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尤其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于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成為《法學概論》教材第三次修訂的重要契機。在修訂過程中,我們保持第三版教材的編寫原則和編寫體例不變,著重在教材實體內容上進行修訂。本次修訂的重點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系統修訂了全部教材內容。根據本教材第三版出版以來我國法學理論和立法司法實踐的新進展,我們系統地修訂了全部教材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們又重寫了第八章"刑事訴訟法",增寫了第四章第五節中的"單位犯罪",重點改寫了第三章中的"行政復議"、第四章的第六節"刑罰及其適用"、第六章的第三節"離婚"和第四節"家庭關系"、第七章的第五節"企業破產法律制度"、第九章及時節中的"回避制度",從而使本教材不斷追蹤法學理論發展、緊貼現實的社會法律生活,體現出法學理論的前沿性和教學內容的現實性。
二是充實了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本次修訂將2009年2月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較高人民法院和較高人民檢察院頒行的主要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充實到新版教材中,從而體現本教材運用法律的及時性和新穎性。這些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自2009年2月28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3)《較高人民法院、較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五)》,2011年4月21日較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0次會議、2011年4月13日較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60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4)《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009年2月9日較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62次會議通過,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
(5)《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2011年7月4日較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6)《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 2011年8月29日較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7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9月26日起施行;
(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 五次會議通過第二次修正,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8)《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回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2011 年4月11日較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17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6月13日起施行。
夏錦文,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兼任中國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法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專家咨詢組成員、江蘇省人民政府知識產權咨詢專家組成員、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江蘇省WTO法律實務中心顧問委員。 教育部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指導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法學理論、法律文化的傳統與現代化和現代司法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項目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司法部重點項目1項、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項、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資助基金課題2項、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1項、江蘇教育廳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1項;在《Annual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U.S.A)、《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其中國家核心刊物論文70余篇;公開出版《社會變遷與法律發展》、《唐律與中國現行刑法比較論》、《傳承與創新: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現代價值》等著作和教材30余部。
2006年9月被國家人事部等7部委評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007年4月被評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2007年12月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首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008年9月獲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09年9月獲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0年7月其主持的"理論法學"教學團隊被評為教學團隊,2011年3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及時章 法律的一般理論
及時節 法律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第二節 社會主義法制
第三節 社會主義法律的創制、適用和遵守
第四節 社會主義法律關系
第五節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第二章 憲法
及時節 憲法概述
第二節 我國的國家制度
第三節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四節 我國的國家機構
第三章 行政法
及時節 行政法概述
第二節 國家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
第三節 行政行為
第四節 行政法制監督
第四章 刑法
及時節 刑法概述
第二節 犯罪及其構成要件
第三節 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
第四節 故意犯罪過程中的犯罪形態
第五節 共同犯罪和單位犯罪
第六節 刑罰及其適用
第七節 犯罪的主要種類
第五章 民法
及時節 民法概述
第二節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第三節 民事法律行為和
第四節 物權
第五節 債權
第六節 知識產權
第七節 財產繼承權
第八節 人身權
第九節 民事責任
第十節 訴訟時效
第六章 婚姻法
及時節 婚姻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第二節 結婚
第三節 離婚
第四節 家庭關系
第七章 經濟法
及時節 經濟法概述
第二節 企業組織法律制度
第三節 外商投資企業法
第四節 市場管理法律制度
第五節 企業破產法律制度
第六節 稅法
第八章 刑事訴訟法
及時節 刑事訴訟法概述
