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于丹人間有味是清歡圖書
人氣:47

于丹人間有味是清歡

于丹談個人成長經(jīng)歷,行走山川,渡過江河,看大千世界,品百味人生,體會逝水流光中的那些生命瞬間。即使再忙碌,也要給生命留出一些閑適的時光,尋幾許人間的清歡。

內(nèi)容簡介

生活中的困惑是常有的,解決一個,又來一個。有些“惑”,一時半會兒解不了,要去參悟,在生活中去參,在時光中去悟。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也是常有的,否則,理想就失了珍貴,現(xiàn)實就少了無奈。

境無好壞,唯心所造。面對復(fù)雜的世界,我們可以選擇悠游自適;面對繁忙的工作,我們可以學(xué)會乘物游心。當(dāng)我們沿著夢想的道路一路前行,也別忘了停下來看一看四時風(fēng)雨,用心去聽,用心去感,也許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人間有味是清歡》,針對人們面臨的心靈困惑和人生困境,于丹首談個人成長經(jīng)歷,創(chuàng)作過程中數(shù)度落淚。本書插圖皆由于丹親自拍攝。行走山川,渡過江河,看大千世界,品百味人生,體會逝水流光中的那些生命瞬間。

編輯推薦

重磅推薦:

著名文化學(xué)者、千萬冊級暢銷書作家于丹,與讀者闊別三年,對于人生、對于文化、對于社會、對于生活,她持續(xù)思考。

城市把人們聚在一起,卻又用鋼筋水泥把人們牢牢地隔開。在這樣的生活氛圍中,我們要練就一顆波瀾不驚、不偏不倚的強(qiáng)大心靈,才足以抵御一切外來的侵?jǐn)_。于丹始終相信,執(zhí)著的信念和無畏的心靈才是強(qiáng)大的武器,就像她一直很喜歡的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人間有味是清歡,所有含蓄婉轉(zhuǎn)、深沉內(nèi)斂的事物,都只是為了更好地沉淀,洗盡鉛華。如果有24小時,當(dāng)你踏遍歲月千山萬水,嘗遍世情風(fēng)霜百味,依舊可以回到起初的明朗、清白,則為真正的樸素,真正的清歡。

——于丹《人間有味是清歡》

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周作人《雨天的書》

作者簡介

于丹,著名文化學(xué)者,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首都文化創(chuàng)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xué)藝術(shù)與傳媒學(xué)院副院長、國務(wù)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tǒng)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經(jīng)典中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nèi)外文化界、教育界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先后在我國內(nèi)地、港臺地區(qū),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qū)舉辦千余場傳統(tǒng)文化講座,得到廣泛好評,并掀起了海內(nèi)外民眾學(xué)習(xí)經(jīng)典的熱潮。

著有《于丹心得》《于丹心得》《于丹 游園驚夢——昆曲藝術(shù)審美之旅》《于丹感悟》《于丹 趣品人生》《于丹 重溫最美古詩詞》等。其中《于丹心得》一書獲得世界知識產(chǎn)權(quán)組織的版權(quán)金獎,國內(nèi)累計銷量已達(dá)六百余萬冊,多次再版,被譯為三十余種文字在各國發(fā)行,國外銷量已達(dá)四十萬冊。

目錄

壹 生命:借一把光陰,雕刻我的印記

尋常歲月,漫成節(jié)日

生命中的成全與托付

來日方長并不長

做一株土生土長的莊稼

我們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真理只在花開葉落間

退步原來是向前

貳 幸福:一點覺悟,十分相信

信念 悟性 責(zé)任 行動

你在意什么,生活就給你什么

婚姻需要愛,更需要智慧

有些愛要留給自己

找回一些動物的天性

沒錢的日子,歡喜的流光

無論如何,心懷希望

叁 成長: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中國人的家教與門風(fēng)

給孩子溫柔和堅強(qiáng)

