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在那漫漫的世紀中,那些曾在法蘭西土地上安養生息的人們,該如何認識其周遭的世界呢?
這個憑借著教育和訓誡代代相傳的世界,文學曾給予它形形色色的描繪,使之升華;林林總總的社會準則和價值體系使其規范;娛樂消遣為它喬裝打扮;偉大的知識和思想為它規劃構建;科學對其進行解釋;技術對其步步掌控;神話傳說和各種信仰又賦予它獨特的意蘊——對這樣一個世界,昔日棲息于此的人們究竟如何說?如何思?
換言之,在此呈現的是法國文化史的另一種書寫,以懷念人們在歐羅巴西端這方土地上的不懈努力。我們試圖在這部史書中闡釋熱爾貝和薩特、呂里和塞尚、讓?古戎和蒂諾?羅西的故鄉所傳承、所獲取、所言說、所思索、所想象、所創造出的一切事物。這便是新一代文化史學的勃勃雄心,也是滋養和支撐著我們這套論著的理念:如保羅?利科所言,我們要對法國在15個世紀里由"承繼與創造的法則"所決定的一切,做出精深而又生動的描述。
厚積薄發、系統完整、圖文并茂、清新曉暢的法國文化通史。每一個熱愛法蘭西文化的人不可錯過的鴻篇巨制。
執筆者集中了法國高等學府和國家科研機構研究法國文化史的知名學者。堪稱迄今為止完整的法蘭西文化全史。
譯本由楊劍、錢林森等老中青三代翻譯家和中法文化關系的研究者共同翻譯,歷時五載。第三版在前兩版的基礎上校勘修訂,精益求精。
法國文化史》不斷追問并試圖回答:一個群體居住的領土,一份共同回憶的遺產,一座可供共同分享的象征的和形象的寶庫,一些相似的風俗,是怎樣經由共同的教育,逐漸形成的一個國家的文化。
法國文化史》是法國Seuil 出版社于1997 年和1998 年推出的四卷本圖文并茂的重頭圖書,是迄今為止法國很完善、很的文化史著作,在法國享有很高的聲譽。本書著者集中了以法國教育部總監里烏(Jean Pierre Rioux)為首的法國高等學府和國家科研機構研究法國文化史的知名專家,因而決定了這部多卷文化史既沉積著深厚的法國文化原創性資源,又透溢著學術信息,具有館藏的學術價值。
更多推薦:法國文化史(全四冊)(厚積薄發、系統完整、圖文并茂的重量級法國文化通史)
及時部分
引
及時章 啟蒙時代文化
1 論新世界觀
批評意識
公眾輿論舞臺
國民法庭
2 批評群體的演員和喉舌
文人們
印刷品的天下
開明社交
3 介于斗爭與妥協之間的文化
面對批評精神的傳統
文人圖內的沖突
第二章 文化共享
1 一種為民眾的文化?
關于民眾的言論
教育熱忱
2 一種文化分享?
文化普及
情緒調控
城市生活方式
第三章 文化政治化
1 傳統魅力的危機
信仰和國王面臨考驗
重溫過去,質詢將來
2 大革命論,或者說文化能否更新
自由精神和自由實體
舊人變
新人一種改良了的文化?
帝國秩序
結論
第二部分
引
第四章 從評論家文化到公民文化
1 神權
對啟蒙思想的批評
締造者哲學家
公益藝術:浪漫主義時代
2 文化議會
論壇:議會和報紙
科學院:思想和形式的議會
藝術:從科學院體制走向市場體制
3 上流社會
交談的世界:協會、劇場和沙龍
常規和越軌
第五章 文化遺產
1 崇尚歷史的世紀
懷古情趣
歷史散文
回憶錄戰役
2 遺產政策
建筑遺產
兩種典型形象:梅里美和維萊奧一勒一杜克
博物館
3 印刷博物館
檔案館和圖書館
叢書、詞典和百科全書
第六章 走向民主的文化
1 條件的統一化
政治計劃:認知愿望和教育政策
趨向"看得見的平等":本土
統一體和時尚
普通文化:大眾書籍和圖像
2 情感的變化
順從的政治
溫和的文化
世界的醒悟
3 一種文化和一些文化
地區文化的發明
農民的處世之道
"窮人文化":工人文化
法國人的愿望是要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人名、地名和著作名索引
參考書目
拿到這套書后,我陸陸續續翻看了很久,有時拿起來看幾章,隔一段又翻幾頁,時而寫兩段筆記,時而在天頭地腳上批幾句,長達三年多,總是放不下來,覺得應該為它寫些什么。應當說明,我既不懂法文,又不是法國史專家,當然是"外行看熱鬧"。但是,從文化史的構思、布局與寫作角度,僅僅從中文版來看,也應當說這肯定是一部相當有價值的大著作。
——著名學者 葛兆光
我得推薦4大卷的《法國文化史》。這是個巨大的工程,這套書是法國前所未有的、最重量級的文化史著作,也是法國人期盼已久的重磅作品,無論是版式、紙張,還是印刷的彩圖,都非常漂亮,它肯定是我今年最喜歡的書。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江曉原
為這么一個國家撰寫一部說清來龍去脈的文化史,實在是一項艱巨的大工程。《法國文化史》可以說功德無量。它卷帙浩瀚,內容豐富,集中了七位法國學者,十位中國譯家,還有無數參加策劃、編輯、校稿、印刷、與法方溝通的幕后英雄的智慧與心力。當我們捧起這部共四卷的厚書一頁頁往下讀時,深深感到:"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法語翻譯家 馬振騁
與前賢、儕輩不斷探索的靜態的、"堅硬的法蘭西特性"相比,它(《法國文化史》)更喜歡"一種充滿階段和波折、事件和變化、精心推敲的思想和自由的歷史","一個不斷以人類思想和世界觀的名義進行改造的時代的歷史",即"一種充滿文化的歷史","人民的文化"。
——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 錢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