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研究對策的論著,作者在國企走向新時代的每一關鍵環節,把脈問疹,揭示奧秘與真相,提出破解難題的對策,不斷化解新矛盾,展示中國國企改革和發展的新征程。以"發現思想、引領社會"為理念的李錦,堅持四十年在一線研究現狀。本書展示國企改革遭遇的困難,新理論發軔、國資改革地位上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供給側改革扭轉形勢、國家治理轉變為挑選治理及黨對國企領導提升的過程,并且對新時代的重要思想進行研究。
講述國企走向新時代的軌跡記錄提出國企改革新思想的背景剖析化解國企改革新矛盾的謀略判斷開辟國企改革新征程的趨勢展望
李錦,中國國企研究學者,近年來黨和國家國企政策與新聞事件解讀人。被輿論界稱為"國企改革輿論旗手""中國企業政策新聞解讀人"。2010年后,相繼擔任中國企業報總編、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研究員。并兼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大連不錯經理學院與山東大學教授、研究員。已出版著作24部。關于國企改革的著作有:《國企改革的方向與焦點》《金融危機在中國的演變》《國企改革頂層設計解析》《國企供給側改革》《深度》(自傳)等。
及時章在解決國企改革矛盾中形成的新理論 / 國企改革走向新時代的艱難歷程與突破趨勢 / 世界視野下的中國新一輪國企改革 / 國有企業改革關鍵時期釋放出的新信號 / 正確理解國企改革的目標體系 / 建立與現代化經濟適應的國企改革動力體系 / 從報告看新時代國企改革的熱點 / 第二章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是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焦點 / 我的國企改革觀是"兩權分開論" / 央企這艘巨艦不能幻想"回到從前"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題詞的五年轉換 / 供給側改革是化解發展不平衡矛盾的一場戰略突圍 / 國企改革五年積厚成勢及其對后改革的準備 / 第三章董事會及公司治理的要害是權力授予與制衡 / 國企高管薪酬要分為"市場價"與"行政價" / 央企董事會改革試點10年為何難成正果? / 董事會建設貴在權力分開與制衡 / 職業經理人試點再拖三年央企人才流失將達30% / 中央企業公司制改革的路徑選擇與難點 / 第四章聯通混改是國企改革突破的"關鍵一戰" / "混改"三種亂象反映改革理論基礎的混亂 / 混改難以取信于"民"的原因何在? / 把混改作為突破口可望改變國企改革緩慢的局面 / 當前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勢態與模式 / 聯通混改的歷史價值與改革標桿意義 / 第五章供給側改革是轉變國企經濟困境的戰略突圍 / 國企利潤負增長倒逼的一場大突圍 / 供給側改革對于化解中國發展不平衡矛盾的意義 / 必須拿出改革容錯機制以支持國企去產能 / 保持供給側改革戰略定力不能動搖 / 對"僵尸企業"千萬不能搞債轉股 / 國企供給側改革進入紅利期的判斷與論證 / 第六章央企重組是為新經濟體系形成而洗牌 / 內外有別、統分結合是央企重組的正確抉擇 / 揭示央企進入"組合"時代的密碼 / 兼并重組是鋼鐵"去產能"的主要路徑 / 中央企業重組的重點行業與難點 / 從神華國電說到央企重組五種模式 / 第七章國資改革引領國企改革的內在邏輯 / 較大理論突破是"以資本為主"概念的提出 /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要做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隔離帶" / "金融+"方案:國企改革的新動力 / 不可忽視央企"脫實向虛"的新風險 / 以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的勢態正在形成 / 第八章走向全球市場的空間突圍與世界經濟發言權 / 中央企業對外開放"新"在產能和合作 / 央企產能走出去是增強世界經濟活力的新途徑 / 從國家治理向全球治理的跨越 / 央企要多在"一帶一路"上建"樣板間" / 中央企業"做大",品牌落后"堪憂" / 第九章以國企黨建為核心的政治治理是對國企改革方向的校正 / 央企的"一股獨大、一權獨大、一人獨大"現象 / 國企反腐敗要從權力制衡抓起 / 國企,姓"國"名"企" / 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結合是重大創新 / 國企黨建講話與"古田會議"決議的比較 / 附錄李錦:中國國企改革走向新時代的輿論旗手 /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