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叢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學部歷時兩年多聯合開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著600多位院士、專家的智慧和心血,對廣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學科發展規律、了解前沿領域和重點方向及開展科技創新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促進我國學科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農業科學》總結了近年來農業科學的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客觀分析了學科發展態勢,從學科的發展規律和研究特點出發,前瞻性地思考了學科的整體布局,提出了農業科學的重要科學問題、前沿方向及我國發展該學科領域的政策措施等。
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農業科學》不僅對相關領域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師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是科技管理者和社會公眾了解農業科學發展現狀及趨勢的讀本。
"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叢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學部歷時兩年多聯合開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著600多位院士、專家的智慧和心血。叢書含總論和19個學科領域專題報告,對廣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學科發展規律、了解前沿領域和重點方向及開展科技創新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促進我國學科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
總序(路甬祥 陳宜瑜
前
摘要
Abstract
及時章 農業科學總論
及時節 戰略地位
一、農業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
二、加強農業科學研究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需求
三、發展農業科學是提高我國農業和農業科技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選擇
四、發展農業科學是實施《綱要》的重要內容
五、農業科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日益廣泛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學科內涵
二、學科發展規律和特點
三、學科國際發展狀況與趨勢
第三節 發展現狀
一、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與發達國家尚有較大差距
二、形成了較完整的農業科學學科體系,對農業的支撐能力和引領作用尚待加強
三、農業學科平臺、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但尚不能滿足農業科技創新的需要
四、具有保障學科發展的政策體系,但尚需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
第四節 學科發展布
一、總體發展戰略布
二、重點發展方向
三、交叉學科發展布局與發展方向
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建設計劃需求分析
第五節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確定優先發展領域的基本原則
二、優先發展領域
三、重大交叉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農業科學領域國際合作的發展態勢
二、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基本情況
三、我國在該領域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的戰略需求分析
四、我國在該領域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的總體布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國家對農業基礎研究經費的投入
二、努力改善農業基礎研究的支撐條件
三、著力加強農業基礎研究隊伍建設
四、進一步提高農業國際合作交流工作的成效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作物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一、作物學科發展是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和農產品供給安全的根本措施
二、作物學科發展是支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三、作物學科發展是突破資源制約,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確保農業區域均衡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
四、作物學科發展是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戰略內容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作物學的內涵和發展規律
二、作物學發展態勢
第三節 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一、研究現狀、重要進展和重要成果
二、基金資助情況
三、平臺建設和人才隊伍情況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學科發展布
一、總體發展布
二、分學科和重點發展方向布
三、交叉學科發展布局和發展方向
四、平臺建設計劃需求分析
第五節 優先領域以及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遴選優先發展領域的基本原則
二、優先發展領域
三、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作物學領域國際合作的發展態勢和我國基本情況
二、我國在該領域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的戰略需求和總體布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一、加強作物科學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
二、強化學科平臺建設,優化學科網絡布
三、加速杰出人才培養,促進學科隊伍提升
四、拓寬國際合作領域,促進學科發展
五、完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和資助模式,優化學科發展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園藝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一、園藝產業經濟和社會地位
二、園藝產業發展現狀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園藝學的發展規律
二、園藝學研究的特點
三、園藝產業的發展趨勢
四、未來園藝產業技術需求
第三節 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一、研究現狀、重要進展和重要成果
二、基金資助現狀和人才隊伍情況
三、學科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學科發展布
