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常常被視為瘋子、不正常的人,或被關起來打針吃藥,或被視為大腦失衡,很少有人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們。殊不知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有一線之隔。"不一樣"并不一定代表"有病",更不代表"心理變態",或許在他們錯亂的意識下,還有個更加寬廣、美麗的自我存在。
是誰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畫下那一道界線?家真的會傷人嗎?外面的世界也不安全?他的身體里住著另一個人是怎么回事?《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精神疾病的人格整合療法)》中看精神科醫生許添盛用庖丁解牛的方法剖析病例,深度解碼精神疾病。
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伴你左右的除了家人朋友還應該有《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精神疾病的人格整合療法)》,它將告訴你所有問題的答案,帶你走出痛苦,走向健康!
許添盛,臺灣知名精神病專科醫師,畢業于臺北醫學院,曾任臺北市立仁愛醫院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臺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臺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
許醫師20多年來潛心鉆研常見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成因和有效治療方法,強調身心合一,注重心理調治,并身體力行。近年來,他為服務大眾和推廣身心健康的觀念及有效心理療法,全身心投入寫作和出版、辦講座和開專欄、看門診和做咨詢,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身心合一的整體健康觀念。他在臺灣成立了"身心靈健康成長團"、"癌癥病患者成長團"等,并應邀在臺灣地區各城市、香港地區、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和國大陸舉辦大型身心健康講座,好評如潮。現已出版著作和有聲書20多種。
多年來,他所捐出的所有著作版稅和咨詢所得,惠及臺灣、香港地區和加拿大,在海外享有盛譽。他喜愛寫作、演講及禪修,曾為臺灣《聯合報》心靈版、《大成報》心靈推手版等大眾媒體的專欄作家。
推薦者序
自序 將心比心
精神病人是不是定時炸彈?
精神病人大多是"亂自己"
他們"怕"正常人,比正常人"怕"他們來得多
心靈上是個小孩,缺乏心理上的"防護罩"
反社會性人格:缺乏同理心的一群
精神分裂到底會不會好呢?
被困在優越的自己與低賤的自己之間
重要的身心靈治療觀點
精神分裂是怎么一回事?
精神分裂癥會出現哪些癥狀?
正常人會不會出現幻聽或幻視?
精神分裂的人格:早期人類的遺跡
精神性基因的缺陷
與潛意識接觸,沒有好下場?
精神分裂是現象而非病態,他們需要幫助而非矯正
他們都覺得自己沒病
做白日夢,感受自己精神活動的喜悅
親子關系里,有不能談論的禁忌嗎?
一旦遇到逆風球,就崩潰了
那么,你就為我的生命負責吧!
你能容忍孩子表現真實的自我嗎?
如果你不相信我所說的,你怎么治療我?
誰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畫下那一道界線?
尊重人性、尊重潛意識、尊重癥狀的醫療觀
協助病人讀出"癥狀"的意義
其實就是"次人格現象"
醫學界對精神病仍是霧里看花
身心靈角度的新定義:"次人格"現象
錄音機理論:潛意識會錄下自我批判的聲音
你的生活是否過得膽戰心驚?
我是不是瘋了,有另一個人住在我身體里面!
自我面對,你就能拿回"次人格"的力量
他出于需求而沉浸其中
精神分裂會自行痊愈嗎?
潛伏期:在兩個人格之間游移不定
急性發作期:主人格面臨強大危機
混亂期:"次人格"擔任主角
次人格 附魔 童年創傷
可憐的家庭主婦變成高高在上的皇后
把次人格的能力拿回自己身上
面對"想自殺的人其實就是自己"
強迫性的"自我對話之旅"
精神病患,其實都有治療的契機
借由生病發作出來的自己,才是他ZUI想當的自己
孩子發病了,怎么辦?
讓整個家庭一起來接受家族治療
一個"快快樂樂,吃喝玩樂"的人生
是否孩子根本在抗拒你所過的人生?
這個家沒有"真實情感"的交流
從小把自己心靈一分為二的孩子
真正的教育改革,是心靈的交流與教育
"我會接受你對我的不滿,請你放心!"
孩子行為背后的內在,需要我們去了解和支持
分裂,也發生在孩子與家庭成員之間
矯正人類社會過度現實和樣板化的部分
使用安非他命,會得精神病嗎?
你的孩子在"用安"嗎?
和一般精神病有什么不同?
釋放自信心、安定感、自我肯定能量
藥物無法治愈使用安非他命的欲求
創造出接納、鼓勵、正面的環境
透過改變醒睡模式來改善病情
找到存在價值,活出自我肯定
超能力 前世 還是意識擴展?
