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鵝湖書院圖書
人氣:50

鵝湖書院

江西有個鵝湖書院。鵝湖書院有個王立斌。 鵝湖書院的名號,從前的讀書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書院坐落于武夷山的余脈、鵝湖山的北麓,是大儒朱熹、陸九淵、呂祖謙的過化之地。書院的前身是鵝湖寺。唐大歷中,洪州馬...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書的起源/書店  
  • 作者:[王立斌] 等主編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66704665
  • 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1
  • 印刷時間:2013-11-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267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位于武夷山下的鵝湖書院,自然風光旖旎,環境幽雅,人文積淀厚重。在歷史上,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的"鵝湖之會"影響深遠,辛棄疾、陳亮的"鵝湖之晤"為文壇爭色,影響中外學術和書院文化達八百余年。鵝湖書院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又是海內外著名的旅游文化勝地。《鵝湖書院》從歷史沿革、教學管理、祭祀、藏書、學田、建筑、碑刻、詩賦、歷史名人等對鵝湖書院進行了通俗而的介紹,以便廣大讀者和書院文化愛好者清晰地了解這一厚重的文化。

《鵝湖書院》由王立斌、劉東昌編著。

編輯推薦

王立斌、劉東昌編著的這本《鵝湖書院》為《中國書院文化叢書》之一。本書從地理環境、歷史沿革、教學管理、規制、建筑、碑刻、詩賦、名人等方面對書院進行了的介紹。本書作者在鵝湖書院工作三十余年,對書院甚是了解,且掌握了大量的相關資料,故本書內容詳實,資料豐富,且配有與之相關的圖片,是一本了解和研究鵝湖書院的很好的讀物。

作者簡介

王立斌,江西豐城市人,江西省上饒市鵝湖書院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研究員、江西書院研究會副會長,著有《覓古探幽》《鵝湖書院》《辛稼軒鉛山瓢泉詞選》《鉛山縣文物志》《紫陽遺墨》《鵝湖書院的起緣》《新修鵝湖書院志》《鵝湖書院史話》等專著。 劉東昌,科學發展觀首席專家,文化學者,北京大學國家軟實力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中國書院課題組負責人,中華書院執行院長。著有《國家軟實力概論》《中華文化軟實力讀本》《中外軟實力比較》《文化——行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圖像思維與文學》等著作。2007年獲 "中國節慶十大理論人物"獎。

目錄

及時章 鵝湖書院的地理山川

1.秀美峻絕的鵝湖山

2.葛玄與鵝湖玉虛觀

3.禪宗勝跡鵝湖寺

第二章 鵝湖書院的歷史沿革

1.宋代鵝湖書院

2.元代鵝湖書院

3.明代鵝湖書院

4.清代鵝湖書院

5.改制后的鵝湖書院

第三章 鵝湖書院的教學與管理

1.鵝湖書院的教學方法與形式

2.鵝湖書院的學規體系

3.鵝湖書院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 鵝湖書院的三大規制

1.鵝湖書院的祭

2.鵝湖書院的藏書

3.鵝湖書院的學田

第五章 鵝湖書院的建筑

1.照墻

2.禮門

3.頭門

4.敬惜字爐

5.石坊

6.狀元橋、泮池

7.碑亭

8.儀門

9.講堂

10.四賢祠

11.御書樓

12.東西士子號房及其他附屬建筑

13.圍墻

14.鵝湖舍利斜塔

第六章 鵝湖書院的碑刻

1.元代的碑刻

2.明代的碑刻

3.清代的碑刻

第七章 鵝湖書院的詩賦

1.唐宋的詩賦

2.元代的詩賦

3.明代的詩賦

4.清代的詩賦

5.書院的楹聯

6.現代新鵝湖之會主要參與者的詩

第八章 鵝湖書院歷代名人

1.歷代山長

2.歷代來訪學者與名宦

3.書院著名生徒

附錄:鵝湖書院大事記

后記——書院的文脈之源

在線預覽

林興祖,字宗起,福建羅源人,至正三年(1343 )考取進十,并出任鉛山州知州,政聲卓著,后升任南陽知府、道州路總管,推崇程朱理學,以達"和會朱陸"之目的,并為書院作《會元堂祭器記》。

