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年,羅馬帝國歷史學家塔西佗完成著作《日耳曼尼亞志》。在短短二十來頁的篇幅中,塔西佗將古日耳曼人描述為“高貴的野蠻人”:自由、堅毅、正直、淳樸、忠誠,意在警示日益腐敗的羅馬人。
后黑暗時代來臨,包括塔西佗作品在內的很多古典著作被塵封在陰暗的修道院角落,長達千余年。
文藝復興時代的來臨使《日耳曼尼亞志》得以重見天日。包括馬丁路德在內的德意志知識分子將之當作德意志人比羅馬人更為的鐵證。此后,更多學者不斷挖掘《日耳曼尼亞志》的“深層含義”,使這一古典學著作逐漸演變為現代德意志民族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種族主義興起后,希特勒將之視為純潔日耳曼血統的“圣經”和發動大戰的終極靈感?!度斩醽喼尽方K于完成了從普通的古典著作向“最危險的書”的嬗變。
作者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不僅以生動筆觸還原了《日耳曼尼亞志》的創作和顛沛故事,還講述了第三帝國對此書的狂熱追捧,同時也是對有意誤讀古典文本所帶來的高昂代價的冷靜反思。
推薦理由1 一本危險的書
這是一本比《我的奮斗》更危險的書!本書對德國民族性的解讀堪比《菊與刀》對日本民族性的解讀!該書在美國上市以來,廣受歡迎,得到了《紐約時報書評》《華爾街日報》《倫敦書評》的廣泛贊譽和鼎力推薦!
推薦理由2 強強聯合、傾力打造的《一本危險的書》
一本危險的書》編、譯、校者隊伍強大,堪稱強強聯合之作。該書自策劃之初就得到了《海國圖志》林國基主編的大力支持,林主編還精心撰寫了長達8000字的序言,以饗讀者?!兑槐疚kU的書》譯者是北大知名教授朱孝遠先生高足、歷史系博士?!兑槐疚kU的書》的出版前后歷時兩年,幾經易稿,終于有了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
推薦理由3 堪稱高級古典學八卦的《一本危險的書》
一本危險的書》作者克里斯托夫 B.克里布斯是哈佛大學博學多才的古典學教授,憑借自己的多年研究,作者追溯了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的廣泛影響及其與納粹德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并揭示了一部古代作品如何成為世界上危險的書。作者以其淵博的古典學修養,為你撥開歷史的重重煙幕,讀來趣味盎然,令人唏噓不已。
推薦理由4 解讀“日耳曼尼亞幽靈”的前世今生
為什么撰寫于公元98年古羅馬時期的一本不足30頁的通俗小冊子,會成為納粹德國的激情淵藪和“黃金寶卷”?為什么在希特勒青年團和黨衛軍的宣傳手冊以及納粹的無數報章雜志上,到處充斥著從《日耳曼尼亞志》上摘來的名言警句以及衍生附和之辭?看日耳曼種族論的病毒如何潛伏異化400年,終于導致了系統性感染并在20世紀的危機中達到高潮!
(美)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
2004-2009年任牛津大學講師,2009-2012年任哈佛大學古典學系副教授,2012年至今任斯坦福大學古典學系古典學副教授和德國學教授(禮任)。著有《德意志的事業》,并參與編纂了《古代史學的時間與敘事:從希羅多德到阿庇安的“雙重過去”》。
譯者簡介:荊騰,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師從朱孝遠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世紀晚期神圣羅馬帝國的宗教改革與德意志農民戰爭。
導言 自負的過去
1羅馬征服日耳曼人的神話
2幸存與拯救
3德意志祖先的誕生
4成長的時期
5英雄的歌謠
6自由豪邁的北方民族
7白種人血統
8一部國家社會主義者的圣經
后記 另一種讀法,另一本書
譯后記
注釋
英漢對照索引
