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古鎮篇)》以游記的形式,將一個旅行者在各個古鎮品嘗到的美食記錄下來。作者穿越四十多個古鎮,從江南水鄉到北方古城,從貴州大山里的屯堡原住民到西藏高原的藏族人家……從這些美食延伸到當地居民的本土飲食文化,在與當地人的交流中觸碰古鎮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書中采用大量的風景和美食照片,集古鎮風光、本真美食、人文情懷于一體,這不只是一場舌尖的盛宴,更是一場視覺和思想的盛宴。
尋找即將消失的味道……
古鎮風光、本真美食、人文情懷于一體,這不只是一場舌尖的盛宴,更是一場視覺和思想的盛宴。
從江南水鄉到北方古城,從貴州大山里的屯堡原住民到西藏高原的藏族人家……《舌尖上的中國古鎮》的作者夢芝從這些古村鎮的美食 延伸到當地居民的本土飲食文化,在與當地人的交流中觸碰古鎮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
想要吃到本真原味的美食,還是要去往鄉村,去往古鎮。夢芝在《舌尖上的中國·古鎮篇》一書中,帶你去探尋那些原味的美食。
夢芝,本名王茂芝。起點網簽約作家,自由攥稿人,《文苑》簽約作家。主要著作有《穿越孟姜女》《提拉米蘇》《梧桐花開》《妙手重生》等長篇小說。
生平三大喜好:文學、旅游和美食。品古鎮美食,賞古鎮風土人情,著有多篇旅游隨筆和美食散文,在《讀者》《文苑》《意林》《演講與口才》《人民日報》《新民晚報》《大公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等各類報刊上發表作品一千多篇;在《飲食科學》《烹調知識》《醫食參考》《保健醫苑》等美食雜志上發表多篇美食文章,曾在多家報刊開設美食專欄。
及時章 蘇中自有甜如芋 1.木瀆古鎮:回不去的鲃肺湯 2.甪直古鎮:甫里蹄,隱士的第二重境界 3.千燈古鎮:千燈羊肉和鄉愁論 4.惠山古鎮:有一種等待叫糖芋頭 第二章 浙里雞爭艷,面斗奇 5.西塘古鎮:翻翻曲院荷,朵朵粉蒸肉 6.龍門古鎮:神仙雞,來自孝道的呼喚 7.南潯古鎮:舊時皇家水引餅,今日尋常雙交面 第三章 吃在皖內,瞧著鍋里 8.績溪古鎮:香椿馃,早早發;芝麻馃,步步高 9.上莊古鎮:飲食傳播學的先驅者 第四章 "閩"里有蟲,更有老鼠干 10.長汀古城:開軒面汀江,把酒話皺紗 11.石壁古鎮:一鼠頂三雞 12.和平古鎮:發酵吧,豆漿君 13.芷溪古村:米酒,古村之魂 第五章 贛人喜粿,魯人泣瓷 14.鉛山古鎮:石磨帶走的是時光,燈盞留下的是鮮香 15.顏神(博山)古鎮:陶器與酥鍋的結合 16.南陽古鎮:國宴上的魚代表 第六章 眾家之長集粵地,獨領風騷數千年 17.沙灣古鎮:當牛奶撞上嘔家圣藥 18.安鋪古鎮:"暗鋪"吉祥,炊籺飄香 第七章 蒼蒼森八桂,茲地魚肉香 19.大圩古鎮:毛蟲,中華石龍子,火紅蛋皮讓人迷 20.布泉古村:布泉魚的無氧呼吸和失傳的"鲊" 21.揚美古鎮:飲食界的混搭風 第八章 黔之驢技窮,黔之食無盡 22.天龍屯堡:驛站茶兒香,去病瘴;卷舌音兒土,暖心房 23.巴茅古寨:祭臺上的至珍極品 24.鎮遠古鎮:飲食界的世界大同 25.青巖古鎮:絲娃娃和它的靈魂 第九章 滇之南,藏之西,餐桌上的圣地 26.麗江古城:餐桌上的雪域霸主 27.格薩古村:摩梭阿媽家有頭琵琶豬 28.魯朗古鎮:鍋族的青藏高原,雞界的珠穆朗瑪 第十章 蜀路難,蜀菜璨,百菜百味讓人嘆 29.大佛古鎮:油廚子和他的九斗碗 30.李莊古鎮:天然去雕飾,返璞見僰候 31.柳江古鎮:假酸漿冰花,真美味冰粉 32.懷遠古鎮:葉兒粑和蝴蝶效應 33.洛帶古鎮:痛并快樂著的辣椒素快感 第十一章 湘山湘水蘊育奇異食材 34.芙蓉古鎮:西方圣人花,東方蒿草粑 35.矮寨古鎮:你很丑,但你很香濃 36.鳳凰古城:綠蔥紅肉蒜苗黃,白米青蒿社飯香 第十二章 冀望粗糧的風韻 37.勝芳古鎮:眾里尋你千百度,你在街邊小攤上 38.暖泉古鎮:東方神草,暖泉的小家碧玉 第十三章 巴渝霧掩不住糍粑脆,三晉風吹不散面餅香 39.中山古鎮:原始的,才是最妙的 40.平遙古城:"三熟"和"三義" 后記 溫暖和感動