二、法律的本質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談到資本主義法律時指出:"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 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論述,科學地揭示了法律的本質特征,對我們探討和研究法律的本質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
(一)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在階級社會中,在一定的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中處于不同地位的社會各階級,都有著 維護自己共同利益的愿望和要求,即都有著自己的階級意志,但并不是每個階級的意志都能表現為法律。法律只能是在階級斗爭中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法律所表現的統治階級的意志,是指集中反映整個統治階級利益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是統治階級中少數成員的任何一種愿望和要求,更不是個別人的意愿。即便是擁有極大權力的統治者,也不能脫離本階級的共同意志而一意孤行。法律集中反映了統治階級的根本的、共同的、整體的愿望和利益要求。正因如此,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即當統治階級的某個成員違反了法律的規定時,總會受到代表本階級整體意志的法律的制裁。這種制裁,正是為了保障統治階級意志的統一性,維護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
(二)法律是統治階級的國家意志的體現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但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不僅僅是法律,政治、哲學、道德、文化、教育等,都可以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并為統治階級的政治、經濟服務,但它們都不具有法律的性質。"被奉為法律"意味著統治階級通過國家專門機關制定或認可,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的意志。"國家意志",就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那個階級的意志在法律上的表現。所以,法律是以國家意志表現出來的統治階級的意志。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統治地位,"除了必須以國家的形式組織自己的力量外,他們還必須給予他們自己的由這些特定關系所決定的意志以國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現形式。"
(二) 法律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是由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主要指的是生產關系。在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 系,特別是所有制關系,決定著該社會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任何一個統治階級都不能離開其物質生活條件而隨心所欲地制定法律,否則,即使制定出了法律,也必然由于違背了客觀經濟條件而在實際生活中無法實施。 我們說法律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并不意味著它是根據物質生活的要求自發產生的,而是由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意志制定的。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必然引起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發生變化,因而法律也要隨之發生變化。與此同時,法律還要受到其他社會現象的影響,如統治階級的政治、哲學、宗教、倫理等觀點,以及政治制度、階級斗爭狀況、文化傳統等,都對法律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綜上所述,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被奉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意志,這一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在當代中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因此,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本質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三、法律的基本特征
法律的特征是法律本質的外部表現。要深刻理解法律的本質,還必須掌握法律的基本特征。
(一) 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
規范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規范,它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是規定人們如何使用自然界的力量、生產工具或勞動對象的行為規則;另一類是社會規范,它是調整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行為規則,如道德、宗教、政策、社會習慣、法律等。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它在形式上具有規范性、一般性或概括性的特征。這些特征表明,對有權制定法律規范的國家機關所的文件,要區分是規范性法律文件還是非規范性法律文件。規范性法律文件屬于法的范圍,它適用的對象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一般的人,它不是一次適用,而是在其生效期間內反復適用。非規范性法律文件不屬于法的范圍,而是適用一定法律規范的產物,如逮捕證、判決書等,它們對特定人適用,且僅適用一次。
(二)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
社會規范只有經過國家的制定或認可,才有可能成為法律。制定法律或認可法律是國 家創制法律的兩種方式。所謂制定法律,是指有權制定法律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不同效力的法律文件。國家制定的法律是具有一定的文字表現形式的,即成文法。所謂認可法律,是指統治階級根據需要,對社會上早已存在的、符合本階級根本利益的風俗習慣、社會道德、宗教倫理等行為規則,由國家機關加以確認,賦予它們以一定的法律效力。國家認可的法律通常被稱為習慣法。
(三) 法律是規定權利義務的社會規范
法律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義務,以權利和義務為機制來調整社會關系。法律這種調整機制使它區別于道德等其他社會規范。道德是以人對人的義務來調整社會關系的;有的社會規范,如黨章、工會章程等,雖然也規定其成員的某些權利和義務,但在內容、范圍和保障實施方式等方面,與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是有很大區別的。
(四) 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社會規范
凡是社會規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強制性。然而,不同的社會規范的強制性在性質、范圍、程度和方式等方面不盡相同。法律是由國家的強制力保障實施的,以暴力手段作后盾,這種強制性表現為通過國家機關的法律適用活動,對違法行為予以制裁或強制人們履行法定義務。必須指出,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是從終極意義上考察的,這并不意味著法 律的每個實施過程、每個法律規范的實施,都要依靠國家系統化的暴力,也不等于國家強制力是保障法律實施的力量。在法律實施的過程中,國家暴力常常是備而不用的。通過對法律的本質和特征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以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為調整機制,并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社會規范的總稱。
很好。
hao
給我的小班買的,他有用就好
書很好!!
紙張很好!
書很好!!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