希姆萊從朋友那里借來了一本《日耳曼尼亞志》。當他的火車于1924年9月24日離開蘭茨胡特時,他已迷失在了“我們祖先的那種崇高、純潔而尊貴的光輝形象”之中。他在手中攥著的是一本種族主義運動的指導手冊,他成長于這場運動之中,而這本書則證實了目前為止他所信奉的學說,因為正是這部著作樹立了那些信念。他那沉悶的臉上因罕見的興奮而滿面通紅,他在自己的書目列表上寫下了自己的誓言:“由此,我們將重現輝煌,至少是我們當中的某些人”。而十年之后,他的黨衛軍就代表了這里所說的“某些人”。
1929年1月6日,希特勒任命希姆萊為黨衛軍首領。在他的領導下,這個組織迅速從270個組織松散的流氓發展成一個精悍規整的恐怖機器,其規模到1933年時發展至5萬余人。正如官方的宣傳所言,他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而且驟然間就掌握了塑造現實的權力。在某種程度上,希姆萊從來沒有離開他父親的先祖祠。他喜歡把自己說成是一個“日耳曼人”(Germane),并把自己的黨衛軍——起初由希特勒建立,以作為他的私人衛隊——設想為偉大的日耳曼帝國先鋒隊。他的權力競爭對手,空軍司令赫爾曼 戈林和宣傳部長約瑟夫 戈培爾,并不怎么熱衷于北歐意識形態,而元首本人也感到有必要去控制那種日耳曼情感,《我的奮斗》當中的標題變化即表明了這一點。在國家社會主義領導層里的那些熱衷權力的機會主義者當中,希姆萊是一個真正的信徒,只有與他偶爾為敵的羅森伯格同屬一類,但后者得到的不是權力,而是名望。這位泰然自若的黨衛軍帝國領袖沿著自己的意識形態路徑穩步向前:他的黨衛軍應該成為“下一代創造歷史的基礎”。黨衛軍的法西斯制服——由雨果 博斯(Hugo Boss)公司生產,力圖呈現精英氣質。有志于參加黨衛軍的人必須是種族純潔者,并且要誓言忠誠、友誼、榮譽、自由與服從,除了服從,這些品質曾為塔西佗所贊頌,并在雅各布 維姆菲林的《德意志簡史》之后為德意志的先輩所有。
希姆萊的組織把選育一個血統純潔的北歐種族作為其“不可動搖的最終目標”75。由于塔西佗所描述的那種“高大體格”是北歐人的一種特征,因此,黨衛軍的成員就必須要有五尺九寸以上的身高。他們的北歐血統還應該表現在他們白膚金發的外貌上。統領該特遣隊的帝國首領自比為這個民族首要的育種者,他的“任務是通過精心地培育,使現今混雜而腐化的血統重新回復到那種優良的古老類型[強調為作者所加]”。在這種純潔性的名義下,希姆萊早在1936年時就開始實施“生命之源計劃”。這項計劃會給那些懷孕的婦女——不論她們各自的背景如何——提供產房和便利服務。她們必須要符合黨衛軍規定的那種的標準,因為她們的孩子要填充到未來的黨衛軍行列中。熱切希望推動北歐種族培育的希姆萊私下散布說,那些希望懷孕的單身女性可以在保密的情況下與合適的男子發生關系。與此類似,后來他又打算將重婚行為定為杰出的黨衛軍成員以及戰斗英雄的一種特殊待遇。(正如塔西佗所說,日耳曼諸部族免除了那些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在一夫一妻制方面所受的限制:理由在于權力,而不在于欲望)對于那些秉具一定智識才賦的金發碧眼的美女,希姆萊還設想了一個特別的方案:她們應該在一個“女性智慧與文化學院”接受若干門語言的培訓,并且要學習社交藝術、論辯與象棋。隨后,這些“高貴的女性”就會與黨衛軍的高級成員結婚,她們將會在國際舞臺上作為參事顧問參與國家事務和外交事務。在和持懷疑態度的費利克斯 克斯滕博士——希姆萊的理療師和親信——交談時,希姆萊又補充說,他心目中的理想是——拋開羅馬維斯塔貞女不論——圣潔的日耳曼女性。關于這種“神圣的日耳曼女性”,他在另一個場合也曾反反復復地說過,而且通常從具有國家主義色彩的著作中借取那些塔西佗式的論調來作為這一說法的基礎和憑據。
瑪佳麗特 博登——希姆萊慈母般的妻子,兩人生有一個女兒——就曾以自己的金發碧眼吸引了她那位“親愛的小壞蛋”。海德薇 波特哈斯特——希姆萊和其他人都親切地稱他這位長期情婦為“小白兔”——同樣是那種北歐式的外貌,只是更為纖瘦。就希姆萊縈繞于懷的那些煩惱來說,這位帝國首領可謂是頗為不幸。他五尺十一寸的身高符合自己為黨衛軍規定的身高標準,然而,他那黑色的頭發、近視的眼睛以及平癟的胸膛都體現了他那北歐理想的相反例證。但澤-西普魯士省總督阿爾伯特 福斯特于1943年的一次內部調查期間曾吐露說:“我要是生成希姆萊那樣,我都不會提種族這個詞”。與此相反,希姆萊不僅鼓吹日耳曼人的外表,而且還宣揚所謂的日耳曼德行,他自己私底下明白,這兩方面他很多都不具備。