"你以為美味的蹄膀只有`萬三蹄`(周莊特產)嗎?我告訴你,用直`甫里蹄`也很不錯的,那種酥酥糯糯的滋味是你在別的蹄膀中嘗不到的。"在去用直的長途汽車上,我遇到了老葉,他是用直人,對古鎮的美食深有研究。
"只要提到江南六大古鎮(周莊、同里、甪直、西塘、烏鎮、南潯)的美食,便無法繞開蹄髈。有一句打油詩說:`用直甫里蹄、周莊萬三蹄、同里狀元蹄,彘(zhi)肩味千般。妙不可言之。`哦,對了,你們年輕人可能不知道`彘肩`這個詞。"老葉攤開左手,伸出右手食指在手心上寫出"彘肩"兩個字,然后解釋說,"這個詞最早出自于《史記·項羽本紀》,后人很少用它。
是豬肘子的意思,豬肘子即蹄膀。"我打量著這個其貌不揚的老人,能夠解釋"彘肩"這個詞的意思并不足為奇,但他能說出這個詞的出處,可見不是一般的鄉下人。
老葉無視我探究的目光,繼續侃侃而談:"凡是來過江南的人都知道,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此般幾十年如一日地喜歡著一種食材,飲食史上實屬罕見。
沈萬三執著于蹄膀,于是美食園里開出了`萬三蹄`這朵瑰麗的奇葩,他因此成為美食界的傳奇。但鮮少有人知道,在歷史上,他只算得上第二位無蹄不歡之人。早在他之前的唐代,居住在用直鎮的著名文學家陸龜蒙就已經有`無蹄髈,不成席`的家規,而陸家家宴上的蹄髈,便是位居打油詩首位的甫里蹄。""我和你說,甪直美食多著呢,除了甫里蹄、甫里鴨、響爆鱔糊等肉類美食,還有麥芽糖、青團、蘿卜干等素色小吃。
對了,我這里還有一袋蘿卜干,本來是留著趕車時的下飯菜,現在給你嘗嘗。"老葉說著,從包里掏出一袋蘿卜干,從透明的包裝袋可以看到里面的蘿卜干色體透明,圓嘟嘟的像—個個小球。老葉撕開包裝袋口后遞了過來,一起遞過來的還有一根牙簽。
我挑起一個"小球"放進嘴里細細咀嚼,一股清酥香醇、甜中帶咸的味道在唇舌間流動開來,讓人齒頰生香,余味無窮。
"這就是有名的甪直蘿卜干,又名鴨頭頸醬卜。
別看它只是一道小菜,但選料可嚴格著呢,專門挑選常熟支塘、珍門、梅里等地出產的新鮮蘿卜,而且要求這些蘿卜光滑勻直。除此之外,制作程序也很繁瑣復雜,清洗、上鹽、加壓,然后再次清洗、消毒,用甜醬密封。5個月后,還要第三次清洗、暴曬、伏缸。
"雖然做起來很麻煩,但味道卻是極好的。如果在吃完甫里蹄后,再來一塊蘿卜干嚼,既解膩,又爽口,二者搭配著吃,相得益彰。"老葉對吃研究得如此透徹,而且知識那么淵博,這讓我對他的身份大感好奇。但當我想要打聽時,他卻笑著回答:"無論當初多么風光,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啦,我現在就是一個愛吃蹄髈的糟老頭。"老葉不但對吃頗有研究,而且為人極其熱心。得知我初來乍到,他很遺憾地說自己有事在身,不然可以帶我游古鎮的。不過即使他很忙,到古鎮后也并沒有馬上離開,而是把我領到位于甪直鎮曉市路21號的古鎮景區。確定我找到導游并買好了景區聯票,他這才轉身離開。
甪直古鎮依水而建,布局為前街后河,從古至今用直人都枕河而眠。
這是一座有著2D00多年歷史的古鎮,也是文人葉圣陶老先生的家鄉。鎮上除了葉圣陶紀念館和天下人皆知的萬盛米行外,還有蘊含歷史文化的保圣寺,以及堪稱江南私家建筑之精品的蕭宅。蕭宅現在已變成民宅,曾經的輝煌早已不在,唯有馬頭墻依然保存完好。
近年來,古鎮又興建了規模宏大的江南文化園,園中有用直歷史文物館和富有水鄉文化的婦女服飾博物館等景觀。
古鎮最早名為甫里古鎮,因為唐代詩人陸龜蒙見此處適合人居住,于是隱居于此,而陸龜蒙的字號為"甫里",所以古鎮便以他的字號為名。后來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走向酷如"甪"字,又相傳有神獸"用端"落住于此,故清代改稱用直。很多人乍一看都會把"甪"看成是"角",這個字比較生僻,其實它并不念"jiao",而是念"lu"。
與甫里古鎮同義,甫里蹄也是因為陸龜蒙而得名。
陸龜蒙是唐朝時期一個著名的隱逸詩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后又才氣名揚天下,因此有大批朋友。他隱居到古鎮后,那些朋友便經常來他家做客。陸龜蒙喜歡吃蹄髓,俗話說有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所以陸龜蒙的家宴上必定會有蹄膀這道菜,久而久之,這道蹄髓便被命名為甫里蹄,也叫"龜蒙蹄"。
