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清華學霸用自己高智商、高情商、 高德尚練就的一本修身啟示錄。書中故事真
實、震撼、虐心、暖心,每個故事都有其不同的人生含義,全書直擊脆弱心靈、正視失敗成
因。愛過錯過都是經過,好事壞事皆成往事。安于當下,以淡定之心接受一切。
一切都是好的安排:圖文精華版,微信公眾號推薦,給年輕人正能量和信心。
溫暖人心的心靈指南,教會你直面生活。生活總是有許多的不順遂,甚而千瘡百孔,但我們每個人在遭遇風霜雨雪后,都要學習勇往直前,往未知的未來去探險。
對自然敬畏,對世界中立,對悲喜理性,對一切寬容,更重要的是幽默一點、樂觀一點,那樣才會收獲前行的力量與勇氣。
二白,女,一個畢業于清華大學,傲嬌拒絕哈佛offer的學霸。現為國內某建筑設計事務
的著名設計師。
PART 1你的人生與世界無關
誰說愛哭的人就脆弱 / 003
姑娘麻煩你清醒點,你的世界與他無關 / 008
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慘,你只是太敏感 / 013
在不安分的世界,做不安分的自己 / 018
別讓拖延害了你 / 022
PART 2雖然沒有成為想象中的自己,但真的沒關系
想變成蘋果,zui后卻長成了倭瓜 / 031
學會接受人生的不 / 036
所謂文憑,真沒那么重要 / 042
沒有入過世,憑哪門子出世 / 047
不能接受自己,何以擁抱人生 / 057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但請不要放棄 / 063
PART 3沒必要為了愛情躲起來哭
千萬別找個人搭伙過日子 / 071
那些年,誰沒愛過幾個人渣 / 077
感情不是念念不忘,就會有回響 / 082
別指望愛情可以拯救你 / 089
PART 4職場沒你想的那么復雜
老板都是蠢貨? / 099
有背景?拜托,那是綜合實力 / 105
他在刷微博,你在干什么 / 110
細節真的決定成敗 / 116
別把換工作當成救命藥 / 122
PART 5別對朋友要求太多
哪來這么多肝腦涂地的友情 / 131
然后,我們就疏遠了 / 136
你是有用的朋友,還是沒用的朋友? / 141
遠離充滿負能量的人 / 148
PART 6那些曾讓你哭過的事,總有24小時會笑著說出來
既然活著,那就好好活 / 157
命運很殘酷,我們很堅強 / 163
有陰影?那是因為你站在陽光下 / 170
昨日已逝,抖抖塵埃,繼續上路 / 174
PART 7可不可以不那么勇敢
其實可以不用那么堅強 / 185
管他怎么看,過你自己的 / 190
幸好還不 / 196
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 202
小明,滾出去 / 209
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慘,你只是太敏感
我不是個十分敏感的人,不對,應該說十分不敏感。
曾有人喜歡我好幾年,我一直把人家去性別化,弄得像自家的親兄弟姐妹;也曾經有情敵在排練話劇時借著臺詞罵我,弄得下面一干人擠眉弄眼笑倒一片,結果我半點沒聽出來,也跟著別人笑得前俯后仰。吃畢業散伙飯的時候有無數個同學說我:“你什么都好,就是有時很傻缺。”
對此我強烈反駁:Pay attention!這是鈍感,不是傻缺。
由于鈍感,有時我會被別人說成冷漠。
初中畢業時聽到這樣驚悚的人格評論,真是嚇了一大跳。女同學說我外表熱情如火,其實內心冷若冰山。我當時心想,冰山不是用來形容高貴冷艷的嗎,比如小龍女什么的——可我顯然不是啊。
我問她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的。她詭秘地笑笑,以為我的著急與倉皇是因為偽裝了這么多年被人一朝揭穿的窘迫。她說,其實她住得離我家很近,有好幾次在街上都遇到我,但這么多次跟我打招呼,我從來沒理睬過她。
我什么時候有不理她了,我怎么沒印象呢?