在幻覺里被性侵害的少女
對于"性",渴求又壓抑
所有的魔都是"心魔"
前世吉光片羽的記憶
精神病現象:不健康的意識擴展
年紀大了,進入意識轉變狀態
建立支持意識擴展的信念系統
巨大的恐懼與人格不安全感
外面的世界很不安全,對不對?
面對這類病人,不免讓我感觸良多
從龜縮了三四十年的硬殼里探出頭來
對咨詢師來說,幾乎就是一種解碼游戲
因為恐懼,主人格嚇得躲了起來
如何牽引病人走向外在世界
重新回溯從小到大內心的恐懼與真實的情感
預防精神病,從兒童做起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主
多動癥:被忽略的小小心靈
治療多動癥,不見得一定要靠藥物
不要剝奪孩子的自主學習機會
引導孩子走自己的人生,而非告訴他應該走什么路
唐氏癥:過度理性的社會,缺乏全然的情感
自閉癥:人類塵封了自己的內心
玩"自己意識上的過家家"
自殺意念:爸媽為何把我生下來?
藥物治療,人格整合治療
應該回歸小區,還是住進療養院?
藥物取向的治療會有哪些弊病?
身心靈人格整合治療法
主編執筆后記
后記 反正,書名取得真好
你一定看過一種人,走在路上自言自語,指天罵地,神情特異,或許身上還有股令人掩鼻的臭味,搞不好個把月沒洗澡了,"這人八成是精神病!"你心里馬上恐慌起來,離他遠遠的。事實上,身為精神科醫師,首先我想告訴大家,精神病人大多是"亂自己"。我們在臨床上看到的精神病人,很多癥狀都屬于自己內在的精神混亂,以及自身分裂人格之間的沖突矛盾,他們并不會毫無來由地直接騷擾旁人,或對社會造成重大危害。我們實際來檢視社會上重大的經濟犯罪案件,比如掏空公司幾十億元、上百億元等,致使人心惶惶,對群體損傷程度也高——這類組織縝密的智能型犯罪案件,并非精神病人力所能及。換句話說,如果精神病人具有犯罪行為,基本上都不是預謀式的。從統計數字上來講,精神病人擾亂社會被通報警方的比例雖然不低,但涉及重大刑事案件,或犯罪嚴重度和殺傷力的比率,并不高于一般人。精神病人的犯罪對象,很少針對陌生人,而大多是自己的家人——幾乎是與他關系很近、影響深遠的"主要照顧者"(significantothers)。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和病人的精神癥狀有關,比如在發病前,他對家人百依百順、逆來順受,或許爸爸很嚴格,而他向來忍氣吞聲、不敢反抗,直到精神疾病發作,內在壓抑已久的能量、想要展現自己力量的聲音出來了,因此病人可能口出惡言、威脅要殺爸爸,等等。這和長期以來與家人之間的恩怨糾葛脫不了干系。記得我在市療任職時,曾有個急診的精神病個案,乍見他的到來,那幕景象令我至今難忘——他手上牢牢握著一撮連著頭皮的頭發!那是一位警察的頭皮!原來,這位病人的服藥順從性不佳,他急性精神病發作時,產生一些混亂行為,比如在家中陽臺焚燒報紙、在房間里收集許多臟亂物品、拒絕服藥、大吼大叫,而家人的斷然制止,引起他的強烈反抗。當他得知家人通報警察、欲強制將他送醫時,便在手中暗藏一把小刀,等要帶他就醫的警察一靠近,便冷不防把對方的頭皮削了一小片下來。這樣的犯罪案件,究其根本原因,是基于個案"自我保護"的心態,有些精神病人,甚至寧死也不肯被送進精神病院。他們"怕"正常人,比正常人"怕"他們來得多精神病病人的犯罪現象,往往發生在與家人產生意見沖突、家人將之強制就醫和吃藥打針的過程中,出于防止自己被送醫而出手傷人,并非隨意在街上尋找無辜的路人下手。此外,他們也會因精神癥狀影響,而進行很粗糙、臨時起意的行為,比如拿刀挾持公交車司機開往"立法院"陳情的例子,就是在心理上覺得自己被迫害。這類犯罪性質屬于幼稚型、沖動型,與恐怖分子冷靜周詳地策劃犯罪、動輒以炸彈攻擊的行為大相徑庭。如果對精神分裂個案作智力測驗或功能評估,包括肢體運作的精細度、思考的邏輯性,都是下降的,因此,策劃周密的犯罪計劃不可能是一個典型的精神病人做得出來的。相形之下,他們在犯罪案件的表現上可笨拙得多了。我之前有個吸食安非他命的精神病個案,警察覺得他神色有異,臨檢攔截下來,他竟然主動告知警方自己身懷利器。這位個案只純粹因為缺乏安全感,有被害妄想,于是買刀保護自己,他也老實地承認,沒有傷害別人的意思,并不會刻意回避警方偵訊或再三地犯罪。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