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旅行者的獨特視角,通過"再發現"與"熱推薦"引領讀者,感受鼓浪嶼——這座獨特小島與眾不同的風情。不再只是簡單的游覽攻略,而是通過鼓浪嶼的地理、建筑、人物、動植物、文藝、飲食、老故事等各個方面的觀察和思考,達到觸碰最讓人心動的細節的目的。讀者按書索驥,然后深陷鼓浪嶼,不再是她的美景和美食,更多的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會,深深無力自拔。以短小精悍的文章架構全書,并配插圖。全書內容更充盈,涉及更廣泛,更人文,更實用。
本書是一部多方位打量鼓浪嶼的文化散文集。鼓浪嶼是集自然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著名旅游勝地,本書試圖從旅游者的視角出發,從地理、建筑、人物、動植物、文藝、飲食、老故事等各個方面,多方位地展現鼓浪嶼的特色,并結合作者的觀察和思考,進行精當生動的點評。
高漁,作家、編劇、媒體人,1994 年來廈工作至今。曾出版《鎖俠》、《醉殺》、《魔術師傳奇》、《最廈門》、《一只豬的前世今生》、《戀上你愛上我》等小說、藝文書及影視作品。
地理部
交通]
輪渡
快艇
漁船
環鼓
泅渡
電瓶車
陸虎
板車
形勝]
龍頭
山
發源地
較高峰
鼓浪石
沙灘
六個礁
印斗石
五龍嶼
五龍戲珠
洞天
龍喉
龍池
左右東西
景點]
菽莊花園
觀海園
琴園
引種園
番仔球埔
鋼琴碼頭
日光巖
皓月園
毓園
街心公園
人居]
水源
井
名井
道路
地名
解名
地名對
荒園
菜市
垃圾
排污
規劃
申遺
建筑部
辨源]
八卦樓
大夫第和四落大厝
金瓜樓
黃家花園
林氏府
三一堂
樂群樓
黃榮遠堂
廖家別墅
榕谷
匯豐公館
海天堂構
觀彩樓
西歐小筑
賞玩]
門樓
窗
柱
屋頂
陪樓·走廊
井·池
厭勝
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是鼓浪嶼上最富盛名的老牌園林,是游客必去的目的地之一。
菽莊花園原是臺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見人物部"林爾嘉"條目)。該園仿照臺北板橋林氏故園,參照江南名園修建,取名"菽莊",乃林爾嘉的字"叔臧"的諧音。據說,"菽莊"的園匾是林爾嘉花1 萬銀元的潤筆費,請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題寫的。1945 年抗戰勝利后,林叔臧返回臺灣,直至逝世。1956 年,林叔臧的親人把此園獻給國家,成為公園。此后,政府對菽莊花園進行了許多修繕擴建,建聽濤軒、蛇岑花苑,恢復了林叔臧的銅像,建起了海濱廊道及知音廣場。
菽莊花園設計精妙,其"藏海"、"巧借"和"動靜結合"的三大景觀特色堪稱園林教科書。
及時個特點是"藏海":就是人走在路上見不到海,到了花園門口甚至進了門仍見不到海,一堵黃墻擋住了視線,待到轉出月洞門,繞過竹林,突然"海闊天空",取得突然見海的驚奇效果。
第二個特點是"巧借":是把臨海的坡面,海灣里的礁石,漲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使原本十分狹窄的一個小海灣,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頗有層次,視野寬廣的海上花園。
第三個特點是"動靜結合":坡面建一片假山,按地支分裂為"十二洞天",洞洞相聯,讓孩子們去追玩,顯出跳動出沒的動景;坡邊建有小亭小閣,休息觀景,表現靜雅的環境。海潮的流動,長橋的安臥,岸上花團錦簇,海中百舸爭流,都體現了動與靜的交融與和諧。
園內隨處可見的楹聯、石刻也是一大景觀(見藝文部)。事實上,菽莊花園最初曾是一個閩南詩人的聚會之所。林爾嘉能詩善賦,每年都要邀請當時的詩書名家來園中飲酒吟誦,并把所得詩文結集出版。今天,即使不讀這些詩文,僅從"眉
壽堂"、"談瀛軒"、"真率亭"這些建筑物的名字,便足令人發思古之幽了。
菽莊花園近年又新建了許多設施,特別是將聽濤軒改建成鋼琴博物館(見藝文部、人物部相關條目),這在中國是的鋼琴展館。觀復美術館也于近年在園中落足(見藝文部),經常舉辦一些專題展覽,更添名園文氣。
對我來說,這本書帶來的悅讀體驗,并不單單來自高漁所說的"人性化的檢索體系",還有這種酣暢的快感。——羅源
對高漁來說,鼓浪嶼的靈魂或許就是那些曾經居留在此的人們譜寫出的一個個故事,這些故事如珍珠般串聯起來,讓這個1.87平方公里的小島越發璀璨耀眼。——人民網
感覺作者庖丁解牛似地解構了鼓浪嶼,既有詞典的實用又不失文學的美好,很特別的一本書——海西晨報
這個商品不錯~
不錯!!可以讓大家都熟悉鼓浪嶼!!
獨特的視角,濃濃的人文氣息。值得一讀。
很好
文章短小,內容略顯過時。
好評
剛從廈門回來就買了這本書
一如既往的好
不錯,很全面
還行吧~~~~~~~~~~~~~~~~~~~~~~
從大學至今已經過去整整35年了,去過鼓浪嶼至少50次以上之多,但是真的不了解,看了這本書,明白了太多的東西,補課。
提起鼓浪嶼,就使人聯想起美妙的海浪聲伴隨著悠揚的鋼琴聲,讓人聯想起遍布海島的歷史風味濃郁的萬國風格的建筑,使人聯想起原汁原味的海島美食,這一切都是人愉悅,讓人愜意,向往的鼓浪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