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就在面前,為何不敢上前?和Ta聊了幾分鐘之后,突然無話可說。要了老外聯(lián)系方式,卻很少有第二次交流。一個老外 ,一個老中用親身經(jīng)歷告訴你:學(xué)英語,與老外交朋友就夠了!
周建華(Daniel),自信英語創(chuàng)始人。同臺翻譯過聯(lián)合國前秘書長科菲 安南、世界兩性關(guān)系約翰 格雷博士、全球勵志演說家尼克 胡哲等政要和名師的演講。翻譯過兩本超級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為愛,重新出發(fā)》。美國NTPRS第二語言教學(xué)法論壇主講嘉賓。大學(xué)時被人嘲笑“不是學(xué)英語的料,就不要再學(xué)了”,在英語學(xué)習(xí)之旅中迷茫過、受挫過,卻從來沒有放棄過。開啟與老外交朋友之旅之后,發(fā)現(xiàn)英語學(xué)習(xí)是如此的簡單、有趣。堅信:Communication is key! 能交流,才算會英語!
Introduction:我們的故事
Josh 的故事:今天的我可能就是明天的你
Daniel 的故事:昨天的我可能就是今天的你
Quiz:你是交友達(dá)人嗎?
Chapter 1: 能交流,才算會英語
Chapter 2: 與老外交朋友的三大誤區(qū)
Daniel 的建議: 自信總比自卑好!
Josh 的建議:你今天“二”了嗎?
Chapter 3: 交友達(dá)人是怎樣煉成的
生活方式理論
交友達(dá)人的三大特點
Chapter 4: 搞定老外,只要五步
“種子交流”法則
Step 1: 察言觀色
Step 2: 開始破冰
Step 3: 深入交流
Step 4: 漂亮收尾
Step 5: 保持溝通
Chapter 5: 破解文化沖突的關(guān)鍵
語言是代碼,文化是密鑰
話題紅綠燈
七大常見的文化沖突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Chapter 6: 老外,去哪兒了?
城中城
地點,地點,地點
Chapter 7:對話實戰(zhàn)課
迎難而上篇
在路上
公交車上/地鐵上
在餐廳/大學(xué)食堂
旅游景點
難度適中篇
書店
咖啡館
飛機(jī)上/火車上
上班
輕而易舉篇
酒吧
青年旅舍
派對
活動
Postscript:為什么選擇“老外”這一詞
Three Kinds of Communicators
三種交流者
每年,我在中國都被不計其數(shù)的英語學(xué)習(xí)者搭訕過。有些人和我交流不到三分鐘,有些人能和我談?wù)撊昼姡瑯O少數(shù)的人能和我聊到三個小時以上。我們將能和老外交流三十分鐘的英語學(xué)習(xí)者分為三種類型。
The Question Machine Gun 發(fā)問機(jī)關(guān)槍
當(dāng)發(fā)問機(jī)關(guān)槍開始對話時,他們只有一個目的:我要練習(xí)英語!我要找一個老外,問他所有我想知道的問題!
他們不會把對話當(dāng)成交流,只關(guān)心自己想要問的問題;問完之后,就會立馬消失。
他們不會察言觀色,也不會找一個好的切入口,只要看到老外就上去“掃射”。最糟糕的是,他們還不會認(rèn)真傾聽對方的回答。
Hi! Where are you from?
How old are you?
Do you like China?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China?
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You’re so tall! How tall are you?
Do you play basketball?
Do you like Kobe Bryant?
Do you…
也許你之前也這么做過。不用擔(dān)心——這是通病。很多老師都是這么教學(xué)生的,他們認(rèn)為只要開口說,或多或少會讓英語更好,其實不然。只有真正的交流才能讓你的英語變得更好,而真正的交流是雙向的。
我有太多這樣的經(jīng)歷了。
有一次我在地鐵站走路,正戴著耳機(jī)聽音樂,我很疲憊,只想回家睡覺。 突然,從旁邊傳來聲音:“Hello!”
“不會吧……”我心想,“不要這樣啊……”我當(dāng)時沒看他,假裝沒聽見。
但他不屈不撓,繼續(xù)問道:“Hello! Where are you from?”
“開玩什么笑啊!”我暗自想。這個人是誰呀?為什么他要跟我說話?難道他沒看到我不想說話嗎?我繼續(xù)假裝沒聽到。這樣他就會走開的……
但他依然沒放棄,繼續(xù)問道:“Hello! Friend! Where are you from?”
我驚呆了!我當(dāng)時戴著耳機(jī),走得又快,連看都沒看他,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他覺得我想跟他交流呢?!這個人沒問題吧?