天使也要自己飛

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學(xué)會愛,更要超越愛

懂事以后,滄桑之前

肆 行走:生來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

杭州:曾是西湖夢邊人

麗江:邂逅一米陽光

黔東南:鄉(xiāng)土中國,煙火神仙

敦煌:相逢恨早的美麗

巴黎:一座靈魂有香氣的城

挪威:一場窯變的驚喜

三大洲:時光逆流,靈魂借宿

伍 閑情:人間有味,最是清歡

尋味:舌尖上的天地緣

品茶:青山泉水杯中映

吟詩:春風(fēng)桃李,秋雨梧桐

聽曲:水磨腔里的至情至性

登臨:那些托舉生命的高山

賞月:看似無用的美好

陸 流年:節(jié)序如流,守一段人間相思

清明:血脈里的眷戀

端午:手工記憶中國心

七夕:長相思,不如長相守

中秋:月圓滿,心圓滿

春節(jié):不離不棄的天地約

代后記 讀書與讀心——對話星云法師

在線預(yù)覽

尋常歲月,漫成節(jié)日

24小時的時光之中,我最愛的是斜陽照亮的光陰。

朝霞的蓬勃總是屬于公務(wù)的,走上課堂或奔向機(jī)場時,腦子里關(guān)于這24小時的計劃總是跳著雜沓的步點;而正午,毫無表情的大極光似乎照耀著一切,又對所有細(xì)節(jié)不帶著特別的眷顧,不僅攝影的人不喜歡,上班的人們也不喜歡。

而只有夕陽,斜斜勾勒出一段光陰。“好山萬皺無人見,都被斜陽拈出來”,收盡不可逼視的萬丈鋒芒,有光有陰,層層疊疊,且是光而不耀,陰而不沉。24小時的妄想已經(jīng)沒有時間囂張,而24小時過于充實的忙碌也終于有理由放下,對著自己,一心安頓,啜一口紅茶或者熟普洱,所有糾結(jié),氤氳而化。

少年時喜歡宋祁的句子,“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而中年況味,手中的酒杯換了茶盞,不勸斜陽。

因為,過于勉強(qiáng)也是一種虛幻,珍惜只有在真實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斜陽照亮的光陰里,我和臺灣的朋友王先生夫婦坐在他家陽臺上閑閑地看遠(yuǎn)方。王先生忽然問我:“一個月前的今天,這個時候,你在干什么?”

我怔一怔,開始拼命回憶,確乎想不起來一個月前的這24小時傍晚是不是在家里,甚至不太確定是不是在北京。

“那么,十天前的這個時候,你在干什么?”王先生又問。

我再努力回憶,似乎不在北京,做什么都忘記了。

“三天前呢?還記得嗎?”他轉(zhuǎn)頭看著我。

三天前的傍晚似乎在準(zhǔn)備行裝,平淡無奇的一個尋常黃昏。

王先生笑了:“于丹,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shù)時光都會被忘記,但我要讓你記得今天這個傍晚,記得在我家陽臺上看過的落日。”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滿眼熠熠的光彩。

落日之前,我剛剛在他家吃過一碗牛肉面。

為了這一碗面,王先生親力親為,提前兩天炒好酸菜,然后用冰糖細(xì)細(xì)地燜著。我到的前24小時晚上,他開始熬牛骨湯,用小火燉牛筋。等到我進(jìn)門前一小時,他才開始燉牛肉。我喝第二杯咖啡時,他太太開始下面。簡單的一碗牛肉面,他們夫婦用了兩天的時間,用心得讓人動容。

在那個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落日時分,我悠悠地想:這一生時光里,充滿著種種的不確定,確認(rèn)的只有終將老去這一件事,什么才是我們可以抓住的時光呢?回憶已經(jīng)定格,未來還沒展開,真正可以抓住的只是當(dāng)下這個瞬間,盡心傾情過好了當(dāng)下的人,少一點遺憾,就多一點無怨。

記住一個尋常日子的理由,有時只是因為自己在這24小時投入過特別的努力和誠懇。

曾經(jīng)在奧克蘭的街頭,看見一位粗壯得像個漁夫似的老者,擺了一地攤的酒瓶子,幾乎沒有什么重樣,只不過這些被特殊工藝壓扁了的瓶子全裝上了表針,裝上了電池,嘀噠嘀噠鋪了一地的時光。

我半開玩笑地跟他打招呼:“這些瓶子不會都是你喝出來的吧?”

他捋了捋小板刷一樣的胡子:“瓶子不是我喝光的,可鐘表是我做的。”然后,就在清晨的陽光里,他拿著那些白的、黃的、棕的、綠的各式酒瓶子開始給我講故事,神采飛揚(yáng)。酒瓶鐘大概在二十塊錢到六十塊錢之間,說不上24小時能賣出多少利潤,但是燦燦朝陽照耀的那一地,都是他自己鐫刻出的時光。

有一次,一名大學(xué)剛畢業(yè)的男孩子曾在節(jié)目現(xiàn)場問我:“老師,我是一個留在北京打拼的外地學(xué)生,剛剛參加工作。我所在的企業(yè)很大,但我薪水不高,職位也幾乎從低做起,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升職。我跟女朋友現(xiàn)在還沒有錢買房子,只能租房子住。在這么大的北京城里,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內(nèi)心非常困惑。有時候,朋友請我去吃飯、唱歌,我都不好意思去,因為沒有錢回請大家。您說我怎樣才能幸福?”

