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繼《渡過》之后,財新傳媒創始高管張進又一力作。本書中不僅有感人至深、充滿治愈能量的戰勝抑郁癥的故事,也有專業、科學的理論探討,為正遭受抑郁癥折磨的患者及患者家屬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是心靈療愈的指南。
本書為繼《渡過》之后,財新傳媒創始高管張進又一力作?!抖蛇^》受到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共同關注》長達二十多分鐘專題熱力推薦;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王剛、北醫六院副院長姚貴忠、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楊鳳池、北京尚善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伍華,五位全國知名心理專家聯袂推薦;
讀這本書,讓你學會與命運和解,與真實相遇;接納自己,知行合一。
24個直面內心、揭開生命真相的故事,撫慰心靈,給你堅定的信念;
13位知名專家,理論結合實踐,傳遞科學的力量,帶你走出精神困境。
——你所認為的幻象,其實是我的精神世界
經歷過精神疾病困擾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過幻象。有些患者在幻象的控制下,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聽到別人聽不見的話,有著別人所體會不到的內心感受。
——你受的苦、遭的罪、忍的痛,后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接受得病的事實,接受不堪的經歷。在絕望中嘗試,在嘗試中等待,在等待中改變,在改變中重生。
——如果我身處黑暗,你是能救贖我的光
走出精神困境,要相信科學,積極求治。不僅需要內心的動力、堅定的信念,更需要知識和行動。
張進,記者、編輯。南京大學文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碩士。曾在工人日報社、《財經》雜志社工作。財新傳媒創辦人之一,是財新傳媒團隊核心成員。著有《渡過:抑郁癥治愈筆記》,創辦了“渡過” 公眾號。
上篇 幻象
題記 你所認為的幻象,其實是我的精神世界 002
一位急短障礙患者的心路歷程 003
兩個不同的我,交替在同一個身體里 011
現在的危機,是為了規避另一場危機 019
一個姑娘的9種人格 024
我有一個叫D的朋友 030
女子行為異常,原是躁狂作怪 038
生活屬于你自己,和他人無關 043
我所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048
9年發作8次,一位雙相患者如何看待疾病 054
中篇 光明
題記 你受的苦、遭的罪、忍的痛,都會變成光,照亮
你的路 066
終極自信是自我接納 067
我如何一次次渡過自殺危機 072
那些壓不垮我的,只會讓我變得更加強大 079
曾經以為我的世界就這么坍塌,現在看來只是新的開始 084
我能選擇和不能選擇的事情 089
一生的戰役 094
我為什么能夠公開病情 099
孩子,別怕,我們陪你走下去 104
我的抗郁“三部曲” 113
我帶母親治病13年的經歷和教訓 120
一份來自美國的康復經驗 127
跑步是我的信仰——如何通過跑步治愈抑郁癥 134
回鄉 143
精神疾病患者能夠過上正常生活 149
擺脫所有“害怕”,學著讓自己強大 153
下篇 知行
題記 如果我身處黑暗,你是能救贖我的光 160
如何幫助抑郁癥患者?這里有全病程指南 161
對抑郁癥用藥利弊的完整表述 170
如何判斷抑郁癥藥物治療是否見效 176
母女關系往往是抑郁之結 181
從糖尿病看抑郁癥,兼談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188
美國如何治療抑郁癥 193
用綜合征思維治療抑郁癥 202
心理學如何對付強迫癥 214
心理咨詢治療有哪些技術手段 224
005
打開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內箱 236
糾正認知誤區,收獲安好睡眠 249
抑郁癥和反社會人格障礙有何區別 255
康復是患者畢生的功課 261
后記
抑郁不是你的敵人 269
中篇 光明
題記
你受的苦、遭的罪、忍的痛,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沒有人愿意得病,尤其是精神類疾病。
但是,疾病往往不期而至,讓你猝不及防。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除了積極求治,更要接受得病的事實,接受不堪的經歷;接納自己,包容別人。
在絕望中嘗試,在嘗試中等待,在等待中改變,在改變中重生。這個世界不,但我們仍然可以自我療愈。
一位從疾病中掙脫而出的患者說得好:你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終極自信是自我接納
自信是人人都想獲得的東西,多數人卻可覓而不可得。自信藏在了哪里?
這兩年,經常有相熟或不相熟的朋友來找我,訴說自己的病理或心理困惑。病理問題相對好辦,雖然兇險,但只要找對醫生,正確診斷,對癥下藥,并不難處理;難的是心理問題,如在茫茫大海上漂浮,連坐標都不易找到,往往讓你無從下手。
不久前,一位美國留學生通過網絡找到我訴說苦惱。他自小就是學霸,一路凱歌高奏,直至進入哈佛??墒牵谕馊搜劾餆o比的他,卻非常不自信。他說,自己其實能力很差,力不從心;外人評價高,是因為他把真實的自己藏了起來,欺騙了大家。他現在最發愁的是畢業后沒有能力在美國立足,每天都糾結于要不要回國。
還有一位老兄,開了一個對個人來說挺大的公司,小有資產,時不時就去海外度假。沒人知道,在強大的外表下,他內心惶惶不可終日。他覺得自己的每次成功都是僥幸,外部強手林立,內部虎視眈眈;最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這兩個人的來訪,讓我認識到一個現象:自信其實和能力無關,和財富無關,和權位無關,和成就無關。
曾經,我認為,一個人不自信,是因為不如人——看來,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什么是自信?心理學著作中定義很多,隨手摘引兩則:“自信是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自信是指人對自己的個性心理與社會角色進行積極評價的結果”……
這些定義過于學究,且讓我作一個最感性的描述:自信就是心里踏實。再具體些:自信意味著一個人對他所處的外部世界有把握,因此不憂不懼。
這么說來,自信就不是一種恒定的東西,而是分層的、變動不居的。一個人來到人間,終其一生,都要面對外部世界每時每刻的變化。而要用自己有限的人生經驗,去把握無限復雜的陌生世界,何其難也!
