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供水管網數字水質研究與應用》一書,根據城市水務信息化建設總體發展目標和要求,以水務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核心,與“智慧城市”建設相同步,以數據平臺、網絡平臺和應用平臺為基本框架,構建以數字水質監測、數字水質評估和數字水質調控為主要內容的數字水質理論。全書共分5章,內容包括智慧水務與智慧管網、城鎮供水管網水質數字監測、城鎮供水管網水質數字評估、城鎮供水管網水質數字調控和城市數字水質信息化平臺建設。
城鎮供水管網數字水質研究與應用》一書,根據上海水務信息化建設總體發展目標和要求,以水務發展需求為導向、應用為核心,與“數字上海”建設相同步,構建以數據平臺、網絡平臺和應用平臺為基本框架,以三大行業基礎數據庫、局核心數據庫和社會服務系統、決策輔助系統、政務管理系統為主要內容的“數字水務”建設。
城鎮供水管網數字水質研究與應用》一書將數字化信息技術和新的管網水質監測技術相結合,利用管網GIS和SCADA集成技術,探索建立實時在線的管網水質監測系統,與城市水質監測站的實驗室儀器的檢測結果實現聯網,綜合相關水質管理歷史數據庫系統,結合供水熱線或客服中心匯總的用戶反映水質問題的主要特征和分布區域的水質數據,建立真實反映管網水質變化特點和規律的數字水質模型,并按照水質標準和水質安全的要求由計算機自動生成評估標準,形成動態的數字化評估體系,根據管網水質的工藝特性和消毒方式形成相關的工藝和技術調控方案。通過信息化系統控制分布在管網各處的水質工藝調控設施對水質進行有效的調控或監測調控的效果,以確保管網水質的安全。
目前國內外尚未見到專門論述城市供水管網數字化建設的理論和實施方案及應用的專著,本書具有引領作用。據作者分析,本書對于國內中小城市的供水系統,應具更大的借鑒和可供參考價值。
白曉慧,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水質生物學與過程工藝學實驗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教師,燭光獎獲得者,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高效復合生物反應器處理城市污水,2002年)。
第1章 智慧水務與智慧管網
1.1 智慧城市
1.1.1 智慧城市的概念
1.1.2 智慧城市建設
1.2 智慧水務
1.2.1 智慧水務概述
1.2.2 傳統水務系統與智慧水務的區別
1.2.3 建設智慧水務的必要性
1.2.4 智慧水務的前景
1.2.5 智慧水務的可行性分析
1.2.6 智慧水務功能描述
1.2.7 當前我國智慧水務存在的問題
1.2.8 智慧水務實施途徑
1.2.9 智慧水務的應用
1.3 智慧管網
1.3.1 智慧管網的概念
1.3.2 智慧管網系統
1.3.3 建設智慧管網的必要性
1.3.4 智慧管網的功能
1.3.5 智慧管網的建設目標與途徑
1.3.6 城市智慧管網系統案例
1.4 城鎮供水管網數字水質概述
1.4.1 供水管網系統組成與功能
1.4.2 供水管網數字水質信息收集
1.4.3 供水管網數字水質分析
1.4.4 供水管網數字水質調控
1.4.5 供水管網數字水質信息化平臺建設
第2章 城鎮供水管網水質數字監測
2.1 管網水質數字監測系統
2.1.1 系統組成
2.1.2 系統功能
2.1.3 系統工作流程
2.2 管網水質在線監測點的選取
2.2.1 在線監測點分類
2.2.2 管網水質在線監測點選取原則
2.3 管網水質在線監測指標與檢測設備
2.3.1 水質在線監測指標
2.3.2 在線監測儀器的選擇
2.4 管網水質監測現狀與在線監測系統研究現狀
2.4.1 管網水質監測現狀
2.4.2 管網在線監測系統研究現狀
2.5 上海市供水管網水質數字監測系統
2.5.1 供水管網在線監測系統
2.5.2 二次供水在線監測試點
2.5.3 人工采樣監測系統
2.5.4 監測線
2.5.5 水質檢測車監測系統
第3章 城鎮供水管網水質數字評估
3.1 單指標評估
3.1.1 pH值
3.1.2 濁度
3.1.3 余氯或總氯
3.1.4 鐵濃度
3.1.5 錳濃度
3.1.6 溶解性總固體
3.1.7 硬度
3.1.8 顏色
3.1.9 硫酸鹽
3.1.10 氯化物
3.1.11 堿度
3.1.12 總大腸菌群
3.1.13 異養菌平板計數(細菌總數)
3.1.14 高錳酸鹽指數
3.2 綜合指標評估
3.2.1 化學穩定性評價指標
3.2.2 生物穩定性評價指標
3.3 供水管網水質模型
3.3.1 穩態水質模型
3.3.2 動態水質模型
3.3.3 余氯衰減模型
3.3.4 消毒副產物模型
3.3.5 微生物學模型
3.3.6 建立管網水力模型的必要性
3.3.7 水力建模所需信息
3.3.8 管網動態水力模型
3.4 基于實時ArcGIS的管網水質生物安全評價技術
第4章 城鎮供水管網水質數字調控
4.1 水質化學穩定性調控
4.1.1 黃銅管材腐蝕控制
4.1.2 混凝土和水泥管材腐蝕控制
4.1.3 紫銅管材腐蝕控制
4.1.4 鐵質管材腐蝕控制
4.1.5 鉛質管材腐蝕控制
4.1.6 含鎳管材腐蝕控制
4.1.7 含鋅管材腐蝕控制
4.1.8 不同堿劑的選擇
4.1.9 化學穩定性調控對消毒劑衰減影響
4.1.10 輸配管網對水質化學穩定性的影響
4.2 水質生物穩定性調控
4.2.1 出廠水調控
4.2.2 水質模型指導水質調控
4.3 利用事故預測統計學模型優化管網改造設計
4.3.1 確定性模型
4.3.2 多因素性預測模型
4.3.3 單因素性預測模型
4.3.4 管道事故率預測統計模型在管網優化改造方面的應用
4.4 非開挖地下管道不銹鋼襯里修復技術
4.4.1 非開挖地下管道不銹鋼襯里修復技術原理
4.4.2 非開挖地下管道不銹鋼襯里修復方法
4.4.3 非開挖地下管道不銹鋼襯里技術特點和存在問題
4.4.4 工程應用
第5章 城市數字水質信息化平臺建設——以上海市為例
5.1 供水信息化基礎建設
5.1.1 中心城區供水概況
5.1.2 供水SCADA系統
5.1.3 供水管網GIS系統
5.1.4 管網水力模型系統
5.1.5 典型區域管網水質模型
5.2 平臺總體設計
5.2.1 設計標準及規范
5.2.2 設計原則
5.2.3 系統現狀
5.2.4 軟硬件支持
5.2.5 網絡結構設計
5.2.6 業務流程設計
5.2.7 系統功能設計
5.3 應用支撐系統設計
5.3.1 應用支撐系統的內容
5.3.2 對支撐系統的擴充
5.4 綜合數據庫設計
5.4.1 數據庫設計原則
5.4.2 數據庫設計內容
5.5 接口設計與系統集成
5.5.1 支撐系統接口設計
5.5.2 集成框架設計
5.5.3 系統集成安全
5.6 平臺操作規程示范
5.6.1 監測數據示范
5.6.2 數據分析及評估示范
5.6.3 調控管理與實施示范
參考文獻
綜合概述了智慧水務層級的輪廓,值得一看。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