不可思議的是我居然犯了一個大錯——轉(zhuǎn)過了頭,看著他。于是他給了我一個大大的微笑,又問:“Hello! Where are you from?”
“游戲結(jié)束,”我想,“他是發(fā)問機(jī)關(guān)槍。”我嘆了一口氣,摘下了耳機(jī),一個接一個地回答這些無聊的問題:“America. Texas. 1.9 meters. I don’t play basketball. I like China. I’m single. Yes, I know I’m too old to be single.”
他離開的時候,還向我要電話號碼。你覺得我會給他嗎?呵呵!
The Curious Listener 好奇的聆聽者
很多人擔(dān)心自己沒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講。不可思議的是,你可以和對方交流得很愉快不是因為你說了什么,而在于你是一個很好的聆聽者。我們稱之為好奇的聆聽者。
好奇的聆聽者不僅僅問自己喜歡問的問題和準(zhǔn)備好的問題,而且還會根據(jù)對方說的來回應(yīng)。他們會圍繞對方講的話題來提問,同時也會找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被利用了,反而因別人的用心聆聽而感到被尊重。這種力量太神奇了!
例如,有些人評價比爾 克林頓是位了不起的聆聽者。當(dāng)你在說話時,他會看著你,并且會給出回應(yīng)。即便這個屋子里坐滿各國元首,他也會讓你覺得你是世界上的人。這是聆聽該有的較高境界。
好奇的聆聽者可能會無法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他們擅長用問句和填補(bǔ)詞來讓對方不斷分享,讓交流不斷深入 。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和對方聊自己不熟悉的話題。
A: I bought a new book today.
我今天買了本新書。
B: Really?
真的嗎?(填補(bǔ)詞)
A: Yeah, it’s by my favorite author. I’ve been waiting foritfor a long time!
是的,我最喜歡的作家寫的。一直等了好久,終于買到了!
B: What is it about?
是關(guān)于什么的?(開放式問句)
A: Well, it’s a sci-fi book about aliens. Aliens come to Earth, and the humans have to decide whether to fight them or accept them.
這是一本關(guān)于外星人的科幻小說。講述外星人來到地球,人類必須要決定是把他們趕出去,還是接納他們。
B: That sounds really interesting!
聽起來好有趣!(填補(bǔ)詞)
A: It is! The author talks a lot about society, technology, and morals. It really makes you think.
是的!這個作者講了很多關(guān)于社會、科技、道德倫理方面的事情,確實會讓你動一番腦子。
B: Are the author’s other books like that, too?
這個作家的其他書也是這種類型的嗎?(封閉式問句)
A: Kind of. Her first book…
有些是,她的及時本書……
聆聽者根本不了解這本書或作者,但他依然可以和對方進(jìn)行良好的溝通。
只要懂得合理使用發(fā)問和填補(bǔ)詞的技巧,大家都可以成為一名好奇的聆聽者。
First listen, then respond!
先傾聽,再回應(yīng)!
The Giver-And-Taker 禮尚往來的交流者
我們的目標(biāo)不僅僅是交流,更重要的是交朋友。
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的興趣愛好之上,它就是一條雙行街道。最堅固的友誼和交流就是要禮尚往來。雙方都有說,有聽,有分享,有關(guān)注,這才是典型的禮尚往來型的友誼。而懂得禮尚往來的人,知道如何傾聽,然后再分享有趣的信息、故事、想法和感受。要想做好禮尚往來,就必須要時刻準(zhǔn)備好分享。
當(dāng)你找到一個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時,認(rèn)真聆聽他們的故事,等到他們說完,再開始分享自己的故事。
2014年7月我在美國芝加哥旅游,住在一家青年旅舍。吃早餐的時候旁邊恰好坐著一個美國大男孩。上去一聊,發(fā)現(xiàn)他高中剛畢業(yè),并已經(jīng)考上了芝加哥大學(xué)。
他在暑假提前過來租好房子,為新學(xué)期作準(zhǔn)備。
原本計劃20分鐘的早餐,用了一個小時。
在旁邊坐著的Eva事后和我分享道:“我發(fā)現(xiàn)你和老外深入交流的秘密了?”
我問:“是什么?”
Eva答道:“其實就三個字:問,聽,講。你問,他講,你聽,然后你再講。比如,你問他芝加哥大學(xué)的大一新生選擇住在宿舍多還是在外面租房的多,他講,你就認(rèn)真聽,他分享完之后,你就會講中國大一新生的住宿情況……”
回應(yīng)與分享是最常用的交流方法。
首先,對他們的故事作出回應(yīng)。
你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
I totally agree! 我贊同!
