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世紀中國秀文學家之一,沈從文一生創作了大量經典文學作品。本書輯入了其“人性美”的小說代表作共10篇,其中以《邊城》負盛名,它奠定了沈從文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邊城》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城淳樸的世道民風和天然的生活狀態。故事語言古樸清新,寄托著從文先生關于“美”與“愛”的美學理想,表現出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從文家書
長河:沈從文一部長篇小說!
八駿圖:一首追尋人性救贖的絕句
湘行散記
1. 沈從文集一套十冊,精心選編,嚴謹訂正,裝幀精美,值得收藏。
2.《邊城》是沈從文負盛名的代表作,奠定了其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二位”。小說滿是自然的美麗和人性的純粹,以表現人性美而廣為流傳。在洗凈塵埃的田園中,連惆悵也有了淡淡的暖人的情味。
3. 安靜得如同被時間遺忘的茶峒小城,蓬勃著人性的率真與淳樸。
4. 重溫湘西世界永恒的生命與活力,詩意與純凈。
5. 兼具陶淵明式的閑適沖淡和屈原《九歌》式的凄艷幽眇。
沈從文1902-1988
湖南鳳凰縣人,20世紀秀的中國文學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是白話命的重要踐行者和代表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說《邊城》《長河》《龍朱》《虎雛》《月下小景》等,散文《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文論《廢郵存底》及續集、《燭虛》《云南看云集》等。20世紀50年代后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物研究,晚年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了中國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憑一顆誠心,一支筆,用最干凈的文字塑造了純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滿是自然的美麗和人性的純粹。在充滿焦慮甚至苦難的現實中,他筆下的世界,給我們的心靈開辟了一方凈土。
市集
靜
槐化鎮
屠桌邊
夫婦
如蕤
紳士的太太
蕭蕭
三三
邊城
靜
春天日子是長極了的。長長的白日,一個小城中,老年人不向太陽取暖就是打瞌睡,少年人無事做時皆在曬樓或空坪里放風箏。天上白白的日頭慢慢地移著,云影慢慢地移著,什么人家的風箏脫線了,各處便都有人仰了頭望到天空,小孩子都大聲亂嚷,手腳齊動,盼望到這無主風箏,落在自己家中的天井里。
女孩子岳珉年紀約十四歲左右,有一張營養不良的小小白臉,穿著新上身不久、長可齊膝的藍布袍子,正在后樓屋頂曬臺上,望到一個從城里不知誰處飄來的脫線風箏,在頭上高空里斜斜地溜過去,眼看到那線腳曳在屋瓦上。隔壁人家曬臺上,有一個胖胖的婦人,正在用晾衣竹竿亂撈。身后樓梯有小小聲音,一個男小孩子,手腳齊用地爬著樓梯,不一會兒,小小的頭顱就在樓口邊出現了。小孩子怯怯的,賊一樣的,轉動兩個活潑的眼睛,不即上來,輕輕地喊女孩子。
“小姨,小姨,婆婆睡了,我上來一會兒好不好?”
女孩子聽到聲音,忙回過頭去。望到小孩子就輕輕地罵著:“北生,你該打,怎么又上來?等會兒你姆媽就回來了,不怕罵嗎?”
