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林徽因從出生到去世的時間線,把林徽因的一生用委婉而詩意的語言為我們呈現在紙頁上,文字細膩,靈動,仿佛帶著讀者走進了民國時代,與林徽因面對面娓娓而談一般。通過本書對林徽因一生故事的描述,希望能讓大家更加了解林徽因的傳奇經歷,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與未來有所幫助。
蘇尹,原名尹麗華,河南省作協會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現定居海南。曾用筆名恩恩婭婭在《花溪》《愛人坊》《家庭之友》《女報》等雜志撰稿,出版懸疑小說《光影迷城》,視寫字為生命的拓展和體驗,不斷尋找更貼近內心的自然生活。《林徽因傳》為作者的第二本人物傳記,此書傾力展現一代才女多情動人的人生軌跡。
壹 歲月爛漫01 /家族基因 02 /世界的啟蒙 03 /青梅見竹馬 人物對標:林長民,梁思成 013貳 異國初心01 /游歷與思考 02 /詩人來了 03 /康橋柔波 04 /歸來 人物對標:徐志摩叁 才華初現01 /病床前的陪伴 02 /歲寒三友 03 /努力的一對 04 /傷痛 事件對標:新月社成立肆 金玉良緣幸福有別 深造 大婚 蜜月之旅 事件對標:徐志摩迎娶陸小曼伍 執教東北01 /不揚自露的光芒 02 /學生成先生 03 /悲痛的喪失04 /營造事務所的實踐 事件對標:個建筑系成立 陸 悲情長天01 /生命的憂與樂 02 /暫時的安定 03 /遠去的云 事件對標:志摩逝世柒 詩為知己01 /白帆落入回憶 02 /不為紛爭只為心 03 /徐志摩帶來的朋友 04 /友情見證 地點對標:太太的客廳 捌 情系古建01 /京郊探古 02 /獨特的發現者 03 /初訪山西 04 /共同的作品 作品對標:《清式營造法式》緒論玖 山高水遠01 /俯身創作仰頭尋古 02 /結伴考察 16403 /六和塔與志摩的忌日 04 /女建筑師的依依別情 事件對標:林徽因的文學創作 拾 多事之秋01 /瑣事的網 02 /靈魂之舟 03 /心之所向 04 /較高獎賞 事件對標:與沈從文互通書信拾壹 背井離鄉01 /逃難路上 02 /險些喪生 03 /偶有微光 04 /龍泉生活事件對標:金岳霖的愛慕 拾貳 生之磨難01 /貧瘠的生活 02 /不屈的意志 03 /希望的火光 04 /暫時的安頓拾叁 歸之安然01 /回來了 02 /離開了 尾聲 附錄:林徽因生平履歷
歸來旅居倫敦一年后的1921年10月,林長民帶著林徽因回到了中國。林徽因繼續在培華中學讀書,與梁思成的交往,也更進了一步。她接受了家庭為她安排的前程,但這安排其實也是她內心所向。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求愛雖然遭到了拒絕,但他與張幼儀離婚的決心并未改變,即使恩師梁啟超寫信規勸,即使他父親以斷絕父子關系相威脅,他都不愿改變心意。在給梁啟超的回信里,徐志摩寫下了這么一番浩蕩心聲:我之甘冒世之不韙,乃求良心之安頓,人格之獨立。在茫茫人海中,訪我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1922年2月,張幼儀經過一場身心俱疲的折磨,終于同意了徐志摩離婚的要求。離婚時,金岳霖和吳經熊做證人,在柏林,他們姻緣斷離。8月,徐志摩離英回國。徐志摩的回國,可以說與林徽因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在他浪漫的內心,始終揣著那份情思不愿放手。可是當他回到國內,卻不得不接受林徽因與梁思成形影不離的現實。林徽因回國,最喜悅的自然是梁思成,他常在周末到景山后街的雪池林寓看望林徽因,梁思成很受林徽因母親何雪媛的喜歡,18歲的他斯文儒雅,謙和有禮。在何雪媛看來,梁思成自然是乘龍快婿的不二人選。而且她看得出,女兒也很欣賞梁思成,每每他來,林徽因心里的快樂都寫在了臉上。何雪媛所要做的,便是吩咐從福建老家帶來的廚師,給梁思成精心準備幾道菜點,等待一對小兒女過來食用。梁思成給林徽因講自己在清華學習到的民主與科學精神,也分享從父親那里繼承來的國學精粹,但最讓林徽因眉色生動的是他廣泛的興趣愛好與藝術天分。那時的他,不僅擅長管樂、鋼琴和小提琴,還是學校歌詠隊隊員,并任校刊美編,體育方面也非常出色。
她很美麗,很有才氣。 ——冰心沈從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絕頂聰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蕭離則稱林徽因是“聰慧絕倫的藝術家”。費慰梅認為,林徽因“能夠以其精致的洞察力為任何一門藝術留下自己的印痕”。 ——卞之琳林徽因的聰明和高傲隔絕了她和一般人的距離……絕頂聰明,又是一副赤熱的心腸,口快,性子直,好強,幾乎婦女全把她當作仇敵。——李健吾
物流相當快啊!紙質不錯
很好!一直都在當當買書,快遞速度快!
讀書是一種樂趣,讀好的書更是一種享受,當當的圖書品種不僅很全,而且還很正宗,尤其是性價比很高,比實體店便宜好多,實體店沒有的,當當上幾乎都能找到。當當的物流也非常的給力,物流師傅也很辛苦,而且做事很負責任,會一直支持當當。
還沒看,活動買了一堆,應該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