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是民國時代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張愛玲以她獨特的參差對照的手法寫作,塑造了一系列那個時代里蒼涼的不徹底的人物,普通人的傳奇,傳奇的普通人,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廣大的負(fù)荷者,虛偽之中有真實,浮華之中有素樸。對人性深刻的揭示,雅俗共賞的風(fēng)格,精辟的雋言警句,精美的意象,靈動的神韻,荒涼的美感,舊小說情調(diào)和現(xiàn)代趣味的高度統(tǒng)一和協(xié)調(diào),使她的作品在時間的洪流中脫穎而出,被越來越多的人關(guān)注欣賞并研究。
植物是文學(xué)作品體現(xiàn)地域性的重要背景之一,張愛玲的作品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植物,在她的作品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嶺南地區(qū)的鳳凰木、雞蛋花、象牙紅、圣誕花、朱瑾、棕櫚、木瓜、菠蘿蜜、椰子等等植物體現(xiàn)了濃厚的嶺南地域特征,這些嶺南風(fēng)情的植物描寫是關(guān)于香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細(xì)節(jié)。而垂柳、桃花、紫藤、薔薇、迎春花、牽牛花、白玉蘭、水仙、梅花、臘梅、梔子花等等又是江南一帶的典型植物,在描寫江南的作品中有著極細(xì)膩極動人的刻畫。張愛玲書里有大量的妙語,意象獨特,妙喻精彩,其中有關(guān)植物的意象非常之眾多,比如:“她再年輕些也不過是一棵較嫩的雪里紅──鹽腌過的。”“在那黑壓壓的眉毛與睫毛底下,眼睛像風(fēng)吹過的早稻田,時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閃,又暗了下去了。”“在宗楨的眼中,她的臉像一朵淡淡幾筆的白描牡丹花,額角上兩三根吹亂的短發(fā)便是風(fēng)中的花蕊。”等等都非常別致,可以羅列成一章。另外有關(guān)植物內(nèi)容的服裝、作為食品的植物也都豐富得可以獨立成章。總之繁花似錦、春意秋色,植物的世界里一草一木也動情演繹著紅塵間的悲喜纏綿,字里行間飛舞著的故事情節(jié)、生活情趣、蒼涼情感的背后,有著不能忽略的花草藤木的烘托。
本書從文學(xué)評論和植物鑒賞的角度研究了張愛玲作品中一個側(cè)面的美,并將這份美挖掘得更深、更動人、更令人驚艷。同時將配備大量精美的寫實或?qū)懸獾闹参镎掌亲髡咴瓌?chuàng)攝影。從文字、影像相結(jié)合的方式娓娓道來植物和文學(xué)世界的趣味和韻味。圖文并茂,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對讀者來說將是一場芳香的閱讀旅程。
蔣春林,女,1971.3-- ,華南理工大學(xué)圖書館副館長,具有計算機(jī)和圖書館學(xué)專業(yè)背景,愛好文學(xué)和植物攝影。出版過《人間芳菲--中的植物世界》、《華園植物記》。
及時章 看花回
第二章 花面映
第三章 賞花時
第四章 虛花悟
到了淺水灣,他攙著她下車,指著汽車道旁郁郁的叢林道:“你看那種樹,是南邊的特產(chǎn)。英國人叫它‘野火花’。”流蘇道:“是紅的么?”柳原道:“紅!”黑夜里,她看不出那紅色,然而她直覺地知道它是紅得不能再紅了,紅得不可收拾,一蓬蓬一蓬蓬的小花,窩在參天大樹上,壁栗剝落燃燒著,一路燒過去,把那紫藍(lán)的天也熏紅了。她仰著臉望上去。柳原道:“廣東人叫它‘影樹’。你看這葉子。”葉子像鳳尾草,一陣風(fēng)過,那輕纖的黑色剪影零零落落顫動著,耳邊恍惚聽見一串小小的音符,不成腔,像檐前鐵馬的叮當(dāng)。
——《傾城之戀》
上海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jīng)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住在娘家,錢財敗盡,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tài)炎涼。她偶然結(jié)識了鉆石王老五范柳原,便拿自己當(dāng)賭注,遠(yuǎn)赴香港,博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剛從一個陳腐的枯燥的勾心斗角的家庭里出來到這個異彩流光的殖民地城市,流蘇的冒險生涯有個明媚開朗的開始,暗暗涌動著未來不可期的刺激和好奇。流蘇初到香港,和范柳原見面的當(dāng)晚,在南國異樣情調(diào)的氛圍下柳原給白流蘇介紹了本地特色植物野火花,黑夜里雖然看不出紅色,但是直覺里覺得紅得不可收拾,而是紅得一路燒過去,把那紫藍(lán)的天也熏紅了。這個時候的他們,有重見的欣喜、獵奇的亢奮、冒險的刺激、蓬勃的野心、朦朧的希冀、不可預(yù)知的忐忑,復(fù)雜的心情攙雜著彼此。
此后野火花似的鳳凰木一直見證著他們情感發(fā)展的整個過程。
在茶煙繚繞中,您可以看見香港的公共汽車順著柏油山道徐徐的駛下山來。開車的身后站了一個人,抱著一大捆杜鵑花。人倚在窗口,那枝枝椏椏的杜鵑花便伸到后面的一個玻璃窗外,紅成一片。
襯著后面粉霞緞一般的花光,很有幾分女性美。
那公共汽車猛地轉(zhuǎn)了一個彎,人手里的杜鵑花受了震,簌簌亂飛。
前面站著的抱著杜鵑花的人也下去了,窗外少了杜鵑花,只剩下灰色的街。
窗外的杜鵑花,窗里的言丹朱。
——《茉莉香片》
杜鵑開于早春,多為火紅粉紅,杜鵑花質(zhì)樸頑強(qiáng),充滿活力,正如《茉莉香片》中的言丹朱,丹是紅,朱也是紅,這個被聶傳慶深深嫉妒的女孩正如她的名字,充滿了朝氣,青春逼人。張愛玲筆下女子大多是靜態(tài)的病態(tài)的美麗,世故或世俗。《茉莉香片》中的言丹朱卻被賦予了一種不同于其他女性的飄逸出塵之氣質(zhì),活潑美艷之動感。張愛玲在《到底是上海人》中寫到:“因此我寫的故事里沒有一個主角是個‘完人’。只有一個女孩子可以說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長得美的話,只怕她有三分討人厭。”相比之下,生活在古老家庭的聶傳慶卻萎靡頹喪,沒有活力,甚至他的家庭也是陰暗了無生氣,植物都難以生長:
他們初從上海搬來的時候,滿院子的花木,沒兩三年的工夫,枯的枯、死的死、砍掉的砍掉,太陽光曬著,滿眼的荒涼。
精美,尤其配圖既大且美
非常滿意,很喜歡
好
很不錯呦~值得購買!
包裝很好,書也很好,特別好的一本書,性價比很高
很漂亮!要是精裝就完美了。點一個贊
每次都搶不到卷。你是只放出來一張給大家搶么?多給點折扣哇。
美學(xué)是源頭……張愛玲的作品,一個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