“玩一會兒。你莫聲,婆婆睡了!”小孩重復地說著,神氣十分柔和。
女孩子皺著眉嚇了他一下,便走過去,把小孩援上曬樓了。
這曬樓原如這小城里所有平常曬樓一樣,是用一些木枋,疏疏地排列到一個木架上,且多數是上了點年紀的。上了曬樓,兩人倚在朽爛發霉搖搖欲墜的欄桿旁,數天上的大小風箏。曬樓下面是斜斜的屋頂,屋瓦疏疏落落,有些地方經過幾天春雨,都長了綠色霉苔。屋頂接連屋頂,曬樓左右全是別人家的曬樓。有曬衣服被單的,把竹竿撐得高高的,在微風中飄飄如旗幟。曬樓前面是石頭城墻,可以望到城墻上石罅里植根新發芽的葡萄藤。曬樓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軟,很溫柔地流著。河對面有一個大坪,綠得同一塊大氈茵一樣,上面還繡得有各樣顏色的花朵。大坪盡頭遠處,可以看到好些菜園同一個小廟。菜園籬笆旁的桃花,同庵堂里幾株桃花,正開得十分熱鬧。
日頭十分溫暖,景象極其沉靜,兩個人一句話不說,望了一會兒天上,又望了一會兒河水。河水不像早晚那么綠,有些地方似乎是藍色,有些地方又為日光照成一片銀色。對岸那塊大坪,有幾處種得有油菜,菜花黃澄澄的如金子。另外草地上,有從城里染坊中人曬得許多白布,長長地臥著,用大石塊壓著兩端。坪里也有三個人坐在大石頭上放風箏,其中一個小孩,吹一個蘆管嗩吶,吹各樣送親嫁女的調子。另外還有三匹白馬、兩匹黃馬,沒有人照料,在那里吃草,從從容容,一面低頭吃草一面散步。
小孩北生望到有兩匹馬跑了,就狂喜地喊著:“小姨,小姨,你看!”小姨望了他一眼,用手指指樓下,這小孩子懂事,恐怕下面知道,趕忙把自己手掌掩到自己的嘴唇,望望小姨,搖了一搖那顆小小的頭顱,意思像在說:“莫說,莫說。”
兩個人望到馬,望到青草,望到一切,小孩子快樂得如癡,女孩子似乎想到很遠的一些別的東西。
他們是逃難來的,這地方并不是家鄉,也不是所要到的地方。母親、大嫂、姐姐、姐姐的兒子北生、小丫頭翠云一群人中,就只五歲大的北生是男子。糊糊涂涂坐了十四天小小篷船,船到了這里以后,應當換輪船了,一打聽各處,才知道××城還在被圍,過上?;蜻^南京的船車全已不能開行。
到此地以后,證明了從上面聽來的消息不確實。既然不能通過,回去也不是很容易的,因此照媽媽的主張,就找尋了這樣一間屋子權且居住下來,打發隨來的兵士過宜昌,去信給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在此住下后,媽媽同嫂嫂只盼望宜昌有人來,姐姐只盼望北京的信,女孩岳珉便想到上海一切。她只希望上海先有信來,因此才好讀書。若過宜昌同爸爸住,爸爸是一個軍部的軍事代表,哥哥也是個軍官,不如過上海同教書的二哥同住??墒?times;×一個月了還打不下。誰敢說定,什么時候才能通行?幾個人住此已經有四十天了,每天總是要小丫頭翠云做伴,跑到城門口那家本地報館門前去看報,看了報后又趕回來,將一切報上消息,告給母親同姐姐。幾人就從這些消息上,找出可安慰的理由來,或者互相談到晚上各人所做的好夢,從各樣夢里,卜取一切不可期待的佳兆。母親原是一個多病的人,到此一月來各處還無回信,路費剩下來的已有限得很,身體原來就很壞,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壞了。女孩岳珉常常就想道:“再有半個月不行,我就進黨務學校去也好吧。”那時黨務學校,十四歲的女孩子的確是很多的。一個上校的女兒有什么不合式?一進去不必花一個錢,六個月畢業后,派到各處去服務,還有五十塊錢的月薪。這些事情,自然也是這個女孩子,從報紙上看來,保留到心里的。
