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寂靜的春天圖書
人氣:58

寂靜的春天

柴靜關注的現代環保運動肇始之作,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十大重要著作之一,劉慈欣《三體》科幻小說的直接源頭,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美國副總統戈爾作序,著名環保活動家梁從誡作中文版序
  • 所屬分類:圖書 >科普讀物>生態環境>環境保護  
  • 作者:(美)[蕾切爾卡森]著,[呂瑞蘭] [李長生] 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2742189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11
  • 印刷時間:2014-10-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蕾切爾卡森1962年完成的《寂靜的春天》一書。看做是20世紀最早也最有說服力的呼吁保護生態平衡,拯救地球的著作。這本書首次揭露了美國農業、商業為追逐利潤而濫用農藥的事實,對美國不分青紅皂白地濫用殺蟲劑而造成生物及人體受害的情況進行了抨擊,使人們認識到農藥污染的嚴重性。

卡森在書中寫道:"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園后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只鳥兒也氣息奄奄,它們戰抖得厲害,飛不起來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這兒的清晨曾經蕩漾著烏鴉、鶇鳥、鴿子的合唱以及其他鳥鳴的音浪;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田野、森林和沼地"。

寂靜的春天》1962年在美國問世時,是一本很有爭議的書。它那驚世駭俗的關于農藥危害人類環境的預言,不僅受到與之利害攸關的生產與經濟部門的猛烈抨擊,而且也強烈震撼了社會廣大民眾。你若有心去翻閱本世紀60年代以前的報紙或書刊,你將會發現幾乎找不到"環境保護"這個詞。這就是說,環境保護在那時并不是一個存在于社會意識和科學討論中的概念。確實,回想一下長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號——"向大自然宣戰"、"征服大自然",在這兒,大自然僅僅是人們征服與控制的對象,而非保護并與之和諧相處的對象。人類的這種意識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續到20世紀。沒有人懷疑它的正確性,因為人類文明的許多進展是基于此意識而獲得的,人類當前的許多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也是基于此意識而制定的。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及時次對這一人類意識的正確性提出了質疑。這位瘦弱、身患癌癥的女學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類的基本意識和幾千年的社會傳統挑戰?《寂靜的春天》出版兩年之后,她心力交瘁,與世長辭。作為一個學者與作家,卡森所遭受的詆毀和攻擊是空前的,但她所堅持的思想終于為人類環境意識的啟蒙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燈。

編輯推薦

柴靜關注的現代環保運動肇始之作

劉慈欣《三體》科幻小說的直接源頭

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十大重要著作之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美國副總統戈爾作序

著名環保活動家梁從誡作中文版序

本書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早也有說服力的呼吁保護生態平衡、拯救地球的開山之作。 一九九二年,一個由杰出美國人組成的小組推選《寂靜的春天》為近五十年來有影響力的書。經歷了這些年來的風雨和政治論爭,這本書仍是一個不斷打破自滿情緒的理智的聲音。這本書不僅將環境問題帶到了工業界和政府的面前,而且喚起了民眾的注意,它也賦予我們的民主體制本身以拯救地球的責任。

作者簡介

Rachel Carson

蕾切爾卡森(1907-1964)

蕾切爾卡森出生于一九○七年,畢業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所,是生物科學碩士,也是一位自然文學作家,著有經典之作《在海風下》、《海的邊緣》、《環繞我們的海洋》等,而《寂靜的春天》更是影響深遠的一部著作,是及時位不畏權勢、向人類提出警訊,告知社會大眾,殺蟲劑是會嚴重影響人類及生態環境的人。

當時DDT挾持著第二次大戰時抑止了疫病傳染的旋風,又發現對殺蟲也很有效,能使農作物豐收,因此被視為便宜、有效、又安全的仙丹,化學商界開始大量推廣。一九五七年,卡森的朋友荷金絲在麻州鳥類保育所的小鳥們因被飛機噴灑DDT而中毒,經抗議無效,因此請卡森協助。卡森想春天將因喪失鳥鳴而寂靜,再去華府找人幫忙時,促使她萌生必須出書來告訴世人的心。