第五節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優先發展領域
二、與其他學科重點交叉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加強園藝植物優異資源的國際合作
二、加強基于"組學"的園藝植物系統生物學國際合作
三、園藝植物表觀遺傳學國際合作
四、設施作物專用品種對亞適宜環境的響應和適應機制國際合作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植物保護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植物保護學的研究領域不斷拓寬
二、有害生物致害性變異機制的研究不斷深入
三、高新技術廣泛應用于植物保護的科學研究
四、學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分支學科
五、高度重視環境友好和食品安全植保新技術的研發
第三節 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一、學科在國際上的地位
二、重要研究進展
三、基金資助現狀和人才隊伍情況
四、學科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學科領域發展布
一、總體發展布
二、分支學科重點發展方向布
三、交叉學科發展布局和發展方向
四、平臺建設計劃需求分析
第五節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優先發展領域
二、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總體布局和保障措施
二、分支學科布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一、杰出人才培養
二、科研平臺建設
三、重大科研項目設計
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
五、科研成果評價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植物營養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植物營養學科的定義與內涵
二、植物營養學科的發展歷史和特點
三、植物營養學科的發展態勢
第三節 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一、學科總體發展特色
二、優勢學科、薄弱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發展狀況
三、總體經費投入與平臺建設
四、人才隊伍建設
五、推動學科發展、促進人才培養、營造創新環境等方面的舉措和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學科發展布
一、總體發展戰略布
二、學科發展戰略布局和重點發展方向
三、交叉學科發展布局與發展方向
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建設計劃需求分析
第五節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土壤養分水分生物有效性
二、土壤生產力及其調控
三、養分高效利用的分子生理基礎及遺傳改良
四、作物高產品質的營養基
五、根際互作的過程與調控
六、高產高效施肥原理與方法
七、養分資源利用與養分循環
八、養分和污染物的環境效應與控制
九、土壤—植物系統過程定量化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植物營養學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的發展態勢
二、我國在植物營養學領域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基本情況
三、我國在植物營養學領域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的戰略需求分析與總體布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林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一、生態建設和生態文明對林學的戰略需求
二、林產品產業發展對林學的戰略需求的科學
第二節 發展規律和發展態勢
一、基礎林學發展迅速
二、種質資源創新成為森林資源培育的前提
三、森林資源培育成為林學的核心
四、可持續發展作為森林經營管理的理念
五、林業生態工程地位明顯提升
六、林業生物質材料科學蓬勃發展
第三節 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一、抗逆生理和發育生理引領森林植物學發展
二、不同尺度的森林生態學研究展
三、林木良種化進程加快
四、人工林營造繼續保持世界首位
五、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六、林業生態工程理論研究得到加強
七、林業生物質材料研究發展迅猛
八、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學科發展布
一、加強林學基礎學科的研究和高新技術的應用
二、加強重點林業工程和產業關鍵科學技術研究
三、加強符合林業特點的平臺建設和條件建設
四、加強學科隊伍建設
第五節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優先發展領域
二、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畜牧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對種質資源基因的高度重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是新品種培育和產業化的核心
二、農業動物育種、繁殖等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推動畜牧學科的快速發展
三、從動物營養、遺傳和環境的結合處著手研究營養素的消化吸收、生理代謝機制及其生物學功能,已成為動物營養學發展的新方向
四、畜禽養殖對環境的破壞、環境對畜牧和草地的影響日益受到關注,畜牧和草地的可持續發展對畜牧學科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從系統生物學的角度闡述農業動物和牧草重要經濟性狀形成的分子機制已成為畜牧學科的前沿領域
第三節 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一、畜牧學科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畜牧學科研究資助現狀和取得的成就與差距
三、我國畜牧學科人才隊伍發展、建設現狀與不足之處
第四節 學科發展布
一、總體發展戰略布
二、學科發展戰略布局和重點發展方向
第五節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畜牧學優先發展領域
二、畜牧學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全球框架下動物、草地植物遺傳資源評價與利用
二、農業動物基因組計劃
三、新興生物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畜牧科學中的應用
四、包括畜禽在內的國家大型生物數據中心合作計劃
五、畜禽環境生物學
六、牧草/作物—家畜綜合系統管理
七、全球氣候變化對草地生態系統的影響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一、加強畜牧學研究人才隊伍的建設
二、加大向畜牧學科的政策傾斜和基礎研究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資助額度,穩定支持一些能參與國際競爭的研究隊伍
三、以重大科學工程帶動畜牧學科發展
四、加強科研條件的建設,為學科發展提供堅實的基
五、改進評審機制,加強專家隊伍建設和成果管理,建立共享機制
六、加強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充分利用國際科技資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獸醫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一、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對獸醫學科的需求