元致和元年(1328)至天歷三年(1330),浙江程端禮任職于鉛山州儒學教授。他的教育思想和學術水平都體現在他對朱熹"讀書窮理,達于日用"的治學精神和方法的傳承上。這深深地吸引著鉛山知州萬讓,萬知州也是朱學的追慕和崇拜者,因此他特聘程端禮為"稼軒書院山長"并兼理鵝湖書院事。程端禮主講鵝湖,崇祀程朱,宣揚理學,傳播朱子教學精神;并巧妙地從地方豪強勢力手中奪回了鵝湖書院的地產,索賠了損失,為書院重修"四賢"塑像。

浙江蘭溪吳師道,至治年進士,曾任國子監博士、禮部郎中等職,至正年間(1341-1368)任鵝湖書院山長,為鵝湖書院崇尚程朱理學做出了貢獻。緊接著,吳旭出任鵝湖書院山長兼教授,修俎豆,崇祀典,課士重文,邑稱賢能。至正十七年(1357)徐復任鵝湖書院山長。至正二十六年(1366)山東登州人李國用出任鵝湖書院山長。

元代,鵝湖書院傳習的內容主要是程朱理學。但也有與此不同的觀點,主要代表有楊汝礪、程端禮、吳澄。

楊汝礪任鵝湖書院山長、鉛山州知州、侍講學士。他是朱熹的再傳弟子,是宗朱學的,但他對朱學的末流十分痛惡。他說:"自宋末年,為尊朱熹之學,唇腐舌敝,止于四書。故凡刊名簿書,金谷戶幾,靡密出入,皆以為俗吏而予鄙棄,清談危坐,卒主亡國而莫不可極。近有江南學校,教法止于四書,髫齔諸生,相師成風,字義精熟,靡有遺忘,一有詰難,則茫然不能此對。""又近于宋世之末尚甚者,知其學之不能通也。于是大言以善之,議禮止于誠敬,言樂止于中私,其不涉吏者,謂自漢以下皆霸,其不能詞章也,謂之玩物喪志。又以昔之大臣見于行事者,皆本于節用而愛人一語,功業之成,何所不可。殊不知通達之深者,必悉天下之利害,灌膏養根,非決于六經之言不可也。又古者教法,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習箭,若射御書數皆得謂之學,非若今所謂四書而止,儒者博而寡要,故世常以儒詬誚。"對朱學末流之害,揭露得極其深刻。可是這很像陳亮的口吻。從此可以看出朱學一派是齊和浙學的。

程端禮是史蒙卿的弟子,程端禮被稱為"純事朱者",他提倡讀書,他的讀書分年日程,影響很大,但也有可議處。其一是他重視收拾心性,但不能越出朱熹為涵養而讀書的窠臼。他曾為集慶路江東書院山長,所作《江東書院講義》詳細解釋朱熹六條讀書法并歸結為博文約禮。他說:"朱子平日教人千言萬語,總而言之,不越乎此六條(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而此六條者,總而言之,又不越乎熟讀精思,切己體察即約禮之事,然則欲學顏子之學者,豈可不由思而求之哉。"所謂顏子之學就是學做圣人之學。程頤曾作《顏子所好何學論》,文中說:"夫持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然則顏子所獨好者何學也?學以至圣人之道也。"又說:"凡學之道,正其心養其性而已。"說:"不求諸己而求諸外,以博聞強記巧文麗辭為工,榮華其言,鮮有至道者,則今之學與顏子所好異矣。"可見他是提倡學顏子之學的。其著重讀書,只是為正心養性服務,而向內求諸己則高于一切。程端禮教學生熟記體察《程子四箴》、《朱子敬齋箴》,還有南塘陳先生的《夙興夜寐箴》。箴中有 "盥櫛衣冠,端坐斂形,提掇此心,瞰如出日"、" 我則如故,方寸湛然,凝神息慮,動靜循環"一類的話,都是引人走向空寂道路的。其二是他不能擺脫書院習舉業的時尚。他對讀書要求很嚴格,范圍較廣,除讀經外,還讀史、《楚辭》。從8歲到21歲都作了安排,并認為是植大本,這與專讀四書應科舉考試,就有所不同。但他還是要求在二十一二歲以后用兩- 二年工夫學時文,還講了一些學時文之法。這與在八華山授徒的許謙"獨不以科學之文授人"(見《元史 ·許謙傳》)相比,就又有差別了。

P29-31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武陽老**的評論:

到鵝湖書院游玩后就想著到網上淘一本它的詳細簡介,沒想到真的有,書挺不錯。

2015-10-15 14:00:4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