我跟他說:“剛才,你給了我?guī)讉€信息:及時,你現(xiàn)在有份不錯的工作;第二,女朋友愿意跟你同甘共苦;第三,你還有一大幫朋友,經(jīng)常請你吃飯,說明你人緣還不錯。首先,對于很多大學(xué)畢業(yè)生來講,要想靠自己找到一份穩(wěn)定體面的工作,非常不容易。其次,現(xiàn)在的剩男剩女這么多,找到真心相愛的伴侶也不容易。再次,在當(dāng)下的生活壓力下,還能有一幫交心的朋友可以分擔(dān)憂愁、分享快樂,也是幸運吧。這些你是不是已經(jīng)擁有了?”

男孩子聽完粲然一笑:“對呀,聽您這么一說,我覺得自己現(xiàn)在還是挺幸福的。”

當(dāng)你對生活不滿時,看看自己是否珍惜了已經(jīng)擁有的?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當(dāng)你因為沒有鞋穿而哭泣的時候,想想那些失去雙腳的人。”其實,你看我,我看你,人人都有一些被別人羨慕的幸福,但不要虛構(gòu)著別人的幸福,浪擲了自己手中握住的價值。想明白這一點,也許你的日子也正在被別人暗暗羨慕著。

尋味:舌尖上的天地緣

道家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土地的規(guī)律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人們吃飯也該順應(yīng)這個規(guī)律。春天,陽氣升騰,可以吃點兒陽氣旺盛的東西,比如香椿、柳芽等帶嫩芽的食物;夏天,萬物蓬勃,恣意生長,可以吃點兒帶葉子的蔬菜,因為生機(jī)都在植物的葉子上;秋天,營養(yǎng)聚集在成熟的果實上,則要吃些果實;冬天,大地進(jìn)入休眠狀態(tài),這時就要吃“根”,比如蘿卜、土豆等,這些食物里蘊(yùn)藏著極強(qiáng)的生命力。食物與健康,就是人與自然的匹配和順應(yīng)。

吃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與天地結(jié)緣。一方面,我們要不帶成見地與食物結(jié)緣;另一方面,要對天地萬物心存敬畏。人的五臟六腑,都有其運行規(guī)律。不少人吃成了大胖子,就是因為沒有遵循天地之道、四時規(guī)律,沒有順應(yīng)自然。天地通過食物與我們每個人結(jié)緣,但我們學(xué)會和它相守了嗎?

有一次在臺灣佛光山,星云大師請我吃飯。我記得,端上來的及時道菜是純白的、濃濃的菌湯,鮮美得難以言表。我感到很奇怪,普通的菌湯怎么會如此美味?星云大師說:“我們僧人和其他人比起來,有充裕的時光。昨天下午你還沒上山,我們就開始調(diào)湯了,夜里一直燜煨著,起鍋前又放了一把研碎的熟白芝麻。湯之所以鮮美,主要是我們用了大把時光去烹制出食材本身的香氣。”

由此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的餐館,煎炒烹炸,重油重醬,都是一些高熱量、速食化的食物,做的人花不了多少時間,吃的人同樣也用不了多少時間。長此以往,味蕾變得越來越粗糙,神經(jīng)也變得越來越麻木。商家和食客的心都靜不下來、定不下來,沒有用心參悟好好吃飯的玄機(jī)。所謂飯局,吃的不是飯,而是局;所謂敬酒,敬的也不是人,而是身份。拒絕喧囂,復(fù)歸寧靜;拒絕奢華,返璞歸真,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的功課。

古人認(rèn)為,吃飯時要細(xì)嚼慢咽,這是有科學(xué)依據(jù)的。日本的一項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經(jīng)過充分咀嚼的食物,會多出來十三種酶、十一種氨基酸,能有效抑制黃曲霉素等有害物質(zhì),使人可以充分吸收食物里的營養(yǎng)。同時,充分咀嚼還能降低食物攝入量,避免進(jìn)食過多。老子說:“知足者富。”有很多富翁,山珍海味擺滿一桌,都未必會感到幸福;而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一把茴香豆、一碟小菜,就足以讓他快活似神仙。在我看來,一個人對待食物的態(tài)度,能反映出他的性情,反映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星云大師曾對我說:“我做碗面條給你吃,能讓你記住二十年!佛光山這么大,就是我賣面條賣出來的。我不僅是個會念經(jīng)的和尚,還是個會做面條的和尚。”這就是參禪,用心去體味人間美食之道。用這樣的態(tài)度去做事,又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有一次,我已經(jīng)吃得很飽了,對勸食的大師為難地說:“不能再吃了,明天再說吧。”星云大師笑笑:“明天又是明天的因緣了。”