I know what you mean! 我懂你的意思!
Really? I don’t think so. 真的嗎?我不這么認(rèn)為。
你是表現(xiàn)出驚訝,還是詫異?
That’s amazing! 太不可思議了!
Wow! That’s cool. 哇!太酷了!
Whoa! Are you serious? 哇啊!你是認(rèn)真的嗎?
你能對他們的故事感同身受嗎?你有過類似經(jīng)歷嗎?
I’m sorry to hear that! 很遺憾聽到這件事!
That sounds difficult. 這聽起來很難。
Yeah, that’s tough. 是的,確實挺難的。
然后,再分享自己的故事。
I have a friend who did that, too…我有個朋友也這么做了……
Last week, I…上周,我……
The same thing happened to me once…我也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
對話示例
A: Did you buy those shoes in China?
這些鞋是在中國買的嗎?
B: No, I didn’t. You know, clothes are expensive here.
不是的。你知道,這里的衣服很貴的。
A: Have you been to the outlets?
你去過奧特萊斯嗎?
B: Yes, but they’re so crowded! I can’t stand it.
去過,不過那里太擠了,我受不了。
A: I know what you mean. I went there last week, and…
我懂你的意思。我上周就去過那里,而且……
A: How do you feel about living in Beijing?
在北京住的感覺怎么樣?
B: It’s OK. Some things can be difficult, though.
挺好的,就是有些地方有困難。
A: Really? Like what?
真的嗎?比如說?
B: Taxis, for one. I tried to take a taxi yesterday, and the driver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坐出租車就是其中一個。我昨天想打一輛出租車,但司機(jī)卻開到了別的地方!
A: What!? How did that happen?
什么?! 怎么會這樣呢?
B: I guess he couldn’t understand my Chinese.
我估計他沒有聽懂我的中文。
A: What happened then?
然后呢?
B: I was embarrassed, so I just paid the driver and then found a new taxi.
我很尷尬,所以付了錢,又找了一輛出租車。
A: Yeah, that’s tough. Actually, the same thing happened to me.
確實挺不容易的。事實上,我也有同樣的經(jīng)歷。
B: Really? In Beijing?
真的?在北京?
A: Yeah. When I moved to Beijing, I had a strong hometown accent. Local people couldn’t understand me, and…
是的。當(dāng)我剛到北京的時候,鄉(xiāng)音很重,本地人都聽不懂我在說什么,然后……
A: Do you like your job?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
B: I do! It’s a lot of fun.
喜歡!很有趣。
A: Really? How so?
真的嗎?怎么說?
B: Well, I get to write a lot, and I love writing. And we never have to work overtime.
我要寫很多文案,不過我也喜歡寫東西。而且我們這里從來都不用加班。
A: No overtime? That sounds great!
不用加班?聽起來不錯啊!
B: Yeah! Americans work overtime all the time. But I think Chinese companies don’t have a lot of overtime.
是的,美國人工作起來天天加班,但我覺得在中國公司應(yīng)該不用經(jīng)常加班。
A: Really? I don’t think so. For example, at my company, we work overtime almost every day.
真的嗎?我不這么認(rèn)為。我們在公司就幾乎每天加班。
B: Really?
真的嗎?
A: Yeah. Last week, I bought a ticket to see a movie, but I couldn’t go because…
是啊。上周,我本來買了張電影票,但結(jié)果卻沒看成,因為……
你可能無法對每個遇到的人都禮尚往來。如果兩個人之間沒有共同興趣,那么就可能會對彼此的故事不感興趣 。
共同興趣可以是工作、愛好、一本書、一種音樂等任何事情。 有時候,所謂朋友之間的共同點,只是一種共同的經(jīng)歷或者感覺——無論說什么,都聊得來。
建華作為我的翻譯,一直能與我在舞臺上和舞臺下很好地溝通。因為有他,我才能在中國更好地傳播我的理念。交朋友是人生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如果你渴望成功,如果你渴望快樂,那就必須掌握溝通和交朋友這項技能。建華和Josh是與老外交朋友的典范。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作者約翰 格雷
包裝不錯,內(nèi)容待追評~
簡單易懂,挺好。
學(xué)習(xí)英語,了解文化必讀哦
沒有老外朋友,想了解一下,很有意思的書
既然是英語學(xué)習(xí)你搞那些純漢語對話干嘛,把英語同步翻譯出來該多好,書價倒是怪貴的,真心不值這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