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創新地把中國全境按山川形勝劃分出數百個地理單元,并力求融“百科全書詞典”的簡潔,與“有圖通俗讀物”的生動有趣為一體,通過大量圖片和詞條之間的互相詮釋,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單元。《銀川平原》即圍繞坐落于賀蘭山與鄂爾多斯高原之間的“凹”字形地帶展開,這片地跨寧夏石嘴山、銀川、吳忠的平原由兩大地貌單元——黃河沖積平原與賀蘭山洪積扇組成,并有峽谷、濕地、黃土丘陵、沙漠等多種地貌形態。憑借著賀蘭山對風沙的遏制、黃河的灌溉滋潤,再加上歷代人民的辛勤開鑿,地處半荒漠地帶的銀川平原逐漸形成渠道縱橫、阡陌相連的“塞上江南”景觀。除此之外,本書還著重介紹了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地處農牧交錯帶,屢為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王朝的爭奪;曾經的西夏國都,遺留的王陵與西夏文字成為歷史見證;中國的回族聚居地,矗立著南關清真寺、納家戶清真寺等眾多阿拉伯風格的宗教建筑……
中國首套規模達到數百分冊的地理科普叢書,范圍無縫覆蓋中國全境。打破傳統認識上的行政區劃的界線,依據銀川平原的地理范圍,劃分本書區域。
揭秘“塞上江南”的形成——西屏賀蘭山遏制風沙侵擾,東臨黃河造就平原綠洲。
重溫西夏國都、邊關重鎮的歷史風云。
呈現中國回族聚居地的獨特風貌:聽小曲,吃油香,品刮碗子茶……
形式新穎,文字精簡而通俗,圖片真實而精彩,這兩者的交互使科普閱讀變得生動有趣。
前言
區域地貌示意圖 1
塞上江南 2
一 自然地理
“凹”字形地貌 9 / 賀蘭山東坡 9 / 銀川平原 10 / 賀蘭山洪積裙 11 / 黃河沖積平原 11 /
黃河三級階地 12 / 蘆草洼沙窩 14 / 河東沙地 14 / 魚湖沙地 14 / 賀蘭山垂直地貌 15 /
鄂爾多斯高原西緣 16 / 外流流域與內陸流域分水嶺 16 / 古銀川湖 17 /
銀川斷陷盆地 17 / 銀川―平羅斷裂帶 20 / 黃河活動斷裂帶 21 / 賀蘭山東麓斷裂帶 21 /
靈武斷裂 22 / 紅果子長城錯動遺跡 23 / 黃河(寧夏北段) 23 / 苦水河 25 /
愛伊河 25 / 七十二連湖 26 / 寧北多雨中心 27 /“ 亞日光城” 27 / 新積土 28 /
灰鈣土 28 / 河岸崩塌 29 /“ 二月雨” 29 /“ 賀蘭晴雪” 30 / 賀蘭山山洪 30 / 塔什克梁 31 /
大山頭 31 / 石嘴子 32 / 白虎洞 32 / 大川盆地 33 / 雁窩池 33 / 柳條溝 34 /
王泉溝 34 / 紅果子溝 34 / 紅果子瀑布 36 / 旗疙山 36 / 白虎山 36 / 靈沙沙窩 38 /
朔方湖濕地 38 / 九泉 38 / 暖泉 38 / 西峰溝 39 / 大峰溝 39 / 大水溝 39 / 沙湖 40 /
廟廟湖 42 / 沙葦湖 42 / 泉子灣 42 / 天河灣 43 / 白石尖 43 / 黑石峁 44 /
賀蘭山歸德溝地質公園 44 / 韭菜溝 45 / 大武口溝 45 / 星海湖 46 / 敖包疙瘩 47 /
靈光頂 48 / 于祥濕地 48 / 櫻桃谷 48 / 賀蘭口溝 50 / 插旗口溝 50 / 三丁湖濕地 50 /
滾鐘口 51 / 黃旗口花崗巖體 52 / 小口子泉 53 / 小西湖 53 / 馬蘭花大草原 54 /
通貴濕地 54 / 兵溝大峽谷 54 / 清水湖 55 / 月牙湖 55 / 花布山 56 / 永寧階地 57 /
金塔泉 57 / 三關口峽谷 57 / 榆樹溝 58 / 鶴泉湖 59 / 海子湖 59 / 盛家墩梁 59 /
鴿子山 60 / 廟山湖泉 60 / 臥牛泉 61 / 馬蓮溝 61 / 滑石溝 62 / 三道湖 62 / 廟山湖 62 /
吳忠濱河濕地 63 / 乃光湖 63 / 豬頭嶺 64 / 面子山 64 / 馬鞍山 65 / 魔鬼城 65 /