卡森知道這會激怒很多企業家,所以她的論點必須無懈可擊,因此很嚴謹的參考了很多研究報告,收集了許多殺蟲劑具危險性的證據,并小心的處理這些科學資料。一九六二年,發表了她的代表作《寂靜的春天》,指出濫用殺蟲劑的結果,已傷害許多生命、影響了自然生態,如果再不改變,春天將不再鳥語花香,也將毒害人類。

書出版后,果然引起許多化學工業家攻擊她,罵她是一個無知、歇斯底里的女人。她等于在對抗一個組織完整且強有力的工業團體,電視訪問她的結果是兩個節目贊助商退出,甚至有人因引用書中的話而被革職。總統甘乃迪在讀完書后,立刻要求「科學顧問團」審查,結果證明卡森的觀察屬實,國會就成立了項目委員會。卡森完成書時,已是疾病纏身,但仍數次出席國會作證,國會終于立法禁止DDT使用,這是環境保育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卡森是以帶病之身完成這本書的,兩年后的四月逝世,享年五十七歲。她被封為環保運動的先驅,她呼吁人應與自然合作,毒害大自然等于毒害人類。《寂靜的春天》出版后,發行了22國的譯本,影響所及,許多國家立法取消DDT的使用,科學家們也開始重視化學制品的危險性而展開許多研究,世界的方向可說因這本書而改變,因此她也可說是一位重要的思想革命家。

目錄

作者的話

致謝

一 明天的寓

二 忍耐的義務

三 死神的特效藥

四 地表水和地下海

五 土壤的王國

六 地球的綠色斗篷

七 不必要的大破壞

八 再也沒有鳥兒歌唱

九 死亡的河流

一○ 無人幸免的天災

一一 超越波吉亞家族的夢想

一二 人類的代價

一三 通過一扇狹小的窗戶

一四 每四個中有一個

一五 大自然在反抗

一六 崩潰聲隆隆

一七 另一條道路

附錄

參考文獻

譯者后記

在線預覽

明天的寓

從前,在美國中部有一個城鎮,這里的一切生物看來與周圍環境相處得很和諧。這個城鎮坐落在像棋盤般整齊排列的欣欣向榮的農場中央,莊稼地遍布,小山下果園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點綴在綠色的原野上;秋天,透過松林的屏風,橡樹、楓樹和白樺閃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輝,狐貍在小山上吠鳴,鹿群靜悄悄穿過籠罩著秋天晨霧的原野。

沿著小路生長的月桂樹、莢蒾和赤楊樹,以及巨大的羊齒植物和野花,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使旅行者目悅神怡。即使在冬天,道路兩旁也是美麗的地方,那兒有無數小鳥飛來,在雪層上露出的漿果和干草的穗頭上啄食。郊外事實上正以其鳥類的豐富多彩而馳名,當遷徙的候鳥在整個春天和秋天蜂擁而至的時候,人們都長途跋涉來這里觀鳥。也有些人來小溪邊捕魚,這些潔凈又清涼的小溪從山中流出,形成了綠蔭掩映的生活著鱒魚的池塘。野外一直是這個樣子,直到許多年前的24小時,及時批居民來到這兒建房、挖井和筑倉,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從那時起,一個奇怪的陰影遮蓋了這個地區,一切都開始變化。一些不祥的預兆降臨到村落里:神秘莫測的疾病襲擊了成群的小雞,牛羊病倒和死去。到處是死亡的陰影,農夫述說著他們家人的疾病,城里的醫生也愈來愈為他們病人中出現的新的疾病感到困惑。不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也出現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釋的死亡現象,這些孩子在玩耍時突然倒下,并在幾小時內死去。

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比如,鳥兒都到哪兒去了呢?許多人談論著鳥兒,感到迷惑和不安。園后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只鳥兒也氣息奄奄,戰栗得很厲害,飛不起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這兒的清晨曾經蕩漾著烏鴉、鶇鳥、鴿子、樫鳥、鷦鷯的合唱,以及其他鳥鳴的音浪;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田野、樹林和沼澤。