從那以后,我把吃飯當(dāng)作參禪,所以從不拒絕嘗試任何一種食物。在西藏,吃過干燥生硬的糌粑;在四川,吃過一整盤腥苦刺鼻的魚腥草;在日本,吃過又臭又咸又粘的納豆拌白飯;在南非的部落,吃過面目猙獰的“蟲子巧克力”。在我看來,體悟食物的不同滋味,就是親近、認(rèn)識不同的世界。每次出國,我都堅持不吃中餐,只吃當(dāng)?shù)氐氖澄铮M谟邢薜臅r光中用味蕾、嗅覺去體悟世界各地的美食。多嘗試一種食物,就多了一分對各民族思維和傳統(tǒng)的理解。

有一次在土耳其,我正在飽餐當(dāng)?shù)孛朗常龅絹碜陨虾5穆糜螆F(tuán)。他們要送我一包全團(tuán)最珍貴的榨菜,因為離開榨菜,他們什么東西都吃不下去。我只好撒了個善意的謊:“謝謝,我也帶著呢。”親朋好友也經(jīng)常勸我在出國時帶些國內(nèi)的辣椒醬、腐乳,我都婉言謝絕了,因為我希望用有限的游歷體驗每個地方的。

談到各國美食,我總喜歡把它和當(dāng)?shù)氐娜寺?lián)系起來,時間長了,頭腦中便自然形成了一幅由美食串聯(lián)而成的“地球村味蕾圖”。美國人開朗、熱情、天真,還不乏孩子氣的任性,所以他們的飲食雜亂且開放;法國人浪漫優(yōu)雅,一瓶白葡萄酒能喝四個鐘頭,任憑光陰、美食和心情在空氣中發(fā)酵;德國人理性實用的美食精神,則是啤酒、香腸、土豆泥、面包圈的混合味道。帶著這份理解和親近,各地的美食與你的舌尖、脾胃,便開始一場溫柔、自在的交流。

多年前的一個午后,在印度的靈修院里,我一邊吃著從鉛皮桶中盛出的咖喱燴四季豆,一邊欣賞著象征著智慧神的猴子和象征著農(nóng)神的牛在院子中徜徉嬉戲,輕嘆著人間的懂得,萬物的相惜。不知不覺,其他的人都已吃不下去,而我卻還要求再盛一份。

同樣是在印度,有一次我走得饑腸轆轆,便向路邊的商家打聽吃飯的地方。不知是否此時的我早已餓得虔誠卑微,老人家看我頗有眼緣,馬上拉開抽屜,捧出五顏六色、奇形怪狀的各種各樣叫不上名字的小食品給我。那一刻,善意和友好都濃縮在了食物里,超越了種族、宗教、國度,讓人倍覺寵溺、溫暖。

清晨、日落,豆?jié){、蛋湯,穩(wěn)穩(wěn)坐在干凈的餐桌旁,細(xì)細(xì)品味每一種食材的身世、滋味。感謝它們帶著陽光雨露,帶著一生的故事,走向我,融入我,并最終與我共同回歸這個世界。這世間的愛與美食,皆不可辜負(fù)。

清明:血脈里的眷戀

很少有一個節(jié)日,像清明這樣意蘊(yùn)深厚而含混:風(fēng)清景明,慎終追遠(yuǎn),這是一個悲愴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這是一個輕盈的日子。在我們慎終追遠(yuǎn)的時候,它就是節(jié)日;在我們放歌逐春的時候,它就是節(jié)令。大節(jié)氣和大節(jié)日就這樣水乳交融。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每到清明,往往就有著如絲如縷的春雨綿綿,總讓我想起賀鑄的《青玉案》:“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看到這樣的詩句,難道你還不懂人心上繚繞的那點憂愁嗎?

