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只因突然冒出來一個"想上路"的念頭,24歲的"麗江賤公子"辭去了高薪工作,懷揣1000塊錢出發了。192天的旅行,從溫暖如春的南國徒步搭車到冰天雪地的北疆,他一路上獲得了無數人的幫助。走一段路,收獲一段自由的時光,美滿一段叛逆的青春,改變了對世界的看法,那個懵懂幼稚的男孩終于成長。
在路上,他經歷了各種驚奇、刺激和彪悍事;在路上,他結識了帶給他溫暖的陌生人;在路上,他搭過了路上跑的各種車……
獨自去野,是我們嵌入世界的方式
去吧,哪怕一個人。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讓無數背包客熱血沸騰的旅行故事
讓千萬年輕人看清世界的行走紀實
圖文版精彩呈現一段不尋常的旅程:131次陌路搭車,20000公里特立獨行,192天冒險旅程,24歲男孩用自己的方式觸摸世界。
麗江賤公子,原名粟健,24歲單身男孩,他的夢想就是用腳步丈量世界。
他總是說:"當我認真去做一件事的時候,老天也會眷顧我。"于是,他認真地踏出了漫游世界的及時步。
及時章 去野,為流浪而歌
第二章 去野,來一場華麗的冒險
第三章 去野,品一段寂寞的苦旅
第四章 去野,在路上成長
在然烏米堆村的清晨算得上是一個讓人無比懷念的清晨。陽光灑落在青草之上,雪山若隱若現,幾個小孩在田野間追趕著,牛羊在叢林間慵懶著,還能聽見雞鳴狗吠,流淌的河水聲也是清澈動聽。
背著帳篷來到停車場邊的小賣部,把包存在這里,打聽了一下關于米堆冰川的情況,這么看過去不遠,可藏族大姐說來回要24小時,米堆冰川很容易發生雪崩,需要注意安全。可是今天山頂全被云給擋住了,看起來并不好看,大姐卻說,米堆冰川是中國最美六大冰川之一。
我們在這個位置只能看見一個山峰的冰,但是,事實上米堆冰川有兩個冰盆,要走近了才能看到正面的全景。在冰川附近有湖泊、河流、村莊、森林、農田等純樸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米堆冰川是海拔低的冰川,它的三面都是冰雪覆蓋,要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還得走近去看。
大姐說得我很是心動,于是拉著彎彎迫不及待地出發了。
我們沿著小河小心地往前走,不久就沒有路了。旁邊是農田,于是穿過農田進入到森林里。高大的樹木并不密集,每一個縫隙都好像是路,沒走幾步我們就失去了方向。我問彎彎:"彎彎,我們是不是迷路了呀?"
"好像是的,我也忘記來的路了。"
我問彎彎有沒有紙巾,想在樹木上留一個記號。彎彎說:"你膽子真小,看把你給嚇得,繼續走吧,沒有錯。""你怎么知道沒有錯?剛剛不是還走錯了嘛。""你沒有聽見前面有聲音嗎?"我是被自己給嚇到了,在雨崩里面迷路留下的陰影直到現在還未擺脫掉。果然,到了前面就是上坡了,幾個跨步到了頂,我們就看到米堆冰川了。
果真,跟我們遠處看的不一樣,這里有兩個冰盆,山下面是一個湖泊,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只能幻想它非常清澈的樣子了。湖泊的周邊碼了很多瑪尼堆,湖泊前面是一些巨大的石頭。有很多游客在這里拍照,我們繞過他們繼續朝冰川前進。
我們躍到石頭之上,這些石頭都是尖尖的,凹凸不平,上面還撒落了一些細小的石子,對面冰川下面有一條白色的已經冰凍起來的河流,我想去那里看看。這路真不好走,也不見人的蹤影,剛剛那些在湖邊的人已經回去了。我們越走越不對勁,以為走幾分鐘就能走到前面,結果發現石頭上面是無窮大,就像如來佛的手掌一樣慢慢變大,越走越遠,可是我們離前面的距離還沒有發生什么明顯的變化。
"砰,砰,砰……"回音一直持續著,還能聽見沙石滾落的聲音,雪山沒有發生雪崩,這聲音從何而來呢?我們四處尋找是哪里發出的奇怪聲音,又聽到有東西掉進深淵的聲音。不對勁呀,我們在這上面沒有懸崖,雖說路面是崎嶇的,但都是一層一層尖尖的石頭路,怎么能發生滾落的聲音?