農場里的母雞在孵窩,卻沒有小雞破殼而出。農夫抱怨著他們無法再養豬了——新生的豬仔很小,小豬病后也只能活幾天。蘋果樹開花了,但花叢中沒有蜜蜂嗡嗡飛來,所以蘋果花沒有得到授粉,也不會有果實。

曾經一度是多么吸引人的小路兩旁,現在卻仿佛是火災浩劫后殘余的焦枯的植物。被生命拋棄了的地方只有一片寂靜,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釣魚的人不再來訪,因為所有的魚已經死亡。

在屋檐下的雨水管中,在房頂的瓦片之間,一種白色的粉粒還露出稍許斑痕。在幾星期之前,這些白色粉粒像雪花一樣,降落到屋頂、草坪、田地和小河上。

不是魔法,也不是敵人的活動使這個受損害的世界的生命無法復生,而是人們自己使自己受害。

上述的這個城鎮是虛設的,但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上千個這種城鎮的翻版。我知道并沒有一個村莊經受過如我所描述的全部災禍;但其中每一種災難實際上已在某些地方發生,并且確實有許多村莊已經蒙受了大量的不幸。一個猙獰的幽靈幾乎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襲來,這個想象中的悲劇可能會很容易地變成一個我們大家都將知道的活生生的現實。

是什么東西使得美國無數城鎮的春天之聲沉寂下來了呢?這本書想嘗試著給予解答。

忍耐的義務

地球上生命的歷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植物和動物的自然形態和習性都是由環境造成的。就地球時間的整個階段而言,生命改造環境的反作用實際上一直是比較微小的。僅僅在出現了生命新種——人類——之后,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圍大自然的異常能力。

在過去的四分之一世紀里,這種力量不僅在數量上增長到產生騷擾的程度,而且發生了質的變化。在人對環境的所有襲擊中,最令人震驚的是空氣、土地、河流和海洋受到了危險、甚至致命物質的污染。這種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難以恢復的,它不僅進入了生命賴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進入了生物組織內部。這一邪惡的環鏈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法逆轉的。在當前這種環境的普遍污染中,在改變大自然及其生命本性的過程中,化學藥品起著有害的作用,它們至少可以與放射性危害相提并論。在核爆炸中所釋放出的鍶90,會隨著雨水和飄塵爭先恐后地落到地面,停留在土壤里,然后進入生長的野草、谷物或小麥里,并不斷進入人的骨頭里,一直保留在那兒,直到衰亡。同樣地,撒向農田、森林和菜園里的化學藥品也長期地存于土壤里,然后進入生物的組織中,并在一個引起中毒和死亡的環鏈中不斷傳遞遷移。有時它們隨著地下水流神秘地轉移,等到再度顯現出來時,它們會在空氣和陽光的作用下結合成為新的形式,這種新物質可以殺傷植物和家畜,使那些曾經長期飲用井水的人受到不知不覺的傷害。正如艾伯特·施韋策所說:"人們恰恰很難辨認自己創造出來的魔鬼。"

現在居住于地球上的生命從無到有,已過去了千百萬年。在這個時間里,不斷發展、進化和演變著的生命,與其周圍環境達到了一個協調和平衡的狀態。在嚴格塑造并支配生命的環境中,包含著對生命有害和有益的元素。一些巖石放射出危險的射線,甚至在所有生命從中獲取能量的太陽光中也包含著具有傷害力的短波射線。生命要調整它原有的平衡所需要的時間,不是以年計而是以千年計。時間是根本的因素,但是現今的世界變化之快已來不及調整。

新情況產生的速度和變化之快,已反映出人們激烈而輕率的步伐勝過了大自然的從容步態。放射作用遠在地球上還沒有任何生命以前,就已經存在于巖石的基本輻射、宇宙射線爆炸和太陽紫外線中了;現在的放射作用是人們干預原子時的人工創造。生命在本身調整中所遭遇的化學物質,再也遠遠不僅是從巖石里沖刷出來和由江河帶到大海去的鈣、硅、銅以及其他的無機物了,它們是人們發達的頭腦在實驗室里所創造的人工合成物,而這些東西在自然界是沒有對應物的。

