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史實為依據,將有愛有恨、帶情帶愁的一代才女立體呈現,讓你近距離體會她的美麗與才情、風光與悲涼。
她是中國歷史上極富魅力和神秘感的巾幗女相。
她出身名門,身負家族仇恨。她有將相之才,無奈生為女兒之身。她文采斐然,官場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練就了巾幗女兒罕見的政治膽略和宮廷智慧,成為初唐時期縱橫政壇和文壇的一代才女。她,一生周轉于宮廷之爭,后在政變中香消玉損。她,就是上官婉兒。
唐詩是一曲風流系列文學傳記由時事出版社獨家榮譽出品,欲購買本系列其他作品,請點擊以下連接:
唐詩是一曲風流:杜甫詩傳
唐詩是一曲風流2:薛濤詩傳
唐詩是一曲風流3:元稹詩傳
唐詩是一曲風流4:白居易詩傳
唐詩是一曲風流5:李白詩傳
唐詩是一曲風流6:溫庭筠詩傳
唐詩是一曲風流7:李商隱詩傳
徐媚,自由撰稿人,擅長挖掘故事,穿越歷史去尋找無數塵封的往事。文筆跳脫靈動,見解犀利獨到,善于從細微之處還原歷史之美,生動感性地描述和犀利讀到的見解,讓每個故事都直擊讀者心靈深處。
及時章 掖庭中的血雨腥風:襁褓入宮,生而為奴
及時節 禍從天降 / 003
第二節 深宮寒院,冷凄凄 / 008
第三節 稱量天下的預言 / 011
第四節 走出囚籠 / 016
第五節 婉兒初長成 / 020
第二章 伴君時的喜憂參半:乍露才情,榮受恩寵
及時節 初顯才情 / 025
第二節 冒險的決定 / 030
第三節 喜獲賞識 / 035
第四節 青春的碰撞 / 040
第五節 訴以衷腸,卻鏡花水月 / 045
第三章 侍讀后的風云際會:謹言慎行,不恐不懼
及時節 伴太子侍讀,如癡如醉 / 053
第二節 嫌隙突生 / 058
第三節 天涯相別 / 063
第四節 為武后諫言 / 068
第五節 一顆玲瓏心 / 073
第六節 痛失太子 / 079
第四章 參政后的步步驚心:忤旨黥面,機智果敢
及時節 突如其來的告白 / 087
第二節 皇帝退位,武后稱帝 / 093
第三節 一傷成榮 / 098
第四節 龍門詩會之行 / 105
第五節 機智助平反 / 112
第六節 皇妃遇劫 / 118
第七節 再起波瀾 / 123
第五章 愛情中的溫柔甜蜜:風花雪月,情意綿綿
及時節 夜半遇刺 / 131
第二節 來自民間的賓客 / 137
第三節 墜入愛河 / 143
第四節 只為伊人魂斷橋 / 148
第五節 公主移情 / 154
第六節 驚天身世 / 159
第六章 重用后的赤膽忠心:稱量天下,巾幗女杰
及時節 參決百官表奏 / 167
第二節 鏟除酷吏,化解危機 / 173
第三節 寂寞如雪,為愛而狂 / 178
第四節 危險的敵人 / 184
第五節 獨領文士,編修類書 / 190
第七章 兩派間的立嗣之爭:皇室聯姻,抵御外敵
及時節 左右為難 / 199
第二節 立嗣之爭,兩派的較量 / 205
第三節 強大的聯姻 / 210
第四節 男寵誹謗釀慘劇 / 216
第五節 張氏封王 / 221
第六節 聯合對抗張氏兄弟 / 226
第八章 專掌后的盡職盡責:貴為昭容,人人敬之
及時節 回歸的欣喜 / 235
第二節 冊封之禮 / 241
第三節 多事之秋 / 246
第四節 引領文潮 / 251
第五節 韋后的報復 / 256
第六節 永除后患 / 262
第九章 政變中的香消玉殞:紅顏薄命,被斬旗下