二、加強人獸共患病的防控、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對獸醫學科的需求
三、拒外來病于國門之外對獸醫學科的需求
四、保障食品安全對獸醫學科的需求
五、寵物與野生動物疾病的控制對獸醫學科的需求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獸醫學的研究對象不斷擴大
二、獸醫學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展
三、高新技術在獸醫學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
四、學科交叉、聯合攻關、重點突破是獸醫學發展的趨勢
第三節 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一、人才隊伍建設
二、資助現狀
三、獸醫學基礎研究的現狀與重要成果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學科發展布
第五節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優先發展領域
二、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動物基礎免疫學研究
二、病原糖組學研究
三、病原與宿主的互作及其信號轉導與調控網絡
四、外來病防控基礎研究
五、動物生長代謝調控的分子機制
六、動物系統生物學研究
七、動物重要群發普通病的信號轉導與網絡調控機制
八、動物骨代謝疾病的基礎研究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一、科學認識獸醫學科的戰略地位
二、加強獸醫基礎研究平臺建設
三、發展獸醫學科研究的支撐體系
四、培育創新團隊
五、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水產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藍色生物經濟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需求成為水產科技快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二、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各分支學科綜合、交叉成為水產科學發展的重要趨勢
三、水產基礎學科和前沿技術的發展合力并進,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第三節 學科領域的發展現狀
一、水產學科在國際上的發展
二、我國水產學科發展現狀
三、總體經費投入情況
四、人才隊伍情況
第四節 水產學科發展布
一、水產學科發展布局和重點發展方向
二、交叉學科發展布局與發展方向
三、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建設計劃需求分析
第五節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遴選優先發展領域的基本原則
二、水產學科優先發展領域
三、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一、著力源頭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二、堅持以人為本,奠定未來競爭力基
三、加強條件支撐,優化發展環境
四、完善學科布局,促進學科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第十章 食品科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一、食品科學的進步推進食品工業快速、高效發展,滿足人類營養新要求
二、食品科學的進步是農業發展的需要
三、食品科學的進步是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
四、食品科學的進步為食品產業技術提升提供保障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我國食品科學的研究特點
二、我國食品科學的發展規律
三、國際食品科學的發展狀況
四、國際食品科學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 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一、人才隊伍建設
二、資助現狀
三、食品學科研究的現狀與重要成果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食品科學學科發展布
一、總體發展戰略布局和重點發展方向
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建設計劃需求分析
第五節 優先領域以及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遴選優先發展領域的基本原則
二、食品學科優先發展領域
三、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食品學科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的趨勢和現狀
二、食品學科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的戰略需求分析與總體布
第七節 保障措施和建議
一、加大對食品學科的投入,增強發展動力
二、向基礎研究,尤其是利用近期生物學研究成果和技術的前沿研究傾斜
三、加強學科交叉,對利用多學科手段的創新性研究給予優先資助
四、促進國際交流和合作,對擁有良好國際合作背景的前沿研究項目傾斜資助
五、保障研究經費合理落實、充分使用
六、培養的人才梯隊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農業生物組學
及時節 戰略地位
第二節 發展規律與發展態勢
一、研究的高通量、高產出
二、整體化及多學科交叉
三、新技術不斷涌現
四、基礎研究的先進性和應用研究的普及性相結合
五、經費高投入、研究集約化
第三節 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一、國際農業生物組學研究現狀
二、我國農業生物組學研究現狀
三、我國農業生物組學研究人才隊伍發展和建設現狀
第四節 學科發展布
一、總體發展布
二、重要動植物、農業微生物組學研究方向布
第五節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優先發展領域
二、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第六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優先組織或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二、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強化實質性合作,提升合作層次和規模
第七節 保障措施與建議
一、繼續加強生物組學研究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建設
二、設置重大專項課題、加大對生物組學研究的資助
三、加強項目間的溝通和互補
四、加強和完善高水平的農業生物組學研究中心的建設
五、加強生物信息平臺和種質資源平臺建設
六、課題研究項目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實行優勝劣汰
七、鼓勵和積極推動國際合作
參考文獻
很有參考價值,特別是對學科帶頭人,很有用。
對工作很有幫助
終于在當當買到整套的了,發貨也很快。
送貨很快
不錯
學這個專業的,值得一看
不錯,很有幫助的書。不錯,很有幫助的書。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買回來一直沒看,等看完內容再做評判吧
這個商品不錯~
一般啊,沒怎么看
內容很有價值
讀了書,很好的把握學科未來發展方向,對選題有幫助。
讀了書,很好的把握學科未來發展方向,對選題有幫助。
工具書,適合管理人員參考
有指導意義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