就大自然的范圍來看,去適應這些化學物質是需要漫長時間的;它不僅需要一個人一生的時間,而且需要許多代。即使借助于某些奇跡使這種適應成為可能也是無濟于事的,因為新的化學物質像涓涓溪流般不斷地從我們的實驗室里涌出;單是在美國,每一年幾乎有五百種化學合成物付諸應用。這些數字令人震驚,而且其未來含義也難以預測。可想而知,人和動物的身體每年都要千方百計地去適應五百種這樣的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都是生物未曾經驗過的。

這些化學物質中,有許多曾應用于人對自然的斗爭。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期以來,二百多種基本的化學物品被創造出來,用于殺死昆蟲、野草、嚙齒動物和其他一些用現代日常用語稱之為"害蟲"的生物。這些化學物品以幾千種不同的商品名稱銷售。

這些噴霧藥、粉劑和氣霧劑現在幾乎已普遍地被農場、園地、森林和住宅所采用,這些未加選擇的化學藥品具有殺死每一種"好的"和"壞的"昆蟲的力量,它們使得鳥兒的歌唱和魚兒在河水里的翻騰靜息下來,使樹葉披上一層致命的薄膜,并長期滯留在土壤里——造成這一切的本來的目的可能僅僅是為了消除少數雜草和昆蟲。誰能相信在地球表面上施放有毒的煙幕彈,怎么可能不給所有生命帶來危害呢?它們不應該叫做"殺蟲劑",而應稱為"殺生劑"。

使用藥品的整個過程看來好像是一個沒有盡頭的螺旋形的上升運動。自從滴滴涕可以被公眾應用以來,隨著更多的有毒物質的不斷發明,一種不斷升級的過程就開始了。因為按照達爾文適者生存原理這一偉大發現,昆蟲可以向高級進化,并獲得對某種殺蟲劑的抗藥性。之后,人們不得不再發明一種致死的藥物,昆蟲再適應,于是再發明一種新的更毒的藥。這種情況的發生同樣也是由于后面所描述的原因所致,害蟲常常進行"報復",或者再度復活;經過噴撒藥粉后,數目反而比以前更多。因此,化學藥品之戰永遠也不會取勝,而所有的生命都在這場強大的交火中受害。

與人類被核戰爭所毀滅的可能性同時存在的,還有一個中心問題,那就是人類整個環境已由難以置信的潛在有害物質所污染,這些有害物質積蓄在植物和動物的組織里,甚至已進入生殖細胞,以致于破壞或者改變了決定未來形態的遺傳物質。

一些自稱為我們人類未來的設計師,曾興奮地預期總有24小時能隨心所欲地設計改變人類細胞的原生質,但是現在我們由于疏忽就可以輕易做到這一點,因為許多化學物質,如放射線,一樣可以導致基因的變化。諸如選擇殺蟲藥這樣一些表面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竟能決定人們的未來,想想這一點,真是對人類極大的諷刺。

這一切都冒險做過了——為的是什么呢?將來的歷史學家可能為我們在權衡利弊時所表現的低下判斷力而感到無比驚奇。有理性的人們想方設法控制一些不想要的物種,怎么能用這樣一種既污染了整個環境又對自己造成病害和死亡的威脅的方法呢?然而,這正是我們所做過的。此外,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們即使檢查出原因也沒有用。我們聽說殺蟲劑的廣泛大量使用對維持農場生產是需要的,然而我們真正的問題不正是生產過剩嗎?我們的農場不再考慮改變產量的措施,并付給農夫錢而不讓他們生產;因為我們的農場生產出令人目眩的谷物過剩,使得美國的納稅人在一九六二年一年中付了十億美元以上的錢作為整個過剩糧食倉庫的維修費用。當農業部的一個部門試圖減少產量時,另一個部門卻像它在一九五八年所宣布的:"通常可以相信,在農業銀行的規定下,谷物畝數的減少將刺激對化學品的使用,農業以求在現有耕地上取得較高的產量。"若是這樣,對我們所擔憂的情況又有何補益呢?

