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炒一座樓,不辦一家廠,開廠為啥干不過炒房,做實業的為啥干不過搞金融的?作為立國之本、創造財富的制造業發生了什么?市場的大手,政策的大手,究竟在其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小說以一家中小型機械制造廠切入,以手術解剖的方式娓娓道來秉持實業理想的柳鈞和從事金融的好友錢宏明的典型遭遇。無論是山寨模仿、技術剽竊、惡意搶單、黑社會威脅、稅務查賬、環保穿小鞋還是信用證詐騙、房地產投機、民間高利貸、非法集資,從起步到發展過程中大到政策,小到員工管理的九九八十一難一一為你呈現。
本書作者阿耐曾為浙江某著名民營制造業高管,幾十年經營管理經驗,寫出來的都是“實打實的真材實料”。自連載以來,引發珠三角、長三角眾多制造業老板及金融從業者的廣泛共鳴。
有料!真實細膩的商戰謀略,深刻本質的政策分析!
熱播電視劇《歡樂頌》原著小說作者阿耐代表作
《瑯琊榜》《偽裝者》《歡樂頌》出品方正午陽光2017年影視力作《大江東去》后續
中國實體經濟的真實披露,業內人士一手經歷!
口碑奇好,豆瓣評分高達8.8分!首次原貌出版
本書曾用名《民企江湖》
推薦鏈接:
大江東去》
阿耐,女,1990年棄政從商,經營管理多年。著名作家,成名作《大江東去》,被譽為“描寫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奇書”,榮獲“五個一”工程獎。
主要作品:《艱難的制造》《歡樂頌》《不得往生》《都挺好》等。
想跟阿耐交流
請關注她的新浪微博:@阿耐ane
1998年 子承父業,回國挑起舊工廠重擔
1999年 新產品被模仿,陷入惡性競爭
2000年 建立新廠,員工管理成大問題
2001年 質量體系認證成為企業的“心病”
2002年 產品出現問題,如何應對
2003年 環保工程里隱藏的貓膩
2004年 自主研發建立核心競爭力
2005年 把骨干變為股東,為公司注入活力
2006年 稅務調查背后的秘密
2007年 經濟過熱下的企業、股市、房市
2008年 金融危機中的制造業
阿耐自述為什么寫《艱難的制造》
我從商。前十年做營銷和采購,后十年做工廠管理。因為為人有些書生氣,在我所處的行業中面對有些事,經常需要經歷一些內心掙扎。這些掙扎有的不可為人道,都沉淀在心里。因為網絡小說的興起,網上寫作給我提供一條很好的傾述渠道。也很幸運,從一開始,寫的小說就有人看,有人喜歡,這給了我天天于工作忙碌之余抽時間寫作的強大動力。我就這么寫下來了,一寫十年。
我寫小說比較隨心所欲,各種題材,看自己當時的愛好,寫過穿越、架空,還寫過狐貍精,當然大家更惦記的是我寫的所謂商戰小說。我想大家惦記得有道理,因為我這二十幾年見的商場好玩的事情多,有料,寫出來都是實打實的真材實料,沒經歷過的人可能想都想不到,所以大家愛看,看的同時,經常有人在后面跟帖與我討論他們撞到的實例。寫網絡小說最有意思的就是這么互動,我愛看互動,我寫作最初更喜歡做的游戲是:啊,你們都預測角色往那兒走,那么我偏不,我偏偏要從記憶內存里挖出最冷僻的事件讓你們都猜錯。
但無心插柳,想不到寫作的過程不僅僅是輸出,也是回顧自省,逼自己不斷學習提高的過程。因此寫著寫著不禁思考這一路走來遇見的各種事件,它們為什么發生,又為什么有如此結局,市場的大手,政策的大手,究竟在其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尋找答案時,搜集過去的報紙,翻閱過去的報告文學,以及閱讀歷年出臺的中央文件匯編,同時結合我自己的經歷對照著想,有種原來如此的醒悟。于是,便不再滿足于單純寫一個事件。正好當時手頭在寫的一篇文章因為框子偏言情,格局小,寫著寫著覺得盛不下我那時噴薄欲出的思路,于是心中有了寫《大江東去》的念頭。
我最初給文章起的題目是《大江東去三十年》,顧名思義,就是寫1978——2008這三十年來我所見所聞的改革開放。我當時著重想描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從的計劃經濟摸著石頭過河去往市場經濟途中的各種矛盾沖突,對市場從自發的追求到自覺的追求,人們在其中有些不可思議的理想主義。漸漸地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追求從原本單純的解決溫飽問題變為五花八門,現實冒頭,利益團體成型,矛盾沖突的主體從過去的沖破保守藩籬,變為更實際的各種利益團體的較量。為了全景展示那段歷史,我選擇——當然也必然,只能選擇——當時四種最典型的經濟體,村鎮集體、個私、國營和外資,由此,樹立四位主角。