"看,你轉過來。"彎彎急切地喊我。我轉過身一看,在不遠處的光滑的石壁下面有一個洞,石頭沿著石壁掉了下去,下面是冰層。我跑過去蹲下身子看,原來那并不是石頭,只是上面覆蓋了一層土,看起來像石頭,而實際上是一塊冰。我又看了看我腳下的地面,把手放在上面,冰涼冰涼的,我立馬抹灰,下面全是冰塊。我傻眼了,看著彎彎:"所以,其實我們是在冰層之上。""啊?"彎彎不可思議地看著我。這時又聽見墜落的聲音,不是這里的沙石滾落,而是來自另外一個方向。我們周圍全是這樣的危險,如果現在回去的話也得經過這些可怕的冰。
整個冰川下面看上去是一個很平常的地面,但這只是一個假象,在這些泥土下面其實是冰層,而且還不是一整塊,很多地方斷裂,下面還有河流,地面中間如果有裂縫,旁邊的沙石就會掉進去。我們決定繼續往前走。我小心翼翼地走在最前面,前面的冰層上面沒有灰土,只是我們不能過去,那塊冰層中間斷裂了,下面是一條溝,在深一點的地方,冰層呈現出透明的藍色,我扔了一顆石子下去,能聽見回聲。我連忙后退,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
但是我們離冰川還有很遠,這邊不能上去,只能走到對角點去,那里可以上去。我踮著腳尖在那些冰尖上跳躍而過,冒著冷汗在這里行走。彎彎走得比較慢,我不時回頭去看一下她,怕她跟丟了。前面又是一處斷層,不得不繞過去。彎彎停下來說:"不好,我的水壺落在那邊了。""算了,別去找了,那邊很危險。"可彎彎不聽我的話掉頭走了。
她一走我就看不見人影了,我在下面焦急地等了幾分鐘,大聲地喊她,也沒有聽見回應,慢慢地又爬上去一點,還是看不到她,我干脆就坐在原地等她,隔幾分鐘就喊一下她。
等了一會兒,彎彎終于回來了,我帶著她繼續走。走出冰層,我們在一塊平地上休息。平地上面還有車輪滾過的痕跡,確定這里是泥土了就不用慌張了。前面是一個高高的坡,那也是冰,旁邊的峭壁下的空洞顯而易見。我說我要上去近距離地接觸冰川,彎彎累了,就留在下面休息。
這個坡很陡,只能踩在凸出來的地方一步一步上去,看著旁邊的空隙,我逼自己不要去想這么多,踏實地走好就可以了。到了上面之后才發現要到冰川還要走很遠很遠,在這上面不能看見彎彎了,這個海拔應該是與雪山腳的海拔一樣,這樣過去肯定還要經過很多跟下面一樣的路面,于是我打消了繼續走的念頭,能到這個高度、這個距離看米堆冰川已經很不容易了。
回去的路上我們沿著旁邊的山路走,在山上,能夠俯看下面,看見有幾個人進去,我大聲地告訴他們里面很危險,他們沒有聽,朝里面走去。過了十幾分鐘,我就聽到一個男的在喊他隊友的名字,顯然他們走散了,而我們在上面看到他的隊友其實就在他不遠處。我大聲地對他們說不要進去了,趕緊朝我們這邊走過來,走進去要好幾個小時,現在已經將近6點了。他們放棄了,朝山這邊走了過來。
回到米堆村,我們跟大姐說起剛剛的奇遇,大姐捂著嘴巴笑我們。今天不想住村子里面了,正好那個時候他們家要開拖拉機出去拉東西,就把我們帶出去了。
……
人生旅途充滿挑戰和未知,不知道面對未來的陌生自己會怎么樣
對于沒時間和勇氣去野的人來說,看看也可以鼓舞人心。。。
沙發~! 圓了所有我們年輕時的夢, 雖然不能親自去,看別人旅行也是一種體驗吧
故事一般,文筆一般。但人心是熱的,我能感受到那份情感。
開始看了一些,沒有想象中的吸引,文筆感覺一般,有點流水賬的感覺。一開始是被書的那一句“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吸引就買了,看了開頭后覺得沒有想象中的那種感覺,就是一般的流水敘述吧。
讀時才知作者在我家門口讀的大學,相當不錯的書!