這一切并不是說就沒有害蟲問題和沒有控制的必要了。我是在說,控制工作一定要立足于現實,而不是立足于神話般的設想,并且使用的方法必須是不要將我們隨著昆蟲一同毀掉。

試圖解決某個問題但隨之卻帶來一系列災難,這問題是我們現代生活方式的伴隨物。在人類出現很久以前,昆蟲居住于地球——這是一群非常多種多樣而又和諧的生物。在人類出現以后的這段時間里,五十多萬種昆蟲中的一小部分以兩種主要的方式與人類的福利發生了沖突:一是與人類爭奪食物,一是成為人類疾病的傳播者。

傳播疾病的昆蟲在人們居住擁擠的地方變成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在衛生狀況差的條件下,如在自然災害期間,或者是遇到戰爭,或者是在極端貧困和遭受損失的情況下,于是對一些昆蟲進行控制就變得非常必要。這是一個我們不久將要看到的嚴峻事實,大量的化學藥物的控制方法僅僅取得了有限的勝利,但它卻給試圖要改善的狀況帶來了更大威脅。

在農業的原始時期,農夫很少遇到昆蟲問題。這些昆蟲問題的產生是隨著農業的發展而產生的——在大面積土地上僅種一種谷物,這樣的種植方法為某些昆蟲數量的猛增提供了有利條件。單一的農作物耕種不符合自然發展規律,這種農業是工程師想象中的農業。大自然賦予大地景色以多種多樣性,然而人們卻熱衷于簡化它。這樣,人們毀掉了自然界的格局和平衡,自然界靠著這種格局和平衡才能保有自己的生物物種。一個重要的自然格局是對每一種生物的棲息地的適宜面積的限制。很明顯,一種食麥昆蟲在專種麥子的農田里比在麥子和這種昆蟲所不適應的其他谷物摻雜混種的農田里繁殖起來要快得多。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于其他情況下。在一代人或更久以前,在美國的大城鎮的街道兩旁排列著高大的榆樹。而現在,他們滿懷希望所建設起來的美麗景色卻受到了毀滅的威脅,因為一種由甲蟲帶來的病害掃蕩了榆樹,如果摻雜混種,使榆樹與其他樹種共存,那么甲蟲繁殖和蔓延的可能性必然受到限制。

現代昆蟲問題中的另一個因素是必須對地質歷史和人類歷史的背景進行考察:數千種不同種類的生物從它們原來生長的地方向新的區域蔓延入侵。英國生態學家查理·艾登在他最近的著作《入侵生態學》一書中對這個世界性的遷徙進行了研究和生動的描述。在幾百萬年以前的白堊紀時期,泛濫的大海切斷了許多大陸之間的陸橋,使生物發現它們自己已被限制在如同艾登所說的"巨大的、隔離的自然保留地"中。在那兒它們與同類的其他伙伴隔絕,它們發展出許多新的種屬。大約在一千五百萬年以前,當這些陸塊被重新連通的時候,這些物種開始遷移到新的地區——這個運動現在仍在進行中,而且正在得到人們的大力幫助。

植物的進口是當代昆蟲種類傳播的主要原因,因為動物幾乎是永恒地隨同植物一同遷移的,檢疫只是一個比較新的但不有效的措施。單是美國植物引進局就從世界各地引入了幾乎二十萬種植物。在美國,將近九十種植物的昆蟲敵人是意外地從國外帶進來的,而且大部分就如同徒步旅行時常搭乘別人汽車的人一樣乘著植物而來。

