容 30
2.10 列出權限、所有者以及其他信息 32
2.11 以倒序列出文件內容 37
2.12 按日期和時間排序內容 38
2.13 按文件大小排序內容 40
2.14 用K、M和G表示文件大小 41
2.15 顯示當前目錄的路徑 42
2.16 改為不同的目錄 44
2.17 改為home目錄 44
2.18 改為之前的目錄 45
2.19 本章小結 46
第3章 創建和銷毀 47
3.1 將文件改為當前時間 48
3.2 將文件改為任意所需的時間 49
3.3 新建空文件 51
3.4 新建目錄 52
3.5 創建新目錄以及必要的子目錄 53
3.6 復制文件 54
3.7 使用通配符復制文件 56
3.8 顯示復制文件的過程 58
3.9 防止在復制時覆蓋重要文件 59
3.10 復制目錄 61
3.11 為建立完善副本而將文件復制到
另一個目錄 62
3.12 移動文件和文件夾 64
3.13 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夾 66
3.14 理解Linux存儲文件的方式 68
3.15 創建指向另一個文件或目錄的鏈接 70
3.16 刪除文件 78
3.17 使用通配符一次性刪除多個文件 80
3.18 防止刪除關鍵文件 80
3.19 刪除空目錄 81
3.20 刪除文件和非空的目錄 82
3.21 刪除難纏的文件 84
3.22 本章小結 86
第4章 學習命令 87
4.1 使用man查找命令相關信息 88
4.2 基于命令的名稱來快速弄清其功能 91
4.3 基于其功能搜索命令 93
4.4 讀取命令的特定手冊頁面 95
4.5 使用info學習命令 97
4.6 在info頁面中導航 98
4.7 查找命令的可執行文件、源文件和
手冊頁面的路徑 102
4.8 找出將要運行的命令的版本 104
4.9 揭示shell如何解釋命令 105
4.10 本章小結 107
第5章 組合命令 109
5.1 連續運行多個命令 109
5.2 僅在前面的命令成功運行時才運行
下一條命令 112
5.3 僅在前面的命令運行失敗時才運行
下一條命令 115
5.4 將一條命令的輸出插入另一條命令 116
5.5 理解輸入/輸出流 117
5.6 將一條命令的輸出用作另一條命令
的輸入 118
5.7 將命令的輸出重定向到文件 121
5.8 防止重定向時覆蓋文件 122
5.9 將命令的輸出追加到文件中 123
5.10 將文件用作命令的輸入 124
5.11 結合使用輸入和輸出重定向 125
5.12 將輸出同時發送到文件和stdout 127
5.13 本章小結 129
第Ⅱ部分 處理文件
第6章 查看文件(主要是文本文件) 133
6.1 了解文件的類型 134
6.2 在標準輸出設備上查看文件 137
6.3 將文件拼接至標準輸出設備 138
6.4 將文件與其他文件拼接 139
6.5 拼接文件并添加行號 141
6.6 逐屏查看文本文件 142
6.7 在分頁器中搜索 145
6.8 在分頁查看文件時進行編輯 146
6.9 查看文件的前10行內容 147
6.10 查看多個文件的前10 行內容 148
6.11 查看一個或多個文件的前幾行內容 149
6.12 查看文件前幾個字節、幾K字節或
幾M字節的內容 150
6.13 查看文件的10 行內容 153
6.14 查看多個文件的10 行內容 154
6.15 查看一個或多個文件的幾行
內容 155
6.16 查看一個或多個文件中經常更新的
幾行內容 156
6.17 本章小結 158
第7章 使用過濾器操作文本文件 159
7.1 計算文件中的單詞數、行數和字符數 160
7.2 對文件中的行編號 163
7.3 選擇分隔文件中的整列數據 165
7.4 排序文件的內容 168
7.5 按數字排序文件的內容 170
7.6 刪除文件中重復的行 173
7.7 使用其他字符替換選擇的字符 177
7.8 使用單個實例替換重復的字符 178
7.9 刪除匹配的字符 180
7.10 轉變文件中的文本 184
7.11 打印文件中的特定字段 190
7.12 本章小結 194
第8章 擁有者和權限 197
8.1 成為另一個用戶 198
8.2 成為另一個用戶并使用其環境變量 199
8.3 成為root用戶 200
8.4 成為root用戶并使用其環境變量 201
8.5 更改文件或目錄所屬的用戶組 202
8.6 遞歸更改目錄所屬的用戶組 204
8.7 更改文件和目錄的擁有者 205
8.8 同時更改文件和目錄的擁有者和
用戶組 207
8.9 理解權限的基礎 208
8.10 用字母表示法修改文件和目錄的
權限 211
8.11 用數字權限修改文件和目錄的權限 214
8.12 遞歸地修改權限 218
8.13 設置和清除suid 220
8.14 設置和清除sgid 224
8.15 設置和清除sticky bit 227
8.16 本章小結 230
第9章 歸檔和壓縮 231
9.1 用zip命令歸檔和壓縮文件 233
9.2 用zip命令獲得好的壓縮效果 235
9.3 歸檔和壓縮目錄及子目錄中特定類型
的文件 237
9.4 用密碼保護壓縮的zip文檔 240
9.5 解壓縮文件 242
9.6 測試將要解壓縮的文件 243
9.7 用gzip歸檔和壓縮文件 244
9.8 用gzip遞歸地歸檔和壓縮文件 245
9.9 解壓縮用gzip壓縮的文件 247
9.10 測試將要用gunzip解壓縮的文件 248
9.11 用bzip2 歸檔和壓縮文件 249
9.12 解壓縮用bzip2壓縮的文件 250
9.13 測試將用bunzip2解壓縮的文件 251
9.14 用tar歸檔文件 252
9.15 用tar和gzip歸檔和壓縮文件 254
