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2001—2010年間代表性的課堂實錄,并從"課品綜述""課堂品評""課程反思"等角度來呈現、審視王崧舟老師這十年來不同階段的經典課堂。
王崧舟老師自2004年提出"詩意語文"的主張后,在詩意語文的道路上孜孜矻矻、上下求索,留下了堅實的腳印和深遠的影響。本書雖以課堂為核心,但讀者讀完此書,不僅可以獲得教學上的啟迪,而且可以從"詩意語文的價值取向""詩意語文與實踐策略""詩意語文與詩意人生"等方面求索語文的真諦。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 王崧舟積極倡導和實踐詩意語文、詩意課堂、詩意教育。先后應邀赴全國28個省份150多個城市開設觀摩課600多節次、講座120多場次。他的語文課先后在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中國教育電視臺《名師講壇》欄目播出。先后出版教育教學論著3部,出版課堂教學音像專著1部。 1976年生,山東青島人。講師,課程與教學論(語文教育學方向)碩士研究生,現任教于山東省濟南師范學校,主講"小學語文教學"。2008年10月至11月在"王崧舟工作室"學習。
及時編 美的萌動與初綻——《荷花》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課文呈現』 荷花 『課堂品評』 照水荷花細細香 『課程反思』 "冒"出來的語文詩意 第二編 節奏,成就名園悲歌——《圓明園的毀滅》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 名園失夢萬世悲歌 『課文呈現』 圓明園的毀滅 『課堂品評』 沉默的圓明園 『課程反思』 抑揚頓挫:尋求理想的情感解讀模式 第三編 磨出"感悟"與"質疑"的兩全——《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 喧嘩中沉靜的探索 『課文呈現』 只有一個地球 『課堂品評』 "問"出語文的情韻與意味 『課程反思』 "磨"你千遍也不厭倦 第四編 詩意的確證與感動——《一夜的工作》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 淚光里"美麗的日出" 『課文呈現』 一夜的工作 『課堂品評』 你是這樣的人 『課程反思』 致力于形成一種場 第五編 為了藝術而存在的課堂——《長相思》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 為了藝術而存在的課堂 『課文呈現』 長相思 『課堂品評』 "見"到一種詩的境界 『課程反思』 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尋求"和解" 第六編 風格的華麗轉身——《兩小兒辯日》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 藝術是"自由的游戲" 『課文呈現』 兩小兒辯日 『課堂品評』 "辯"出智慧的篇章 『課程反思』 是"唯美"還是"游戲",這是一個問題 第七編 語文意識的回歸之旅——《慈母情深》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語文意識燭照下的"慈母情深" 『課文呈現』 慈母情深 『課堂品評』 慈母情深深幾許 『課程反思』 植入"語文意識" 第八編 語文教學之于文化——《楓橋夜泊》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 客船夜半鐘聲渡 『課文呈現』 楓橋夜泊 『課堂品評』 鐘聲出寒山,經典傳千年 『課程反思』 返回中國文化的原點 第九編 愛是的神話——《普羅米修斯》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 如果,遇見 『課文呈現』 普羅米修斯 『課堂品評』 愛的神話:超越英雄 『課程反思』 神話文本的美學解讀與文化想象 第十編 在思維的斷裂處——《與象共舞》課堂實錄與品悟『課品綜述』 為了理性探究而存在的課堂 『課文呈現』 與象共舞 『課堂品評』 《與象共舞》(A版):指向理解與感悟 《與象共舞》(B版):指向運用與表達 『課程反思』 兩極之辯:是閱讀本位還是寫作本位
詩意語文課譜此書的誕生,想來也是一段天縱的文緣。
從1999年執教《萬里長城》算起,我推出的觀摩課已不下20個,年年翻新,未曾中斷。其間,亦有詩意語文的同好或出版社友人建議我對這些課品稍加整理、結集成書。我起過心也動過念,但一直以來要么是冗務纏身、不得空閑,要么是才思蹇滯、有頭無緒,終究不曾動筆。
2009年暑假,林志芳老師提出有意整理我的課堂教學實錄。我聞言詫笑一聲,心說,這就是了。仿佛這書稿已然天成,只等著她來殺青了。
志芳是山東濟南師范學校的講師,主講"小學語文教學",因邂逅我的《慈母情深》一課,遂與詩意語文結緣。后經李振村先生提點,又與我的工作室結緣半載。她是極純粹的人,性情的濃與才識的靈,究非常人可比。
"學問無論做得怎樣高深,如果沒有性情,便仍是身外之物,到頭終歸一場虛妄,等于從來不曾有過。一切學問根底,包括哲學科學的,都必要是詩意的才是真的學問。"(朱天文《淡江記》)
以志芳的性情與才識,她要做的必是真的學問。果不其然,這兩年她一直執著于對我的教學思想的研究與推廣?!对娨庹Z文課譜》的編撰,于她,竟是開啟了另一番生命的洞天。勞績消解著詩意,詩意抵抗著勞績。如她所言:"我的這些零星的文字,同樣是心靈間片刻閃過的言語,難免稚嫩,卻是一種切膚的體認;難免淺陋,卻是我教育生命的確證。"
合當有緣,志芳有著絕大多數一線語文教師所沒有的課程與教學論的學養積淀,在書稿編寫過程中,她不僅呈現了2001—2010年我的代表課品的教學實錄,還將其還原在語文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中,或闡明宗旨,或標舉立場,或貫通史跡,或直指鵠的,從史學觀和本體論的視野梳理了我的語文教育思想的軌跡,并以發展的眼光體察其中的每一次超越。