在其故鄉數目不斷下降的植物或動物,一旦到了新的地區,由于逃離了其天敵對它的控制而可能蓬勃發展起來。因此,我們最討厭的昆蟲是傳入的種類,這并非出于偶然。

這些入侵,不管是自然發生的,還是仰仗人類幫忙而發生的,都好像是在無休止地進行中。檢疫和大量的化學藥物僅僅是贏得時間的非常昂貴的方法。我們面臨的,正如艾登博士所說"生死攸關的問題不只是去尋找抑制這種植物或那種動物的技術方法",而是需要了解關于動物繁殖和它們與周圍環境關系的基本知識,這樣做將"促使建立穩定的平衡,并且封鎖住蟲災爆發的力量和新的入侵"。

許多必需的知識現在是可以應用的,但是我們并未應用。我們在大學里培養生態學家,甚至在我們政府的機關里雇用他們,但是,我們很少聽取他們的建議。我們任致死的化學藥劑像下雨似的噴灑,仿佛別無他法,事實上,倒有許多辦法可行,只要提供機會,我們的聰明才智可以很快發現更多的辦法。

我們是否已陷入一種迫使我們接受的低劣而有害的狀態,失去了意志和判斷"什么是好"的能力了呢?這種想法,如生態學家保羅·什帕特所說:"難道只要生活在比環境惡化的允許限度稍好一點點以擺脫困境就是我們的理想嗎?為什么我們要容忍帶毒的食物?為什么我們要容忍一個家庭位于枯燥的環境中?為什么我們要容忍與不敵對的東西去打仗?為什么我們一面懷著對防止精神錯亂的關心,而一面又容忍馬達的噪音?誰愿意生活在一個只是不那么悲慘的世界上呢?"

但是,一個這樣的世界正在向我們逼近。一場用化學方法創建的無蟲害世界的十字軍運動,看來已煥發起許多專家和大部分所謂管理部門的巨大熱情。從許多方面來看,顯而易見的是,那些噴灑藥物的工作運用了一種殘忍的力量。康涅狄格州的昆蟲學家尼勒·特納說過:"參與管理的昆蟲學家們就好像是起訴人、法官和陪審員,估稅員、收款員和州長在實施自己的命令。"肆意濫用農藥的惡劣行為不管在州還是在聯邦的政府部門內都毫無阻攔地予以放行。

我的意見并不是化學殺蟲劑根本不能使用。我想說的是,我們把有毒的和對生物有效力的化學藥品不加區分地、大量地、地交到人們手中,而對它潛在的危害卻全然不知。我們使大量的人群去和這些毒物接觸,而沒有征得他們的同意甚至經常不讓他們知道。如果說民權條例沒有提到一個公民有權保障免受由私人或公共機關散播致死毒藥的危險的話,那確實只是因為我們的先輩由于受限于他們的智慧和預見能力而無法想象到這類問題。

我進一步要強調的是,我們已經允許這些化學藥物使用,然而卻很少或沒有對它們在土壤、水、野生生物和人類自己身上的效果進行調查。我們的后代未必樂意寬恕我們在精心保護負擔著全部生命的自然界的方面所表現的過失。

對自然界所受威脅的了解至今仍很有限。現在是這樣一個專家的時代,這些專家們只盯著他自己眼前的問題,而不清楚套著這個小問題的大問題是否褊狹。現在又是一個工業統治的時代,在工業中,不惜代價去賺錢的權利很少受到質疑。當公眾由于面臨著一些應用殺蟲劑造成的有害后果的明顯證據而提出抗議時,只提供一點半真半假的話作為鎮定劑。我們急需結束這些偽善的保障和包在令人厭惡的事實外面的糖衣。被要求去承擔由除蟲者所造成的危險的是民眾。民眾應該決定究竟是希望在現在的道路上繼續干下去呢,還是等擁有足夠的事實后再去行動。讓·羅斯唐說:"我們既然忍受了,就應該有知情的權利。"

媒體評論

說到綠色、生態、環境、低碳,人們都會想起1962年出版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森的《寂靜的春天》一書。 ……中國人對于環境生態的重視,并不遜于外國,而且還早于外國。……當下興起一種說法,就是綠色GDP。這種說法是說真正的國民財富應該是從現行GDP土地中扣除自然資源的退化,環境污染,管理不善等因素的成果,之后得出來的財富凈值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的經濟。如果綠色GDP成為負值,那將是國家經濟的失敗,有污染不可怕,大自然可以修復它。但是如果自然界對污染的修復也成了負值,那么人類毀滅也將進入。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胡德平