及時節 安樂公主的計謀 / 271
第二節 對韋后的彈劾 / 277
第三節 母女的合謀 / 282
第四節 草擬遺詔,立皇太子 / 288
第五節 為權力殉葬 / 293
第六節 斯人已逝 / 299
附 上官婉兒詩詞 / 304
及時章 掖庭中的血雨腥風:襁褓入宮,生而為奴
中宗上官昭容,名婉兒,西臺侍郎儀之孫也。父庭芝,與儀同被誅,婉兒時在襁褓,隨母配入掖庭。及長,有文詞,明習吏事。
——舊唐書
及時節 禍從天降
上官儀怎么也沒有想到,今日竟然成了自己的死期。
宣讀圣旨的官吏讀著上官儀的罪名:與廢太子忠勾結,意圖謀反。另有些臧否的話,大概是說上官儀是罪大惡極的人,什么"離間二圣,無人臣禮"。為官多年的上官儀自然明白自己真正的罪名是什么。表面上看起來不起眼的這八個字,才是他滿門忠烈而今卻淪為階下囚的原因。
上官儀官拜宰相,官職為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可以說正值仕途如日中天的時期。他以自己蓋世的才華和多年的忠心馳聘官場,卻不想竟然栽了這樣一個大跟頭。當年唐太宗在位的時候,上官儀也算是御前受器重的人,每每太宗親自起草詔書的時候,都要上官儀給予意見,然后再向下頒布和實行。太宗駕崩后,高宗即位,對上官儀的才華也很看重,多次為其加官進爵,直至位列宰相。
通過科舉考試而位極人臣,終于實現自己多年夙愿的上官儀,此刻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但他不怕死,怕的是死后的天下、死后的朝廷。
唐高宗這么寵信武后,任由武后專權,上官儀幾乎看到了李唐王朝日落西山的圖景。他也正是因為擔憂武后的專權會影響到社稷的安危,才在唐高宗對武后深惡痛絕的時候,想要促成廢后一事。當皇帝問上官儀對此事的意見時,他幾乎不假思索地說出了百官的心聲:"皇后專恣,海內失望,宜廢之以順人心。"高宗沒有如以往一般袒護皇后,而是命上官儀起草了一份廢后詔書,才華橫溢的上官儀即刻完成了。墨的香味在整個房間中飄散著,令上官儀有些喜不自勝,懦弱的皇帝終于清醒了,明白了什么才是一個君王該有的責任和擔當。
卻不想,未等詔書的墨跡變干,聞訊趕到的皇后武氏已經闖了進來,在場的上官儀和唐高宗都驚呆了。武氏徑自奪過上官儀手中的詔書,粗蠻地扔到地上,便開始了哭訴,其間夾雜著對皇帝想要廢除自己的痛心和委屈。這樣梨花帶雨的美人,說起道理來還頭頭是道,唐高宗馬上又變回了往日對皇后言聽計從的樣子,屏退了左右。唐高宗將對自己妻子的憤怒和猜疑一股腦地拋之腦后了,此刻的他不像一位呼風喚雨的一國之君,更像一個普通的男人,因為和妻子鬧別扭而想要休妻,但情比金堅的他們終歸是和好如初了。
上官儀帶著幾分失落離開了皇宮。想到當今圣上在位幾年來的循規蹈矩,對武皇后的百依百順,上官儀感到深深的失望。他又想起了先皇在位時天象預示出的"女主昌"和"并殺伐",這讓人不寒而栗的預言今日竟當真要發生了嗎?原來那個危及李唐王朝的人不是李君羨,而是當今的武皇后。想到這里,他感到一股深切的悲傷,行走在夜涼如水的秋風中,不覺就到了距離興慶宮不遠的上官府。
上官府修得很漂亮,對得起他這個宰相的頭銜,府中雕梁玉柱、回廊幽深,花園中菊花的清香撲面而來。想到古代以菊花來表達文人的高潔和卓爾不群的風骨,他感到欣慰了不少。
后來,高宗再也沒有提起過廢皇后的事情。經此一事,高宗和武后的感情顯然更加如膠似漆,聰明的武后自然明白,即使高宗再懦弱,他也是掌握著她命運的那個人,她不得不有所收斂自己的行為。但武后還是要追究的,盡管不能拿皇帝怎么樣,卻可以打壓其他想把她拉下馬的人。
