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輝是國內知名的青年文史學者,本書是他文史研究的一部合集,談了近代中國文獻東流、近代史上的預言,以及美國漢學學者的逸聞,評點了黃仁宇、李零等學者的研究成績,內容豐富,可讀性強,是一部的文史作品。
洛城論學集
目錄
序(羅韜)
中國上古多數決原則的痕跡
佛典所見的多數決
中國古代"私宅不受侵犯"的觀念與法律
中國舊制度影響美國的幾條線索
關于近世中國文獻之東流
中國近代史上的幾個預
說清亡之讖
憲政學的新衣
"喪家狗"爭論的讀后感
英雄》與《鹿鼎記》(外一題)
考茨基與張居正
作為政治隱喻的施瑯
明永歷玉璽題跋》書后
現代學人涉嫌剿襲舉例
關于"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偽造證據一例
紅色的歷史有黑色的記憶
黃仁宇大歷史觀批判
為業余漢學孤獨地喝彩
毛姆筆下的漢學家
—— 域外漢學札記之
附錄:
翟理斯的" 對號入座"(高山杉)
清末海關與域外漢學
—— 域外漢學札記之二
侵華戰爭與日本漢學
—— 域外漢學札記之三
" 征服王朝論" 的重演
—— 域外漢學札記之四
美國" 漢學三杰" 印象
史迪威問題與現代中國史的修正
中文世界的阿克頓幽靈
寬容》二題
后記
后 記
首先得解釋一下書名。
我喜歡"洛城"這個名字,有點歧義,有點曖昧,既可以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的古典洛城,又可以是《洛城機密案》的西洋洛城,而實際上呢,則是我家所在的小小洛城——廣州番禺區治下的洛溪新城。我曾有詩:"樓盤處處家何在,笑向旁人夸洛城。"用的就是這個"今典"。曾考慮日后出詩集,可名《洛城雜詠》,如今倒是先用作論文集之名了。
我近十余年所寫的學術性文字,凡涉及人物者,另編作一個集子,其余的則輯錄于此。在題材上,有關古代者較多,但也有一些近代的;有關中國者較多,但也有一些西洋的有關實證者較多,但也有一些思辨的。實在不易概括,遂以"論學"為名。當然,我原也喜歡"論學"這個名目,如吾家適之先生就有《胡適論學近著》,晚近也有《洪業論學集》、《龍坡論學集》、《書傭論學集》,《慕廬論學集》等等。
照一般標準,《洛城論學集》這樣的書名,"規格"是很高的,如我這般于學界既處邊緣、又屬后輩者,本不相宜。后來也想到,可以叫《洛城問學集》或《初學集》,那樣就顯得低調些。可是又想,風聲既已傳出去,也就不必改了。又有何不可呢?
我供職于報界,平時往來的朋友以報界居多,應報刊之約作文的時候也相應較多,這也算是陳寅恪先生所說的"隨順世緣"吧。為報刊作文,不能不考慮內容的篇幅和受眾的興趣,
故多擇取較為"公共"的題目;而較為"專業"的題目,尤其是文獻積累更多者,可以寫成正式論文者,則仍多置諸屜中。——這么說,并不表示這些已寫出的文章就不重要,事實
上,就思想本位而言,這些文章是更為重要的。其中有若干文字,尤其是刊于《南方周末》上的幾篇,竊覺可以自負,王元化先生所謂"有思想的學術",庶幾近之。
至于文章的體裁是否學術,在我看來倒無關緊要。有些題目適宜寫作學院式的論文,有些題目則適宜寫作評論、札記,甚至隨筆,原不必求其一律。說到底,學術與否,并不取決于文體。而這本集子里的文章,也確實體裁不一,有些算不上"論學",只因主題有所關聯,也就一并收錄了。文章大體按性質分作幾類:及時部分有關古代制度,第二部分有關近代史,第三部分有關歷史想像與影射,第四部分有關學術規范與歷史觀念,第五部分有關域外漢學,第六部分有關自由主義入華。文章以刊發在《南方周末》者最多,其余則是《南方都市報》《東方早報? 上海書評》,還有已停刊的《東方》雜志等,這要分別感謝負責編輯的劉小磊、劉煒茗、劉錚、陸灝、李公明諸位。
所錄文章的標題和內容,較之發表時或不無差別,有些是恢復原狀,有些則是發表后略有修正。但一般情況,凡有新材料或新想法,都另寫"補記"附于后,而不改寫正文。采取這種方式,一方面是為了省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存真,希望讀者不嫌其零碎。
在注釋體例方面,原來想規范一些,一律作尾注。但由于很多篇都有"補記",引證相當密集,而"補記"卻不宜另作尾注,故全部改作隨文注。
為業余漢學孤獨地喝彩》在發表前后,都承王丁兄提供意見;《毛姆筆下的漢學家》中衛三畏、翟理斯所編辭典的譯名,承周振鶴先生指正。此外,《毛姆》一篇經高山杉糾謬,結論本不妥當,但考慮到文章仍有一點獨立價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作為一則小個案,很可見史實人事考訂的復雜性,故仍收錄進來,并附以高山杉的回應和我的兩則"補記",以見學術商榷的益處。
羅韜有通識,有最難得的思想均衡感,已為我的《陳寅恪詩箋釋》、《現代學林點將錄》寫過序跋,而我更覺得,這本書尤其非他作序不可。
能出版這部學術性的論集,當然要感謝高峰楓、高山杉兄弟的器重。而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出版這部論集,則要感謝周運的寬諒。
2012 年夏寫于廣州洛城
書不錯,就是略微受損了,下次小心哪
好書!推薦閱讀!
這個商品不錯~
很好!
胡文輝對文史研究有獨到之處,值得了解。
最愛胡文輝!非常好!
送貨迅速, 服務滿意, 謝謝當當! 書本包裝完好, 是一本適合收藏的好書!
very good
好
好
完美的一單!49折疊加優惠券,很難再有的低價了。感謝當當,讓好書不貴!
正版好書,裝幀好質量棒,內容不錯,價格實惠,發貨快,送貨服務好!
理性的學術論文,不乏趣味。
不錯的書,舍不得買,直到有活動。
好!!!
強烈推薦
好書
文筆不錯
不錯不錯!!
非常好的書。
別人介紹的,很不錯
胡文輝是國內知名的青年文史學者,本書是他文史研究的一部合集,談了近代中國文獻東流、近代史上的預言,以及美國漢學學者的逸聞,評點了黃仁宇、李零等學者的研究成績,內容豐富,可讀性強,是一部優秀的文史作品。
金沖及,上海市人,1930年生。1951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留校任教。1965年調文化部工作,1972年起任文物出版社副總編輯、總編輯,1983年調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任副主任、常務副主任、研究員。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1993—2003年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1998—2004年任中國史學會會長。1981年起,先后任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任日本京都大學客座教授。2008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是中國歷史學界繼郭沫若、劉大年之后獲此殊榮的第三人。著有《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孫中山和辛亥革命》《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轉折年…
棒棒噠棒棒噠
尾品匯買的 價格很劃算 很喜歡 這套六合叢書真的很不錯 后期有活動 一定要買齊
很好很好很好
胡先生是否考慮寫一本某個專題研究的著述,不是陳寅恪詩歌箋注的那種,或許會體會到他批評的有些著作的筆法
胡文輝的書,雖然現代學林點將錄名氣最大,但這些論學的小書,也不可不讀,都是他思想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