作為游蕩在君特學說中的那種北歐靈魂,希姆萊規定說,這種靈魂激活了他部下的那些北歐身體。他們系著一條皮帶,以作為他們哥特式裝束的一部分,皮帶上的扣環鐫刻著“我的榮譽就是忠誠”。根據1935年11月9日所頒布的一項法令,黨衛軍士兵要在18歲時開始踏上自己的職業生涯。在此之前,他們應該是希特勒青年團的成員,在那里,他們會被灌輸一些宣傳手冊,比如《扈從——日耳曼人的戰斗單位》。這本特別的摘錄集乃是從各個作家那里選錄得來,其目的在于“傳達日耳曼祖先的生活方式與德行操守所體現出的一種印象”,其中還帶有一句塔西佗格言:“始終為一群精挑細選的青年所拱衛,這是較高貴的榮耀,也是最偉大的力量”。
在該手冊的結尾處,青年讀者們會通過塔西佗那本最危險的書——其中的兩段——了解到“扈從的榮譽在于戰斗和勇氣”,這會以納粹的行話來呈現,并且居心叵測地與元首崇拜聯系起來。這本摘錄還提到,一旦日耳曼的年輕人被他的長輩認為“有從軍資格”,他就會在莊嚴的儀式上從長輩那里獲得一面盾和一支矛,從此成為“國家”的一名正式成員。兩千年后,少年納粹在加入黨衛軍時會象征性地接過一把匕首,從此就成為黨衛軍的一員。盡管這種成年禮源于中世紀的騎士文化,但希特勒青年團卻理所當然地將其視為歷史悠久的日耳曼傳統。相似之處還不止于此。就像這本摘錄對中性的拉丁詞語princeps所作的翻譯一樣,日耳曼的祖先的扈從與“地方首領”那些配備新式武裝的隨從也沒有什么分別。不管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只要某個隨從在“他的元首”身邊與自己的同儕競逐到一席榮譽之位,那些被挑選出來的年輕人就要給他提供權力與威望的支持(這又使讀者回到了那句題詞)。這位日耳曼首領為勝利而戰斗的同時,他的隨從也要為他而戰斗。如果自己的首領戰死而自己卻生還歸來,那么他就要蒙受羞辱。他們堅信自己的心聲響徹時空,并因他們的祖先而更加響亮,未來的黨衛軍士兵在加入黨衛軍時要作出以下宣誓:“我向您,阿道夫 希特勒,宣誓忠誠與勇氣。我發誓服從您和您任命的上級,至死不渝。愿上帝助我”。
就像他們的日耳曼祖先過去練習身體的靈巧性一樣——正如劍舞和步兵隨騎兵奔跑的習慣所展現的那樣,“戰斗游戲和體格鍛煉也會隨時確保黨衛軍秩序內部的篩除與選拔”。黨衛軍士兵應該努力使自己達到相當的體力和耐力,而且還要維系另外兩種日耳曼品質:自由意志以及好戰精神。他們每年都要爭取一個軍功徽章。然而,黨衛軍帝國首領本人就缺乏強健的體魄。照片上所顯示的是一個穿著滑稽的希姆萊,他面色蒼白、身形腫胖,身邊還圍繞著一群身強體壯的人,使他看起來就像是人群中的一個胖乎乎的小矮人。但希姆萊毫不氣餒,他在私底下進行鍛煉,他的個人助理卡爾 沃爾夫對其監督時更多是對其進行鼓勵。在他的體育老師卡爾 哈根米勒嘲弄他的那段記憶的提醒下,他進行了幾個月的訓練,每天鍛煉一個小時。到他終于敢接受測試的時候,手持秒表的是他的下屬沃爾夫,希姆萊這個“日耳曼人”也就因此順利通過了測試。
日耳曼人的自由意志——希姆萊和他的手下在跑道上踐行了它——得到了眾多國家社會主義作家的高度贊譽。這些作家大多以塔西佗為參考憑據,然而,這與同樣由意識形態要求的無條件服從相齟齬。塔西佗本人曾經意識到日耳曼人獨立性的弊?。涸陂_會時,戰士們總是遲到,有時還會拖上兩到三天;他們缺乏維持宗族間和平的必要法規;往往互相爭斗而不是同羅馬人戰斗。恣意放任的獨立性造成了族群的分裂。他們會作為雇傭軍,使某個敵人得勝而使另一個日耳曼部落失敗。早在16世紀時,海因里希 貝倍爾就曾堅信,日耳曼人除了其他被遺棄的日耳曼人外不會屈從于任何人。如今,希姆萊宣稱,“唯有我們自己的人[為他人戰斗時]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危險”,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種族主義真理。85他依然將自由意志確立為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但卻存在著危險的缺陷,他將兩千年的德意志歷史重新講述成一條坎坷的“通向服從之路”:它在元首那里發現了自己最終的歸宿。希姆萊被這種自相矛盾的淺薄論調沖昏了頭腦,他需要那種“源于血統、榮譽以及自由意志”的服從,這是一種“自愿的”服從,“因而更具有約束力”。的自由就在無條件的服從之中:這位老練的空談者再一次沉迷于自己的學說當中。