自信,其實就是人類在尋求社會適應的過程中所衍生出的情緒體驗。如此說來,自信也好,不自信也罷,應該是一種流動的心境。而鑒于人類的渺小,自信只能是暫時的,不自信是永恒的。
故此,上述學霸和企業主,只有他們自己最知道自己的弱點,
知道外部世界其實不由他掌控,內心深處才會有種種不可名狀的不安。而人的心理功能之一,是自我保護,所以他們會用光鮮的外表,掩藏內心對外部世界不可知的恐懼。天長日久,心力交瘁。
這是一出戲嗎?——很多看起來很自信的人,其實是在努力表演出自信的樣子。
基于上述認識,我想,如何才能獲得自信?
首先,不要強求自信。
人人都知道自信是一個好東西,很多人都會努力追求自信、顯得自信。成功學之類的書暢銷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殊不知,自信這種東西最難強求。從哲學上看,世界是不可知的,真理是不存在的,井然有序是暫時的,萬物運行并不總有規律可循。因此,希望擁有的自信,只是幻想,是精神上的自慰。
所以,不要害怕不自信。對比一下焦慮,也許可以看得更清楚。
焦慮作為一種情緒是負面的。但是,適當的焦慮并非壞事。焦慮是一個人在面臨不能控制的現實威脅時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其生理過程是:當面對挑戰而焦慮時,大腦丘腦下部區域一個小小的回路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將身體置于高度警覺狀態,在短時間內調動生命潛能,迎戰各種危機。等到危機過去,應激反應就會自動關閉,從而休養生息。
和焦慮類似,不自信也是一種內斂的力量,克己、節制由此而生。不自信也可以激發人的斗志,逼迫自己不斷拼搏和努力,“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亦是好事。
其次,盡管不自信并非全是壞事,我們仍然有必要去追求相對自信。正如心理學家艾爾弗烈 阿德勒(Alfred Adler)所言:“人們所有的成長動力與行為目標,旨在追求安全和克服自卑感。”
怎么辦?很簡單,認識自我,認識環境,從而調整好自己和外部世界的關系。
對人性和人生的覺察與反省,是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如果缺乏自我觀照和觀察的能力,不管他在世俗功業上多么成功,靈魂中的焦慮,都是擺脫不了的苦痛。
在一定程度上,這和道家的觀念相應:“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終極自信是對自我的認識和接納。當看見內在的自我,傷痛還在,卻不再抱怨。生命在穿越和成長,生命的智慧在醞釀、發育。審視自身,相遇真實,才會真正了解生命、了解人生。于是才有真正的自信。
想到這里,我不禁心生感慨:人類的至理,不分地域,不分領域,不分年代,其實是相通的。比如,哲學家鼻祖蘇格拉底早就問過:“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到哪里去?”
這三個問題,如果誰能夠回答,他就獲得了終極自信——以有限的經驗對無限世界的把握。
作者◎張進,本書編者,“渡過”公眾號創辦人。
非常的喜歡,書很不錯,很值的推薦購買!
不錯,很值得一學,推薦大家都看看
不錯,推薦,送貨特別快。好評。
可讀性強,值得一看。
一個抑郁癥患者痊愈后的感悟。值得一讀。
還沒有看,發貨快,包裝可以,200-100優惠給力!整體滿意!
很喜歡,內容充實有用。
為眾多抑郁癥患者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自己精挑細選的書,內容肯定沒問題;當當的書,質量肯定沒問題;促銷活動買的,價格十分優惠。
專業性強,實用!
好和想的一樣
不得不吐槽當當自營的物流,圓通簡直就是渣,速度慢不說,還相當暴力,包裝都是摔爛的,硬皮封面的書的書角都摔皺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扔出去的!
有指導意義,分析透徹,好書!
非常好的書
挺好的,,,
還沒打開,包裝不爛。
當當系統的出錯導致物流問題推遲,出問題則推給其他人,信譽問題懷疑,有錯承認了就好,怕的是無擔當,
發貨很快,包裝一如既往的差,怎么能完全沒有進步呢。。。
很實用,內容很好,非常棒,質量也不錯,當當的書很好
在雜志之家買了很多書了,方便實惠,特別是趕在打折季,真的很實惠!感謝雜志之家提供這么好的購書平臺!
看了,很受感動,非常真實,寫到了我的內心里面,人要堅強。
書香節購入的書書,感覺紙質包裝印刷都不錯!先來個好評!而且快遞很給力,贊一個,看完再來追加評論!
一如既往的好,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獲,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二是通過一些專家的案例來進行敘述以及患者的案例值得一讀
很是收益的一本書,特別是渡過1對抑郁焦慮的人特別是病中的患者正確的面對了解了病因,正視自己的問題所在,科學用藥,科學治愈。非常好,強烈推薦。
《渡過》這本書一共買了2本,渡過1為了解抑郁癥本身,渡過2比之1更深入的現實案例描述了不同人的病史病程,幫助我們普通人知曉抑郁癥是很好的一個媒介。同時,也讓我們普通人對抑郁癥病人能夠報以最大的尊重。
最近有些輕度的抑郁,想通過這本書來看一下其他的人是怎么度過這段困難的時期,給自己加油鼓勵。