姐姐我想走都走不了,沒有那個勇氣呀,看著他的書好似完成我的一個夢吧……
行旅,行旅,重在“行”,然后才是“旅”,一起享受旅行的美妙,很不錯。
喜歡看關于旅行的書,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有勇氣踏出那一步
書看了小部分,就給深深感動了。能體會到路上的艱辛以及喜悅。加油!
尋夢,放下包袱,打點行囊,即刻起程。當身上的行囊越來越重,當城市的高樓漸行漸遠,當嘻笑打鬧變成了默默無語的咬牙堅持,我們知道實踐理想絕不是說說而已。趁著年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算真的有世界末日,這一生也不白活。獨自去野,發現未知的風景,獨自去野,遇見未知的自己,獨自去野,品一段心靈的旅途,哪怕一個人,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本來對游記就很興趣,但是現在出游的人多很多人寫游記的目的已經不太單純,在買這本書之前就有試讀過,內容沒有過多的修飾反而給人以真實的感覺
這本書看完了,不過就寫作者去旅游,在路上所見所想,還有些自己的心里。剛看了三分之一的時候我就喜歡了,怎么說呢?第一感覺就是主角很自私。全書看完,也只能把那感覺降了那么一點,結束不過感覺很沖忙,一下就結了。
192天,沒有富裕的物質,卻又富裕的精神,卻之不盡人意!
雖是打折買的書,但是外觀良好,希望內容也夠充實
認識公子,也是因為他一路上的故事在微博直播,讓向往自由的我,羨慕不已,從結識到現在,公子是一個敢做敢當的人,要想了解他,那就從他的游記去了解。《獨自去野》,值得期待。
活動買的,很劃算。很佩服作者的勇氣,不過文筆就一般了。
這兩年大家都很向往說走就走,搭車旅行,不一樣的旅行方式會讓人更加印象深刻,如果還不敢馬上去冒險,那就先跟著作者在書中冒險吧!
大部分中國人還是不太會接受這種思想 ,就是接受了 ,可能方式也會不同, 看了之后很感動。
一口氣買了很多書,真的會上癮!一如既往的支持當當,希望繼續給力!留著慢慢看啊
很多人都有環游中國或是環游世界胡=的夢想,但更多的人瞻前顧后不敢踏出第一步,不管以何種方式去旅行,走出第一步最重要。去路上遇見心中的世界,像賤公子一樣的勇敢。
不管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擁有夢想就要勇敢的去實現,賤公子樸實又誠懇的語句激勵著那些在都市中忙忙碌碌的人們。書中從一個莽撞的小伙一路走來在旅途中沉淀自己,一步步成長。從中領悟了旅行的真正含義:旅行是放下一切自己最貼近內心的時候,聆聽最真實的心聲。
好書,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支持阿賤。在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人和事,他們會教會我們很多書本或者公司都學不到的東西。旅行不止是眼睛在享受,心靈也在享受。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都有事情做,不會無聊了,下次買書還選當當
國內徒步旅行,男孩子必看。經歷了艱難困苦,回來之后感覺喝水都是甜的,睡覺都是香的,對待人事物的眼光都不一樣了,一個學校剛畢業的男孩,改變了自己原先的心境與想法,終于知道了自己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寫得很真實,很好。想要徒步旅行的人值得一看。
我比較喜歡各地文化習俗。這本書是以個人視覺寫下的旅游日記。總感覺對各地風俗等描繪的不多。更多的是描繪個人旅游成長的。但多多少少對不同地方的人的思想有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