希姆萊年輕時曾時常因自己不著邊際的信口開河而責備自己。但從政后他依然喋喋不休——如今則是毫無羞愧之色。他在同黨衛軍中將們的私密講話中,總是通過反復強調、引經據典,或作親密的暗示來兜售自己的陳詞濫調:榮譽、歷史、元首以及戰友之誼。他還用輕描淡寫的殘忍談到黨衛軍內部的問題。在一次同樣的場合,他(以那種共享信念的親切感)承認,很不幸,像他們日耳曼祖先那樣——將同性戀者和衣投入流沙之中——來處理同性戀者將不再是一種合適的做法。為了取代這種古老的做法(對此,塔西佗與君特都曾論述過),希姆萊打算有組織地清洗那些與同性戀有牽連的黨衛軍成員。當希特勒于1941年下令將黨衛軍成員和警察中的同性戀者處死的時候,他一定認為自己的看法得到了認可。就像《德意志血統與榮譽保護法》和《全國勞工組織法》一樣,國家社會主義立法與那種所謂的日耳曼人的過去相呼應,而這種過去往往出現于對塔西佗著作的過度
這部著作犀利而可讀性極強,警示了鄙劣觀念所潛含的力量??死锼雇蟹?克里布斯揭示了古往今來的思想者如何使用和濫用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這本拉丁古典作品,并且講述了它最終被轉變為一部納粹‘圣經’的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安東尼 埃弗里特,《哈德良與羅馬凱旋》作者
該書對現代德意志國家認同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廣泛而有力的研究,其敏銳的歷史分析仍然可以表達得簡潔、優雅而富有智慧,這尤其讓人賞心悅目。
——詹姆斯 里夫斯,《羅馬帝國的宗教》作者
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在克里布斯的筆下,《日耳曼尼亞志》手稿的歷史變成了帶有驚險特征和偵探色彩的故事。而且也適時地提醒讀者和作者所要擔負的責任。
——蒂姆 魯德,《美國遠征記》作者
克里布斯扣人心弦的故事揭示了羅馬帝國時期所作的一部遺失了很久的手稿——將古代日耳曼諸部族描述為高貴的蠻族——如何成為激發納粹意識形態之條頓幻想的法寶。
——艾德麗安 梅約,《毒王》作者
本書講述了一本書兩千多年來如何被利用和——特別是——濫用的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克里斯托夫 佩林,《普魯塔克與歷史》作者
這是一部高質量的學術專著,它會(也必定會)吸引為數不多的有教養的讀者。
——約翰 盧卡斯
這個得是了解一定歐洲歷史背景的人才能看得了的 可以先看看塔西佗的歷史
書名是噱頭,書中是一個個關于德意志誕生、成長等小故事,只看了一頁,可能男生更感興趣吧。
還沒來得及看完 書名完全是太吸引人了 內容沒點地理 歷史知識的 會看起來比較累 主要是講德國的民族史吧 值得學習的一個名族
看了塔西陀的編年史和歷史,再看這部地方史的解讀,知識面還是蠻開的
當當的書一直以來都還不錯,但是一直都在吐槽當當的物流管理的路上,而當當一如既往的永遠聽不見、永遠不改進。。。。當有其他選擇的時候,我絕對離你而去,當當,沒的說。。。。。
首先贊一下,當當的快遞還是很快的,服務也很好。其次,關于這本書,封面設計很有感覺,書名很唬人啊,剛讀了一部分,發現不是標題黨哈,書的內容還是很厚重的,值得好好細讀。雖然這本書不容易讀懂的,不過思想史的書大抵都是如此,不易讀懂但能促進你反思更本質上的東西。好書一本,極力推薦。
書收到了,封面很有感覺,但是覺得書名實在是太長太長了,為小編感到心疼。。。以前看過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亞志》和另一本書的合集,沒有的有多大意思,只是平鋪直敘,就像新聞報道,或者說像閑聊,但這本書標榜它是世上最危險的書,令我有些意外,買來一看,才明白原來是從德國民族形成的角度來看塔西佗著作的地位。不過這本書說的很在理,塔西佗作品本身并不具備破壞力,但是后世人的腦洞著實可怕,盡然能附會出那么多可怕的思想。