雖然我有時在路上遇到個半熟不熟的人,恰好人家又沒有看到我,我真的會裝作什么都沒看見默默地溜過去——因為我確實很懶又很怕麻煩,擔心打了招呼又要繃起臉微笑,繃起微笑還要花時間來寒暄,但我還沒有懶到失去做人的基本禮貌,特別是人家都站在面前跟我Say Hello了。
所以她跟我打招呼的時候,我一定是真的在看天,出神發呆漫無邊際地想著一些漫無邊際的事情。而且我近視,雖然不算太嚴重,但五米開外的人除了zui親近的人之外,我基本上無法憑借動作來識別了。
女同學說,我那時的反應讓她心里挺難過的,一度懷疑自己是個不受歡迎的人。
我被這突如其來扣的帽子壓得不能喘息,雖然萬分委屈,嘴上也只能連連道歉。
不過,后來這種事情多了,我也習慣了,有的人就是這么敏感。
有個做心理咨詢師的朋友,說這樣敏感的人通常是因為自我價值感很低,特別需要愛和關注。他們敏感,所以善于發現并搜集事物的蛛絲馬跡;他們多思,所以也很善于以小見大和無中生有。
朋友說這個心理過程很有意思:我感覺要受到傷害了,所以我先撤,因為這樣我就可以保護好自己。他們假設了會被拒絕,于是在被拒絕之前,他會先拒絕別人。
通常這樣的人說白了就是自我意識過剩,無論自己想什么,做什么,都希望別人馬上能察覺,立刻能理解,并且給出積極和及時的回應。
有一對上情感修復節目的男女嘉賓,他們結婚三年,她覺得他不愛她了,常常一個人蹲在墻角流淚到天明。男嘉賓覺得好冤,說我怎么不愛你了,我不愛你能跟你結婚,不愛你能ID、IC、銀行卡通通都給你密碼?
臺下笑場,主持人女嘉賓問:“那你覺得他不愛你的表現是啥呢?”
女嘉賓也委屈:“他在家陪我看電視,十回有八回打瞌睡;出去逛街試衣服,問他意見就只知道說你穿什么都好看,不用想就知道他在走神……”
男嘉賓驚愕:“不說你好看,那你希望我怎么說?說你是個死肥婆?”
他是個地道的“碼農”。每天在公司勤奮地寫代碼,腦子里飄蕩的全是各種程序的命令,回到家累得要死,反應遲鈍很正常。但他有時間真的都在陪著她,他不覺得那些“歐巴”有什么看點,尿點和困點倒是很多,所以常常在不知所云中夢周公。至于壓馬路購物,以他的審美確實給不出什么意見,因為他真的覺得每件都挺好的呀。
這樣有什么錯嗎?他不明白她為什么覺得受到了傷害。見著她哭,大半時間不知道她在哭什么,他總覺得女人就是比較敏感,大概生理期又快到了,從來不曾想過,原來自己回答慢一拍也會讓她失落,神經缺少感觸也能走上離婚的道路。
主持人一針見血地對女嘉賓說:“我認為你丈夫沒變,他還是愛你,還是個樸素的男青年。問題是你,如果不能忍,為什么一開始要接受他?”
女人說不出來。
節目中的情感導師分析說,女人還是個心思細膩的姑娘,男人卻不是那個還在戀愛狀態的小伙——他的荷爾蒙已經正常了,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對已經變成老婆的女友那么敏感,因為他把她當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普通人不會特別在乎它,感到很正常,也就過去了。而特別敏感的人,這個細微的變化就會成為情變的節點。他們會覺得對方傷害了自己,人生慘淡無比,其實這時候別人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所以,我們有時真不是自己太慘,而是心理太敏感。不僅僅是情感,生活里其他一些不如意的際遇也是如此。
善感沒什么不好。有顆善感的心能體察到人間很多細微的美麗,從而產生更豐富的情緒。但多愁善感就不好了。太敏感有點像嚴重過敏,人生處處都是過敏源,碰到點什么都覺得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