正想到黨務學校的章程,同自己未來的運數,小孩北生耳朵很聰銳,因恐怕外婆醒后知道了自己私自上樓的事,又說會掉到水溝里折斷小手,已聽到了樓下外婆咳嗽,就牽小姨的衣角,輕聲地說:“小姨,你讓我下去,大婆醒了!”原來這小孩子一個人爬上樓梯以后,下樓時就不知道怎么辦了的。
女孩岳珉把小孩子送下樓以后,看到小丫頭翠云正在天井洗衣,也就蹲到盆邊去搓了兩下,覺得沒什么趣味,就說:“翠云,我為你樓上去曬衣吧。”拿了些扭干了水的濕衣,又上了曬樓。一會兒,把衣就晾好了。
這河中因為去橋較遠,為了方便,還有一只渡船,這渡船寬寬的如一條板凳,懶懶地擱在灘上??墒锹凡划敍_,這只渡船除了染坊中人曬布,同一些工人過河挑黃土用得著它以外,常常半天就不見一個人過渡。守渡船的人,這時正躺在大坪中大石塊上睡覺。那船在太陽下,灰白憔悴,也如十分無聊十分倦怠的樣子,浮在水面上,慢慢地在微風里滑動。
“為什么這樣清靜?”女孩岳珉心里想著。這時節,對河遠處卻正有制船工人,用釘錘敲打船舷,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音。還有賣針線飄鄉的人在對河小村鎮上,搖動小鼓的聲音。聲音不斷地在空氣中蕩漾,正因為這些聲音,卻反而使人覺得更加分外寂靜。
過一會兒,從里邊有桃花樹的小庵堂里,出來了一個小尼姑,戴黑色僧帽,穿灰色僧衣,手上提了一個籃子,揚長地越過大坪向河邊走來。這小尼姑走到河邊,便停在渡船上面一點,蹲在一塊石頭上,慢慢地卷起衣袖,各處望了一會兒,又望了一陣天上的風箏,才從容不迫地,從提籃里取出一大束青菜,一一地拿到面前,在流水里亂搖亂擺。因此一來,河水便發亮得滑動不止。又過一會兒,從城邊岸上來了一個鄉下婦人,在這邊岸上,喊叫過渡,渡船夫上船抽了好一會兒篙子,才把船撐過河,把婦人渡過對岸,不知為什么事情,這船夫像吵架似的,大聲地說了一些話,那婦人一句話不說就走去了。跟著不久,又有三個挑空籮筐的男子,從近城這邊岸上喚渡,船夫照樣緩緩地撐著竹篙,這一次那三個鄉下人,為了一件事,互相在船上吵著,劃船的可一句話不說,一擺到了岸,就把篙子釘在沙里。不久那六只籮筐,就排成一線,消失到大坪盡頭去了。
洗菜的小尼姑那時也把菜洗好了,正在用一段木杵,搗一塊布或是件衣裳,搗了幾下,又把它放在水中去拖擺幾下,于是再提起來用力搗著。木杵聲音印在城墻上,回聲也一下一下地響著。這尼姑到后大約也覺得這回聲很有趣了,就停頓了工作,尖銳地喊叫:“四林,四林。”那邊也便應著“四林,四林”。再過不久,庵堂那邊也有女人銳聲地喊著“四林,四林”,且說些別的話語,大約是問她事情做完了沒有。原來這就是小尼姑自己的名字!這小尼姑事件完了,水邊也玩厭了,便提了籃子,故意從白布上面,橫橫地越過去,踏到那些空處,走回去了。
小尼姑走后,女孩岳珉望到河中水面上,有幾片菜葉浮著,傍到渡船緩緩地動著,心里就想起剛才那小尼姑十分快樂的樣子。“小尼姑這時一定在庵堂里把衣晾上竹竿了!……一定在那桃花樹下為老師父捶背!……一定一面口下念佛,一面就用手逗身旁的小貓玩!……”想起許多事都覺得十分可笑,就微笑著,也學到低低地喊著“四林,四林”。
過了一會兒。想起這小尼姑的快樂,想起河里的水,遠處的花,天上的云,以及屋里母親的病,這女孩子,不知不覺又有點寂寞起來了。
……
一切充滿了善,
然而到處是不湊巧,
既然是不湊巧,
因之樸素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
故事中充滿了五月中的斜風細雨,
以及那點六月中夏雨欲來時
悶人的熱和悶熱中的寂寞。
——沈從文
邊城》是古今中外別致的一部小說,是小說中飄逸不群的仙女。它寫的是平凡的人物,平凡的夢,平凡的坎坷,可是卻表現了不平凡的美。
—— 司馬長風
除了魯迅,還有誰的文學成就比他沈從文的《邊城》高呢?