無疑,這樣的編寫早已超出了一般的實錄整理,其觀照的是詩意語文的文化品格和生命境界。志芳曾幾次跟我交流,其所寫的文字,之前胸無成竹,之后再難憶起,竟是隨寫隨悟、隨悟隨寫,便自然而然地生出這創造的秩序和覺悟來。
我說,我亦有同感。文緣強求不得,文字強作不來,因其通乎神明、關乎心性也。于是,此書便命名為"詩意語文課譜"。"課譜"一詞是化用了"年譜"的,"年譜"為人立傳,"課譜"為課立傳,讀者諸君想必能知其深意的。
書中的"課品綜述"與"課堂品評",皆為志芳所寫,其細膩雅致、靈動跳躍的文字為我的課品作了"妥帖"(朱光潛語)的解讀。"課程反思"則是我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在課程與教育哲學層面上的反思與說明。這些文字,有的是當時寫就的,有的則是為了本書的編輯剛剛補述的,但愿它們能與我的課堂實踐遙相呼應、互通精神。
文緣如花,萌動、綻放,化作春泥,而后,寂然、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
價格合理,實用性強。更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大師的世界
十年,其實也就十節大課,有人會覺得三十六塊不值得。但是換個角度,一個特級教師,十堂課三十六,一堂課連三塊六的價值都沒有嗎?仔細讀下來,如飲甘露,如啜美酒,如品香茗......
王崧舟不愧為小學語文界的名家,從理論到實際上一套一套的。
語文教學是不能回避語文訓練的,在訓練時,我們要注意把握各學段的訓練重點。王老師在這四課的教學中,都安排了小練筆。練筆安排在學生情動之處,情深之處;練筆的內容起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實為學生最真實的體驗。《201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力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加強對平時練筆的指導。課文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練筆素材,王老師在利用這些素材時,有著自己獨特的訓練方式和藝術——融訓練于整體語境之中。這樣的訓練不著痕跡,與其說是教師精心的設計,不如說是學生表達的需要。
很好的一本書,是王老師十年來十場名課的薈萃。雖然網上有實錄,但是看書的感覺還是很妙。過程中還有林老師的點評,讓自己知道這課好,更知道好在哪里。
用幾節經典的課展示了王老師“詩意語文”的發展歷程,讓人讀來愛不釋手。
此書回來后,我欣喜若狂,內容的豐富多彩,包裝的別具匠心,再加上本人對王老師的敬仰,所以下定決心靜靜地讀,讀到肺腑之中,讀到心靈深處,讀到詩意地帶。
希望自己的課像王老師的一樣能充滿詩意,能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喜歡上母語。
王崧舟老師的寶貴經驗對于我這個新教師真是受益匪淺!
慚愧……買來還沒看,嘿嘿,留著慢慢看~~做個閱讀的人
對詩意語文,我一直有著敬仰的情感,看王老師的詩意課堂,學學他的教育藝術,教學智慧。
對于教學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值得語文老師一讀!
一直喜歡王崧舟老師的課,大氣、詩意,有深度。物超所值
經常翻閱,被王老師的課迷住了,值得買!語文老師應該買一本品讀。
作為語文老師應多多學習,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王松舟十年教育精髓,詩意語文一路歷程,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志芳好樣的,崧舟更是好樣的,詩意語文將棲息在大地之上!
好喜歡這本書,能學到好多,王菘舟老師的書是我們的專業課老師介紹的~
內容很充實,感受到很有內涵,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
還沒有看,王崧舟的,聽說要有一定的基礎之后才能看王崧舟老師的課,這樣子才會有所幫助,后者沒有用。
里面的內容都是經典,很適合備考,師范的人看哦。
王老師的課很有詩意的美感,以前是看王老師的教學視頻,上課就像在欣賞,課堂不再是以前的教于接受,而是在語文的海洋里遨游
聽了一次王老師的課,大師果然是大師,果斷買書學習!
長久以來,似乎所有人都以為語文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時,仍有一線的老師們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語文應該回歸到它的本位,它應該是一位裊娜多姿的少女,穿著紗裙,搖曳多姿,如詩如幻,可以詩意地生活,亦應將語文詩意化,如此,才算真實。
書的內容很棒,但和王崧舟和詩意語文一書內容相同太多。書的質量是好得沒法說。物流服務好,送貨及時且服務周到。相信當當,支持當當。
何為經典,何為大師。多年的沉淀和積累,多年的努力和嘗試。王崧舟老師就是這樣語文教學上鉆研著。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西塞羅
本書匯集全國著名小學數學/語文特級教師、名教師新課程經典精彩課堂實錄,充分展現新課程理論下名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智慧。將給廣大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們提供欣賞名師、體驗名師、感悟名師、實踐名師的發展空間。
書己收到,很喜歡。借以了解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文,以利于自己更好的工作。
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課堂,值得那個語文老師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