紅山堡大峽谷 65 / 梧桐湖濕地 67 / 大河子溝 67 / 邊溝 68 / 鴛鴦湖 68 / 靈武西湖 69 /
西北植物資源庫 71 / 賀蘭山自然保護區 71 / 白芨灘自然保護區 72 /
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 73 / 閱海國家濕地公園 74 / 寶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75 /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75 / 銀河紅柳林 79 / 黃河灘沙棗林 79 / 古樹化石群 80 /
永寧“四棵樹” 80 / 青海云杉 81 / 油松 81 / 四合木 82 / 賀蘭山丁香 83 / 沙冬青 83 /
蒙古扁桃 84 / 野大豆 85 / 烏拉特黃耆 85 / 高山地榆 86 / 藍翠雀 86 / 沙蔥 87 /
蒙疆苓菊 87 / 花花柴 87 / 貓頭刺 88 / 發菜 89 / 西河橋古動物化石 89 /
蘇峪口古動物遺跡化石 90 / 鵝喉羚 91 / 馬鹿 91 / 賀蘭山巖羊 92 / 石貂 93 /
荒漠貓 94 / 兔猻 94 / 子午沙鼠 95 / 藍馬雞 95 / 賀蘭山紅尾鴝 96 / 大鴇 96 /
中華秋沙鴨 97 / 黑鸛 98 / 斑嘴鵜鶘 98 / 草原雕 99 / 胡兀鷲 99
二 經濟地理
寧北農牧交錯帶 103 / 狩獵經濟 103 / 畜牧業 104 / 秦漢開渠灌田 105 / 元代屯田 105 /
寧夏引黃灌區 106 / 秦漢渠 107 / 唐徠渠 108 / 鴨子蕩水庫 109 / 西北淡水魚生產基地 109 /
“中國的波爾多” 110 / 西夏陶瓷業 111 /“ 互市” 111 / 清水營馬市 112 /“ 寧夏八大家” 113 /
石嘴山洋行 114 / 銀巴古道 115 / 黃沙古渡 116 /“ 渾脫” 116 / 太西煤 118 /
靈武砟子炭 118 / 硅石 118 / 黏土礦 119 / 賀蘭石 119 / 寧夏灘羊 120 / 寧夏黑豬 121 /
黃河鯉魚 121 / 珍珠粳米 121 / 寧夏枸杞 122 / 銀柴胡 122 / 紫蘑菇 123 / 螺絲菜 123 /
靈武長棗 123 / 金冠蘋果 124 / 紅瓜子 124 / 南梁瓜 125 / 大觀橋桃 125 / 寧夏地毯 126 /
青銅峽柳編 126 /“ 張芝麻”鐮刀 127 / 石嘴山瓷器 127 / 靈武羊羔酒 127 /
黃渠橋羊羔肉 128 / 吳忠白水雞 129 / 炒糊餑 129 / 羊肉水餃粉湯 129
三 歷史地理
水洞溝遺址 133 / 鴿子山遺址 133 / 暖泉細石器文化 134 / 漢武帝移民實邊 135 /
匈奴鐵弗 136 / 江東移民 136 / 黨項 137 / 唐太宗靈州勒石 138 / 李亨靈州登基 138 /西夏建國 139 / 蒙古滅西夏 139 /“ 廢府空城” 140 / 寧夏革命軍政府成立 140 /
廉縣 141 / 靈州 142 / 興慶府 142 / 寧夏鎮 143 / 賀蘭山巖畫 143 / 渾懷障遺址 144 /
冰溝漢墓群 145 / 哨馬營遺址 145 / 麗子園 146 / 吳忠西郊唐墓 146 / 西夏王陵 147 /
鎮木關西夏避暑宮 149 / 省嵬城遺址 150 / 明長城 150 / 鎮遠關 152 / 藏兵洞 152 /
紅山堡 153 / 平羅鐘鼓樓 153 / 銀川鐘鼓樓 154 / 南薰樓 154 / 鎏金銅牛 155 /
洪廣營古城 155 / 吳忠堡 156 / 黃渠橋古鎮 156 / 納家戶古村 157
四 文化地理
回族 161 / 滿族 161 / 董府 162 / 畫湯瓶壺 163 / 刮碗子 163 / 寧夏清真菜 164 /
油香 164 / 回族姓氏地名 165 / 格迪目派 165 / 西夏佛經 166 / 南關清真大寺 166 /
鴻樂府道堂 167 / 銀川天主堂 167 / 蘇峪口摩崖石刻 168 / 甘露寺 168 / 承天寺 168 /