—— 汪曾祺
很劃算,書好,又不貴。文學經典,沈從文代表作。在雜志之家買真是太劃算了。力挺
專家坦言,《邊城》是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園牧歌。這是比較學術化和文藝化的評論,在我看來,這不僅是湘西,同時也是所有人的鄉愁和對美好的追求。
很喜歡,因為聽蔣勛在中國文學講座里講沈從文,所以買來一讀。
買來給孩子看的,書中包含了幾個故事,最喜歡還是邊城
邊城: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園牧歌(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二位!湘西樸野之美的發現者——沈從文最負盛名的人性頌歌!安靜得如同被...
不錯前面幾篇是散文最后才是邊城 紙質字體都可以
邊城這本書我看過也學過,被它書里的風景所吸引,更被它的樸素簡單的人情味和愛情悲劇所感動
感受湘西,感受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文字優美,能展開聯想
讀沈先生的《邊城》,一定會給你別樣的文字與別樣的精神享受!
才發現邊城只是中篇小說,這本書里還有沈從文先生其他的短篇
不知道錢鐘書的圍城和沈從文的邊城有什么區別,所以兩本一起買來慢慢讀。
書很不錯,還包括了沈從文的其他文集。質量也超好。不過個人覺得既然以邊城為書名應該把邊城放在前吧!
邊城名氣之大,贊譽之廣,并不多見。但是本人卻不識非常喜歡其語言風格。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向我們展示了湘西的風貌,作者筆下景美,人美,情美.
鄉間唯美的愛情,姑娘小伙相互有意,卻因為羞澀而把心事深藏到心底,結果陰差陽錯,結果讓人遐想,或許小伙外出之后碰到了一個同樣漂亮而且外向潑辣的女子,從此忘記了家鄉的那個舊人。
一直很如雷貫耳的《邊城》,讀完后沒有期望中的快感和美感,只是對湘西風情有了些了解,也許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文章特點吧,不是很推薦……
質量很好,高中學過的課程,前幾篇是沈從文其他的文章,后面是邊城。
好,本想買一套的,最終選了邊城和從文自傳,喜歡沈從文的文字,讀起來自然不做作。
沈從文的邊城真是寫得很好!我是跟著孩子看了彭學軍寫的《腰門》,愛上了鳳凰古城,又看的沈從文的書。跟著孩子,一起接觸大師。
其實我以為一整本書都是邊城的,結果只有后面一點點,不過,也還行,很好看
這本書中不僅有邊城這一個故事,沈從文的文字總有一種淡淡的美。
描寫特別細膩,在作者的描述下,繪聲繪色的鄉村生活,使人不禁厭惡現實生活,渴望回歸到原始的古樸的湘西。總之,你想要看一看民族特色,就去讀一讀湘西的生活,三三,蕭蕭,翠翠,都在歡迎你!
這本書還是不錯的,寫出了湘西風光和當地人民的純樸性格。該書不僅有《邊城》,還收錄了沈從文其他短篇小說,值得推薦!
看過兩邊,終于買到手了,太興奮了!沈從文絕對是大師,邊城絕對是經典之作。太喜歡這種平淡樸素的文字了。不過本想找本只有邊城的,無奈沒有合適的,最終挑了這本合集。結果也很滿意,書質量挺好,價錢也還可以。
第一次知道沈從文是在高中的試卷里,而邊城就是閱讀題的節選,那時便對邊城充滿了好奇,然后便買了這本書,邊城帶給我不一樣的思考以及如何看待世間。
[cp]《邊城》,非常美的一本書,非常凄美的一個故事。湘西的山、水、歌、船、人,在作者筆下都是那么淳樸平靜,無奈這始終是個讓人傷感的故事。這本文集里也有其它幾篇文章,如《三三》、《紳士的夫人》,也是類似的風格,都值得一讀! ???[/cp]
建議從頭至尾讀,不要先讀邊城,否則無法對美體驗頗有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