雖然《大江東去》的初稿整整寫了180萬字,可我最初一直寫得很順利,因為主角配角的原型都是我見過的人,有些事件是我親身經歷,我寫得興致盎然。但寫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開始卡殼,沒激情了。我那時候很暴躁,停筆了一陣子,好好想了一陣子。因為改革開放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現停滯了,經濟改革越來越受到政治結構的束縛,無法再有大的突破。而人們的理想主義也在消退,體制內外的理想主義到這時已經消失得七七八八。兩者疊加,社會變得沉悶。因此我寫到1998年,擱筆。我無法寫我不喜歡的東西。
可沒寫的后十年成了我的心病。包括《大江東去》出版時候,不同的出版社給我談時,都問起,后十年什么時候寫。我雖然告之這后十年是我不敢茍同的十年,我無法再以前二十年的審視角度與歡喜去寫它,可都不信,認為我應該寫。我堅持不寫,我認為這是原則性問題??伤K究是心病。
直到2007、2008年,金融危機沖擊,我國居然最受沖擊的是制造業。
為什么是制造業?作為制造業從業人員,我這一路看著積弊發展,到2008年爆發,眼看著有些工廠宣布暫停,而有些輕資產勞動密集的工廠則一夜散伙,更多的是依然堅持地從業者幾乎異口同聲地后悔:早知道應該在最賺錢時把錢投入炒房中去。為什么?我此時終于想清楚我該怎么寫后十年了。那就是從制造業入手,寫一家司空見慣的中小型機械制造企業在中國扎根所需遭遇的種種。寫我的怨氣,寫我周圍制造業者的怨氣,絕不諱言回避。從寫作最初起,我就在博客聲明,《艱難的制造》并不考慮出版,只為寫我所想。
作為一個亞當 斯密的信徒,我一直相信,制造業是一國經濟之本,是價值源泉。制造業不強,經濟便是無根之木。然而在現實中,我看到的是整個大環境對制造業的傷害,整個社會急功近利的浮躁讓制造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即使有秉持理想的人,又如何能逃得出時代的裹挾,他們唯有掙扎前行,因此我塑造了柳鈞這一角色。許多讀者說,我小說中,女主最愛的是許半夏,男主最愛的是柳鈞。這令我頗欣慰。我將我與一些朋友親身經歷的包括大到政策,中到工廠管理,小到員工心態等,都壘到柳鈞頭上,讓他像個過五關斬六將的游戲人物一個一個關口地打過去,艱難通關??晌业臉酚^個性還是讓我為小說注入一些理想主義色彩,讓《大江東去》中的宋運輝以殘存的理想拉了柳鈞一把。
即使我經常在博客中就制造業問題發了很多牢騷,但什么都替代不了寫一整本《艱難的制造》帶來的酣暢感。我把該說的都在書中說了,沒留遺憾。
我始終相信,希望在柳鈞等人身上,只要有這么一些堅持理想的人,中國的制造業不會亡。因此我給《艱難的制造》寫了一段輕描淡寫的對話作結尾,但我覺得這是舉重若輕,這是我的心聲,相信也是許多同胞的心聲。我寫此文,為的就是從艱難重重中吶喊出我們的心聲,為制造業掙扎出一條活路。
我只想還原這一行躲在犄角旮旯的,啰里啰唆的真相。我只想用小說的形式說真相,僅此而已。——阿耐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國務院《中國制造2025》
“實體經濟是本,不能本末倒置”。金融業占GDP比例快速提高,“開廠不如炒房”的狀況大量出現,經濟存在“脫實向虛”隱憂……——2017年1月9日《人民日報》
不像宣傳的那樣好。
質量非常好,與賣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出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還沒來得及看
書很好很喜歡
阿耐的故事高屋建瓴,不著痕跡地融入了時代的思考。
非常好的書,推薦。
大江東去續集
我要去看書了,看完再來評
送貨快,包裝好,以前看過一部分電子版,果斷買書。
很好的一本書
好書值得一讀
感覺很厚重就是太貴
我該怎么才能不動聲色湊齊十五字
還算不錯的吧
值得閱讀!
買過阿耐的大江東去,繼續。
別人推薦的,還沒看,應該不錯
以前從來不去評論,不知道浪費多少積分。自從知道積分的價值和評論的重要性后,我就把這段話復制,走到哪復制到哪。非常省事,特別是不用認真評論了。贊贊贊!
通俗易懂,觀點獨特,實用,封面精美
真實反映中國制造業走過的路,確實有料有啟發!
昨天剛看完大江東去,今天就收到艱難的制造,來得正是時候。
我是北方人,很想了解改革洪流中南方民企的發展脈絡和動向。
大江東去的續篇,寫得不錯,值得一讀。字體有些小。
中國制造業的崛起之路漫漫,有一本書紀念一下也是很好的。
阿耐這本書讀起來很接地氣,只是看了書就能感受到實體業的不容易,真心致敬實業家
中國制造業的崛起之路漫漫,有一本書紀念一下也是很好的。先好評再閱讀
看過阿耐寫的歡樂頌,這次回過頭來看看這本她的作品,厚厚的一大本,應該夠看一陣了。
看了大江東去后果斷入手這本,還沒看完,但相信不會差
阿耐的《大江東去》很好看,相信這本書也一定精彩
厚厚的一本書,接著《大江東去》繼續往下看就可以了。
《大江東去》的續集,還是比較期待的,阿耐寫書確實很有水平,引人入勝
可以看做作者《大江東去》的續集,從1998——2008年十年間國家經濟領域的大事件都被觸及,期待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