海寶塔 169 / 鎮河塔 170 / 白草谷 170 / 田州塔 171 / 宏佛塔 172 / 李俊塔 172 /
高廟 173 / 平羅玉皇閣 173 / 銀川玉皇閣 174 / 城隍出府 174 / 北塔廟會 175 /
耍紅火 175 / 銀川皮影 176 / 石嘴山宣卷 176 / 北武當廟寺廟音樂 177 / 渣渣子 177 /
寧夏小曲 178 / 寧夏坐唱 178 / 永寧民歌 179 / 馬氏口弦 179 / 泥哇嗚 179 /
平羅民間繪畫 179 / 何家棍 180 / 南營武術雜技 180 / 栲栳 181 / 張氏回醫正骨 181 /
興平書院 181 / 西夏文字 182 / 西夏箴言 183 / 刁雍 183 / 李元昊 184 / 野利任榮 184 /
郭守敬 185 / 朱栴 186 / 馬化龍 186 /“ 寧夏三馬” 187 / 吉鴻昌 187
中國地理百科全書之一的《銀川平原》是一本知識豐富、內容的科普書。里面所提到的銀川平原不僅僅是以銀川作為主線,也不是以其附近一帶平原為主干。它提及了賀蘭山,要知道正是這段逶迤連綿的山脈,有效地減緩風沙的侵擾,以及在涵養水源,調節氣候起到一定的作用,這使山前洪積平原和黃河沖平原在綠色屏障的呵護下,發展成為一片沃川平野。這本書也提及到黃河,這段流經寧夏北部的黃河,也是由于這條中親河的沖積,才使原來的古銀川湖,變成今日的銀川平原,可以說,這里塞上江南的美譽也是得到黃河的恩賜。正如書中所說的,這里的黃河被夾在賀蘭山和鄂爾多斯高原之間,整段河流被平放在平原之上,河流水量穩定,無河水泛濫之患,人們只需修渠引水,令其自流灌溉,就享受到黃河中上游農業發展的優勢。
可惜的是,這本書的書名起得不太講究,簡單地用地名和地貌加以概括,實在難以概括書中所說到銀川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重要糧食基地;從書名也難以想到這里是中國條沙漠鐵路,是歷史文化名城,當地有數之不盡的名勝古跡,范圍涉及到各民族、各宗教;當然銀川平原一名也難以令人聯想到當年西夏古國如何在遼宋爭霸的過程中的崛起,以及歷代漢族皇朝在這里與少數民族抗衡與融合。雖然讀者我也想不到較好的書名,但是銀川平原的確顯得有點名不副實。
中國最大,最全對的中文圖書網站,購買方便,價格實惠,活動很多,送貨很及時,物流給力,專業的圖書網站,一流的服務,一如既往支持當當。
還行,圖多
內容相當好,如果物流能快點就完美了
還行吧,內容不錯。
這本書挺好看
信息量很大啊,很棒的百科全書。
還可以!
選了又選,值得一看,快遞速度也提高了,書也是嶄新的。
很好的一套地理書籍,各個地方介紹很完整,包括經濟人文歷史地理
書是正版的,內容有保證,發貨速度快。買書就到當當。
內容豐富,專業度高
大愛這個系列,趕快出齊吧!
紙質真心不錯!!內容也很詳盡!
很失望,銀川平原居然是狹義的銀川平原
知識豐富很好
很不錯的選擇
最好的一套中國國家地理,無出其右。遠勝于那些所謂的各種版本的地理百科全書。有時間帶上幾本到相應的地方細細品味大中華的自然、歷史、風俗、文化、經濟。一套幾百本,可謂盛世修典籍啊,不過全買下來價格不菲啊!希望當當經常搞話動,我也慢慢收集。
當當物流還可以,書本也挺好看,知識量挺豐富的
這本書的圖片都好漂亮高清呢!每個要點的介紹都很詳細呢!
包裝完好,紙質也挺好的,內容主要是介紹了銀川平原的各方面知識,地理啊,人文啊,經濟啊,歷史啊那些,感覺還可以。
包裝不夠嚴密,外面那層封皮有點破。書還好,就是東西太多了,要看完得費些時間,作為消遣讀物和科普讀物,很合適呢
16開本的書,端在手上很有分量紙質不錯啊,從內容和圖片上來看,很有百科全書的feel呢,不錯
不看不知道這片沖積平原原來不僅僅只是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文化底蘊也是杠杠滴!身為其中一份子的我,還是太膚淺了!大賣吧~讓更多人了解到我們銀川平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