清明的憂和愁,不是閑愁,它是實實在在有來由的憂傷,因為我們要在這個節(jié)日去祭奠祖先。在古代,清明是有很多習(xí)俗的,除了因為介子推而起的禁火、寒食、掃墓之外,還有踏青、植樹、蕩秋千、打馬球、插柳條等。這個節(jié)日生機(jī)蓬勃,在生機(jī)中去告慰心中深沉的哀思和寄托。清明是一個清亮、明朗的日子,但是,這個日子里也有著深深的眷戀。

我總是在清明時節(jié),自覺不自覺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時候是一個名字,有的時候是一段細(xì)節(jié),有的時候甚至?xí)肫鹨粋€電話號碼,或者清晰而遙遠(yuǎn)的一首歌的旋律。我的記憶關(guān)乎一些逝者,也關(guān)乎一些生者,但牽連的那些往事也已然逝去。清明這個日子,給了人放縱感情的一個理由,盡可以讓我們逐著思緒去天邊飛, 如同那些牽線的風(fēng)箏,無論在天邊、樹梢,還是落進(jìn)池塘,遠(yuǎn)遠(yuǎn)近近,總會有一根線,叫作清明。

這個日子里,我確定能夠想起來的人,是我的姥姥和我的父親。

關(guān)于姥姥的記憶,一次一次地來到過我的夢中,夢里永遠(yuǎn)是我見到她的那個日子。她在吐了一夜鮮血之后,為了不耽誤我的考試,悄悄藏好半缸子鮮血,鞋干襪凈,整好頭發(fā),坐在床沿上等著送我上學(xué)。出家門前,姥姥叫住我,給我的手里塞了兩個桔子,姥姥說,乖,去考試吧,回來姥姥還坐在這兒等著你。十五歲的那年夏天,我回到自己家的小院子,我從滿月被媽媽抱回的那個小院子,24小時也沒有離開過姥姥的那個小院子,看見守了我十五年的姥姥常坐的那個床沿空了。問媽媽,問舅舅,他們說姥姥進(jìn)了醫(yī)院,還說讓我考完試后再踏踏實實地去看姥姥,接她回家。我就這么一門一門地考試,那是我初中畢業(yè)的中考,考完的那天回家,看見媽媽和舅舅神色凝重地坐在客廳,他們開口說的及時句話,讓我的腦袋嗡一聲就炸開了。他們跟我說的是,你長大了,要告訴你一件事。然后我才知道,姥姥住進(jìn)醫(yī)院三天后就走了。她進(jìn)醫(yī)院的時候,胃里的瘤子已經(jīng)破了,人迅速地脫形消瘦,八十高齡的老人,醫(yī)生說手術(shù)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讓老人喜歡的孩子來送送吧。但是,要強(qiáng)的姥姥跟我媽媽和舅舅說,就讓孩子記住我坐在床沿上送她上學(xué)的樣子,現(xiàn)在這個樣子會嚇住孩子,我不見她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姥姥生命里的遺憾,或者這才是她真正的驕傲。我也不知道,這究竟是我生命里的遺憾,還是我的幸運。我的姥姥,就這樣在每一年清明回到我的夢里,沒有倉惶,沒有憔悴,永遠(yuǎn)是那樣鞋干襪凈,目光從容。

我常常想起的另外一個人是我的父親。父親是一個小女兒生命中邂逅的及時個男人,是那個永遠(yuǎn)可以縱容她的任性,永遠(yuǎn)可以呵護(hù)她的無理,永遠(yuǎn)可以給她對人性和對愛情的信任,永遠(yuǎn)在她背后如山般溫暖的那個臂膀。我不知道要經(jīng)過多少年以后,女兒才能一一解開對父愛的誤讀,父愛是溫暖的,但也是矜持的。父親有的時候?qū)幙习褠凼爻梢粋€巨大的秘密。

我小時候?qū)Ω赣H的感覺只是嚴(yán)厲而已,我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大觀園里的賈寶玉,姥姥像賈母那樣慈祥地呵護(hù)我,而不常回家的父親,每次帶回那么多的書,要查我的詩文,要查我練字練得如何,在我的眼里他簡直就是賈正。教我背詩詞的人是他,教我讀古文的人是他,教我臨字帖的人也是他。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讀了研究生,幾乎我寫的每一篇論文,父親都要一字一字給我修改,不僅僅改文章的層次,甚至還會改我倒插筆的筆序,所以,他改完的文章,往往比我的原文數(shù)字還要多很多。但是直到父親辭世,我在心里對他都是有一點點畏懼的,直到多年以后,媽媽告訴了我一件事情,這是在爸爸生前我從來不知道的。