9.16 測試將要解開和解壓縮的文件 256
9.17 解開和解壓縮文件 258
9.18 本章小結 259
第Ⅲ部分 查找文件、單詞等
第10章 查找文件、目錄、單詞和短語 263
10.1 搜索文件名數據庫 264
10.2 不區分大小寫地搜索文件名數據庫 266
10.3 更新locate使用的數據庫 268
10.4 在文本文件中搜索匹配的模式 270
10.5 在文本文件中搜索特定模式的
基礎知識 271
10.6 遞歸地搜索文件中的文本 276
10.7 搜索單詞并突出結果 277
10.8 搜索文件中的文本且忽略大小寫 279
10.9 在文件中搜索完整單詞 280
10.10 顯示搜索單詞在文件中的對應
行號 281
10.11 在其他命令的輸出中搜索特定
單詞 282
10.12 查看文件中搜索單詞的上下文 284
10.13 顯示文件中沒有包含匹配單詞
的行 287
10.14 列出包含搜索詞的文件名 288
10.15 列出文件中單詞的出現次數 289
10.16 在搜索結果中搜索單詞 291
10.17 本章小結 292
第11章 find命令 293
11.1 根據文件名搜索文件 294
11.2 根據擁有者搜索文件 296
11.3 根據文件大小搜索文件 297
11.4 根據文件類型搜索文件 300
11.5 根據時間搜索文件 302
11.6 當表達式均為true時顯示結果
(AND) 305
11.7 當任一表達式為true時顯示結果
(OR) 306
11.8 當表達式為not true時顯示結果
(NOT) 310
11.9 對搜索到的每個文件執行命令 312
11.10 更高效地對搜索到的文件執行命令 315
11.11 對找到的包含空格的文件執行命令 318
11.12 本章小結 320
第Ⅳ部分 環境
第12章 shell 323
12.1 查看命令行歷史 323
12.2 再次運行最近輸入的命令 325
12.3 使用數字再次運行之前的命令 327
12.4 使用字符串再次運行之前的命令 328
12.5 搜索之前輸入的命令并運行 329
12.6 顯示所有命令的別名 335
12.7 查看特定命令的別名 336
12.8 創建新的臨時別名 336
12.9 創建新的長期別名 337
12.10 刪除別名 339
12.11 創建新的臨時函數 340
12.12 創建新的長期函數 342
12.13 顯示所有函數 346
12.14 刪除函數 347
12.15 何時使用別名以及何時使用函數 348
12.16 本章小結 351
第13章 監視系統資源 353
13.1 顯示計算機的持續運行時間 354
13.2 查看正在運行的所有進程 354
13.3 查看進程樹 357
13.4 查看特定用戶擁有的進程 359
13.5 終止正在運行的進程 360
13.6 查看運行中進程的動態更新列表 363
13.7 列出打開的文件 366
13.8 列出某個用戶打開的文件 367
13.9 列出使用特定文件的用戶 369
13.10 列出特定程序的進程 370
13.11 顯示系統RAM的相關信息 372
13.12 顯示文件系統的磁盤使用情況 374
13.13 報告目錄使用的文件空間 376
13.14 只報告目錄使用的總空間 378
13.15 本章小結 379
第14章 安裝軟件 381
14.1 安裝軟件包(RPM) 382
14.2 刪除軟件包(RPM) 384
14.3 安裝軟件包及其依賴程序(RPM) 385
14.4 刪除軟件包及其依賴程序(RPM) 389
14.5 升級軟件包及其依賴程序(RPM) 390
14.6 查找可供下載的軟件包(RPM) 392
14.7 安裝軟件包(DEB) 393
14.8 刪除軟件包(DEB) 395
14.9 安裝軟件包及其依賴程序(DEB) 396
14.10 刪除軟件包及其依賴程序(DEB) 402
14.11 升級軟件包及其依賴程序(DEB) 403
14.12 查找可供下載的軟件包(DEB) 406
14.13 清除不再需要的安裝包(DEB) 409
14.14 處理APT相關的錯誤(DEB) 410
14.15 本章小結 412
第Ⅴ部分 聯網
第15章 連接 417
15.1 查看網絡接口的狀態 419
15.2 驗證計算機是否正在運行和能否
接收請求 422
15.3 跟蹤數據包在兩臺主機之間經過的
路由 424
15.4 查詢DNS記錄 426
15.5 配置網絡接口 431
15.6 查看無線網絡接口的狀態 434
15.7 配置無線網絡接口 437
15.8 使用DHCP 獲得新的網絡地址 438
15.9 激活網絡連接 441
15.10 關閉網絡連接 443
15.11 顯示IP路由表 444
15.12 修改IP路由表 447
15.13 解決網絡問題 451
15.14 本章小結 456
第16章 操作網絡 457
16.1 安全登錄到另一臺計算機 457
16.2 在不使用密碼的情況下安全登錄到
另一臺計算機 461
16.3 在計算機之間安全地傳輸文件 465
16.4 在主機之間安全復制文件 468
16.5 安全傳輸和備份文件 470
16.6 非交互式下載文件 478
16.7 非交互式下載整個網站 485
16.8 順序下載多個文件和互聯網資源 487
16.9 本章小結 489
這個商品不錯
OK ok
還行,內容看了一點點。
感覺不是很行
交流很愉快,發貨很快。呵呵,我也不含糊,付款也快,希望喜歡!
為什么評論非要有內容
紙張很好!
速查寶典,實用性不錯,雖然不抵網查,但做Linux的,難免環境不方便上網…
內容充實,不過不是以red hat 為模板,有點不同
比普通的本小點,還不錯,沒事可以學習一些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