早在一九六二年,它就為人類用現代科技手段破壞自己的生存環境發出了及時聲警報。但是在當年的美國,卻遭到與農藥相關企業的猛烈抨擊和某些輿論的嘲弄。我佩服卡森女士的科學精神、遠見和膽識。歷史最終證明,盡管當時她是極少數,真理卻在她的一邊。

中國人必須學會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而決不能以預支我們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來換取當代人的"美好生活"。

――中國著名環保活動家:梁從誡

寂靜的春天》猶如曠野中的一聲吶喊,以它深切的感受、的研究和雄辯的論點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如果沒有這本書,環境運動也許會被延誤很長時間,或者現在還沒有開始。

一九九二年,一個由杰出美國人組成的小組推選《寂靜的春天》為近五十年來有影響力的書。經歷了這些年來的風雨和政治論爭,這本書仍是一個不斷打破自滿情緒的理智的聲音。這本書不僅將環境問題帶到了工業界和政府的面前,而且喚起了民眾的注意,它也賦予我們的民主體制本身以拯救地球的責任。

――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前副總統:戈爾

今天下午碰到寫《哈佛經濟學筆記》的陳晉,說到一個故事。說DDT當年是消滅蚊蟲的,減少傳播致命的瘧疾。Rachel Carson在1962年出《寂靜的春天》,說鳥語花香在幾十年后因為環境惡化不見了,罪魁禍首之一是DDT,書出版后,很多地方禁止使用DDT,但與此同時,2000萬兒童死于瘧疾。"有人指責她殺的人比斯大林還多"。故事是陳晉在哈佛的課堂上,聽經濟學家普利其特說的。 他的意思是"很多時候,好的用心未必直接帶來好的結果"。

這個故事讓我意外,做新聞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寂靜的春天》,這本書被認為是本世紀一百篇新聞作品之一,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引發了美國甚至全世界的環境運動。我國停用DDT,也可以說源頭來自這兒。美國的前副總統戈爾,把Rachel Carson的照片和那些總統,總理們的照片一塊懸掛在他辦公室的墻上。他說"她對我的影響與他們一樣,甚至超過他們,超過他們的總和!"

——媒體人:柴靜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初中學生物的時候就知道這本書了 高中語文課本也選過當中的一些章節作為課文 通過生態看人類

2015-07-17 18:27: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建議譯文出版社不要用卡片紙做封皮,過塑會耐磨些

2016-11-04 19:19: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寶貝收到了,只是快遞是晚上送來的,小孩看了以后在追評,習慣性好評全5分!

2016-09-09 21:19: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而溫柔HGTRUQ6RAJAJ6T6SIKF

2016-12-05 14:07: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環境的真實與現實的夢幻,引人深思還是病入膏肓不談改變?如能有所成,必有所舍棄有所改變,有所反省。

2016-04-30 13:59:03
來自烏鴉萌**的評論:

這本書對環保運動有著深遠的影響,讀起來很有意義的一本書,也感觸很深

2016-12-24 18:22:36
來自文***3(**的評論:

建議每個人都來讀一讀此書,就算是在拯救自己。

2017-01-17 11:42: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轉天快遞就到了,送貨很及時,包裝完好,沒有破損,是正版,很有啟發性。

2017-01-18 17:36:52
來自田***2(**的評論:

正在看 還可以 看外文翻譯的時候不如看中文通順 避免不了的

2017-04-26 10:09:26
來自琪***書**的評論:

一直被好多人推薦,這次靜下心來一定要好好讀一讀。

2017-04-25 20:25: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我看第一頁就棄書了,?_?也不知道是誰把它舉得那么高,害得我浪費錢……

2016-12-16 12:34:2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雖然還沒有看,但是非常喜歡這本書。雜志之家買書,物美價廉,送貨速度也超快。

2017-03-30 10:21:4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慕名而買,還沒來得及讀,不過書的質量很好,喜歡