那是他的六十大壽,當(dāng)時的北京天寒地凍,我正在讀大學(xué),中午從學(xué)校騎自行車回家,買了一個大蛋糕。怕紙盒子把蛋糕撞得歪歪散散,所以我一只手扶著車把,一只手拎著蛋糕盒子,在寒風(fēng)里費了好大的勁兒騎回家。跑上四樓,我興高采烈地說:“爸,我下午去上課,等我放學(xué)回來,晚上給您過生日,咱們吃這個大蛋糕。”爸爸漫不經(jīng)心地瞥了一眼,說:“嗨,這都是你們小孩兒吃的東西,我才不吃這個呢。”我當(dāng)時心里還想,太不給面子了,可是看爸爸笑了笑,我也沒多想,就跑回去上課了。下課回來,媽媽已經(jīng)把蛋糕從盒子里拿出來,我們一起切蛋糕,說說笑笑。我記得自己還用楓葉貼在白卡紙上,寫上詩,專門給他做了一個生日卡。爸爸那個六十大壽過得非常高興,雖然嘴上說不愛吃蛋糕,我看他也把那一大盤吃得干干凈凈。

多年以后,媽媽告訴了我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那天下午我上學(xué)之后,家里來了一個世交家的孩子,剛剛上大學(xué)的小男孩,叫濤濤。爸爸順口就跟他說:“濤濤啊,這是你小丹姐姐剛給我買的蛋糕,我又不愛吃這個,你拿走吧。”濤濤歡天喜地,捧著蛋糕就走了。大概又過了一會兒,離我下午放學(xué)不到一個小時,爸爸開始像一個犯了錯的小孩子一樣,在屋子里坐臥不安,走來走去,媽媽問他怎么了,爸爸就小聲叨叨著說:“我犯錯了,那個蛋糕是丫頭給我買的,我不愛吃也不能給別人啊!你快幫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顏色?是什么牌子?丫頭在蛋糕上面給寫的是什么字?你能想起多少,咱倆往一塊湊,我得去那個蛋糕店買一個一模一樣的蛋糕。”隨后,爸爸就急匆匆地出了門,騎上自行車,冒著寒風(fēng)滿大街去找,找那個他根本不愛吃的蛋糕。據(jù)說,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鐘之前,我六十歲的老爸爸,拎著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地回到家。這就是我的爸爸,這就是一直被我誤讀的那個爸爸。

每每清明,我總是想起《論語》上的那句話:“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安康俱在的時候,兒女的心永遠(yuǎn)是欣慰的、驕傲的,還帶著一點點受嬌寵的、活潑潑的欣欣然;但一想到他們年歲高,自己膝前盡孝的日子不多了,就會憂懼叢生。

我的父親,我的姥姥,在他們離去之后,我才知道人生中總有一些遺憾,就是他們健在的時候,我對他們的愛還不能深深地懂得。也是在他們離去之后,我才24小時比24小時明白,父母親人之愛有時候是要隱忍著多少委屈!姥姥送我上學(xué)時的目光,背后不知道壓著多少痛楚,只有她心里明白,那是的生離和死別。

父親在病重的那幾年里,每一次電話都跟我說,丫頭你忙你的,不用往回跑。我有時候還真聽了他的話,其實現(xiàn)在想起來,才知道他的心有多么疼,他是有多么想我。我生命中較大的遺憾,就是父親沒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親人、師長。

在女兒兩三歲的時候,那年秋天下來了大閘蟹,我從螃蟹殼里慢慢地掏出一勺蟹黃,滴上一點姜醋,滿地追小不點兒,一邊追一邊說,乖,過來吃一口,就吃一口。這個時候,我媽媽也掏出來一勺蟹黃,多放了一點姜醋,在后邊追我,說,丫頭,你回頭,你吃上這口,再去追你閨女。那個瞬間,在我的記憶中是永遠(yuǎn)不可磨滅的。后來,女兒跟我說,我跟媽媽、姥姥原來都是在一塊的。因為她看見過我生她的剖腹產(chǎn)的疤痕,她也看過姥姥生我的剖腹產(chǎn)的疤痕,所以她知道,很多年以前,她住在我的肚子里,再很多年以前,我住在她姥姥的肚子里。我也知道很多很多年以前,我的媽媽也住在我姥姥的肚子里。

所有節(jié)日中,清明究竟有什么樣的獨特意味呢?就是這樣的血脈之情,就是這樣的眷戀,就是我們在長輩生前沒來得及懂得的那些深深的懺悔,還有他們走后魂牽夢縈、每到夜半都會驚醒的深深惆悵。幸虧我們還有一個大節(jié)叫作清明,我們可以去祭奠,可以去緬懷,可以告訴那些父母俱全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們也可以在風(fēng)清景明的日子里采一朵花,種一棵樹,放一只風(fēng)箏,仰望一朵流云。就在這個日子里,我們的魂魄能和所有的親人在天上相逢。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瘋姑娘**的評論:

很喜歡這樣的文字,暖暖的,像林間清澈的溪流,總是那么恰到好處的沁人心田。人間有味是清歡愿我們在浮世中不被形形色色的欲望糾纏,享受一份獨特的清歡。

2015-11-30 19:16:11
來自舞臺秀**的評論:

很喜歡于丹,她的書一般都會收下。讀這本書,讓我暫時放在日常雜事,心漸漸靜下,在于丹的美妙文字中思想神游,穿越古往今來,不費腦子,只有放松。只是沒有一口氣讀完的時間,斷斷續(xù)續(xù),來一段短途穿越。

2015-06-14 23:07:04
來自幽谷紫**的評論:

于丹的新書《人間有味是清歡》,用樸實的語言,真誠的態(tài)度,以她自身的經(jīng)歷,為我們解讀如何面對人生,如何化解困惑,如何面對文化,如何面對生活。

2015-12-09 18:51:44
來自come204**的評論:

人間有味是清歡:闊別三年,于丹2015年最新作品:即使再忙碌,也要給生命留出一些閑適的時光,尋幾許人間的清歡。這本書很值得大家看,送朋友的,她很喜歡。

2016-04-22 17:10: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籍裝幀很好,是正品。很喜歡于丹的書,人間有味是清歡,早已入手一直沒機(jī)會看。暑假旅游的時候坐在列車上靜靜地品味,于丹的話語像清涼的溪水流入心田,解除了旅途的勞累,讓心靈倍感寧靜。

2015-08-27 18:36:32
來自qbw9411**的評論:

書中延續(xù)了于丹作品的獨特風(fēng)格,細(xì)膩寧靜、娓娓道來,以小見大,意味深長,處處引經(jīng)據(jù)典,化國學(xué)經(jīng)典于現(xiàn)代語境之中,語言妙趣天成,字里行間,豐富的情感,濃郁的詩意,帶給人們不盡的遐思與感動。

2016-04-22 16:03: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介紹是有作者簽名的,就沖這個去買的。結(jié)果發(fā)過來的書沒有簽名。如果沒有簽名就不應(yīng)該在介紹中說是有簽名的。這樣欺騙消費者只能使自己喪失客戶,顧客上一次當(dāng)就再不會有第二次了。看似有一筆交易,實際損失了不知多少潛在交易和客戶,最終使自己損失。

2015-02-03 21:58: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說句實話 這本書我到現(xiàn)在還沒有拆包裝 當(dāng)時買它是因為對于丹有種佩服 還是 書名 人間有味是清歡 很喜歡 很文藝 不知道書中的內(nèi)容 但是快遞很快 我會慢慢品位的

2016-08-29 09:36: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城市把人們聚在一起,卻又用鋼筋水泥把人們牢牢地隔開。在這樣的生活氛圍中,我們要練就一顆波瀾不驚、不偏不倚的強(qiáng)大心靈,才足以抵御一切外來的侵?jǐn)_。于丹始終相信,執(zhí)著的信念和無畏的心靈才是最強(qiáng)大的武器,就像她一直很喜歡的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015-04-30 22:21: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昨天拿到書就看了,很喜歡于丹老師的文字,和大家分享一下書中的一句話:人間有味是清歡,所有含蓄婉轉(zhuǎn)、深沉內(nèi)斂的事物,都只是為了更好地沉淀,洗盡鉛華。如果有一天,當(dāng)你踏遍歲月千山萬水,嘗遍世情風(fēng)霜百味,依舊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則為真正的樸素,真正的清歡。

2015-01-24 17:15: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是于丹暌違三年后,對于人生、對于文化、對于社會、對于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面對連連爭議和讀者、媒體、學(xué)界的種種誤解,首度自剖成長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

2015-06-29 15:08:27
來自十四經(jīng)**的評論:

這本書書有莊子的影子,還提到金開誠老師,讓我明白什么叫做心能轉(zhuǎn)境,遇到了困境,仍然能找到快樂,心存感激。明白來日方長并不長。我正在研讀她的文章,現(xiàn)在在看第二十五頁很喜歡于丹老師的風(fēng)格

2016-06-05 14:45: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世界那么大,為什么不去看一看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我所讀,看我所見。就像于丹老師說的,看大千世界,品百味人生。那些逝水流光中總會有你難忘的瞬間。

2016-01-15 20:52:26
來自龍貓sun**的評論:

很好的書,不是很厚,但是給人覺得很安靜 的書,波瀾不驚卻要人內(nèi)心柔柔的,遺憾的是沒有簽名,3000本 我都沒有運氣,可見我的語氣是何等的差,我說當(dāng)總,好歹給個意思嘛!很是覺得遺憾.....于丹的書我?guī)缀醵加辛?.....就是沒有簽名

2015-01-30 12:28:2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于丹老師的新書,自然好評; 書里面的內(nèi)容,是對于生活和人生的一些感悟,很高雅,超凡脫俗的感覺; 于丹描述的人生,是一個很知性的世界; 讀完以后很受用,精神上得到了升華

2017-03-25 10:07: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聽聞書名便有了購買的欲望,于丹2015新作,紙張插畫都是一流!"人間有味是清歡,所有含蓄婉轉(zhuǎn)、深沉內(nèi)斂的事物,都只是為了更好地沉淀,洗盡鉛華。如果有一天,當(dāng)你踏遍歲月千山萬水,嘗遍世情風(fēng)霜百味,依舊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則為真正的樸素,真正的清歡。"

2015-03-26 19:35: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也叫“書”?!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筆記本子!!巴掌大的開本,大部分是整個白頁,有幾個圖,有的比手指蓋還小!有幾個字,比螞蟻的四分之一還小,知道是這樣的“書”,一元錢我都不會要。設(shè)計的人連豬都不如!整本“書”2千字,有個小圖,這叫什么書?

2015-03-20 13:39:09
來自虞美人7**的評論:

人間有味是清歡,所有含蓄婉轉(zhuǎn)、深沉內(nèi)斂的事物,都只是為了更好地沉淀,洗盡鉛華。如果有一天,當(dāng)你踏遍歲月千山萬水,嘗遍世情風(fēng)霜百味,依舊可以回到*初的明朗、清白,則為真正的樸素,真正的清歡。

2016-01-22 18:47: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是于丹老師2015年的新作。一口氣讀完了她的生平,感受到,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一夜間的事兒,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感覺。于丹是位知識底蘊(yùn)深厚的學(xué)者,我喜歡她這個人,更喜歡這本書的名字,可內(nèi)容上的可親可近才是我決定購買的理由。

2015-01-28 12:42: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隨著于丹的走紅,很多人對她褒貶不一,她的每本書看完之后感覺似乎都差不多但又不太一樣,一樣的是她的質(zhì)樸的文字和溫暖的感染力,不同的是同一件事她能從不同的視角去闡述和理解。所以總的來說還是值得一看

2016-12-18 22:18:43
來自miniais**的評論:

人間有味是清歡,所有含蓄婉轉(zhuǎn)、深沉內(nèi)斂的事物,都只是為了更好地沉淀,洗盡鉛華。如果有一天,當(dāng)你踏遍歲月千山萬水,嘗遍世情風(fēng)霜百味,依舊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則為真正的樸素,真正的清歡。——于丹《人間有味是清歡》

2015-03-22 21:39:54
來自海***女**的評論:

人間有味是清歡,所有含蓄婉轉(zhuǎn)、深沉內(nèi)斂的事物,都只是為了更好地沉淀,洗盡鉛華。如果有一天,當(dāng)你踏遍歲月千山萬水,嘗遍世情風(fēng)霜百味,依舊可以回到起初的明朗、清白,則為真正的樸素,真正的清歡。

2017-03-27 16:27:04
來自劉小冷5**的評論:

2015年新年伊始,著名文化學(xué)者、千萬冊級暢銷書作家于丹推出了自己的新作《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是于丹暌違三年后,對于人生、對于文化、對于社會、對于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面對連連爭議和讀者、媒體、學(xué)界的種種誤解,首度自剖成長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

2016-06-25 09:00: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于丹人間有味是清歡 每次幫兒子買書也順便幫自己買一些,結(jié)果兒子的都閱讀完了,我的還有一大半沒有拆開閱讀。這本也不例外,但是為了給評價還是先打開瀏覽一番。發(fā)現(xiàn)排版特別精致,里面的插圖也是唯美的,印刷也非常好,紙質(zhì)材料也都是上乘好料!值得收藏!

2017-10-19 08:59: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于丹老師的這本人間有味是清歡,收錄的是她的隨筆和散文,這一次通過這本散文集,讓于丹的形象變得更熟悉和生動了起來。喜歡這本《人間有味是清歡》中的文字,感覺更接地氣,更自然隨和,距離我們更近一點,也讓我們更真實生動的了解于丹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016-12-05 15:33:27

免責(zé)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