上官儀當時就明白,武后最終是容不下他的。盡管武后對他的文采也頗為賞識,但這種賞識與他企圖廢掉皇后的威脅相比,顯得很是微不足道。他的幕僚建議他早做防范,或者干脆去跟武后表忠心,也許武后可以不殺他,起碼能夠不連累他的家人和朋友。
上官儀不愿意出賣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風骨和操守,不愿意做左右搖擺的墻頭草,即使肝腦涂地,他也心甘情愿,因為他盡了臣子的責任。至于他的家人的命運,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因為他知道,兒子庭芝也會看不起一個沒有節氣、茍且偷生的父親。庭芝的妻子鄭氏如今有孕在身,整個上官府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歡樂中,卻不想血光之災即將到來。
"上官大人,接旨吧!"響亮的聲音將上官儀從回憶中拉回到現實。他明白,該來的總會來的。上官一族,不論長幼,統統被收監,包括剛剛產下幼女的鄭氏。不容半句辯解,圣旨被下達的那一刻,上官儀就知道自己百口莫辯了。
謀反?父親上官儀忠心耿耿,這其中肯定有天大的誤會。上官庭芝想要面圣,代父親請命,卻沒想到,他也一并被押入了大牢,聽候發落……
上官庭芝年少氣盛,怎能容許父親被人這樣陷害。他自然不知道這災禍的根源不過是一份詔書,但這份詔書又有千斤重,重到能讓上官一族盡數喪命。
上官儀能做的只是搖搖頭,感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還沒來得及多看看上官婉兒,上官儀和兒子上官庭芝就被送入了死牢,而懷抱婉兒的鄭氏免于一死,被帶到掖庭成為永世不得翻身的宮奴。
鄭氏不能探望丈夫和公公,每日以淚洗面,也沒有人可以訴說。她想到過死,先用毒藥毒死自己的孩子婉兒,再服毒自盡,黃泉路上他們一家人還能有個伴。但只要一看到懷抱中眉清目秀的孩子的笑臉,她就有些于心不忍了。這種淪為奴婢的日子是沒有盡頭的,茍活于世并非她所愿,但為了孩子,她知道自己要忍。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伴隨著婉兒啼哭聲的,是從睡夢中愕然驚醒的鄭氏的哭喊,她恍惚看到了刑場上彪悍的劊子手,一手提著一顆鮮血淋漓的人頭,正大步朝自己走來,那兩個人頭就是自己丈夫和公公的。
全書沒有對婉兒的詩文進行評析,就是單純的敘述歷史,很無趣。如果是想欣賞婉兒詩文的朋友,不建議購買此書。
非常滿意
希望紙質好些,排版正些,包裝好些!!!
楊奇與圣王黨一干兄弟順利晉級內院學生,與此同時冤家云海嵐也在神秘太子的提拔下步步順水穩步高升。為了鞏固圣王黨,楊奇只身一人再入黑尸山脈奪取尸王妖核,意外獲得絕世寶器太陽寶石。不想楚天歌一路跟隨,想竊取寶物。為了保護兄弟楊奇挺身而出與楚天歌對峙,實力的懸殊能否讓他戰勝楚天歌?生或死,命懸一線!
好
不錯
ok
下次還來買
東西好,服務好,性價比高!
好
很喜歡,送貨很快很及時!謝謝當當讓我有愉快的購物體驗
質量好,物美價廉
.....
不錯,挺喜歡
可以看看,個人覺得還不錯,可以看看。中學生讀起來體驗會不錯吧
挺好看的,講述了婉兒的一生,還將婉兒的詩整理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