2017-05-30 12:19: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老師推薦我們買的,但是我在之前也有聽過這本書,只不過一直沒買。送過來的速度特別快!一天就到了,厲害了快遞。

2016-09-10 16:59:5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強大的數據蠻具說服力,但是也有一些觀點都是推斷出來的,蠻有啟發和教育意義的書

2016-12-29 20:56: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第一次在當當買書,價格很低廉,商品也很精美,快遞服務很周到,22點前下單,第二天上午就到了,很好很贊,堪稱完美。

2016-12-04 10:55:44
來自f***3(**的評論:

講述了人與環境的關系:人只是環境中的一部分,絕不是全體;只能利用環境趨利避害。

2017-01-24 09:48: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老實說很無聊,但是值得看。里面有很多專業的表達,看上去很枯燥。寫了很多關于殺蟲藥對環境的危害。看完這本書總是會不自覺的去想我這樣做會不會影響環境,哈哈

2017-10-31 20:31:35
來自c***g(**的評論:

婆娑世界,需要人類珍惜身邊的一切,希望大家都能看看這本書。

2017-06-01 14:45: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本書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早也最有說服力的呼吁保護生態平衡、拯救地球的開山之作。 一九九二年,一個由杰出美國人組成的小組推選《寂靜的春天》為近五十年來最有影響力的書。經歷了這些年來的風雨和政治論爭,這本書仍是一個不斷打破自滿情緒的理智的聲音。這本書不僅將環境問題帶到了工業界和政府的面前,而且喚起了民眾的注意,它也賦予我們的民主體制本身以拯救地球的責任。

2016-03-15 21:34:31
來自xpj0817**的評論:

看簡介,這本書促成了柴靜錄制《穹頂之下》,很好奇,畢竟梅切爾卡森和柴靜處于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她們之間有什么樣的淵源?月的的過程中我被深深震撼,原來以為環保的問題由國家治理就足夠了,沒想到每一個關于環保的行動都和我們自己切身相關,推薦大家都看看,從自己開始,從小事開始,認認真真保護自然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自己

2015-10-28 14:41: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有的小說家不盡是會講故事的人,一流小說中故事大半只像枯樹搭成的花架,用處只在撐扶住一園錦繡燦爛生機蓬勃的葛藤花卉。讀小說只見到故事而沒有見到它的詩,就象看到花架忘記了架上的花。

2016-11-22 22:02: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本很值得所有人閱讀的書,在這個世界上任何環境發生的變化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一切都和我們息息相關,只有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愛護環境,春天才不會寂靜。

2016-09-29 10:52: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寂靜的春天 感覺就是殺蟲劑的影響案例的匯總,360頁的書還出現了足足長達50頁的參考文獻,無語了,不建議購買,紙質還差,塑料膜感覺是重新給我包上去的沒包好,撕開一看有些地方還黑的,可以說是很差的購買體驗了。

2017-09-20 20:07:33
來自不***天**的評論:

對于書的內容來說我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但是包裝和快遞太差勁了 書都被砸變形了 寂靜的春天和人類簡史一起買的 包裝只有一層塑料袋 寂靜的春天被砸變形 人類簡史書角都被磨破了 希望當當下次發貨包裝厚實一點

2017-03-12 22:57:33
來自gudongm**的評論:

生態環境不是此時才向人類發起警告,是人類藐視了警告,所以我們必須面對生態環境對人類的報復。保護環境,從我從你做起。

2016-11-14 16:45:35
來自成都府**的評論:

寂靜的春天 這本書很有名,為什么呢?因為這本書的出版使得人們開始重視環境保護,同時促成了一種污染環境但是卻非常防止病蟲害的滅蟲藥的被禁。人們應該在意環境保護。但是同時也因為這種農藥的被禁,導致瘧疾在非洲的爆發,從而導致了兩千萬人的死亡。...好吧,其實我想說的是,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人們要尋找一個度,要在極端中尋找平衡,不止在環境保護的問題上,別的東西也一樣。

2017-10-06 23:02:24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