在街兩邊的飯店或茶室里,隨處都可見到顏色鮮艷的蹄髓,這就是甫里蹄了。
我進了街邊的一家餐廳,點了幾個菜,其中自然少不了甫里蹄的。得知我專門為蹄膀而來,老板親自端上了這道菜。
蹄髈被盛放在一個雪白的大瓷碗里,蹄髈顯然是先用醬油腌漬過,然后又用紅糖上色,所以呈現出迷人的紅色,而白瓷又將蹄髈襯托得更加色澤艷麗。蹄髈不但色澤好,而且還散發著濃郁的香氣。
"做好一只蹄膀,選料最關鍵。豬蹄髈中的前蹄骨頭細小,肉質也好,是上品蹄膀。
看,這只蹄髈選取的就是豬前蹄,肥瘦適中,并且用上紅糖和黃酒,吃到嘴里糯而不膩。
不信你嘗嘗。"老板還說,甫里蹄不但選料精細,配料獨特,而且火候也很關鍵。
我夾上一塊蹄髈放到嘴里細嚼,既有蘇菜的鮮美和甜糯,又有北方菜的醇厚,這兩種口感摻和在一起,很是奇妙。由于事先被腌過,所以不但不油膩,而且還有一種酥酥糯糯的感覺。
在以前,甫里蹄是陸龜蒙家的特色菜肴,只有那些身份顯貴的人才能品嘗。而今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提高,蹄膀早已成為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而且由于甫里蹄是用整只豬肘做成,在老百姓們看來,有"團圓吉祥如意"的寓意,因此每當家里來了賓客,或是婚慶喜事,甫里蹄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壓軸菜。
恰如老葉說的那樣,鎮上除了甫里蹄,還有許多美食,蘿卜干、甫里鴨、南瓜糕、襪底酥等。我喜歡南瓜糕,色澤金黃、口感香甜,很是可口美昧。
從角直回來以后,除了想起甫里蹄的美味,我還常常想起那個老葉。這個人就像是一個隱士,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隱士分三種: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他居于古鎮,無視嘈雜紛擾,只求內心的寧靜,當屬隱士的第二重境界。
而甫里蹄又何嘗不與他一樣。雖然與萬三蹄同樣美味,但卻不如萬三蹄那么招搖,它無視繁鬧嘈雜,只是安靜地在古鎮的街頭巷尾散發著自己的香氣。只憑這一點,它就已經達到了隱士的第二重境界。15-20
……
包裝挺不錯的,沒有破損,值得推薦。
滿意
不多說,好東西
不錯
好
鐘愛美食小說
正版好書,裝幀好質量棒,內容不錯,價格實惠,發貨快,送貨服務好!
好書
不錯
這本書質量非常好,內容很豐富
很好
真沒想到網上購物還這么有意思,在賣家的指導下我終于學會了網上購物,謝謝!
不要以為信譽低的賣家貨質量不好。我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掌柜服務態度非常好。商品質量也非常不錯。頂你了!
不錯!
好
從江南水鄉到北方古城,從貴州大山里的屯堡原住民到西藏高原的藏族人家……《舌尖上的中國古鎮》從這些古村鎮的美食延伸到當地居民的本土飲食文化,在與當地人的交流中觸碰古鎮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
快遞非常給力,第二天就收到了,印刷質量非常好,推薦給大家。
還未讀,先給個好.
幫姐姐買的
愛旅行的吃貨。
咱中國人的奇幻美食,實在是讓我的小心臟破碎重組啊
快速,服務好!書的印刷質量高!價錢便宜,買得非常開心!
這書不知在倉庫放了多久,皮都有點黃了,書脊梁有破損,也是畢竟是幾年前版的,可是內心還是有些小桑心
在書店看見這本書,愛不釋手,可以游玩,還有美食,還有詳細的路線介紹,真好
突出了一個旅行者在游歷中的視覺和味覺的雙重的感受,有色彩和味蕾的雙重刺激。
很不錯,介紹美食的同時可以作為旅游指南參考
這本書很值得買 介紹國內的很多古鎮 唯一不足就是篇幅太少 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