日耳曼,昔日古羅馬帝國的勁敵,今日稱霸全球也不足為奇了~
因為看了尼采,同類推薦的塔西佗的作品,加油看。
日耳曼尼亞志本身內容的不多,后人竟為它又出一本內容選勝于它的本書,注釋和自已引申發揮的多
當一個民族把這種理想的描述當做一種真實去認定時,它也就成為了一種真實,并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一種真實的影響。而原本呢?這個民族最初的真實是什么樣子?真實早已黯淡為虛無,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
作者文筆流暢而詼諧,精彩橋段時常令我捧腹大笑,全書貫穿羅馬帝國到第三帝國中眾多與塔西佗(Tacitus)這本《日耳曼尼亞志》的歷史小冊子有關的人物和大事件,將與塔西佗和那段歷史有關聯的人物、國家、民族和歷史背景等恢弘大氣的篇章很好的糅合在一起,既不雜亂,也不拖沓,娓娓道來,令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原本我拜讀過塔西佗的《編年史》(上、下冊)覺得有些晦澀,但看完克里斯托夫 B 克里布斯的這本《一本最危險的書》后,再看《編年史》頓覺茅塞頓開。對于我這本書也許就是一本打開古羅馬古典書籍的鑰匙吧!
公元98年的一本小冊子,居然成為了納粹德國的“黃金寶卷”。很好奇這背后的故事,書的作者講述了這段故事,明快幽默,讀起來趣味盎然。封面和排版都不錯,讀完能增長很多知識,是本好書,蠻不錯的,值得推薦!
當納粹士兵高舉《我的奮斗》橫行歐洲,瘋狂推進種族主義純潔血統之時,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精神源泉竟來自《日耳曼尼亞志》?我曾粗略看過此書,不得要領,不曾想這本書竟是史上最危險的書。書買來看了一部分,不覺拍案驚奇。此書絕對有價值,接受史的觀念在國內很少為人所知卻如此重要。
整本讀下來,很滿意,關于塔西佗那本《日耳曼尼亞志》與德國糾纏不清的關系,被作者梳理得非常到位,看完受益匪淺,同時更重要的,對觀念的反思,對自我的把握。
一本書的歷史,為一本書的歷史寫這么厚一篇文章,作者真是太用心了。日耳曼尼亞志,早就聽說是一本最危險的書,其實全書看完,也就是一段誤會。也許二戰可以叫做一段誤會引發的血案。多讀讀歷史也還是有好處的!
一本不足30頁的通俗小冊子,堂而皇之成為納粹德國“黃金寶卷”,在希特勒青年團和黨衛軍的宣傳手冊以及納粹的無數報章雜志上,到處充斥著從《日耳曼尼亞志》上摘來的名言警句。這一切是如何成為歷史的,今天的我們該如何反思。本書為你一一解密。看完感慨良多呀。
本書講第三帝國時期人們如何舉著《日耳曼尼亞志》的傳統行納粹之實的過程。我讀過日耳曼尼亞志,過去不知道這本書在納粹時期還有響亮的回聲。期待細讀。
書籍,作為人類思想的載體,影響著人類歷史的進程。塔西佗的這本《日耳曼尼亞志》究竟與羅馬帝國還有第三帝國有怎樣糾纏不清的關系,這本書為你一一揭開謎底,也令我們對當下的歷史有更多角度的反思。很棒的一本書,贊一個。
日耳曼尼亞志在歷史的的再解讀,文本的反復再使用和二次創作導致了一個概念的形成——日耳曼。有個有趣的點,就是丈量世界中同樣出現的十九世紀初的體操運動,大體在這本里得到了解釋?一個民族的產生源于一種假想。
作者克里斯托弗?克里布斯不僅以生動筆觸還原了《日耳曼尼亞志》的創作和顛沛故事,還講述了第三帝國對此書的狂熱追捧,同時也是對有意誤讀古典文本所帶來的高昂代價的冷靜反思。
名字很牛逼,但是沒看過,不過應該內容都是千年床程的,杠杠的
塔西佗因其語言所具有的那種詩性的力量而被譽為羅馬民族中少有的偉大詩人之一;他無疑也是他們最偉大的諷刺作家之一。對人性的缺陷和軟弱冷眼想看,同世人若即若離。其日耳曼尼亞志更是受到德意志民族多年追捧,這本書就是關于這個書的故事,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